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離開高盛,他來執掌25000億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離開高盛,他來執掌25000億

凱雷新一任CEO終于出爐了。

文|投資界PEdaily

投資界獲悉,昨天(2月6日),超級PE——凱雷集團宣布了一則新人事任命:公司董事會一致同意任命Harvey M. Schwartz為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成員,并將于2月15日正式上任。至此,凱雷空缺了長達半年的CEO之位,終于迎來新掌舵人。

創建于1987年,凱雷于2012年在美國IPO,至今已管理36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25000億元)的資產,是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機構之一。但過去一年全球市場劇烈波動,凱雷市值縮水了近四分之一。現年58歲的Schwartz被給予了厚望,他曾為高盛了效力了二十余年,是華爾街聲名顯赫的高管之一。為此,凱雷還賦予了Schwartz一筆價值1.8億美元的獎勵方案。

在中國,我們也目睹了凱雷大刀闊斧“買買買”的活躍身影。作為最早入華的PE之一,凱雷投了不少耳熟能詳的中國公司。隨著新CEO就位,凱雷在中國的下一筆投資將揮向哪里?

58歲,來自高盛,凱雷新一任CEO誕生

在此之前,凱雷CEO之位空了有半年之久。

去年8月,未達5年聘請合同之期的李揆晟(Kewsong Lee)突然辭任CEO,震驚整個私募圈。據當時報道稱,以威廉·康威(William Conway)、丹尼爾·阿涅洛(Daniel Aniello)和大衛·魯賓斯坦(David Rubenstein)組成的第一代領導團體將他“逐出”了公司。

這位曾被精挑細選出來并被寄予厚望的接班人,并未能如愿率領凱雷在市場動蕩時期帶來更多增長,一場新老領導者間的權力斗爭以前者的失敗告終。這7個月來,73歲的聯合創始人Bill Conway臨危受命,擔任著凱雷臨時首席執行官。

此次空降的Schwartz何許人也?不同于華爾街精英人士多出于常春藤盟校的學歷背景,出生于1964年的Schwartz就讀于羅格斯大學,在校期間曾當過保鏢等零工兼職賺學費。畢業后Schwartz成為羅格斯大學的理事會成員和杰出校友會成員,后來他還拿到了哥倫比亞大學的MBA學位。

圖源:羅格斯大學官網

開啟職業旅途,Schwartz曾于1990年到1997年間在包括花旗集團等在內的多家金融公司工作了十年。不過他職業生涯的真正高光始于高盛。

在高盛,Schwartz一路晉升——1997年,他進入高盛的商品交易部門工作,并擔任副總裁。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Schwartz領導團隊通過新法規和削減成本等措施為部門逆勢賺取了巨額利潤,遂于2012年被提拔為首席財務官。2016年,Schwartz再被升任為高盛聯席總裁。

2018年,伴隨著高盛聯席總裁大衛·所羅門(David Solomon )成為該投資銀行的首席執行官,在此效力了長達20多年的Schwartz選擇了離開。彼時,華爾街評論家這樣評價Schwartz:“他以勤奮工作而著稱,但同時也是一個嚴格的、強硬的老板。”

5年后的今天,Schwartz 將以CEO的身份執掌凱雷,將負責制定和執行集團相關戰略,以推進和加速公司的多元化計劃,并確定新的投資機會以進一步發展和擴大公司規模,推動并獲取可持續的業績,從而為投資者和股東創造價值。

這次為了聘請Schwartz,凱雷也花了心思,為其定制了一份激勵方案——Schwartz有望在五年內獲得1.8億美元的獎勵,包括約1.08億美元基于業績的限制性股票單位和7200萬美元基于時間的限制性股票單位。這將在100萬美元(約700萬元人民幣)的基本年薪和每年高達600萬美元的獎金之上。

如果賺到全額,Schwartz的平均年薪至少為4000萬美元(超2億元人民幣),遠高于許多其他華爾街高管。

但前提是他能提振公司疲軟的股價。數據顯示,凱雷的股價在2022年下跌了46%,跑輸其主要競爭對手。這意味著,在當下充滿波動且估值受壓的時代,Schwartz所面臨的挑戰并不小。

