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科大訊飛能成為中國版ChatGPT嗎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科大訊飛能成為中國版ChatGPT嗎

AI公司搶奪新概念。

文|零態LT

ChatGPT爆火,中國AI公司坐不住了。

據了解,ChatGPT是海外公司OpenAI開發的一種大型預訓練語言模型,通過從百萬個網站收集信息,以對話式、千人千面的方式生成答案,為用戶提供寫論文、寫代碼等服務。自11月推出,上線僅5天,注冊用戶數就超過100萬,上線兩個月后,用戶量破億。

隨著ChatGPT的出圈,一大波概念股趁勢起飛,中國AI公司前仆后繼,不久前,聚焦智能語音、自然語言理解等功能的中國公司——科大訊飛,稱ChatGPT主要涉及到自然語言處理相關技術,屬于認知智能領域的應用之一,科大訊飛有堅實的相關技術積累,多年來始終保持關鍵核心技術處于世界前沿水平(如科大訊飛于2022年獲得CommonsenseQA 2.0、OpenBookQA等多個認知智能領域權威評測的第一)。

同時,科大訊飛稱主導承建了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且在認知智能領域重點技術和以教育、醫療為代表的專業領域,應用落地效果整體處于業界領先水平。恰巧科大訊飛披露,公司將在2023年正式發布軟硬一體機器人產品,并在后續有序推出外骨骼機器人、家庭服務機器人等產品。

一言既出,順勢引發熱議,焦點主要圍繞“科大訊飛能否成為中國版ChatGPT”展開,

科大訊飛眼見起飛之勢已起,一份2022年的業績報告則將其拉回地面。根據公告顯示,科大訊飛去年的業績并不好看,計2022年凈利潤下降60%~70%。影響業績因素包括新業務投入、金融資產收益減少等。

拋開以上兩種因素,以及疫情影響對業務開展進度的干擾,科大訊飛的軟肋正在付出水面。在高速發展的AI賽道,科大訊飛的核心技術優勢早已被削弱,短期內積極拓展新業務無法為其帶來明顯增長,投資收益不佳。

眼下,搭載著ChatGPT風口的科大訊飛,“中國版ChatGPT”的野望,能讓其逆風翻盤嗎?

01、核心營與凈利潤雙雙下滑

過去一年,被給予厚望的AI巨頭科大訊飛業績表現并不理想。

根據科大訊飛近日發布的2022年業績預告,科大訊飛在去年依舊增收不增利。2022年科大訊飛營業收入達183.14億元至201.45億元,同比增長0%-10%,營收微增的同時,科大訊飛去年凈利潤同比下降了60%-70%,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45%~60%。

對此,科大訊飛官方解釋為主要源于其先前在教育、醫療等業務方面的新產品投入尚未形成產出,以及持股的三人行、寒武紀、商湯等金融資產的股價波動,導致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金額減少。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則是將業績下滑歸因于疫情影響。他表示,“疫情導致全國各地項目招投標延遲,其中第四季度就有超過20個項目、超過30億元合同延期,其中60%為教育項目,40%與醫療和智慧城市相關。”

▲圖: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

但事實上,科大訊飛的基本盤并不穩定。

成立于1999年的科大訊飛一直致力于對智能語音、自然語言理解、計算機視覺等核心技術研究,并積極推動人工智能產品和行業應用落地。2008年,科大訊飛成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名副其實的“AI第一股”。

公開資料顯示,科大訊飛的主要業務包括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能城市、開放平臺和消費者業務,涵蓋了tO B、tO G、tO C端的業務布局。

作為C端消費者而言,耳熟能詳的產品有訊飛輸入法、訊飛智能錄音筆、訊飛辦公本、訊飛翻譯機、訊飛聽見會議系統等產品。

在B端場景下,科大訊飛近年來熱衷于以投資的方式進行布局。資料顯示,科大訊飛投資領域包含了機器人、智慧教育、智能城市、AI語音、智能汽車等熱門行業。十多年發展中,以“語音識別技術”起家的科大訊飛,變成了一家熱衷于在各個產業賽道投資的公司。

