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買車家
數據顯示,去年本田在中國區的銷量同比下滑了12.07%,具體為137.31萬輛。其中,廣汽本田的銷量為72.07萬輛,同比下滑6.19%;而東風本田則表現稍差,賣出了65.24萬輛新車,同比下滑幅度達到了17.76%。
具體到車型來說,此前熱度很高的全新思域銷量下跌至15.08萬輛,而曾經的B級標桿“本田雅閣”賣出了22.08萬輛,被隔壁豐田凱美瑞超越,而這兩位也是唯一擠進去年國內轎車銷量排行榜前30位的本田車型。
好在SUV產品線方面,東風本田CR-V還算給力,去年賣出了21.39萬輛,而廣汽本田皓影則以12.19萬輛的成績排在SUV銷量榜的第17位。不過在新能源產品方面,去年本田新推出的e:NP1和e:NS1兩款純電新車的銷量僅為3608輛、5180輛,兩者數量加起來甚至還不及CR-V PHEV這樣的“油改電”產品。
如此糟糕的表現,讓本田高層再也坐不住了。
1月30日,本田中國正式對外宣布,為了加快在中國市場產品電動化,他們打算將Honda中國全資子公司本田技研科技(中國)有限公司(HMCT)與本田生產技術(中國)有限公司(EGCH)進行合并,此后的EGCH旗下的業務將由本田技研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制造技術廣州分公司負責。
要知道早在2004年,本田就在中國本土以1400萬美元的注冊資本成立了EGCH,該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都負責本田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生產技術研發、制造與裝配等業務。而HMCT則是在2013年成立的公司,主要負責更高層面的產品研發、生產、采購等方面的戰略規劃,長久以來,兩家公司都是盡心盡責,為本田成功開拓中國市場立下過汗馬功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過,近些年,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這種誕生于燃油車時代的管理架構,并沒有給本田的電動化轉型帶來太多幫助,因此本田才打算將兩者進行合并以節約運營成本提高效率。同時本田還將整合資源,設立新的電動事業開發本部,并把本田現行的市場分區從此前的“六大區”改為“三大區”,即北美、中國及除此之外的其他地區。
有趣的是,在豐田章男宣布卸任之后,本田也將“效仿”對人事進行變動。此前的高管井上勝史將在4月1日卸任本田中國本部部長一職,進而轉投本田電動事業部。對于他的突然離任,外界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中國區不太理想的銷量情況是他下課的導火索。
但事實上,早在1986年井上勝史就加入了本田,而憑借著豐富的管理經驗他也于2016年身兼多職,同時擔任了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執行役員以及兼歐洲地區本部長,并最終在2020年成為了中國區的本部長,負責本田技研工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及本田技研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的管理工作。
可見,井上勝史的能力并沒有問題,而之所以他會突然離任,或許是本田高層也意識到了,目前本田在中國困境并非管理問題,而是在于電動化進度遲緩所致,因此才會將井上勝史這種擁有豐富管理經驗的人才集中“電動事業部”,以盡快讓“本田的新能源事業”走上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