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瞬間,定格了城市和社會變遷的軌跡 | 2月滬京展覽推薦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瞬間,定格了城市和社會變遷的軌跡 | 2月滬京展覽推薦

古羅馬、維利·羅尼、滬上新年、喬爾·梅斯勒、聲音藝術、雕塑與后現代社會、新朦朧主義、打字機……

界面新聞記者 | 尹清露 林子人

界面新聞編輯 | 林子人

【上海】

絕美之境: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珍藏展

展覽時間:2022年12月21日-2023年3月21日

展覽地點:浦東美術館

門票:150元(通票)

“絕美之境”是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與中國現當代藝術機構的首次大規模合作。展覽將觀眾帶回到兩千多年前的古羅馬文明,按主題分為“愛與美”、“權與美”和“家與美”三個單元,展出來自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的約70件藏品,包括雕塑、馬賽克、壁畫、青銅器和玻璃制品等。值得一提的是,展覽中的很多意大利國寶級展品是第一次參與海外展覽。

希臘-羅馬神話不僅滋養了歐洲文明,其影響力綿延至今,而且這些神靈的形象也反映了古羅馬人對理想人類的想象以及當時的物質文化特征。希臘-羅馬神話因此是本次展覽的重要主題。觀眾可以看到許多神話角色的雕塑和壁畫,包括愛與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即羅馬人口中的維納斯(Venus)、太陽神阿波羅(Apollo)、光明女神戴安娜(Diana Lucifera)、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赫丘利(Hercules)、墨丘利(Mercury)等。

值得一提的是,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維納斯的背影》也在本次展覽中亮相,在這件作品中,女神撩起長袍,欣賞著水中倒影,展現了女性體態之優美。這件作品被眾多后世雕塑家復刻,它也是曾在浦東美術館開館大展“蔡國強:遠行與歸來”中展出的雕塑作品《玫紅維納斯》的原型。

(同期展出的還有“動感視界:來自泰特美術館的歐普與動態藝術館藏”、“樂趣與智慧——意大利當代設計”、“徐冰:引力劇場”。)

永恒的巴黎:維利·羅尼經典攝影作品展

展覽時間:1月1日-3月31日

展覽地點:寶龍美術館

門票:88元

維利·羅尼(Willy Ronis, 1910-2009)是法國國寶級攝影大師和人文攝影藝術的奠基人,是與羅伯特·卡帕和卡蒂埃·布列松等齊名的攝影巨擘。在其漫長的攝影職業生涯中,羅尼聚焦于拍攝法國人民,特別是首都巴黎市民的日常生活,他的作品因此兼具藝術性和史料性。在二戰后初期,羅尼的黑白攝影捕捉了大量巴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瞬間,充滿幽默和戲劇性的同時也定格了城市和社會變遷的軌跡。前法國總理菲永曾稱贊羅尼為“20世紀最重要的見證人”。

本次展覽的作品均來自法國國家歷史古跡建筑和影像多媒體館(MPP),也得到了法國國家博物館聯合會-大皇宮攝影中心(L’Agence Photo RMN-G)的支持。展覽展出了羅尼親自制作的攝影藝術巔峰創作時期六冊同一系列攝影集中最具代表性的185件作品,其中重點作品附有羅尼對拍攝作品的注解,包括緣由、感想以及使用的技巧,并首次運用新媒體交互呈現。展覽分為“軼事”、“戲仿”、“柔情”、“幻想”四個板塊,這一板塊劃分借鑒了對羅尼的復調藝術創作結構有極大啟發意義的賦格曲,暗示了四個板塊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對話的特點。

(同期展出的還有“打開心扉:李慶美個展”。)

滬上新年 美好生活

展覽時間:1月23日-2月26日

展覽地點: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門票:免費

在上海等江南地區,春節一般以臘月廿四“送灶”開始,到正月十八“落燈”正式結束。在此期間,傳統上海人是怎樣過春節的?每一個日子都有哪些講究?展覽“滬上新年 美好生活”精選了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82組,以春節日歷為線索,將老上海的年俗特點一一道來。

