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馬云與泰國首富會面背后:一部外企投資中國的四十年史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馬云與泰國首富會面背后:一部外企投資中國的四十年史

從泰國到中國,從深圳到北京,正大集團一路發展,成為外企在華投資發展的成功范例。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匡達

文|融中財經

“為何能有外資在寸土寸金的北京CBD拿地建樓,且緊挨著‘核心央企’中信的大廈?”一家中東主權基金的中國負責人指著窗外的北京最高樓“中國尊”向媒體說道,“正大集團在中國改革開放前,包括一些困難時期,便與中國做生意。”

1979年在深圳獲批開設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的泰國正大集團,2021年9月位于北京CBD的正大中心開業。

一年后,這家中東主權基金的中國辦公室也落足于此。在這位中東人看來:“如果你想在中國成功,不能只在好光景來。當許多人考慮離開,你若前來,政府會看到這一點。”

正大集團是泰籍華人謝易初創辦的知名跨國企業,1990年開播的《正大綜藝》,在中國家喻戶曉,也讓其贊助商正大集團聲名遠揚。

作為外企在華投資發展的成功范例,正大集團的動態堪稱風向標。

就在上月,馬云曾到訪泰國曼谷考察正大集團,并獲泰國首富、正大集團資深董事長謝國民親自接待。此次是二人在不足一個月里第二度會面,引發外界對于二人投資合作的猜測。

之后,正大企業國際股價連續飆升,2月1日更是在高開13%后,上午沖高49.1%報6.98港元,在三個交易日股價一度累漲7.8倍。有市場人士認為,股價狂飆與港媒報道馬云在香港會面謝國民有關,憧憬雙方將有合作。

外界對會面內容諸多揣測,因正大集團是全球最大的農業集團之一,此次馬云與謝氏家族的一來一回的會面,外界猜測雙方在醞釀農業領域的合作。

實際上,近年來東南亞電商增速較快,被視為中國互聯網公司“出海”第一站。東南亞電商競爭日趨白熱化。目前,阿里巴巴旗下Lazada、冬海集團旗下Shopee等均成長為區域內強勁的競爭對手。

而正大集團正是阿里巴巴出海東南亞的重要盟友,雙方大規模合作始于2016年,二者均參投的Ascend Money目前也已成為泰國首家金融科技獨角獸企業。

01 投資中國四十年的正大集團

1979年,經歷了漫長嚴冬的中華大地乍暖還寒,秋末冬初的一天,兩位身份、經歷截然不同的老朋友在南粵羊城會面。

一位是主管對外開放的時任深圳市委書記吳南生,一位是正大集團的創始人謝易初。

1922年,祖籍廣東澄海的家族奠基者謝易初遠渡泰國謀生,在曼谷與其弟謝少飛一起辦了賣農作物種籽的 “正大莊” 。1950年,謝易初以愛國歸僑和僑眷身份參加了第一屆澄海縣人大,此后16年主要在家鄉從事農產品種子培育;改良和推廣工作,先后任國營澄海農場技術員、副場長,培育了上百個優良農產品種,曾擔任澄海縣人民委員會委員、澄海縣僑聯主席、廣東省政協委員等職務。

1966年,謝易初因病赴香港治療,從此去國13年。

謝易初育有四個兒子,分別取名謝正民、謝大民、謝中民和謝國民,中間的字加起來正好是 “正大中國”。此前,謝易初在泰國正式注冊了集團公司,取名“卜蜂集團”,也就是正大集團。之后,謝正民、謝大民兄弟在泰國曼谷創辦卜蜂正大飼料公司。

1969年,謝國民接替父親掌管正大集團。在他的治理下,上世紀70年代正大開始飛速發展,逐漸從當初出售菜籽的小店,發展為當時泰國最大的飼料經營商。

1979年,《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頒發,改革開放序幕拉開。

正大集團也從中看到了巨大的市場機會,與美國大陸谷物公司合資成立了正大康地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美元在深圳建立飼料加工、種豬場、種雞場、屠宰廠等。1982年正大康地年產24萬噸現代飼料廠建成投產。

