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球財說 宋涵
外資險企的內控漏洞也不小。
近日,一則監管信息揭露出安盛天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簡稱安盛天平)的內控漏洞。信息顯示,安盛天平下屬濰坊中心支公司一員工利用職務之便,侵占投保人理賠款720萬,據最新消息,此案件仍在司法辦理過程中。
《全球財說》發現,安盛天平去年核心崗位變動頻繁,從董事長到總經理大換血。盈利能力不足,2022年凈利持續虧損,綜合成本率超警戒線或面臨承保虧損局面。
員工涉欺騙投保人
內控監管是金融業永恒的話題。
1月31日,銀保監網站山東監管局發布兩則行政處罰決定書。處罰書的當事人分別為安盛天平濰坊中心支公司和時任安盛天平濰坊中支理賠客服部副經理石鵬。
經監管部門調查,安盛天平濰坊中心支公司存在欺騙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違法違規行為,具體如下:
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安盛天平濰坊中心支公司員工劉某翔通過偽造、變造授權委托書及法院判決書,篡改收取賠款銀行賬戶信息等,先后將44筆賠案賠款轉至其父親(劉某勤)、母親(王某珍)、妻子(韓某)及李某經案件實際受益人(牛某彬)賬戶,挪用賠款金額共計720.07萬元。
因該支公司存在以上違規行為,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之規定,監管部門對安盛天平濰坊中心支公司罰款三十萬元。
同時,時任安盛天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濰坊中心支公司理賠客服部副經理(主持工作)的石鵬因負有直接管理責任給予警告并處罰款十萬元。
以上事實,有安盛天平濰坊中心支公司保險許可證及營業執照、石鵬身份證復印件、《關于客服運營系列管理人員任職的決定》、《關于對濰坊中心支公司劉某翔涉刑案件相關責任人責任追究處理的決定》、44筆賠案理賠系統截圖、相關賠案的銀行轉賬電子回單、銀行賬戶流水、行政處罰案件調查筆錄、現場檢查事實確認書等證據證明,足以認定。
近日,有安盛天平總部工作人員對此事進行了回應,稱“該案件仍在司法處理過程中,為避免干擾正常的司法流程,不便透露更多相關細節。公司正全力配合司法機關處理此案,追償工作也將隨司法處理程序而開展?!?/p>
理賠兌現是險企的責任和義務,更是保險保障價值的體現。這一工作環節事關保險的職能作用是否能夠充分發揮,被保險人利益能否得到保障以及保險公司的信譽能否得以維持。一次欺騙投保人事件足以摧毀一群投保人多年對公司形成的信心。
該事件的發生很難不讓人對安盛天平內部審核流程機制產生質疑。同時警示保險機構要進一步完善管理機制,規范內部操作流程,強化流程細節管控。
有內業人士表示“對于保險公司來說,合規經營是立身之本。要將合規經營融入公司文化,內控監管不可或缺。建立健全企業內控體系,提升員工職業素養,在培養保險從業人員合規意識方面要加大力度。只有這樣,才能減輕外部環境對公司經營行為的影響,真正做到合規經營”。
持續虧損
安盛天平是一家外資險企。2014年,法國安盛集團(AXA)與國內股東組建合資公司安盛天平。2019年,安盛天平由安盛集團全資控股,成為外資全資財險公司。
公司主要經營業務涵蓋機動車保險,包括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機動車商業保險;企業/家庭財產保險及工程保險;船舶/貨運保險;農業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證保險;投資型保險;短期健康/意外傷害保險等。
《全球財說》注意到自2022年下半年起,安盛天平核心管理層變動頻繁。
2022年9月,公司新任董事長朱沙苗任職資格獲批。值得注意的是,安盛天平上一任董事長在職時間并不算長,其任職還未滿一年就被新任董事長朱沙苗取代。
2022年第四季度安盛天平管理層又發生變更,經董事會決議和股東決議由左偉豪取代朱亞明為公司新任總經理和董事,且任職資格已獲批。
無獨有偶,朱亞明成為安盛天平總經理也才僅一年有余。公開資料顯示,其曾任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等職務。
不同于朱亞明有著豐富的銀行系統經驗,左偉豪可以說是“安盛系”保險老將。于2006年加入安盛香港和澳門,曾先后擔任首席壽險產品官、首席壽險產品及商務官、首席人壽保險業務及市場拓展官、首席人壽及醫療保險業務官等職務。
一般來說,核心管理層頻繁變動往往會對公司經營策略產生重大影響。
從安盛天平官網介紹來看,左偉豪主要負責公司的戰略轉型和業務發展,帶領實施以客戶為中心的戰略方案,推動以價值為導向,涵蓋車險、健康險、商業險和意外險等在內的多元化業務發展。
從行業來看,近些年隨著車險改革鋪開以及受疫情大環境影響,市場需求發生變化。不少財險公司主動告別“車險依賴癥”,自覺謀求多元化業務發展,車險保費占比下降,非車險業務發展迅猛。
事實上,核心管理層頻繁變動和經營業績也不無關系。近四年安盛天平營收變動較大,凈利虧損嚴重。
2018-2021年公司營收起伏較大,營收增長率多現負增長。營收分別為67.6億元、66.46億元、72.84億元、58.26億元。期間,營收增長率依次為-19.53%、-1.68%、9.6%、-20.02%。
同期,公司凈利虧損2.75億元、1.52億元、1.93億元、2.76億元。
根據最新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公司盈利能力仍未有好轉,凈利持續虧損。2022年公司累計實現保險業務收入60.75億元,累計凈利虧損1.5億元。
2022年公司實現簽單保費63.86億元。其中,車險簽單保費仍為其規模險種,占比為66.97%達42.77億元。
從渠道來看,公司簽單保費覆蓋代理渠道、直銷渠道和經紀渠道。其中,2022年代理渠道簽單保費占比50.83%達32.46億元,經紀渠道簽單保費占比33.07%達21.12億元。
2022年公司受權益市場大環境影響,投資類指標表現并不亮眼。截止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投資業務凈收益為2.64 億元,同比下降8.34%。
其中,兩個資產收益率指標為負,凈資產收益率為-5.08%,總資產收益率為-1.45%;兩個投資收益率指標為正,投資收益率為3.78%,綜合投資收益率為2.87%。
從財險類公司重要指標綜合賠付率和綜合成本率來看,去年安盛天平綜合賠付率為63.9%,綜合成本率為108.04%。這兩個指標和承保利潤相關,能夠整體反映保險機構的經營情況。而綜合成本率超過100%警戒線,則這意味著公司某一險種大概率會出現承保虧損。
償付能力方面,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表現一致為202.57%。報告解釋稱,由于業務虧損導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環比較上季度下滑15.59個百分點。
敬告讀者:本文基于公開資料信息或受訪者提供的相關內容撰寫,全球財說及文章作者不保證相關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無論何種情況下,本文內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