比如展廳入口被布置成了一條“年貨大街”,放置了老照片、老字號的地圖、老字號商鋪包裝紙等;展覽中還詳細展示了“壓歲鈿”(即“壓歲錢”)的流變,早期流行的“壓歲鈿”不是真正的錢幣,而是寫有吉祥詞句或符錄的形似錢幣的“壓勝錢”,到了明末清初,人們才開始用流通貨幣當作“壓歲鈿”——人們用紅線串聯銅錢扎成龍、虎、方勝、元寶、寶劍等吉祥形狀送給孩子,一為辟邪,而為給孩子零花錢。

喬爾·梅斯勒:靈性之旅

展覽時間:2月19日-4月18日

展覽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

門票:280元(主館通票)

美國藝術家喬爾·梅斯勒(Joel Mesler)的亞洲首場美術館個展“喬爾·梅斯勒:靈性之旅”將在龍美術館拉開帷幕。本次展覽包括50件繪畫作品,闡釋其標志性的藝術風格:大膽用色、風格化圖案、明艷的具體形式和獨特的手寫文字。梅斯勒1974年出生于洛杉磯,在21世紀初開始繪畫,但直到2010年代中期才全身心投入藝術創作,開始發展自己的藝術風格。梅斯勒在學生時代曾研習石版印刷,早年曾以職業版畫家身份活躍,不難想象,他亦深受美國波普藝術的影響,貝弗利山莊酒店的芭蕉葉花紋墻紙、游泳池、沙灘球、迪斯科球、氣球和甜甜圈是他常用的意象。本次展覽中首次亮相的新系列作品強調了他與美國波普藝術的聯系,這一系列作品被放在同一面展墻上陳列,致敬安迪·沃霍爾60年代網格肖像畫的排列形式。

(同期展出的還有“群星璀璨時:四王吳惲與四僧書畫特展”。)

【北京】

聲·生——當代藝術體驗展

展覽時間:2022年12月18日 - 2023年02月27日

展覽地點:北京時代美術館

門票:49元

一場由聽覺構成的展覽會是什么樣子?“聲·生”當代藝術展想要引領公眾理解聲音是如何承載文化、生命本身的意義的。展覽分為“聲啟”、“聲韻”和“聲振”三個部分,分別探索了聲音如何開啟生命萬物、如何傳遞文明力量,又是如何在當代和傳統中形成新的聯結。

為了本次展覽,策展團隊深入貴州這片土地,聯合11位藝術家,對原生態語言、音樂和歌聲進行收集,并通過聲音藝術、機械互動裝置、光影互動體驗等多種前沿形式,使得古老村寨的聲音煥發了新生。比如,視覺藝術家劉皓帆與聲音藝術家小河共創的作品《聲·萬物》采集了黔東南的風物吟唱,將包括侗族、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的歌謠、蘆笙和牛腿琴的鳴奏置于風聲、沙聲、水聲之中;藝術家宋三土用蛋清涂抹的侗布、貴州鄉野間的刺梨花與發出清脆響聲的童趣泥哨,表達了貴州婦女的精神情感和對生命的渴望。在這些“看得見的聲音”中,觀眾將會感受到一次生命的流動和變奏。

張如怡個展+杰夫·奧本海默中國首展

展覽時間:1月31日 - 3月16日

展覽地點: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門票:40元起

張如怡和杰夫·奧本海默的個展正在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出。兩名藝術家的創作關心有著共通之處——人如何在晚期資本主義中審視與社會的關系。兩個展覽也都展出了藝術家受委托創作的最新裝置和雕塑作品。