正大集團,成為第一個來中國投資的外資集團,也是在深圳投資的中國首家外資企業,彼時的注冊號碼“001”。隨后,正大康地又在珠海、汕頭拿下了“001”外商營業執照。

1996年,由于發展需要,深圳市建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已處于深圳華地帶的正大康地養雞場和飼料廠被規劃在內。從大局出發,正大康地將 廠房搬出。按土地使用協議還有13年使用期限的60萬平方米土地,1999年10月北京大學“生物谷”項目在此動工。

這一更替是深圳發展史上頗具象征意義的事件。

40年,從泰國到中國,從深圳到北京,從南頭飼料廠到北京CBD的正大總部大廈,正大集團一路發展,成為外企在華投資發展的成功范例。正大集團也在這數十年來間,從養雞賣種籽賣飼料的農牧企業快速過渡到工業、零售、傳媒、制藥、房地產、金融、電信等領域。

目前,正大集團業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員工約45萬人,2021年全球銷售額約840億美元,集團核心業務橫跨農牧食品、批發零售、電信電視等10多個行業。

其中,正大企業國際的主營業務分為生化、工業兩大板塊,生化業務的主要產品為用作飼料添加劑的金霉素,在福建和河南都有工廠,主要客戶面向養殖場、制藥公司(獸藥)、貿易公司及飼料加工廠;工業業務包括在中國西部銷售、租賃和維修卡特彼勒機械設備,以及制造及銷售企業零件。

2012年12月,正大集團從匯豐控股手上以727.36億港元接手了中國平安15.57%的股權,成為平保最大流動股東。2015年,正大集團與伊滕忠的合資公司正大光明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戰略投資者,斥803億港元入股中信股份20.61%的股份。

02 阿里的東南亞第一盟友

2021年,由正大集團和螞蟻集團參投的泰國企業Ascend Group獲得一筆 1.5 億美元規模的 C 輪融資,隨后該公司宣布其估值達到15 億美元,成為泰國首家獨角獸企業。

事實上,謝國民及正大集團與馬云在很多年前就已有不少交集。

2018年4月9日,螞蟻金服換帥。曾經在阿里創業之初一度管人管錢管客戶的彭蕾Lucy卸任螞蟻董事長,由螞蟻現任CEO井賢棟接任。

就在井賢棟接棒CEO后的同年11月,螞蟻和泰國正大集團(也稱卜蜂集團)達成了戰略合作,這是綽號“王安石” 的Eric井擔任螞蟻“主演” 后為螞蟻全球化立下的第一功。

2016年11月,螞蟻金服與正大集團舉辦了Ascend Money的戰略合作啟動儀式,謝國民與馬云共同出席了簽約儀式。

實際上,Ascend Money隸屬于泰國第三大的電信運營商Ascend Group,而負責人就是謝國民的三兒子謝榮人(謝镕仁)。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謝榮人在2017年初正式成為正大集團的CEO,其大哥謝吉人則接任董事長一職,謝國民正式將權力交到了家族第三代的手上。

這為阿里在泰國以及在東南亞的發展留下了重要的伏筆。

據媒體報道,阿里在東南亞的打法很直接,先收購一家大的初創企業(電商Lazada),然后通過和當地巨頭或政府合作,開始引入技術和運營完成落地。目前螞蟻針對的用戶主要是是中國游客,而井賢棟拿下首先就是與泰國謝家在當地9000多家的7-11便利店的支付寶合作。

除了鋪支付寶服務中國出境游客,阿里還要和正大集團合作打造屬于泰國的“支付寶”TrueMoney,根據泰國郵報提供的數據,True Money電子錢包的用戶2017年達到500萬,并且幾乎在所有東南亞國家都持有支付牌照。