G端業務則是將B端和C端業務的技術方案和產品進行了結合,為政府部門量體裁衣,提升辦公效率。

不過,自古AI企業重技術難變現,在商業變現方面,智慧教育業務扛起了科大訊飛營收的大頭。2022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的主要業績營收來自教育產品和教育服務業務,占據總營收比例達到27.49%。

也正是因為教育產品帶來的收入,讓科大訊飛不至于像AI四小龍一樣持續虧損。

但即便如此,科大訊飛教育產品和服務曾經引以為傲的高毛利的光環正在逐步褪去。近年來來自教育產品和服務業務的毛利率持續下滑,2019年-2021年,公司教育產品和服務的毛利率分別為54.34%、54.25%和51.66%,同比分別下滑3.74%、0.09%、2.59%。

隨著智慧教育領域的內卷加劇,科大訊飛的市場份額不斷被碾壓,營收也在下滑。2022年科大訊飛在教育領域的營收達到了300億元,較2021年有所下滑。

02、商業化變現難抵巨額研發投入

作為主營業收入,科大訊飛在教育領域投資并未放緩。

2022年,科大訊飛在教育、醫療等持續運營型根據地業務的合作平臺拓展,新產品研發以及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和國產化適配等方向新增投入約8億元。近年來,科大訊飛在教育、車載、醫療等各領域技術進行了大量的研發投入。

數據顯示,科大訊飛的研發人員從2020年的6400人增加到了2021年的8300人,同比增長了30%,而研發投入從2020年的24.16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9.36億元,增加了5.2億元,研發同比增加21.5%。到2022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研發投入15.99億元,占營收比約20%,同比增長30.46%。

正如科大訊飛官方解釋,2022年光是在教育領域投入就不費,其他領域亦尚且處于投入期。距離產出回報,仍需時日,且在未來很長時間,依舊會保持較大的研發投入。

隨著春節檔《流浪地球2》的走火,帶火了外骨骼機器人的“黑科技”,科大訊飛在近日披露稱,公司將在2023年正式發布軟硬一體機器人產品,并在后續有序推出外骨骼機器人、家庭服務機器人等產品。

早在2022年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就提到了對于該款機器人的開發計劃,“訊飛超腦2030”計劃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軟硬一體機器人,主要形態為養成玩具和仿生運動機器狗,類似蔚藍和小米的產品,功能相差也不會太多。第二階段,訊飛數字虛擬人將會進化為虛擬人家族,軟硬一體機器人的形態也會變為能夠自適應行走的外骨骼機器人與家庭服務機器人。

2025年~2030年,訊飛超腦2030計劃則將進入第三階段,數字虛擬人會進化為能夠自主學習的虛擬人,軟硬一體機器人會進化為陪伴機器人,可以自主學習知識和了解用戶的生活習慣。

毋庸置疑的是,科大訊飛再次抓住了風口,但對于利潤連年下滑的科大訊飛而言,對機器人產品投入又是一大筆費用。況且,商業變現相對較為容易的教育產品服務尚且需要等待長期回報,應用場景更窄的軟硬一體機器人距離實現盈利更是遙不可及。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隨著AI行業的繁榮發展,科大訊飛語音識別和神經學習的核心技術不再是優勢,行業技術壁壘正在逐步縮小,科大訊飛的護城河如今越來越淺。

為了抵御風險,科大訊飛一方面不斷開拓新業務,一方面則選擇了投資同行來分擔風險。

03、投資失利,訊飛還能飛多久

根據財報消息顯示,科大訊飛持有三人行、商湯、寒武紀三家公司股票的最初投資成本合計約2204.73萬元,并在2021年合計增值約3.04億元。

依靠對這三家公司的投資,科大訊飛在2020年、2021年分別取得了3.7億元和3.03億元的盈利,這部分投資收入占比達到了25%和20.7%。但從去年開始,隨著AI賽道泡沫破碎,行業估值被壓縮,寒武紀和商湯的股價開始急劇下跌,一度破發。

寒武紀曾被譽為“科創板AI芯片第一股”,2020年在科創板上市之際發行價高達64元/股,高峰時期上漲至250元/股,去年3月開始,寒武紀股價開始跌破發行價,低谷時僅有46.59元/股。