“張如怡:低聲細語”系統梳理了藝術家以仙人掌、混凝土和網格等元素對人與社會、人與建筑空間、自然與工業之間關系的探討,并首次呈現對玻璃、塑料薄膜等透明標準化生產材料的運用,構建出疏離的后現代都市景觀。水泥制成的仙人掌變成了種種現代的矛盾意指:生命與人造物、荊棘下的靜默抵抗、控制與權力的話語。大型作品《水漬》則用透明薄膜和紅磚墻構建了一個封閉空間,水珠凝聚在塑料膜上,暗示著外界和內部的沖突和關聯,形成對復雜社會關系的隱喻。

“杰夫·奧本海默:逆向度的人”是藝術家在中國的首次個展。奧本海默擅長用雕塑、視頻、素描等媒介對社會、政治與圖像和物品的關聯進行剖析,在本次展覽中,特別搭建的墻壁、地毯、批量生產的物品和原材料構成了沉浸式的空間,引導觀眾審視圖像和人物如何成為了符號象征,也鼓勵觀眾重新思考人與人的關聯。

杰夫·奧本海默1973年出生于華盛頓特區,在馬里蘭藝術學院獲得藝術學士學位,現在是芝加哥大學視覺藝術部門的副教授。張如怡出生于1985年,現于上海工作生活。

新朦朧主義系列展:惟恍惟惚

展覽時間:2月11日 - 4月8日

展覽地點: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門票:免費

“新朦朧主義系列展:惟恍惟惚”展出黃曉亮、康海濤、劉健、王永學和游東醌五位藝術家的繪畫和攝影作品。這也是自2013年以來東京畫廊+BTAP推出的第11場以“新朦朧主義”為研究主題的展覽。

何謂新朦朧?它并不是一種既定的語言風格,而是對既往東方文化精神的遙想與接應。這一概念直接源于20世紀初、新日本畫家橫山大觀和菱田春草在接受了歐洲印象主義啟發后創立的“朦朧體”繪畫。當我們回顧20世紀繪畫,能夠發現東方藝術思想的強烈印記,但是我們更多的是引介西方現代藝術,相對忽視了東方藝術思想的影響。重提這一脈絡,就是要回到那個東西方藝術交匯的時間點,重新發現東方性。

展覽主題“惟恍惟惚”取自老子的《道德經》:“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策展人魏祥奇認為:“恍可以理解為心中的光明,惚可以理解為心中忽然出現的事物。結合起來看,惟恍惟惚即為心中忽然間的明悟。”此次參展的作品也都有著朦朧中透出光亮之感,是藝術家結合自我與現實之間的體悟。

指匠——打字機陳列展

展覽時間:1月1日 - 2月28日

展覽地點:全民暢讀藝術書店(首鋼店)

門票:免費

在手寫時代和計算機時代之間,打字機曾經一度占據了先進辦公用具的主導地位,見證過無數重要的時刻。本次展覽展示了近現代的打字機實物,帶領觀眾欣賞打字機的精巧設計和更新演進,既可作為一段歷史來回顧,也可從古老事物的創新過程中尋找經驗。

展覽分為“設計思潮中的打字機”、“作家與名流的打字機”兩大主題。“設計思潮中的打字機”以年代為主線,展示了設計啟蒙時期、歐洲的學院派設計時期(包豪斯)、流線型運動,以及消費主義時期的打字機。“作家與名流的打字機”部分則選擇與打字機有關的歷史人物進行了發散性介紹。

今年年初出版的歷史作品《中文打字機》提醒我們注意,以英文字母為基礎研發的雷明頓打字機風靡全球,造成了“技術語言想象力的塌縮”,即固化了人們對打字機形制的設想,這一度為中文這一與英文字母異質性過強的文字融入“打字”的技術潮流造成了巨大的障礙。了解這段歷史后,我們或許會對打字機有些別樣的感受。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瞬間,定格了城市和社會變遷的軌跡 | 2月滬京展覽推薦