同時正大集團旗下還有一個類似螞蟻金服小貸業務的子公司 —— Ascend Nano,定位于小額貸款和個人貸款,向泰國中小企業和用戶普及互聯網信貸服務。

在正大集團官網中,“2016年正大集團與阿里巴巴及螞蟻金服在農牧食品、電子商務、金融服務、農業服務、物流、商業零售及精準扶貧方面達成戰略合作關系”被列為“正大中國2016年的里程碑事件”。

也正是這一年,阿里巴巴收購了東南亞電商巨頭Lazada。彼時,馬云提出,“希望阿里巴巴能在10年內通過海外市場獲得過半營收 ”不久后,劉強東也在內部信中表示,“在今后的十年,我們的供應鏈服務也將大力輸出到全球市場”。

2018年4月,謝國民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發表講話提到馬云。“馬云的阿里巴巴僅用了18年,就超過了我們正大集團。”、“我們和馬云的阿里巴巴合作賣飼料,他教會村民們上網購買,這就是創新。”

正大集團官網對外公布的企業動態中,“阿里巴巴”最后一次出現是在2019年8月。2019年8月26日,第三屆正大與阿里巴巴農資電商全國交流會在西安舉行。2019年正大與阿里巴巴還保持在新零售領域集合發力。

2020年3月,謝氏第四代謝承潤繼姐姐謝其潤之后,成為馬云任校長的湖畔大學的學員。

03 中企押注東南亞

中國科技正在加速出海的步伐,東南亞是重點。

去年9月19日,華為全聯接大會2022之旅首站落地泰國曼谷。華為云CEO張平安發布了“Go Cloud,Go Global”(上云,走向全球)生態計劃,意欲布局全球29個區域,覆蓋170多個國家和地區。

而此次大會之前三個月,阿里云正式啟用了的泰國數據中心,這也是阿里云在東南亞的第10座數據中心。而2021年的阿里巴巴投資者日上,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曾提到,阿里云正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場,其中東南亞市場的營收增長超60%。

近年來東南亞電商增速較快,被視為中國互聯網公司“出海”第一站。東南亞電商競爭日趨白熱化。目前,阿里巴巴旗下Lazada、冬海集團旗下Shopee等均成長為區域內強勁的競爭對手。

此外,自2021年以來,TikTok電商業務已在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和新加坡等多個市場鋪開,希音、小紅書等平臺亦登陸新加坡。

2022年2月,國內知名跨境電商平臺SHEIN(希音)將公司控制主體變更為新加坡公司。5月,新能源汽車蔚來在新加坡交易所敲鐘上市。字節跳動旗下的電商TikTok Shop也于4月在東南亞四國(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上線了跨境業務。更不要提已經深耕多年的手機和游戲廠商了。

實際上,隨著國內各個市場紅利見頂,企業間的內卷加劇,已經很難找到孕育新巨頭的領域了。但東南亞仍存在大片的市場洼地。盡管東南亞的移動互聯網服務和應用還不普及,但互聯網滲透率卻進步迅速。2018年1月,東南亞地區互聯網滲透率還是58%,但到2021年,互聯網滲透率已高達75。人口決定著紅利空間大小,新增的互聯網人口,無疑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潛在增長紅利。

相關機構預計,東南亞仍然處于高速增長期,這個紅利窗口預計還會持續2-3年。這讓熟悉并掌握中國互聯網行業打法的創業者們,迫不及待想來到這里施展拳腳。

不過,華泰證券研報顯示,2021年東南亞電商滲透率為9.2%,增速達37.9%。這也造成當地各大電商平臺‘內卷’嚴重。“印尼、泰國兩個市場都給了5年以上時間重倉孵化,但結果并未達管理層預期。”一位熟悉京東海外業務人士分析,東南亞當地同質化競爭嚴重。

目前,字節跳動、騰訊、阿里巴巴、華為在內的多家中國科技公司,都已經在以新加坡為代表的東南亞地區擺兵布陣。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馬云與泰國首富會面背后:一部外企投資中國的四十年史

從泰國到中國,從深圳到北京,正大集團一路發展,成為外企在華投資發展的成功范例。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匡達

