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莊鍵
寧德時代(300750.SZ)與福特汽車在美國合作建設的電池工廠落地。
2月14日,福特汽車宣布將與合作方寧德時代在美國密歇根州建設一座磷酸鐵鋰電池工廠,總投額為35億美元(約合238億元人民幣)。福特汽車將通過一家全資子公司擁有這座新工廠,而不是與寧德時代合資運營。
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是目前主流的兩種動力電池技術。
寧德時代向界面新聞表示,已接受美國福特汽車的合作邀約,將為其在密歇根州的電池工廠提供籌建和運營服務,并就電池專利技術進行許可。
寧德時代稱,雙方合作為市場提供最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這種模式是寧德時代與福特的強強互補。寧德時代是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商,去年裝車量191.6 GWh,同比上漲超九成,市占率達37%。
路透社此前報道稱,寧德時代與福特汽車所采取的合作形式,可以保證前者獲得穩定的收益,同時避免大規模投資和冒重大風險。
密歇根電池工廠產能將達35 GWh,可供40萬輛新能源汽車使用,工廠雇員規模將不低于2500人,預計將于2026年啟用。
去年7月,寧德時代與福特汽車宣布簽訂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建立全球戰略合作關系,合作內容涵蓋在中國、歐洲和北美的動力電池供應。
根據雙方簽署的另一份協議,從2022年起,寧德時代將為北美的福特Mustang Mach-E車型供應磷酸鐵鋰電池包。自2024年初起,將為北美的福特純電皮卡F-150 Lightning提供磷酸鐵鋰電池包。
在北美建立動力電池工廠,由此成為雙方合作的重要選項。去年上半年,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曾就在北美建廠一事回應稱,公司與美國客戶共同探討了各種可能的供應及合作方案,以及本地化生產的可能性,但具體情況需考慮到工人培訓、效率、工會等因素對品質與成本的影響。
密歇根工廠是福特汽車在北美和歐洲投資的第四座電池工廠。路透社報道稱,福特汽車董事會副主席Lisa Drake表示,美國《通脹削減法案》(下稱通脹法案)對于福特汽車決定設立密歇根電池工廠至關重要。
該法案已于今年正式生效,目的之一是通過稅收補貼政策,在美國本土培育動力電池供應鏈,打破中日韓在該領域近乎壟斷的市場格局。
法案規定,自2023年起,電動汽車需有40%的電池關鍵礦物在北美或與美國簽訂貿易協定的20個國家開采或回收,才有資格獲得每輛車3750美元(約合2.7萬元人民幣)的稅收優惠。原材料本地化的的比例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到2027年達到80%。
另外3750美元的稅收優惠則與電池部件本土化有關。從2023年開始,電動汽車必須有50%以上的電池部件與材料在北美制造或組裝,這一比例在2029年之后需達到100%。
在通脹法案行將生效的背景下,遠景動力和國軒高科(002074.SZ)兩家中資鋰電企業,去年先后宣布在美國的建廠計劃。
其中,國軒高科計劃在密歇根州大瀑布城投資23.6億美元(約合168億元人民幣),建設動力電池材料工廠,預計每年生產15萬噸電池正極材料和5萬噸負極材料。遠景動力將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建設電池工廠,為同位于該州的寶馬集團斯帕坦堡工廠供貨,新工廠規劃產能預計達30 GWh。
遠景動力全球首席執行官松本昌一曾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非常關注美國通脹法案的要求,正對此進行深入研究,包括探討如何在美國或與其簽署自由貿易協議的國家構建電池供應鏈體系。
寧德時代就通脹法案的潛在影響回應界面新聞稱,作為一家新能源企業,寧德時代將在遵守各國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積極推動包括北美在內的全球產能布局,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助力全球能源清潔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