被譽為“AI四小龍”之一的商湯科技,于2021年底在港股上市,發行價為3.95港元/股。2022年6月30日,商湯股價在股票解禁日遭遇了最高50%的跌幅,股價一路跌落至1.1港元/股。截至2023年2月5日,商湯科技股價為2.82港元/股,仍處于破發狀態。另一家以廣告業務為主的三人行公司,在去年也大幅下跌。根據Wind數據,三人行近一年的股價跌幅為16.42%。

在科大訊飛2022年半年報里提到,這三只股票為其帶來的期末賬面價值6.88億元,減少約1.62億元。而近期科大訊飛發布的公告顯示,2022年科大訊飛持股的三人行、寒武紀、商湯等金融資產因股價波動導致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金額較上年同期減少約5.87億元。

可以預見的是,短期內投資業務給科大訊飛帶來的阻力大于助力。

擺在科大訊飛面前一個更殘酷的事實是,隨著頭部互聯網大廠的入局,人工智能賽道競爭日漸激烈。正如李彥宏連續兩年在百度Create AI開發者大會上提到的。隨著技術應用門檻不斷降低,創造者們將迎來屬于人工智能的黃金十年。

比如,百度研發了文心大模型;阿里達摩院也已經在AI芯片、云服務等領域完成布局;騰訊早在2017年就提出了all in AI的宣言,搭建了人工智能實驗室和前沿科技實驗室的兩大矩陣。這幾家互聯網大廠無論在財力還是人力方面都要優過于科大訊飛。

如今,ChatGPT勢頭大熱,科大訊飛能抓住這個概念一路起飛嗎?

靠著風口,固然能吸引來一部分資本的青睞,但想要走得更遠,科大訊飛仍需要靜下心來,扎實發展一項能穩定提供收入來源的“現金牛”業務。

運營|陳佳慧

出品|零態LT(ID:LingTai_LT)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科大訊飛

4.1k
  • 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在合肥舉行,簽約項目金額超65億元
  • 廣州海珠:老牌工業區轉身“垂直大模型之都”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科大訊飛能成為中國版ChatGPT嗎

AI公司搶奪新概念。

文|零態LT

ChatGPT爆火,中國AI公司坐不住了。

據了解,ChatGPT是海外公司OpenAI開發的一種大型預訓練語言模型,通過從百萬個網站收集信息,以對話式、千人千面的方式生成答案,為用戶提供寫論文、寫代碼等服務。自11月推出,上線僅5天,注冊用戶數就超過100萬,上線兩個月后,用戶量破億。

隨著ChatGPT的出圈,一大波概念股趁勢起飛,中國AI公司前仆后繼,不久前,聚焦智能語音、自然語言理解等功能的中國公司——科大訊飛,稱ChatGPT主要涉及到自然語言處理相關技術,屬于認知智能領域的應用之一,科大訊飛有堅實的相關技術積累,多年來始終保持關鍵核心技術處于世界前沿水平(如科大訊飛于2022年獲得CommonsenseQA 2.0、OpenBookQA等多個認知智能領域權威評測的第一)。

同時,科大訊飛稱主導承建了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且在認知智能領域重點技術和以教育、醫療為代表的專業領域,應用落地效果整體處于業界領先水平。恰巧科大訊飛披露,公司將在2023年正式發布軟硬一體機器人產品,并在后續有序推出外骨骼機器人、家庭服務機器人等產品。

一言既出,順勢引發熱議,焦點主要圍繞“科大訊飛能否成為中國版ChatGPT”展開,

科大訊飛眼見起飛之勢已起,一份2022年的業績報告則將其拉回地面。根據公告顯示,科大訊飛去年的業績并不好看,計2022年凈利潤下降60%~70%。影響業績因素包括新業務投入、金融資產收益減少等。

拋開以上兩種因素,以及疫情影響對業務開展進度的干擾,科大訊飛的軟肋正在付出水面。在高速發展的AI賽道,科大訊飛的核心技術優勢早已被削弱,短期內積極拓展新業務無法為其帶來明顯增長,投資收益不佳。

眼下,搭載著ChatGPT風口的科大訊飛,“中國版ChatGPT”的野望,能讓其逆風翻盤嗎?