文|融中財經

“為何能有外資在寸土寸金的北京CBD拿地建樓,且緊挨著‘核心央企’中信的大廈?”一家中東主權基金的中國負責人指著窗外的北京最高樓“中國尊”向媒體說道,“正大集團在中國改革開放前,包括一些困難時期,便與中國做生意。”

1979年在深圳獲批開設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的泰國正大集團,2021年9月位于北京CBD的正大中心開業。

一年后,這家中東主權基金的中國辦公室也落足于此。在這位中東人看來:“如果你想在中國成功,不能只在好光景來。當許多人考慮離開,你若前來,政府會看到這一點。”

正大集團是泰籍華人謝易初創辦的知名跨國企業,1990年開播的《正大綜藝》,在中國家喻戶曉,也讓其贊助商正大集團聲名遠揚。

作為外企在華投資發展的成功范例,正大集團的動態堪稱風向標。

就在上月,馬云曾到訪泰國曼谷考察正大集團,并獲泰國首富、正大集團資深董事長謝國民親自接待。此次是二人在不足一個月里第二度會面,引發外界對于二人投資合作的猜測。

之后,正大企業國際股價連續飆升,2月1日更是在高開13%后,上午沖高49.1%報6.98港元,在三個交易日股價一度累漲7.8倍。有市場人士認為,股價狂飆與港媒報道馬云在香港會面謝國民有關,憧憬雙方將有合作。

外界對會面內容諸多揣測,因正大集團是全球最大的農業集團之一,此次馬云與謝氏家族的一來一回的會面,外界猜測雙方在醞釀農業領域的合作。

實際上,近年來東南亞電商增速較快,被視為中國互聯網公司“出海”第一站。東南亞電商競爭日趨白熱化。目前,阿里巴巴旗下Lazada、冬海集團旗下Shopee等均成長為區域內強勁的競爭對手。

而正大集團正是阿里巴巴出海東南亞的重要盟友,雙方大規模合作始于2016年,二者均參投的Ascend Money目前也已成為泰國首家金融科技獨角獸企業。

01 投資中國四十年的正大集團

1979年,經歷了漫長嚴冬的中華大地乍暖還寒,秋末冬初的一天,兩位身份、經歷截然不同的老朋友在南粵羊城會面。

一位是主管對外開放的時任深圳市委書記吳南生,一位是正大集團的創始人謝易初。

1922年,祖籍廣東澄海的家族奠基者謝易初遠渡泰國謀生,在曼谷與其弟謝少飛一起辦了賣農作物種籽的 “正大莊” 。1950年,謝易初以愛國歸僑和僑眷身份參加了第一屆澄海縣人大,此后16年主要在家鄉從事農產品種子培育;改良和推廣工作,先后任國營澄海農場技術員、副場長,培育了上百個優良農產品種,曾擔任澄海縣人民委員會委員、澄海縣僑聯主席、廣東省政協委員等職務。

1966年,謝易初因病赴香港治療,從此去國13年。

謝易初育有四個兒子,分別取名謝正民、謝大民、謝中民和謝國民,中間的字加起來正好是 “正大中國”。此前,謝易初在泰國正式注冊了集團公司,取名“卜蜂集團”,也就是正大集團。之后,謝正民、謝大民兄弟在泰國曼谷創辦卜蜂正大飼料公司。

1969年,謝國民接替父親掌管正大集團。在他的治理下,上世紀70年代正大開始飛速發展,逐漸從當初出售菜籽的小店,發展為當時泰國最大的飼料經營商。

1979年,《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頒發,改革開放序幕拉開。

正大集團也從中看到了巨大的市場機會,與美國大陸谷物公司合資成立了正大康地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美元在深圳建立飼料加工、種豬場、種雞場、屠宰廠等。1982年正大康地年產24萬噸現代飼料廠建成投產。

正大集團,成為第一個來中國投資的外資集團,也是在深圳投資的中國首家外資企業,彼時的注冊號碼“001”。隨后,正大康地又在珠海、汕頭拿下了“001”外商營業執照。

1996年,由于發展需要,深圳市建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已處于深圳華地帶的正大康地養雞場和飼料廠被規劃在內。從大局出發,正大康地將 廠房搬出。按土地使用協議還有13年使用期限的60萬平方米土地,1999年10月北京大學“生物谷”項目在此動工。

