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股研究社 Ellen
作為國際版的“支付寶”,全球第三方支付巨頭PayPal的業務橫跨歐美市場,覆蓋了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PayPal也是首家進軍中國支付市場的外資機構,實力強勁。然而,近兩年,PayPal的市值一路從3000億跌至1000億。除了市值暴跌,PayPal的裁員也是波瀾再起。2023年1月31日,PayPal再次宣布計劃裁員7%約2000名員工,以繼續降低成本。
在宏觀經濟狀況不佳、通脹持續的背景下,PayPal的估值已屢次到達低點,眾多投資者也對PayPal將來的業績持以悲觀態度。那么,面臨巨大挑戰,PayPal未來究竟是觸底反彈,還是愁云慘淡呢?
第四季度營收利潤雙增,但PayPal仍陷發展陰霾
北京時間2月10日,得益于PayPal最新發布的2022年四季報,PayPal股價在盤后上漲1.07美元,至79.49美元,漲幅為1.36%。財報顯示,PayPal第四季度凈營收為73.83億美元,同比增長7%;凈利潤為9.21億美元,同比增長15%。截至目前,每股攤薄收益為0.81美元,同比增長19%,高于分析師預期。受益于PayPal愈發嚴苛的財務紀律,此前持續深化的運營改革,加之核心業務盈利趨于穩定,PayPal終于在四季報中一改前期不甚理想的表現,營收和盈利情況均高于市場預期。
從核心業務來看,財報顯示,PayPal第四季度凈新增活躍用戶為290萬,活躍用戶總數達4.35億,增幅為2%。總支付額(TPV)為3573.78億美元,同比增長5%。此外,在第四季度,PayPal處理的交易量達到了60億次,同比增長13%。
除了核心業務數據表現良好以外,PayPal的年營收數據也超出了市場預期。2022財年PayPal凈營收為275.18億美元,同比增幅8%。
不過遺憾的是,盡管PayPal基本面逐步向好,未來有望重振旗鼓,但PayPal的估值下滑淵源已久,絕非一日之功便可輕易扭轉。據財報顯示,PayPal第四季度美國業務凈營收在全年凈營收中占比58%,國際業務營收在全年凈營收中占比42%。雖然第四季度業績表現出色,但由于前三季度的表現不佳,PayPal全年凈利潤為24.19億美元,相較2021年的41.69億美元降幅明顯,每股攤薄收益為2.09美元,也遠不及2021年的3.52美元。
那么PayPal究竟緣何陷入眼下的僵局?
內憂外患之下,PayPal步履維艱
曾經,PayPal是疫情期間政府刺激計劃最大受益者之一,隨著網購和數字支付領域的增長,PayPal一度新增超1.2億新用戶,股價飆升至308.53美元歷史高點。而近年全球經濟增速下滑,整個支付行業都出現了明顯的放緩跡象,也使得PayPal自身所設立的過高營收目標持續落空,最終陷入了互聯網泡沫危機中。據國外財經網站Investing.com數據,2022年PayPal股價從歷史高點暴跌達66%,股價持續承壓。
與此同時,PayPal也苦惱于其變現緩慢的癥結。目前,PayPal的總支付量主要來自PayPal的核心產品Venmo及Braintree。據財報顯示,PayPal 2022年總支付額為1.3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9%,但全年來自于業務運營活動的自由現金流為51億美元,同比下降15.47%。原因便在于Venmo等產品的交易大多是P2P支付,只有當用戶使用Venmo等產品向商家付款時,PayPal才會收取到費用。因此,雖然2022全年PayPal總支付額穩中有增,但變現速度卻依然遲緩。
而近兩年,苦于業績不達預期,PayPal便致力于擴大自己的受眾群體,并將業務重點逐步轉向提升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指標。為此,PayPal推出了高收益儲蓄、加密貨幣和股票交易等激勵計劃以進一步促進用戶貨幣化。但由于吸引來的多為一次性用戶, 用戶交易貢獻率偏低。加之此前PayPal清理了大量“幽靈賬戶”,更使得整體用戶體量的增長幾乎停滯。財報顯示,PayPal全年凈新增活躍用戶賬戶為860萬,截至年末的活躍用戶賬戶總數為4.35億個,增幅僅為2%。增長用戶舉措收效甚微,使得PayPal提升業績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除此之外,競爭對手的強勢追擊也讓PayPal不得不加以重視。據Statista發布的FinTech Report,2020年全球數字支付市場規模為54746億美元,到2025年,預計該數額將達105202億美元。數字支付的巨大市場,讓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加入這場爭奪賽。例如 Block通過向商戶提供支付設備和軟件切入,解決小型商戶因設備缺乏無法接受銀行卡支付的痛點,迅速搶占了大批用戶。雖然目前PayPal仍擁有壟斷優勢,但其高額的交易費率也屢遭詬病。相比美國銀行間實時轉賬系統Zelle,PayPal的交易費率高達近2%。而交易費率高,意味著滲透率受限。想要取代現金和信用卡等交易方式,PayPal勢必要拿出低抽成率等誠意措施,才能加速電子錢包向其他支付方式的滲透。
內憂外患,讓PayPal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步履維艱,然而2022年以來,PayPal的諸多行動卻逐步扭轉了頹勢,四季報的優秀表現,似乎更證明了這一點。那么,PayPal又采取了何種戰略?PayPal的前景是否會逐步穩定地向好呢?