“我很高興加入凱雷,這是一家一流的投資公司,擁有世界級品牌和差異化的全球平臺,并得到業內最有才華的團隊之一的支持。”即將上任,Harvey Schwartz 表示,期待與公司的高層領導以及整個全球團隊密切合作,將在凱雷穩固的基礎上再接再厲,在當前和未來的市場環境中駕馭和抓住機遇。

凱雷聯合主席Bill Conway和David Rubenstein表示:“Harvey是一位廣受尊敬的商業建設者,在一家業績出色、競爭激烈的全球金融機構中擁有豐富的領導經驗。鑒于他的經驗、往績和技能,董事會一致認為他是推動凱雷前進的正確領導者,建立在公司強大的運營基礎、世界一流的品牌和協作、以績效為導向的文化之上。”

同時擔任臨時首席執行官的Bill Conway補充說:“我感謝高級領導團隊在這個過渡期間支持我們繼續執行我們的計劃。我期待著在Harvey與領導團隊一起領導和經營公司,并讓凱雷抓住未來的重大機遇時回到我在董事會的角色。”

執掌25000億,一代隱秘PE的發家史

你可能不知道,凱雷的發家史頗為隱秘。

史蒂芬·諾里斯(Stephen Norris)是凱雷的最早發起人,他出身并不顯赫,本是一家酒店的經理。工作期間,Norris發現收購阿拉斯加愛斯基摩人的公司能夠合理避稅,通過轉讓虧損減稅指標,可以將虧損“變錢”盈利。就這樣,他決定投身于私人股權投資業務。

有了想法,Norris開始尋找合伙人。在他看來,一位合格的投資家除了天資聰穎、意志堅定之外,還需要有良好的政界關系。于是,他挖來了前總統卡特的助理大衛·魯賓斯坦(David Rubenstein),還喊來了兩個律師朋友威廉·康威(William E. Conway)和丹尼爾·德艾聶羅(Daniel A. Daniello)。

1987年,五位具有金融和政府背景的合伙人在華盛頓特區創立了以紐約市一家酒店命名的私募股權公司,自此踏上了投資之征途——他們購買有價值的公司,使它們更有價值,然后再賣掉它們。

但最初他們手里的子彈并不多,只有500萬美元,因而早期運營并不算成功。直到1989年,美國前國防部長弗蘭克·卡盧奇(Frank Carlucci)的加盟讓凱雷開始大放異彩——1990年促成了凱雷在國防工業中的一項重大投資:從美國陸軍那里贏得了200億美元的軍火合同。

這一次成功也讓初創團隊意識到雇用前政要的好處,因此他們開始籠絡大批美國高官和世界各國退休政界名流,逐漸使凱雷被冠上了“退休政要俱樂部”、“總統俱樂部”等標簽。

盡管凱雷獨特的政府背景為其業務擴展帶來了諸多便利,但當時凱雷整體的盤子并不大,尤其完成早期的一系列交易之后,其最大的基金也不過1億美元。意識到這一問題,Rubenstein在90年代中期請來了金融投資界最富盛名的喬治·索羅斯,成為凱雷的LP之一。在后者的號召下,凱雷的資產規模突飛猛進,也漸漸在私募投資江湖站穩了位置。

2001年,震驚全球的9·11事件改變了凱雷的發展軌跡。公開資料顯示,當時,本·拉登家族是凱雷的投資人,而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的父親老布什也正在凱雷擔任要職。事件發生后,凱雷陷入至暗時刻,“凱雷正在讓資本主義蒙羞”的聲音從四面裹挾而來。

陰影之中,Rubenstein決心為凱雷開辟一條新路,主導了一場被稱作“偉大試驗”的戰略轉型——退回了拉登家族的投資,與美國前政要們解除了雇傭關系,并引入商界和金融界最頂級的管理人才,讓凱雷走向更透明、更專業化的道路。“現在他們都走了,凱雷成了政治色彩最淡的投資集團。”Rubenstein曾如是表示。