這一更替是深圳發展史上頗具象征意義的事件。

40年,從泰國到中國,從深圳到北京,從南頭飼料廠到北京CBD的正大總部大廈,正大集團一路發展,成為外企在華投資發展的成功范例。正大集團也在這數十年來間,從養雞賣種籽賣飼料的農牧企業快速過渡到工業、零售、傳媒、制藥、房地產、金融、電信等領域。

目前,正大集團業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員工約45萬人,2021年全球銷售額約840億美元,集團核心業務橫跨農牧食品、批發零售、電信電視等10多個行業。

其中,正大企業國際的主營業務分為生化、工業兩大板塊,生化業務的主要產品為用作飼料添加劑的金霉素,在福建和河南都有工廠,主要客戶面向養殖場、制藥公司(獸藥)、貿易公司及飼料加工廠;工業業務包括在中國西部銷售、租賃和維修卡特彼勒機械設備,以及制造及銷售企業零件。

2012年12月,正大集團從匯豐控股手上以727.36億港元接手了中國平安15.57%的股權,成為平保最大流動股東。2015年,正大集團與伊滕忠的合資公司正大光明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戰略投資者,斥803億港元入股中信股份20.61%的股份。

02 阿里的東南亞第一盟友

2021年,由正大集團和螞蟻集團參投的泰國企業Ascend Group獲得一筆 1.5 億美元規模的 C 輪融資,隨后該公司宣布其估值達到15 億美元,成為泰國首家獨角獸企業。

事實上,謝國民及正大集團與馬云在很多年前就已有不少交集。

2018年4月9日,螞蟻金服換帥。曾經在阿里創業之初一度管人管錢管客戶的彭蕾Lucy卸任螞蟻董事長,由螞蟻現任CEO井賢棟接任。

就在井賢棟接棒CEO后的同年11月,螞蟻和泰國正大集團(也稱卜蜂集團)達成了戰略合作,這是綽號“王安石” 的Eric井擔任螞蟻“主演” 后為螞蟻全球化立下的第一功。

2016年11月,螞蟻金服與正大集團舉辦了Ascend Money的戰略合作啟動儀式,謝國民與馬云共同出席了簽約儀式。

實際上,Ascend Money隸屬于泰國第三大的電信運營商Ascend Group,而負責人就是謝國民的三兒子謝榮人(謝镕仁)。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謝榮人在2017年初正式成為正大集團的CEO,其大哥謝吉人則接任董事長一職,謝國民正式將權力交到了家族第三代的手上。

這為阿里在泰國以及在東南亞的發展留下了重要的伏筆。

據媒體報道,阿里在東南亞的打法很直接,先收購一家大的初創企業(電商Lazada),然后通過和當地巨頭或政府合作,開始引入技術和運營完成落地。目前螞蟻針對的用戶主要是是中國游客,而井賢棟拿下首先就是與泰國謝家在當地9000多家的7-11便利店的支付寶合作。

除了鋪支付寶服務中國出境游客,阿里還要和正大集團合作打造屬于泰國的“支付寶”TrueMoney,根據泰國郵報提供的數據,True Money電子錢包的用戶2017年達到500萬,并且幾乎在所有東南亞國家都持有支付牌照。

同時正大集團旗下還有一個類似螞蟻金服小貸業務的子公司 —— Ascend Nano,定位于小額貸款和個人貸款,向泰國中小企業和用戶普及互聯網信貸服務。

在正大集團官網中,“2016年正大集團與阿里巴巴及螞蟻金服在農牧食品、電子商務、金融服務、農業服務、物流、商業零售及精準扶貧方面達成戰略合作關系”被列為“正大中國2016年的里程碑事件”。