嚴格執行深化戰略,PayPal厚積薄發的驅動力
盡管在過去PayPal一度面臨許多挑戰,這些挑戰也將在未來持續一段時間,但從目前PayPal的戰略進程來看,其增長潛力不容小覷。作為可提供20多種語言服務,并接受100多種貨幣付款和56種貨幣提現的跨國貿易巨頭,PayPal在海外市場擁有超過3.77億個人用戶和2000多萬個商戶。伴隨著疫情放開,國際貿易支付市場的蓬勃發展,意識到自身發展困境的PayPal于去年加快了運營改革,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PayPal的“二深戰略”,即深化跨境業務布局,深化原始業務改革。
用戶基數大、日活與月活體量驚人的固有優勢,使PayPal業務推廣阻力大大減小,從而讓其在全球范圍的合作開展得更為順暢。除了與全球知名企業如Adobe(ADBE)和Salesforce(CRM)等合作進行業務擴張以外,PayPal還重點著眼了跨境交易和跨境支付領域。
鑒于當下跨境支付需求旺盛,而PayPal在跨境支付領域的布局淵源已久,目前在跨境交易中有超90%的賣家和超85%的買家認可并正在使用PayPal電子跨境支付業務。在此基礎上,PayPal已進一步加快進入各國市場的步伐。以中國為例,PayPal在中國全資收購貝寶支付(原國付寶)后,于2023年1月31日,經人民銀行公示,PayPal進一步增資了貝寶支付超45億,與之相比,支付寶的注冊資本僅為15億。可見其力度之大。
在不與支付寶等本土龍頭企業同領域競爭的前提下,PayPal已開始大力在中國開展本地錢包業務,搶占中國跨境商戶市場,深度聚焦跨境支付,而PayPal在各國跨境的商戶服務業務也開始不斷增長。截至目前,PayPal在澳大利亞、法國、德國、意大利、英國和美國等地均已開展了BNPL等多項跨境業務,僅BNPL先買后付一項業務全年交易金額便高達79億美元,交易數量達5000萬筆。可以說,PayPal的國際競爭優勢,正在逐步確立。
除了深化跨境業務布局外,PayPal深化原始業務改革也初顯成效。例如,PayPal通過與亞馬遜合作,引入Venmo作為亞馬遜客戶支付選項的舉措使得Venmo 2022年的營收超2.5億美元,同比增長80%。同時,Zettle Go應用程序服務了眾多中小客戶群體,對標Block的Square設備,進一步完善了產品矩陣。此外,PayPal在加密貨幣服務市場再獲進展,通過與Consensys合作,以太幣、以特幣、萊特幣等交易加密貨幣門檻大大降低,投資者基數不斷擴大。
綜上種種,加上嚴苛的成本管理計劃,如今PayPal再度贏得了華爾街的信賴。近日,華爾街對沖基金Elliott Management購入了PayPal 2%的股份,價值約20億美元,支持力度可謂驚人。無獨有偶,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也預計PayPal未來股價將漲至134美元,股價上漲空間約為36%,漲幅可觀。
誠然,PayPal不再是一只增長速度超高的股票,且近兩年的大部分時段,Paypal的財報不甚理想,但受益于跨境支付的深入開展及相關業務的改革深化,PayPal在線上支付領域規模的優勢開始愈發明顯。我們不得不承認,PayPal的實力從未改變。
結語
作為實力強勁的大象,PayPal雖然一度受困于互聯網泡沫危機以及內外部眾多因素的影響,結束了連年高速增長的營收,可近兩年的積累,讓厚積薄發的PayPal前景開始愈加明朗可觀。雖然眼下PayPal估值回升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風起于青萍之末,或許投資者可以改變看法,試著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