發展至今,凱雷已經是一家全球性投資公司,涵蓋全球私募股權、全球信貸和全球投資解決方案三個業務部門。截至2022年9月30日,凱雷管理資產規模達到36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25000億元),并在五大洲的29個辦事處擁有2100多名員工。 

尤其是剛剛過去的2022年,身處全球市場劇烈波動之中,華爾街PE們在最近幾個季度堪稱舉步維艱。在此背景下,凱雷去年前三個季度逆勢流入6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600億元),同時凱雷旗下基金在2022年第三季度已投入資本總額達106億美元(超700億元人民幣),同期旗下基金共計增值2%。

凱雷至今在中國投了600億,去年操刀兩筆Buyout

我們把目光拉回中國,凱雷可以說是最活躍的外資PE之一。

“凱雷是進入中國最早、規模最大、而且最活躍的全球投資公司之一,我們已經投資于中國市場超過20年,致力于和中國企業緊密合作,助力被投企業拓展業務,實現長期的可持續增長。”凱雷在官網這樣表示。

而作為凱雷企業私募股權部門的一部分,凱雷亞洲并購團體通過其亞洲并購基金、亞洲增長基金和人民幣基金,圍繞著消費及零售、醫療、金融服務、科技、電信與媒體和工業等領域投資了一批中國的優秀企業。

迄今為止已投資超過100億美元,超600億元人民幣,出手了如:早年間的如海爾、58同城、搜房網、太平洋保險、分眾傳媒、麥當勞中國,以及最近幾年的途虎養車、完美日記、和譽生物、怪獸充電、內外、文遠知行、神策數據、安能物流等新經濟和科技公司,相當闊綽。

過去一年,這家PE還在中國悄悄操刀了多筆Buyout。2022年11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示了凱雷收購爭鮮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案,后者正是連鎖餐飲品牌“爭鮮回轉壽司”的母公司,凱雷在這一次交易中拿下了其26%的股份,并將與陳氏家族共同控制爭鮮。這是凱雷繼2017年聯手中信收購麥當勞中國之后在中國餐飲界的又一次布局,轟動一時。

在此半年前,凱雷還收購了總部位于上海的彩妝包材商HCP。這是一家誕生于中國臺灣的企業,主要生產口紅、粉盒、睫毛膏等彩妝包材和護膚包材。目前,HCP在中國共有5家工廠,其中在蘇州有1家,上海和淮安分別有2家,服務的品牌包含寶潔、歐萊雅、雅詩蘭黛、資生堂等國際巨頭,以及完美日記、花西子等中國新銳頭部品牌。

“我們可以合理地相信2023年中國的貨幣、財政及信貸政策都將致力于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然而,更值得關注的重點是中國實現經濟增長的形式。”凱雷全球研究分析負責人Jason Thomas在談到中國市場時如是表示,二十大已經傳遞出了關鍵信息——中國將致力于通過加大對于科技、半導體行業以及相關解決方案的長期投資,提升中國經濟的自給自足能力。

不過放眼全球,不確定性仍在蔓延。“整體而言,對于此前一心關注市場上漲的投資者而言,2023年可能是更需要重視多元化配置與風險管理的一年,因為重倉在疫情時期表現亮眼企業的投資組合可能難有起色。”Jason Thomas坦言。

他認為,隨著科技板塊的估值對增長預期變得更為敏感,管理層面臨著巨大的財務壓力——必須確保實現一定的營收增長,即使這可能會影響盈利能力以及長期估值。而對于投資人而言,營業利潤正再次成為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指標,目前為止公開市場上出現的變化可能只是對此輪調整的一種預演。

作為新一任CEO,Schwartz將如何率隊凱雷并為LP和投資者帶去信心還需要時間的檢驗,我們也在矚目他在中國的第一次出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離開高盛,他來執掌25000億

凱雷新一任CEO終于出爐了。

文|投資界PEdaily

投資界獲悉,昨天(2月6日),超級PE——凱雷集團宣布了一則新人事任命:公司董事會一致同意任命Harvey M. Schwartz為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成員,并將于2月15日正式上任。至此,凱雷空缺了長達半年的CEO之位,終于迎來新掌舵人。

