文|氨基觀察
站到世界舞臺中央。
今天,幾乎沒有一家生物科技企業,不渴望成為一家全球化公司。
但這并不容易。在生物科技企業的出海征途中,策略、技術、資金缺一不可,甚至還需要一點點運氣,還有最最重要的產品力。
如何成功出海?目前未有標準答案。
行業國際化尚處發展早期。就拿早篩賽道來說,即便是諾輝健康、燃石醫學、華大基因等國內細分行業的領頭羊們,也只是處于試水階段。
雖然上岸選手必然會出現,但不同企業之間戰略布局和戰術演繹存在差異,誰能率先脫穎而出還需要時間的證明。
01 兩個方向
出海猶如牌局博弈。
企業結合自身“牌面”,選擇摸什么牌與出牌順序,是一個多重排列組合,需要對市場有著透徹的理解,也需要開了上帝視角的戰略大師。
不同企業視角不同,選擇必然有所差異。就拿早篩企業的“出海第一站”來說,行業中出現了兩大方向。
一類以燃石醫學為代表,長驅直入歐美市場。今年1月3日,燃石醫學宣布,其泛癌種早篩產品獲FDA突破性療法認定。
原因不難理解。歐美市場腫瘤早篩的商業邏輯已得到驗證,用戶教育成熟的市場能減少拓荒的成本。
精密科學的大腸衛士是“重磅炸彈”產品,GRAIL的泛腫瘤早篩產品Galleri今年銷售額或能突破1億美金,這給了國內一些企業更多的向往。
但是,大腸衛士手握FDA目前唯一的早篩證,Grail出身Illumina的名門,“拿證”與“出身”兩者都不具備的“出?!倍嗌僮屓四蟀押埂?/p>
另一類則是諾輝健康的探索路徑,把香港作為出?!皹蝾^堡”。
2月17日,諾輝健康宣布,在香港落地研發中心,預計5年投入1億港幣;與此同時,諾輝健康首席科學家陳一友博士還將帶隊,在香港成立研究院,通過軟硬結合的方式研發國際化產品。
諾輝的策略也不難猜。相比于直接進軍歐美市場,將香港作為“橋頭堡”會更加從容。商業世界,首先要講常識,其次要看護城河。
就研發來說,香港作為國際化大都市,有助于公司開展國際臨床,且所需付出的財力和物力遠低于歐美,一舉兩得。有了國際臨床,才有可能取得出海國家監管的批準上市銷售。
就商業化方面而言,香港擁有較強的支付能力,市場教育成熟,是個天然的出海練兵場。諾輝健康已登陸香港的常衛清與幽幽管,分別定價3000港幣和248港幣,遠高于內地。
更重要的是,香港市場能為公司出海承上啟下:
成熟的商業環境為公司進軍歐美市場積累商業化經驗,特殊的地理位置為公司進入東南亞提供便利,攻守兼備。
兩類不同的出海路徑,是后來者的重要參考。
02 下一步看三步
出海是一場豪賭。
在這張賭桌上,沒人真正擁有上帝視角,不同的選擇背后,線索早已埋藏在這些公司不同的發展歷史、過往經驗和可調動的資源之中。
對于燃石醫學來說,市場對其第一印象,是“伴隨診斷市場的領跑者”,不管是伴隨診斷拿證、上市亦或是產品出海。
這并不讓人意外,其創始人漢雨生的性格決定一切。作為一個有投行經驗的創業者,漢雨生信奉“創業市場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的理念。
諾輝健康選擇的路徑,同樣由其基因決定。互聯網公司講究“一快遮百丑”,但生物科技的研發講究“護城河”。有壁壘的快,才會讓人生畏。
從國內首個便潛血自測器,到國內首個癌癥早篩三類證和首個幽門螺桿菌消費者自測第一證,不難發現,諾輝健康在追求快的同時,還追求確定性。
每個證不僅是第一證,且都是目前的唯一證。創業賽道上不僅第一個撞線,還要相當的時間讓身后沒有對手。
把國際研發中心放在香港,如同選擇香港IPO,諾輝健康展示了其先知先覺的能力,和高手下棋一樣,下一步看三步才是本事。
諾輝健康布局香港有多早,看看這次國際研發中心啟動的“朋友圈”。
如上圖所示,出席諾輝健康國際研發中心啟動慶典的伙伴陣容豪華,包括研發、商業化、產業化、資本等各環節大佬,比如: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太平紳士張漫莉;
香港科學院院長、香港科技創新聯盟主席盧煜明;
香港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世界家庭醫學組織前任主席李國棟;
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香港交易所獨立非執行董事梁颕宇;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商湯科技香港公司總經理尚海龍先生;
......
這樣的朋友圈不可能是一天建成的。
03 卡位戰還是救心丸
出海并不容易。
到別人的地盤上求發展,做銷售,產品力是硬道理。對早篩行業而言,過硬的前瞻性臨床數據不可或缺。
行業拿到手軟的CE認證只是準入門檻,并不能為商業化背書;FDA突破性醫療器械也不過是研發早期階段的一個鼓勵,距離產品真正獲批、乃至商業化還有一定距離。
在真正打開商業化空間之前,有錢有決心砸研發和臨床,才能拿到貨真價實的“第一證”,不是所有企業都能成功跑到最后。
動輒上萬人的大規模前瞻性臨床實驗投入不菲,GRAIL去年就燒了3.3億美金,諾輝的常衛清砸了一個億美金,而計劃2萬人入組的宮證清更是個大手筆。
與此同時,還要考慮執行力,畢竟生物科技行業講究人無我有,人有我快。
并非所有選手都具備高效的執行力。2023年剛開始,諾輝健康僅僅用了36個小時啟動和執行,一個晚上就完成了一億美金新股發售。行業中,僅此一家。
總的來說,出海是一場比拼格局和實力的卡位戰,不是國內營銷乏力的救心丸。
如何能在不斷變化的時局中,基于自身牌面決定出牌順序,找到適合自己的出海路線,是當下每一家企業應該思考的問題。
糾結不決的企業創始人們,不妨看看諾輝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