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徐寧
去年全球大宗原料漲價,化工企業經營利潤遭大幅壓縮。
2月13日晚,萬華化學(600309.SH)公告稱,去年公司預計實現營收1655.65億元,同比增長13.76%;凈利潤162.39億元,同比下降34.12%。
萬華化學表示,去年公司多套精細化學品裝置陸續投產,實現公司整體產銷量同比增加,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但受全球大宗原料、能源價格同比大幅上漲影響,產品成本上漲幅度大于收入增長幅度,導致利潤同比下降。
據界面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去年華峰化學(002064.SZ)、中泰化學(002092.SZ)等四家上市化工企業業績也均預計出現下滑。
其中,華峰化學預計實現凈利潤26.5-28.5億元,同比下降64.09%-66.61%;中泰化學實現凈利潤8.6-9.6億元,同比下降64.48%-68.18%;三友化工(600409.SH)實現凈利潤9.7億元,同比下降逾四成。
新鳳鳴(603225.SH)則預計去年業績將出現虧損。該公司去年至多將凈虧損2.3億元,上年同期該公司實現凈利潤為22.54億元。
上述公司均在業績預告中表示,去年受國內外宏觀經濟下行、地緣政治沖突及疫情反復等影響,導致原油等大宗商品原材料、運輸等成本上漲。同時,市場需求疲軟,公司產品價格大幅下跌,是利潤空間受到擠壓的主要原因。
自2020年4月以來,受益于經濟復蘇和需求改善,大宗商品開啟了一輪牛市。去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后,大宗商品價格漲幅更是進一步擴大,去年下半年,大宗商品價格才開始回落。
去年3月,布倫特原油主力期貨合約價格飆漲至近140美元/桶,創下2008年以來的新高。此后油價在90-120美元/桶的區間高位運行。隨著全球經濟衰退預期,以及美元持續走強,國際油價年底回吐了俄烏沖突以來的所有漲幅,下探至80美元/桶以下。
去年上半年,全球基礎金屬價格也大幅增長,受俄烏沖突影響,俄羅斯的鋁和鎳供給減少,鎳價一度走出極端行情。據經濟學人智庫預計,今年因全球需求放緩,大多數大宗商品價格將逐漸回落,但鑒于供應有限,整體價格仍將保持高位。
該研報預計,因歐佩克減產等因素影響,今年全球平均油價將超過85美元/桶。但全球天然球價格將不會顯著低于現有水平。因為俄羅斯向歐盟的天然氣供應仍被阻斷,這將對歐洲市場造成持久的影響,預計今年天然氣價格仍將保持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