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下網商 劉雨錕
編輯|吳羚瑋
一代風云浙商落幕。2月11日,杉杉控股有限公司官方網站發布訃告,杉杉企業創始人、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鄭永剛在2月10日因突發心臟疾病去世,享年65歲。杉杉官網也在當日變成黑白顏色以示悼念。
鄭永剛發家于寧波,是甬商代表。寧波靠海,鄭永剛對潮頭所向也有著極為靈敏的嗅覺。1989年,鄭永剛接手瀕臨破產的服裝廠,短短幾年里,就奇跡般地把它打造為全國第一家服裝上市公司;1999年,鄭永剛調轉船頭,轉型新能源,此后投資版圖遍及新能源、奧萊綜合體、商業地產、醫療健康、貿易物流、金融投資等領域;2019年,他又果斷砍掉非核心業務,回歸實業,確認了集團未來航向。
30年里,鄭永剛三次作出關鍵決策。在鄭永剛的身上能看到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脈絡,他的掌舵也讓杉杉活躍于時代的浪尖。目前杉杉股份的總市值超過450億元。2022年3月,胡潤研究院發布《2022胡潤全球富豪榜》,鄭永剛以125億人民幣的身家位列第1864位。
鄭永剛的意外離世讓人感到痛心。在今年1月12日,鄭永剛還作為公司董事局主席主持了杉杉企業2023年度經濟工作會議。杉杉官網首頁,是一片杉樹林。杉杉公司的得名,就來自于最初服裝廠大院門口的三棵杉樹。歷經30余年,如今,杉樹仍在成長。
“大王”是如何煉成的
鄭永剛身上有著改革開放后中國第一代民營企業家的重要特征——膽大,擅長在一窮二白的境地里閃轉騰挪,抓住一切機會開疆拓土。
膽大的性格早在鄭永剛年輕時就已經顯現。鄭永剛生于1958年,早年參軍入伍。上海市浙江商會曾寫道,上世紀70年代,在旅順當兵的鄭永剛敢開著解放大卡車,沿著細細的兩根鋼軌過河。
1985年開始,鄭永剛轉業到了寧波鄞縣做棉紡織廠廠長,年僅27歲的他展現了與眾不同的視野和決斷力。當時大多數企業在埋頭生產,鄭永剛卻想到了“降本增效”,他前往新疆采購棉花,實現產品的巨大成本優勢,讓工廠競爭力明顯提升。
1989年,鄭永剛來到了寧波甬港服裝總廠做廠長。那時甬港在瀕臨倒閉的邊緣,三年換了三個廠長,虧損超過1000萬。鄭永剛到任時,車間里的工人只顧著打撲克、織毛衣。寧波市民營企業家協會曾經回憶稱,換作旁人一定對這樣的工作調度憤懣不已,但鄭永剛卻很興奮:“我喜歡干虧損廠,別人干好的我再去多沒勁?!?/p>
為了改變當時的工廠經營狀況,鄭永剛拉了個橫幅掛在工廠里,甚至天方夜譚一般提出了“做中國西服第一品牌”,杉杉品牌就此成立,專攻西服市場。因為鄭永剛認為,改革開放會讓中國消費者接觸到更好的服飾,西裝就是其中巨大的藍海。
但當時的杉杉品牌初出茅廬,于是鄭永剛向一家紡織廠借了面料,又用這些作抵押,向上海新世界時裝公司借了3萬元。拿著這筆錢,鄭永剛北赴央視做了中國第一條服裝廣告,也就是名震全國的“杉杉西服,不要太瀟灑!”。當時中國人的物質和娛樂生活都較貧乏,率先登陸電視媒體的杉杉一炮而紅,一輛又一輛大貨車在服裝廠門口排隊拿貨。短短七年時間,杉杉從一個負債累累的工廠,一躍成為全國第一家服裝上市公司,產品國內市占率一度高達37.4%——不少網友表示,自己或父輩的第一套西裝,就是杉杉牌。鄭永剛也被稱作“中國服裝大王”。
故事到這里,只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常規操作”,改革開放后無數商人通過前瞻眼光率先賺得第一桶金。真正讓鄭永剛三十年立于潮頭的是他敏銳的嗅覺。
杉杉服裝銷售收入在90年代末突破20億元,但他逐漸感到了危機即將到來:“一旦市場放開,中國品牌自然會形成一個梯隊式品牌市場。我們當時就意識到,杉杉西服想一直獨領風騷,長期成為國人‘國服’的可能性不大?!?/p>
1999年起,杉杉開始研究企業轉型,尋求下一個藍海市場。鄭永剛在上海多次拜會專家,最終將轉型方向定在新能源上。正巧那時鞍山熱能院的炭素研究所正在尋求資方,于是鄭永剛對這技術團隊投資了3億元,開啟實驗和產業化。