創建于1987年,凱雷于2012年在美國IPO,至今已管理36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25000億元)的資產,是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機構之一。但過去一年全球市場劇烈波動,凱雷市值縮水了近四分之一。現年58歲的Schwartz被給予了厚望,他曾為高盛了效力了二十余年,是華爾街聲名顯赫的高管之一。為此,凱雷還賦予了Schwartz一筆價值1.8億美元的獎勵方案。

在中國,我們也目睹了凱雷大刀闊斧“買買買”的活躍身影。作為最早入華的PE之一,凱雷投了不少耳熟能詳的中國公司。隨著新CEO就位,凱雷在中國的下一筆投資將揮向哪里?

58歲,來自高盛,凱雷新一任CEO誕生

在此之前,凱雷CEO之位空了有半年之久。

去年8月,未達5年聘請合同之期的李揆晟(Kewsong Lee)突然辭任CEO,震驚整個私募圈。據當時報道稱,以威廉·康威(William Conway)、丹尼爾·阿涅洛(Daniel Aniello)和大衛·魯賓斯坦(David Rubenstein)組成的第一代領導團體將他“逐出”了公司。

這位曾被精挑細選出來并被寄予厚望的接班人,并未能如愿率領凱雷在市場動蕩時期帶來更多增長,一場新老領導者間的權力斗爭以前者的失敗告終。這7個月來,73歲的聯合創始人Bill Conway臨危受命,擔任著凱雷臨時首席執行官。

此次空降的Schwartz何許人也?不同于華爾街精英人士多出于常春藤盟校的學歷背景,出生于1964年的Schwartz就讀于羅格斯大學,在校期間曾當過保鏢等零工兼職賺學費。畢業后Schwartz成為羅格斯大學的理事會成員和杰出校友會成員,后來他還拿到了哥倫比亞大學的MBA學位。

圖源:羅格斯大學官網

開啟職業旅途,Schwartz曾于1990年到1997年間在包括花旗集團等在內的多家金融公司工作了十年。不過他職業生涯的真正高光始于高盛。

在高盛,Schwartz一路晉升——1997年,他進入高盛的商品交易部門工作,并擔任副總裁。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Schwartz領導團隊通過新法規和削減成本等措施為部門逆勢賺取了巨額利潤,遂于2012年被提拔為首席財務官。2016年,Schwartz再被升任為高盛聯席總裁。

2018年,伴隨著高盛聯席總裁大衛·所羅門(David Solomon )成為該投資銀行的首席執行官,在此效力了長達20多年的Schwartz選擇了離開。彼時,華爾街評論家這樣評價Schwartz:“他以勤奮工作而著稱,但同時也是一個嚴格的、強硬的老板。”

5年后的今天,Schwartz 將以CEO的身份執掌凱雷,將負責制定和執行集團相關戰略,以推進和加速公司的多元化計劃,并確定新的投資機會以進一步發展和擴大公司規模,推動并獲取可持續的業績,從而為投資者和股東創造價值。

這次為了聘請Schwartz,凱雷也花了心思,為其定制了一份激勵方案——Schwartz有望在五年內獲得1.8億美元的獎勵,包括約1.08億美元基于業績的限制性股票單位和7200萬美元基于時間的限制性股票單位。這將在100萬美元(約700萬元人民幣)的基本年薪和每年高達600萬美元的獎金之上。

如果賺到全額,Schwartz的平均年薪至少為4000萬美元(超2億元人民幣),遠高于許多其他華爾街高管。

但前提是他能提振公司疲軟的股價。數據顯示,凱雷的股價在2022年下跌了46%,跑輸其主要競爭對手。這意味著,在當下充滿波動且估值受壓的時代,Schwartz所面臨的挑戰并不小。

“我很高興加入凱雷,這是一家一流的投資公司,擁有世界級品牌和差異化的全球平臺,并得到業內最有才華的團隊之一的支持。”即將上任,Harvey Schwartz 表示,期待與公司的高層領導以及整個全球團隊密切合作,將在凱雷穩固的基礎上再接再厲,在當前和未來的市場環境中駕馭和抓住機遇。

