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財報 呂明俠
作為國內市值第一的本土運動鞋服制造商,安踏(02020.HK)近期發布了一則管理層變動公告,公司創始人丁世忠卸任CEO。同時,還有賴世賢、吳永華等高管的變動通知。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安踏成立32年來,對組織架構調整最為兇猛的一次。
而此次人事變動中最引人關注的是,關于3年前斥巨資收購的亞瑪芬的人事安排,因為這個收購直接導致安踏在一段時間內資產負債率升高。目前,安踏對亞瑪芬享有絕對的控制權,可一直未將亞瑪芬并表的做法也飽受爭議。
由此,安踏這次人事大變動,是否意味著再度開啟IPO,也成了外界思考的重點方向。
周期后的“危機”
安踏集團1991年起家于福建晉江的一家制鞋代工作坊。1999年,丁世忠花80萬簽約當時炙手可熱的乒乓球運動員孔令輝做形象代言人,又花300萬在央視打廣告,這些錢幾乎占到當時安踏全年利潤的80%。
一年后,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孔令輝獲得奧運會冠軍,名聲大噪,安踏也隨之成為全國知名的運動鞋品牌。而丁世忠開創的營銷模式,也引來晉江其他鞋企的效仿。
2001年,成立十年的安踏,已從制鞋小作坊發展成一家盈利、在全國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制鞋企業。同一年,北京申奧成功,國內運動鞋服行業也迎來了快速發展的紅利期。
受此刺激,國內運動服裝品牌紛紛受益,國產運動品牌無一不開足馬力、擴大產能。可給整個行業帶來產量高增長的同時,也讓眾多運動品牌走入“庫存危機”,隨之不少企業都“倒下了”,比如喜得龍、德爾惠等。
回顧分析來看,國內運動鞋服市場會隨著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和結束而呈現一種周期性的波動,賽事舉辦中,消費行為旺盛,品牌賺得盆滿缽滿,賽事舉辦后,消費行為萎縮,品牌產品出現過剩。
而就2022年北京冬奧會而言,類似的周期情形再次上演,但不同以往,行業營銷端的成本早已拉高。根據安踏2022年中報,雖然公司銷售費用增長了近乎30%,但是相應的銷售增長卻低于15%。
所以不得不說,國內運動鞋服市場的經營環境或已悄然發生了改變。
高管大洗牌
回到此次安踏管理層大變動,可以說調整范圍之大,在其近年的發展軌跡中都實屬罕見。除了公司創始人丁世忠卸任首席執行官,僅留任董事會主席外,安踏此次人事調整的重頭戲在其他幾位高管的職位調整上。
其中,鄭捷卸任集團總裁和戶外運動品牌群首席執行官,留任執行董事;首席財務官賴世賢和專業運動品牌群首席執行官吳永華卸任原有職務,二人的新身份均為聯席首席執行官。
調整后,安踏將現有品牌劃分為主品牌(安踏)、FILA、亞瑪芬、其他品牌四大板塊。公告顯示,丁世忠將繼續管理生產職能,但不再負責供應鏈管理。其他三位高管中,賴世賢分管主品牌和其他品牌,吳永華則負責FILA,鄭捷繼續以亞瑪芬首席執行官的身份負責相關業務。
毫無疑問,這是丁世忠放權的重要信號。而對于所謂的“聯席首席執行官”,即“雙CEO”,對此安踏表示,是為了更好地落實集團“多品牌”及“全球化”戰略,提升管理效率,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對標國際大型企業治理模式。
而在國際化布局上,2019年3月,安踏就完成了對亞瑪芬的收購。據悉,亞瑪芬是一個芬蘭體育用品公司,旗下品牌包括奢侈級戶外裝備品牌Arc’teryx、山地戶外越野品牌Salomon,以及Peak Performance、Atomic、Suunto、Wilson及 Precor等,輻射海外市場。
不難看出,對于提出“多品牌”及“全球化”戰略的安踏而言,亞瑪芬未來的發展將至關重要,而讓鄭捷將精力聚焦于此,必然是把壓力轉到了他的身上。
自身的“不安”
可現實影響來看,自收購亞瑪芬之后,安踏的資產負債率就開始有些“脫韁”。
數據顯示,公司資產負債率先從2018年中報時的6%升至22.8%,到2021年已經飆升至54%。即便到了2022年上半年,安踏的資產負債率有所下降,但仍然有45.85%。而同期李寧的資產負債率僅為28.68%。
同時,據安踏最新披露的財報顯示,其四大業績板塊的成績都不算亮眼。
相較2021年整體超五成的營收漲幅,2022年安踏集團旗下品牌增速有明顯的下滑。2022年全年,安踏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與2021年相比錄得低單位數的正增長。其中,安踏主品牌在2022年第四季度出現負增長。
(圖源:公告)
而對比2021年同期,無論是主品牌安踏,曾被稱為“現金奶牛”的FILA,還是旗下迪桑特、可隆等其他品牌,增速均有明顯下滑,尤其是一向肩扛“高增長”大旗的FILA更是出現負增長。
與此同時,安踏的庫存周轉率長期以來也居高不下。2022年上半年,其庫存周轉天數為145天,達到歷史最高,同期李寧和耐克的數據則分別為55天和109天。
基于以上,按業內主流的判斷角度,安踏或對亞瑪芬單獨分拆上市,因為這樣可以直接為安踏迎來較大的競爭優勢。畢竟,不論是考慮對亞瑪芬分拆上市,還是對于旗下多品牌的強化打造,都跳不出安踏目前處境的“不安”。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對于如今的安踏來說,新一輪的周期已然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