古羅馬、維利·羅尼、滬上新年、喬爾·梅斯勒、聲音藝術、雕塑與后現代社會、新朦朧主義、打字機……

界面新聞記者 | 尹清露 林子人

界面新聞編輯 | 林子人

【上海】

絕美之境: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珍藏展

展覽時間:2022年12月21日-2023年3月21日

展覽地點:浦東美術館

門票:150元(通票)

“絕美之境”是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與中國現當代藝術機構的首次大規模合作。展覽將觀眾帶回到兩千多年前的古羅馬文明,按主題分為“愛與美”、“權與美”和“家與美”三個單元,展出來自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的約70件藏品,包括雕塑、馬賽克、壁畫、青銅器和玻璃制品等。值得一提的是,展覽中的很多意大利國寶級展品是第一次參與海外展覽。

希臘-羅馬神話不僅滋養了歐洲文明,其影響力綿延至今,而且這些神靈的形象也反映了古羅馬人對理想人類的想象以及當時的物質文化特征。希臘-羅馬神話因此是本次展覽的重要主題。觀眾可以看到許多神話角色的雕塑和壁畫,包括愛與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即羅馬人口中的維納斯(Venus)、太陽神阿波羅(Apollo)、光明女神戴安娜(Diana Lucifera)、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赫丘利(Hercules)、墨丘利(Mercury)等。

值得一提的是,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維納斯的背影》也在本次展覽中亮相,在這件作品中,女神撩起長袍,欣賞著水中倒影,展現了女性體態之優美。這件作品被眾多后世雕塑家復刻,它也是曾在浦東美術館開館大展“蔡國強:遠行與歸來”中展出的雕塑作品《玫紅維納斯》的原型。

(同期展出的還有“動感視界:來自泰特美術館的歐普與動態藝術館藏”、“樂趣與智慧——意大利當代設計”、“徐冰:引力劇場”。)

永恒的巴黎:維利·羅尼經典攝影作品展

展覽時間:1月1日-3月31日

展覽地點:寶龍美術館

門票:88元

維利·羅尼(Willy Ronis, 1910-2009)是法國國寶級攝影大師和人文攝影藝術的奠基人,是與羅伯特·卡帕和卡蒂埃·布列松等齊名的攝影巨擘。在其漫長的攝影職業生涯中,羅尼聚焦于拍攝法國人民,特別是首都巴黎市民的日常生活,他的作品因此兼具藝術性和史料性。在二戰后初期,羅尼的黑白攝影捕捉了大量巴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瞬間,充滿幽默和戲劇性的同時也定格了城市和社會變遷的軌跡。前法國總理菲永曾稱贊羅尼為“20世紀最重要的見證人”。

本次展覽的作品均來自法國國家歷史古跡建筑和影像多媒體館(MPP),也得到了法國國家博物館聯合會-大皇宮攝影中心(L’Agence Photo RMN-G)的支持。展覽展出了羅尼親自制作的攝影藝術巔峰創作時期六冊同一系列攝影集中最具代表性的185件作品,其中重點作品附有羅尼對拍攝作品的注解,包括緣由、感想以及使用的技巧,并首次運用新媒體交互呈現。展覽分為“軼事”、“戲仿”、“柔情”、“幻想”四個板塊,這一板塊劃分借鑒了對羅尼的復調藝術創作結構有極大啟發意義的賦格曲,暗示了四個板塊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對話的特點。

(同期展出的還有“打開心扉:李慶美個展”。)

滬上新年 美好生活

展覽時間:1月23日-2月26日

展覽地點: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門票:免費

在上海等江南地區,春節一般以臘月廿四“送灶”開始,到正月十八“落燈”正式結束。在此期間,傳統上海人是怎樣過春節的?每一個日子都有哪些講究?展覽“滬上新年 美好生活”精選了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82組,以春節日歷為線索,將老上海的年俗特點一一道來。