01、核心營與凈利潤雙雙下滑

過去一年,被給予厚望的AI巨頭科大訊飛業績表現并不理想。

根據科大訊飛近日發布的2022年業績預告,科大訊飛在去年依舊增收不增利。2022年科大訊飛營業收入達183.14億元至201.45億元,同比增長0%-10%,營收微增的同時,科大訊飛去年凈利潤同比下降了60%-70%,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45%~60%。

對此,科大訊飛官方解釋為主要源于其先前在教育、醫療等業務方面的新產品投入尚未形成產出,以及持股的三人行、寒武紀、商湯等金融資產的股價波動,導致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金額減少。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則是將業績下滑歸因于疫情影響。他表示,“疫情導致全國各地項目招投標延遲,其中第四季度就有超過20個項目、超過30億元合同延期,其中60%為教育項目,40%與醫療和智慧城市相關。”

▲圖: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

但事實上,科大訊飛的基本盤并不穩定。

成立于1999年的科大訊飛一直致力于對智能語音、自然語言理解、計算機視覺等核心技術研究,并積極推動人工智能產品和行業應用落地。2008年,科大訊飛成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名副其實的“AI第一股”。

公開資料顯示,科大訊飛的主要業務包括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能城市、開放平臺和消費者業務,涵蓋了tO B、tO G、tO C端的業務布局。

作為C端消費者而言,耳熟能詳的產品有訊飛輸入法、訊飛智能錄音筆、訊飛辦公本、訊飛翻譯機、訊飛聽見會議系統等產品。

在B端場景下,科大訊飛近年來熱衷于以投資的方式進行布局。資料顯示,科大訊飛投資領域包含了機器人、智慧教育、智能城市、AI語音、智能汽車等熱門行業。十多年發展中,以“語音識別技術”起家的科大訊飛,變成了一家熱衷于在各個產業賽道投資的公司。

G端業務則是將B端和C端業務的技術方案和產品進行了結合,為政府部門量體裁衣,提升辦公效率。

不過,自古AI企業重技術難變現,在商業變現方面,智慧教育業務扛起了科大訊飛營收的大頭。2022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的主要業績營收來自教育產品和教育服務業務,占據總營收比例達到27.49%。

也正是因為教育產品帶來的收入,讓科大訊飛不至于像AI四小龍一樣持續虧損。

但即便如此,科大訊飛教育產品和服務曾經引以為傲的高毛利的光環正在逐步褪去。近年來來自教育產品和服務業務的毛利率持續下滑,2019年-2021年,公司教育產品和服務的毛利率分別為54.34%、54.25%和51.66%,同比分別下滑3.74%、0.09%、2.59%。

隨著智慧教育領域的內卷加劇,科大訊飛的市場份額不斷被碾壓,營收也在下滑。2022年科大訊飛在教育領域的營收達到了300億元,較2021年有所下滑。

02、商業化變現難抵巨額研發投入

作為主營業收入,科大訊飛在教育領域投資并未放緩。

2022年,科大訊飛在教育、醫療等持續運營型根據地業務的合作平臺拓展,新產品研發以及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和國產化適配等方向新增投入約8億元。近年來,科大訊飛在教育、車載、醫療等各領域技術進行了大量的研發投入。

數據顯示,科大訊飛的研發人員從2020年的6400人增加到了2021年的8300人,同比增長了30%,而研發投入從2020年的24.16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9.36億元,增加了5.2億元,研發同比增加21.5%。到2022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研發投入15.99億元,占營收比約20%,同比增長30.46%。

正如科大訊飛官方解釋,2022年光是在教育領域投入就不費,其他領域亦尚且處于投入期。距離產出回報,仍需時日,且在未來很長時間,依舊會保持較大的研發投入。

隨著春節檔《流浪地球2》的走火,帶火了外骨骼機器人的“黑科技”,科大訊飛在近日披露稱,公司將在2023年正式發布軟硬一體機器人產品,并在后續有序推出外骨骼機器人、家庭服務機器人等產品。

早在2022年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就提到了對于該款機器人的開發計劃,“訊飛超腦2030”計劃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軟硬一體機器人,主要形態為養成玩具和仿生運動機器狗,類似蔚藍和小米的產品,功能相差也不會太多。第二階段,訊飛數字虛擬人將會進化為虛擬人家族,軟硬一體機器人的形態也會變為能夠自適應行走的外骨骼機器人與家庭服務機器人。