凱雷聯合主席Bill Conway和David Rubenstein表示:“Harvey是一位廣受尊敬的商業建設者,在一家業績出色、競爭激烈的全球金融機構中擁有豐富的領導經驗。鑒于他的經驗、往績和技能,董事會一致認為他是推動凱雷前進的正確領導者,建立在公司強大的運營基礎、世界一流的品牌和協作、以績效為導向的文化之上。”

同時擔任臨時首席執行官的Bill Conway補充說:“我感謝高級領導團隊在這個過渡期間支持我們繼續執行我們的計劃。我期待著在Harvey與領導團隊一起領導和經營公司,并讓凱雷抓住未來的重大機遇時回到我在董事會的角色。”

執掌25000億,一代隱秘PE的發家史

你可能不知道,凱雷的發家史頗為隱秘。

史蒂芬·諾里斯(Stephen Norris)是凱雷的最早發起人,他出身并不顯赫,本是一家酒店的經理。工作期間,Norris發現收購阿拉斯加愛斯基摩人的公司能夠合理避稅,通過轉讓虧損減稅指標,可以將虧損“變錢”盈利。就這樣,他決定投身于私人股權投資業務。

有了想法,Norris開始尋找合伙人。在他看來,一位合格的投資家除了天資聰穎、意志堅定之外,還需要有良好的政界關系。于是,他挖來了前總統卡特的助理大衛·魯賓斯坦(David Rubenstein),還喊來了兩個律師朋友威廉·康威(William E. Conway)和丹尼爾·德艾聶羅(Daniel A. Daniello)。

1987年,五位具有金融和政府背景的合伙人在華盛頓特區創立了以紐約市一家酒店命名的私募股權公司,自此踏上了投資之征途——他們購買有價值的公司,使它們更有價值,然后再賣掉它們。

但最初他們手里的子彈并不多,只有500萬美元,因而早期運營并不算成功。直到1989年,美國前國防部長弗蘭克·卡盧奇(Frank Carlucci)的加盟讓凱雷開始大放異彩——1990年促成了凱雷在國防工業中的一項重大投資:從美國陸軍那里贏得了200億美元的軍火合同。

這一次成功也讓初創團隊意識到雇用前政要的好處,因此他們開始籠絡大批美國高官和世界各國退休政界名流,逐漸使凱雷被冠上了“退休政要俱樂部”、“總統俱樂部”等標簽。

盡管凱雷獨特的政府背景為其業務擴展帶來了諸多便利,但當時凱雷整體的盤子并不大,尤其完成早期的一系列交易之后,其最大的基金也不過1億美元。意識到這一問題,Rubenstein在90年代中期請來了金融投資界最富盛名的喬治·索羅斯,成為凱雷的LP之一。在后者的號召下,凱雷的資產規模突飛猛進,也漸漸在私募投資江湖站穩了位置。

2001年,震驚全球的9·11事件改變了凱雷的發展軌跡。公開資料顯示,當時,本·拉登家族是凱雷的投資人,而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的父親老布什也正在凱雷擔任要職。事件發生后,凱雷陷入至暗時刻,“凱雷正在讓資本主義蒙羞”的聲音從四面裹挾而來。

陰影之中,Rubenstein決心為凱雷開辟一條新路,主導了一場被稱作“偉大試驗”的戰略轉型——退回了拉登家族的投資,與美國前政要們解除了雇傭關系,并引入商界和金融界最頂級的管理人才,讓凱雷走向更透明、更專業化的道路。“現在他們都走了,凱雷成了政治色彩最淡的投資集團。”Rubenstein曾如是表示。

發展至今,凱雷已經是一家全球性投資公司,涵蓋全球私募股權、全球信貸和全球投資解決方案三個業務部門。截至2022年9月30日,凱雷管理資產規模達到36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25000億元),并在五大洲的29個辦事處擁有2100多名員工。 

