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劉子象
全球商業地產價格首次出現季度下跌,結束了13年的漲勢周期。
周四,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 Real Assets)發布報告稱,2022年第四季度,北美、亞洲、澳大利亞和歐洲18個城市的辦公、工業和零售物業的指數比前三個月下降了0.5%,結束了13年的連續上漲。上一次出現季度負增長是在2009年底,即全球金融危機即將結束時。
報告稱,去年全年,商業地產價格跌幅最大的城市是美國的圣何塞(-7.5%)和曼哈頓(-7.2%)。圣何塞是硅谷巨頭的基地,蘋果公司、谷歌母公司Alphabet均在此地。
另據Kastle Systems的數據,圣何塞的辦公室利用率是新冠大流行以來最低的地區之一。在紐約中心城區曼哈頓,寫字樓空置率也在攀升。
原因是多方面的。美聯儲連續加息帶來的借貸成本上漲是因素之一。買家由于借貸成本提高,對房產出價較低,賣家不愿意降價,買賣價差過大,兩者陷入對峙。另外,新冠大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家辦公和混合辦公越來越多,對于傳統辦公室的需求降低。
“盡管已經有所下跌,但美國商業地產價值仍然被適度高估”,獨立機構Green Street美國房地產投資信托研究主管諾特 (Michael Knott) 預計,今年美國商業地產還有5%-10%的下跌空間。
不過從全球來看,美國的表現仍然比較亮眼。彭博社稍早前的一篇文章寫道,與已經基本觸底且韌性十足的住宅市場相比,美國的商業地產確實是更值得關注的問題,特別是考慮到贖回和流動性問題,以及辦公室低占用率看不到盡頭的事實。但是,至少在短期內,這些對美國來說都不像是系統性問題,不太可能成為黑天鵝事件。而瑞典、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更加危險。
“瑞典、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的債務和房價都達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水平。與美國30年的抵押貸款期相比,這些國家的抵押貸款的固定利率期限較短,這意味著隨著這些利率的重設,債務壓力會增加,”文章寫道。
摩根士丹利的最新報告也顯示,商業地產下跌已經是全球性問題。報告稱,去年全球的房地產投資總額下降了22%,其中美國波士頓市中心下降高達62%。
而房地產交易和開發的下降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實體經濟,繼而對就業和增長構成風險,特別是考慮到全球房地產行業規模龐大的潛在債務風險。
彭博社匯編的數據顯示,在全球不良債券和貸款的數量上,房地產行業以1750億美元的規模排名第一,是排名第二的軟件和服務行業的四倍,后者正在不斷裁員。
“全球房地產行業正坐在一個1750億美元的定時炸彈上。隨著央行進一步加息,這一數額還將繼續上升。因此,由于占用率低而導致的商業地產問題正在緩慢滲入經濟,不能排除信貸清算的可能性。”彭博社文章寫道。在房地產公司仲量聯行(JLL)貸款咨詢業務高級董事總經理Ian Guthrie看來,“今年是這些問題開始顯現的時候”。
在歐美,仲量聯行稱,歐洲大約十分之一的公司貸款已經表現不佳并且信用風險增加。加拿大資管公司Brookfield旗下的一個房地產分支機構去年11月就表示,可能難以為洛杉磯市中心兩座大樓的債務再融資,并提高了投資者止贖的可能性。美國房屋建筑供應商Builders FirstSource已裁員2600人。瑞典家電制造商Electrolux AB去年宣布計劃裁員4000人。
在亞洲,韓國樂高主題公園開發商未能償還債務引發了該國的信貸緊縮,中央銀行被迫采取行動穩定市場;由于新冠封鎖和利率上升,澳大利亞建筑公司Caydon Property陷入破產。
房地產融資公司Ready Capital Corp.的首席執行官卡帕斯 (Tom Capasse) 認為,“我們正處于一個有序的熊市”,銀行正在削減投資組合。
“商業地產比其他資產類別對經濟狀況更敏感,如果經濟發生‘內爆’,也經常和商業地產相關,”曾在德國央行和國際清算銀行董事會任職的東布雷特 (Andreas Dombret)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