2025年~2030年,訊飛超腦2030計劃則將進入第三階段,數字虛擬人會進化為能夠自主學習的虛擬人,軟硬一體機器人會進化為陪伴機器人,可以自主學習知識和了解用戶的生活習慣。

毋庸置疑的是,科大訊飛再次抓住了風口,但對于利潤連年下滑的科大訊飛而言,對機器人產品投入又是一大筆費用。況且,商業變現相對較為容易的教育產品服務尚且需要等待長期回報,應用場景更窄的軟硬一體機器人距離實現盈利更是遙不可及。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隨著AI行業的繁榮發展,科大訊飛語音識別和神經學習的核心技術不再是優勢,行業技術壁壘正在逐步縮小,科大訊飛的護城河如今越來越淺。

為了抵御風險,科大訊飛一方面不斷開拓新業務,一方面則選擇了投資同行來分擔風險。

03、投資失利,訊飛還能飛多久

根據財報消息顯示,科大訊飛持有三人行、商湯、寒武紀三家公司股票的最初投資成本合計約2204.73萬元,并在2021年合計增值約3.04億元。

依靠對這三家公司的投資,科大訊飛在2020年、2021年分別取得了3.7億元和3.03億元的盈利,這部分投資收入占比達到了25%和20.7%。但從去年開始,隨著AI賽道泡沫破碎,行業估值被壓縮,寒武紀和商湯的股價開始急劇下跌,一度破發。

寒武紀曾被譽為“科創板AI芯片第一股”,2020年在科創板上市之際發行價高達64元/股,高峰時期上漲至250元/股,去年3月開始,寒武紀股價開始跌破發行價,低谷時僅有46.59元/股。

被譽為“AI四小龍”之一的商湯科技,于2021年底在港股上市,發行價為3.95港元/股。2022年6月30日,商湯股價在股票解禁日遭遇了最高50%的跌幅,股價一路跌落至1.1港元/股。截至2023年2月5日,商湯科技股價為2.82港元/股,仍處于破發狀態。另一家以廣告業務為主的三人行公司,在去年也大幅下跌。根據Wind數據,三人行近一年的股價跌幅為16.42%。

在科大訊飛2022年半年報里提到,這三只股票為其帶來的期末賬面價值6.88億元,減少約1.62億元。而近期科大訊飛發布的公告顯示,2022年科大訊飛持股的三人行、寒武紀、商湯等金融資產因股價波動導致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金額較上年同期減少約5.87億元。

可以預見的是,短期內投資業務給科大訊飛帶來的阻力大于助力。

擺在科大訊飛面前一個更殘酷的事實是,隨著頭部互聯網大廠的入局,人工智能賽道競爭日漸激烈。正如李彥宏連續兩年在百度Create AI開發者大會上提到的。隨著技術應用門檻不斷降低,創造者們將迎來屬于人工智能的黃金十年。

比如,百度研發了文心大模型;阿里達摩院也已經在AI芯片、云服務等領域完成布局;騰訊早在2017年就提出了all in AI的宣言,搭建了人工智能實驗室和前沿科技實驗室的兩大矩陣。這幾家互聯網大廠無論在財力還是人力方面都要優過于科大訊飛。

如今,ChatGPT勢頭大熱,科大訊飛能抓住這個概念一路起飛嗎?

靠著風口,固然能吸引來一部分資本的青睞,但想要走得更遠,科大訊飛仍需要靜下心來,扎實發展一項能穩定提供收入來源的“現金牛”業務。

運營|陳佳慧

出品|零態LT(ID:LingTai_LT)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江市| 平山县| 承德县| 贵阳市| 周至县| 尼勒克县| 汽车| 五峰| 津南区| 寻乌县| 济宁市| 永平县| 永州市| 宁陕县| 承德县| 达日县| 宕昌县| 南木林县| 格尔木市| 丹棱县| 泌阳县| 东山县| 桐庐县| 新安县| 玉环县| 连山| 焦作市| 秦安县| 刚察县| 定边县| 化德县| 唐海县| 城口县| 靖宇县| 渭南市| 赤水市| 大港区| 怀化市| 肥西县| 基隆市| 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