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獵云網 盛佳瑩
2月11日晚間,杉杉控股發布訃告,杉杉企業創始人、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鄭永剛先生因突發心臟疾病救治無效,于2023年2月10日與世長辭,享年65歲。
從西裝起家到跨界鋰電新能源,鄭永剛一手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截至2月10日收盤,杉杉股份的總市值為435.59億元。而鄭永剛作為杉杉股份實控人及董事長,以125億人民幣的身家位列《2022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864位。
縱橫商界34年,鄭永剛的商業傳奇落幕,但杉杉仍將前行。
接手資不抵債服裝廠,成為“服裝大王”
1989年,鄭永剛接手了一家資不抵債的服裝廠——寧波甬港服裝總廠,這是一家三年換了三任廠長的困難企業。
鄭永剛接手后發現,甬港服裝廠雖然一直虧損,但其實在在設備和工藝技術方面,引進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德國設備,產品也都出口到意大利、法國。但出口產品加工費有限,且一年只能做八九個月,但國內市場卻一直沒有銷路。
彼時,國內消費者都更傾向于進口西裝,鄭永剛開始思考,“如何打通國內市場,有什么東西是比衣服本身更有價值的?”
很快鄭永剛找到了結論——沒有品牌的產品是無法和消費者產生共鳴的。
而在那個年代,全國的服裝廠廠長都在忙于生產,在產品上做文章。大多數工廠都還沒有品牌意識,鄭永剛率先創立了“杉杉”品牌。
由于資金受限,鄭永剛就利用百貨公司外面的櫥窗,用泡沫塑料做成版面,宣傳“杉杉西服,爭創中國第一名牌”。
為了更好地給品牌造勢,鄭永剛又借款了三萬元,跑到北京中央電視臺打廣告。
“杉杉西服,不要太瀟灑” 一炮而紅。
在品牌宣傳的造勢下,杉杉在上海四家鋪貨的服裝店銷量劇增,成本不到百元的西裝賣到了五六百元。
鄭永剛為杉杉開創了一個黃金時代,杉杉也是中國服裝史上第一次啟動代言人的品牌,劉翔斬獲“亞洲飛人”后簽的首個商業代言。
1996年,杉杉在上交所上市,成為中國服裝第一股。到1998年,杉杉品牌銷售收入達23.5億元,并且連續7年占據中國服裝市場占有率第一,市場綜合占有率達到37.4%。
鄭永剛也被稱之為“服裝大王”。
然而就在杉杉高舉高打的輝煌時刻,鄭永剛卻下了一個令所有人吃驚的決定。
跨界新能源新材料
1999年,中國服裝業發展地如日中天,杉杉也隨著時代的浪潮走向潮頭,但鄭永剛意識到“杉杉西服想一直獨領風騷,長期成為國人的‘國服’可能性不大。”
想要發展,必須轉型。鄭永剛瞄準了新能源新材料。
在1999年,新能源新材料都還只是研究所承擔的國家課題。很多人不理解鄭永剛的決定,而他卻說:“我不是科學家,不懂技術,但我能嗅到這將來是一個很好的東西。”
鄭永剛毅然決然地買下了鞍山熱能研究所負極材料技術并在上海投資3億元,進行鋰電池負極材料的實驗和產業化。
同年,杉杉集團總部搬至了上海,并成立了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鄭永剛親任董事長。
經過與鞍山熱能研究所兩年時間的不斷設計、測試,最終于2001年正式投產,終結了日本企業對鋰電池負極材料的壟斷。
鄭永剛的腳步沒有停下。
2003年,杉杉集團又和中南大學共同創立湖南杉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研發技術難度更大的鋰電池正極材料。此外,鄭永剛還陸續收購了銅箔、電解液等相關業務。
事實證明,鄭永剛的決定沒有錯,隨著國家大力推動新能源發展,2013年,杉杉的鋰電收入全面超過了服裝業務。
鄭永剛也從“服裝大王”變成了“鋰電巨頭”。
鄭永剛也一步步將杉杉聚焦到新能源領域,2018年6月,杉杉股份將服裝業務板塊拆分到香港上市,隨后又以29億元人民幣將杉杉商業集團100%股份賣給了唯品會,彼時杉杉商業集團是國內排名前列的奧特萊斯連鎖集團,旗下已開業運營5個奧特萊斯廣場。
很多人覺得可惜,但鄭永剛沒有過多留戀,“人的精力有限,我們就是要聚焦新能源,做精主業。”他曾表示:“服裝行業已經變了,感情雖然深,但必須退出。這是一個新舊動能急劇轉換的時期,新時期需要新思維,民營企業要拋棄貪多求大的傳統模式,集中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才能夠強大持久。”
經過二十年的持續投入,2022年杉杉負極出貨量突破20萬噸,同比增幅100%,市場份額達16%,人造石墨負極材料出貨量蟬聯全球榜首。
再出山,帶領杉杉跨界偏光片
2007年,鄭永剛宣布辭去杉杉股份董事長職務,希望將精力更多聚焦于杉杉控股公司的業務布局上。
2020年,杉杉股份業績出現下降,凈利潤約1.38億元,同比下降48.85%。62歲的鄭永剛重新回歸,執掌杉杉股份。
業績出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非核心業務充電樁、儲能、服裝等虧損同比大幅增加。鄭永剛回歸后,明確杉杉股份專注于主營業務,開始剝離正極材料、電解液以及其他非核心業務。
與此同時,鄭永剛還主導了一項收購,帶領杉杉再次跨界新領域。
2021年,杉杉股份以53億元收購了LG化學偏光片業務七成的股權,并借此成立杉金光電。鄭永剛將這次收購稱為“我60歲以后的又一次重大創業”,也表示“偏光片是我最后一戰。”
鄭永剛直言:“選擇跨界進軍偏光片產業,更多是遵循產業周期發展規律,希望讓杉杉股份煥發出更蓬勃的生命力”。
偏光片業務也確實為杉杉注入了新的力量,2021年杉杉股份的營收主要由鋰電池材料、偏光片和其他業務三部分構成,其中偏光片業務為公司帶來的營收高達99.44億元,其在總營收中48.04%的占比甚至高于鋰電池材料的44.08%。
2022年上半年,杉杉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07.72億元,歸母凈利潤16.61億元,其中偏光片業務收入57.27億元,占總收入比重升高至53.17%,
偏光片快速成長為杉杉股份的新支柱。
雖然鄭永剛溘然離世,但在1月12日的2023年度工作會議上,鄭永剛為杉杉明確了2023年企業發展戰略:一方面,堅定加大對負極材料、偏光片和鋰鹽產業的投入;另一方面繼續做減法,堅決剝離競爭力較弱的產業。同時,堅持培育醫療產業,大健康板塊將成為未來重要產業。
在商場上,鄭永剛則一直以“成為元帥”自勵。他表示:“將軍與元帥的區別在于,將軍決戰在戰場,元帥決策在后方,在市場經濟的戰場上,我要做元帥。”
直到離世前,鄭永剛還一直做著杉杉的元帥,而杉杉在訃告也提到將繼承鄭永剛的遺志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