尤其是剛剛過去的2022年,身處全球市場劇烈波動之中,華爾街PE們在最近幾個季度堪稱舉步維艱。在此背景下,凱雷去年前三個季度逆勢流入6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600億元),同時凱雷旗下基金在2022年第三季度已投入資本總額達106億美元(超700億元人民幣),同期旗下基金共計增值2%。

凱雷至今在中國投了600億,去年操刀兩筆Buyout

我們把目光拉回中國,凱雷可以說是最活躍的外資PE之一。

“凱雷是進入中國最早、規模最大、而且最活躍的全球投資公司之一,我們已經投資于中國市場超過20年,致力于和中國企業緊密合作,助力被投企業拓展業務,實現長期的可持續增長。”凱雷在官網這樣表示。

而作為凱雷企業私募股權部門的一部分,凱雷亞洲并購團體通過其亞洲并購基金、亞洲增長基金和人民幣基金,圍繞著消費及零售、醫療、金融服務、科技、電信與媒體和工業等領域投資了一批中國的優秀企業。

迄今為止已投資超過100億美元,超600億元人民幣,出手了如:早年間的如海爾、58同城、搜房網、太平洋保險、分眾傳媒、麥當勞中國,以及最近幾年的途虎養車、完美日記、和譽生物、怪獸充電、內外、文遠知行、神策數據、安能物流等新經濟和科技公司,相當闊綽。

過去一年,這家PE還在中國悄悄操刀了多筆Buyout。2022年11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示了凱雷收購爭鮮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案,后者正是連鎖餐飲品牌“爭鮮回轉壽司”的母公司,凱雷在這一次交易中拿下了其26%的股份,并將與陳氏家族共同控制爭鮮。這是凱雷繼2017年聯手中信收購麥當勞中國之后在中國餐飲界的又一次布局,轟動一時。

在此半年前,凱雷還收購了總部位于上海的彩妝包材商HCP。這是一家誕生于中國臺灣的企業,主要生產口紅、粉盒、睫毛膏等彩妝包材和護膚包材。目前,HCP在中國共有5家工廠,其中在蘇州有1家,上海和淮安分別有2家,服務的品牌包含寶潔、歐萊雅、雅詩蘭黛、資生堂等國際巨頭,以及完美日記、花西子等中國新銳頭部品牌。

“我們可以合理地相信2023年中國的貨幣、財政及信貸政策都將致力于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然而,更值得關注的重點是中國實現經濟增長的形式。”凱雷全球研究分析負責人Jason Thomas在談到中國市場時如是表示,二十大已經傳遞出了關鍵信息——中國將致力于通過加大對于科技、半導體行業以及相關解決方案的長期投資,提升中國經濟的自給自足能力。

不過放眼全球,不確定性仍在蔓延。“整體而言,對于此前一心關注市場上漲的投資者而言,2023年可能是更需要重視多元化配置與風險管理的一年,因為重倉在疫情時期表現亮眼企業的投資組合可能難有起色。”Jason Thomas坦言。

他認為,隨著科技板塊的估值對增長預期變得更為敏感,管理層面臨著巨大的財務壓力——必須確保實現一定的營收增長,即使這可能會影響盈利能力以及長期估值。而對于投資人而言,營業利潤正再次成為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指標,目前為止公開市場上出現的變化可能只是對此輪調整的一種預演。

作為新一任CEO,Schwartz將如何率隊凱雷并為LP和投資者帶去信心還需要時間的檢驗,我們也在矚目他在中國的第一次出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沃县| 长白| 武平县| 图木舒克市| 正安县| 肇源县| 宜昌市| 米林县| 通州市| 枝江市| 道真| 娄底市| 亚东县| 斗六市| 阜平县| 玉溪市| 杭锦旗| 东光县| 隆林| 陈巴尔虎旗| 托里县| 丰宁| 宁陵县| 蓬莱市| 邛崃市| 大埔县| 大邑县| 长兴县| 永丰县| 梅河口市| 喀喇沁旗| 荃湾区| 商水县| 衡山县| 桦川县| 东莞市| 珠海市| 莆田市| 滦南县| 长岛县| 深水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