炭素研究所當時的研究成果,正是未來鋰電池負極材料的關鍵技術。那時候還是大哥大和BP機的年代,摩托羅拉在1999年才剛剛在國內推出第一部移動電話,所以杉杉對鋰電材料的布局極有前瞻性,可以說是奠定了杉杉未來20年的發展基礎。
鄭永剛在2022年曾稱,一開始做這個負極技術和產品時,國內根本就沒有市場。有人勸鄭永剛趁早收手,他卻說道“正因為在我們國家還沒有人踏足這個領域,所以我要成為第一個做這個的人?!?/p>
鄭永剛在轉型初期,堅持用服飾業務的利潤補貼鋰電產業研發,最終等來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爆發,2013年,杉杉的鋰電產業收入首次超過服裝產業。2020年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爆發,此時杉杉已經在電池負極材料深耕了20年,終于到了摘果子的時候。
此時的杉杉已經成長為鋰電池行業的全球巨頭。行業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鋰電負極材料出貨132.96萬噸,杉杉負極人造石墨出貨量突破20萬噸,同比增幅100%,出貨量蟬聯全球第一。
資本大鱷
當實業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金融業成為企業家開疆拓土的方向。過去十幾年間,這是中國很多商業大佬的行動路徑。鄭永剛也不例外。2015年,鄭永剛在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上高調宣布,“靠服裝賺錢的時代早已過去,我更希望大家稱呼我為金融家。”
鄭永剛的資本運作之路早在1993年就已經開始。當時的杉杉服飾投資設立了寧波杉杉城市信用社,這是后來寧波銀行的前身。2007年,杉杉創立首個資本運作平臺杉杉創投,開始了它的金融投資業務。
據時代周報報道,鄭永剛的資本運作手段主要是通過控制上市公司獲取金融牌照,開展融資租賃、商業保理業務,再進行產業整合式運作。與此同時也運作殼資源。公開信息顯示,江泉實業、希努爾、商贏環球、新華傳媒、新華龍等眾多上市公司背后均有杉杉系的身影。
確定大船新航向
在資本和產業共同擴張下,杉杉控股短短幾年間從原有的服飾+負極鋰電材料擴張為一個多元化企業,業務涵蓋新能源科技、奧萊綜合體、商業地產、時尚服裝、醫療健康、貿易物流、旅游休閑、金融投資等等。
但從2019年開始,杉杉的主業在鄭永剛的梳理下逐漸變得清晰。當時國內市場正在發生變化,鄭永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新時代要有新思路,企業家不應盲目追求規模,而應聚焦主業。“杉杉以前也做了很多產業,聽起來很好聽,現在這些產業統統砍掉,堅決不留。企業不能再搞什么航空母艦,不能再用老思想、老辦法,唱老調子”。
鄭永剛的新思路一方面體現在杉杉開始高調回歸實業,加速從金融業退出,另一方面,杉杉也開始逐漸出售非核心業務。
2019年7月,杉杉將其拆分至中國香港上市的杉杉服裝以及奧萊業務以29億元賣給唯品會;2021年,杉杉清倉全部寧波銀行股份,據《野馬財經》報道,杉杉股份最初入股寧波銀行成本不到2億元,最后合計投資收益高達60億元,投資收益率超過33倍。此外,杉杉此前公告稱,也將逐漸剝離電解液等虧損的新能源業務。
在甩開虧損資產外,鄭永剛還在尋找公司發展的另一雙翅膀。2020年,杉杉以7.7億美元收購韓國LG旗下的LCD(液晶顯示器)偏光片業務,正式進軍面板行業。LCD偏光片是液晶電視等產品的必需零部件,在2018年時,LG擁有全球25%的LCD偏光片市場份額。
把這一技術賣給杉杉后,LG將全力開發更新一代OLED技術。而杉杉則在收購偏光片業務后,成為LCD全球市占率第一的集團。2022年,其市占率從25%提升至29%,預計2023年還將進一步拓展至32%。
從1989年至今,鄭永剛通過三次決策把握住企業發展的航向。鄭永剛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我的生命周期結束了,但杉杉企業還在就是成功?!?斯人已逝,杉杉還在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