比如展廳入口被布置成了一條“年貨大街”,放置了老照片、老字號的地圖、老字號商鋪包裝紙等;展覽中還詳細展示了“壓歲鈿”(即“壓歲錢”)的流變,早期流行的“壓歲鈿”不是真正的錢幣,而是寫有吉祥詞句或符錄的形似錢幣的“壓勝錢”,到了明末清初,人們才開始用流通貨幣當作“壓歲鈿”——人們用紅線串聯銅錢扎成龍、虎、方勝、元寶、寶劍等吉祥形狀送給孩子,一為辟邪,而為給孩子零花錢。

喬爾·梅斯勒:靈性之旅

展覽時間:2月19日-4月18日

展覽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

門票:280元(主館通票)

美國藝術家喬爾·梅斯勒(Joel Mesler)的亞洲首場美術館個展“喬爾·梅斯勒:靈性之旅”將在龍美術館拉開帷幕。本次展覽包括50件繪畫作品,闡釋其標志性的藝術風格:大膽用色、風格化圖案、明艷的具體形式和獨特的手寫文字。梅斯勒1974年出生于洛杉磯,在21世紀初開始繪畫,但直到2010年代中期才全身心投入藝術創作,開始發展自己的藝術風格。梅斯勒在學生時代曾研習石版印刷,早年曾以職業版畫家身份活躍,不難想象,他亦深受美國波普藝術的影響,貝弗利山莊酒店的芭蕉葉花紋墻紙、游泳池、沙灘球、迪斯科球、氣球和甜甜圈是他常用的意象。本次展覽中首次亮相的新系列作品強調了他與美國波普藝術的聯系,這一系列作品被放在同一面展墻上陳列,致敬安迪·沃霍爾60年代網格肖像畫的排列形式。

(同期展出的還有“群星璀璨時:四王吳惲與四僧書畫特展”。)

【北京】

聲·生——當代藝術體驗展

展覽時間:2022年12月18日 - 2023年02月27日

展覽地點:北京時代美術館

門票:49元

一場由聽覺構成的展覽會是什么樣子?“聲·生”當代藝術展想要引領公眾理解聲音是如何承載文化、生命本身的意義的。展覽分為“聲啟”、“聲韻”和“聲振”三個部分,分別探索了聲音如何開啟生命萬物、如何傳遞文明力量,又是如何在當代和傳統中形成新的聯結。

為了本次展覽,策展團隊深入貴州這片土地,聯合11位藝術家,對原生態語言、音樂和歌聲進行收集,并通過聲音藝術、機械互動裝置、光影互動體驗等多種前沿形式,使得古老村寨的聲音煥發了新生。比如,視覺藝術家劉皓帆與聲音藝術家小河共創的作品《聲·萬物》采集了黔東南的風物吟唱,將包括侗族、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的歌謠、蘆笙和牛腿琴的鳴奏置于風聲、沙聲、水聲之中;藝術家宋三土用蛋清涂抹的侗布、貴州鄉野間的刺梨花與發出清脆響聲的童趣泥哨,表達了貴州婦女的精神情感和對生命的渴望。在這些“看得見的聲音”中,觀眾將會感受到一次生命的流動和變奏。

張如怡個展+杰夫·奧本海默中國首展

展覽時間:1月31日 - 3月16日

展覽地點: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門票:40元起

張如怡和杰夫·奧本海默的個展正在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出。兩名藝術家的創作關心有著共通之處——人如何在晚期資本主義中審視與社會的關系。兩個展覽也都展出了藝術家受委托創作的最新裝置和雕塑作品。

“張如怡:低聲細語”系統梳理了藝術家以仙人掌、混凝土和網格等元素對人與社會、人與建筑空間、自然與工業之間關系的探討,并首次呈現對玻璃、塑料薄膜等透明標準化生產材料的運用,構建出疏離的后現代都市景觀。水泥制成的仙人掌變成了種種現代的矛盾意指:生命與人造物、荊棘下的靜默抵抗、控制與權力的話語。大型作品《水漬》則用透明薄膜和紅磚墻構建了一個封閉空間,水珠凝聚在塑料膜上,暗示著外界和內部的沖突和關聯,形成對復雜社會關系的隱喻。