也正是這一年,阿里巴巴收購了東南亞電商巨頭Lazada。彼時,馬云提出,“希望阿里巴巴能在10年內通過海外市場獲得過半營收 ”不久后,劉強東也在內部信中表示,“在今后的十年,我們的供應鏈服務也將大力輸出到全球市場”。

2018年4月,謝國民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發表講話提到馬云。“馬云的阿里巴巴僅用了18年,就超過了我們正大集團。”、“我們和馬云的阿里巴巴合作賣飼料,他教會村民們上網購買,這就是創新。”

正大集團官網對外公布的企業動態中,“阿里巴巴”最后一次出現是在2019年8月。2019年8月26日,第三屆正大與阿里巴巴農資電商全國交流會在西安舉行。2019年正大與阿里巴巴還保持在新零售領域集合發力。

2020年3月,謝氏第四代謝承潤繼姐姐謝其潤之后,成為馬云任校長的湖畔大學的學員。

03 中企押注東南亞

中國科技正在加速出海的步伐,東南亞是重點。

去年9月19日,華為全聯接大會2022之旅首站落地泰國曼谷。華為云CEO張平安發布了“Go Cloud,Go Global”(上云,走向全球)生態計劃,意欲布局全球29個區域,覆蓋170多個國家和地區。

而此次大會之前三個月,阿里云正式啟用了的泰國數據中心,這也是阿里云在東南亞的第10座數據中心。而2021年的阿里巴巴投資者日上,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曾提到,阿里云正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場,其中東南亞市場的營收增長超60%。

近年來東南亞電商增速較快,被視為中國互聯網公司“出海”第一站。東南亞電商競爭日趨白熱化。目前,阿里巴巴旗下Lazada、冬海集團旗下Shopee等均成長為區域內強勁的競爭對手。

此外,自2021年以來,TikTok電商業務已在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和新加坡等多個市場鋪開,希音、小紅書等平臺亦登陸新加坡。

2022年2月,國內知名跨境電商平臺SHEIN(希音)將公司控制主體變更為新加坡公司。5月,新能源汽車蔚來在新加坡交易所敲鐘上市。字節跳動旗下的電商TikTok Shop也于4月在東南亞四國(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上線了跨境業務。更不要提已經深耕多年的手機和游戲廠商了。

實際上,隨著國內各個市場紅利見頂,企業間的內卷加劇,已經很難找到孕育新巨頭的領域了。但東南亞仍存在大片的市場洼地。盡管東南亞的移動互聯網服務和應用還不普及,但互聯網滲透率卻進步迅速。2018年1月,東南亞地區互聯網滲透率還是58%,但到2021年,互聯網滲透率已高達75。人口決定著紅利空間大小,新增的互聯網人口,無疑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潛在增長紅利。

相關機構預計,東南亞仍然處于高速增長期,這個紅利窗口預計還會持續2-3年。這讓熟悉并掌握中國互聯網行業打法的創業者們,迫不及待想來到這里施展拳腳。

不過,華泰證券研報顯示,2021年東南亞電商滲透率為9.2%,增速達37.9%。這也造成當地各大電商平臺‘內卷’嚴重。“印尼、泰國兩個市場都給了5年以上時間重倉孵化,但結果并未達管理層預期。”一位熟悉京東海外業務人士分析,東南亞當地同質化競爭嚴重。

目前,字節跳動、騰訊、阿里巴巴、華為在內的多家中國科技公司,都已經在以新加坡為代表的東南亞地區擺兵布陣。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尔滨市| 沿河| 绿春县| 巴南区| 汽车| 克东县| 高要市| 景东| 承德县| 安徽省| 南雄市| 特克斯县| 怀来县| 赣州市| 遂川县| 襄樊市| 茂名市| 宿州市| 禹州市| 威海市| 宁德市| 启东市| 林甸县| 敖汉旗| 龙井市| 扶沟县| 鸡西市| 富蕴县| 铜陵市| 运城市| 剑河县| 义马市| 湟源县| 邵阳县| 镇赉县| 云阳县| 庐江县| 改则县| 连南| 眉山市| 长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