“杰夫·奧本海默:逆向度的人”是藝術家在中國的首次個展。奧本海默擅長用雕塑、視頻、素描等媒介對社會、政治與圖像和物品的關聯進行剖析,在本次展覽中,特別搭建的墻壁、地毯、批量生產的物品和原材料構成了沉浸式的空間,引導觀眾審視圖像和人物如何成為了符號象征,也鼓勵觀眾重新思考人與人的關聯。

杰夫·奧本海默1973年出生于華盛頓特區,在馬里蘭藝術學院獲得藝術學士學位,現在是芝加哥大學視覺藝術部門的副教授。張如怡出生于1985年,現于上海工作生活。

新朦朧主義系列展:惟恍惟惚

展覽時間:2月11日 - 4月8日

展覽地點: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門票:免費

“新朦朧主義系列展:惟恍惟惚”展出黃曉亮、康海濤、劉健、王永學和游東醌五位藝術家的繪畫和攝影作品。這也是自2013年以來東京畫廊+BTAP推出的第11場以“新朦朧主義”為研究主題的展覽。

何謂新朦朧?它并不是一種既定的語言風格,而是對既往東方文化精神的遙想與接應。這一概念直接源于20世紀初、新日本畫家橫山大觀和菱田春草在接受了歐洲印象主義啟發后創立的“朦朧體”繪畫。當我們回顧20世紀繪畫,能夠發現東方藝術思想的強烈印記,但是我們更多的是引介西方現代藝術,相對忽視了東方藝術思想的影響。重提這一脈絡,就是要回到那個東西方藝術交匯的時間點,重新發現東方性。

展覽主題“惟恍惟惚”取自老子的《道德經》:“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策展人魏祥奇認為:“恍可以理解為心中的光明,惚可以理解為心中忽然出現的事物。結合起來看,惟恍惟惚即為心中忽然間的明悟。”此次參展的作品也都有著朦朧中透出光亮之感,是藝術家結合自我與現實之間的體悟。

指匠——打字機陳列展

展覽時間:1月1日 - 2月28日

展覽地點:全民暢讀藝術書店(首鋼店)

門票:免費

在手寫時代和計算機時代之間,打字機曾經一度占據了先進辦公用具的主導地位,見證過無數重要的時刻。本次展覽展示了近現代的打字機實物,帶領觀眾欣賞打字機的精巧設計和更新演進,既可作為一段歷史來回顧,也可從古老事物的創新過程中尋找經驗。

展覽分為“設計思潮中的打字機”、“作家與名流的打字機”兩大主題。“設計思潮中的打字機”以年代為主線,展示了設計啟蒙時期、歐洲的學院派設計時期(包豪斯)、流線型運動,以及消費主義時期的打字機。“作家與名流的打字機”部分則選擇與打字機有關的歷史人物進行了發散性介紹。

今年年初出版的歷史作品《中文打字機》提醒我們注意,以英文字母為基礎研發的雷明頓打字機風靡全球,造成了“技術語言想象力的塌縮”,即固化了人們對打字機形制的設想,這一度為中文這一與英文字母異質性過強的文字融入“打字”的技術潮流造成了巨大的障礙。了解這段歷史后,我們或許會對打字機有些別樣的感受。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流县| 共和县| 禹州市| 商洛市| 泌阳县| 揭阳市| 独山县| 安泽县| 普兰店市| 广昌县| 耒阳市| 湘潭县| 汤阴县| 晴隆县| 陆良县| 炉霍县| 保康县| 巨野县| 余姚市| 河曲县| 报价| 仙居县| 新建县| 乡宁县| 临沧市| 临沭县| 塔河县| 石城县| 化德县| 富川| 阆中市| 泸溪县| 张家口市| 车致| 绵阳市| 南平市| 石河子市| 青川县| 霍城县| 茂名市| 西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