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簡財經(jīng)
2月4日,有消息稱,華為車BU COO、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產(chǎn)品線總裁王軍已被停職,而余承東獨掌智能車業(yè)務。
對此,內(nèi)部人士稱,目前尚未有正式發(fā)文。但實際上,王軍已有半個多月未公開露面。
若消息是真的,短時間內(nèi),由余承東負責的問界,也將是華為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最重要的棋子。
王軍停職,HI模式進展不順
被傳停職的王軍,出生于1973年,曾就讀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檢測技術及儀器本科、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碩士。
2000年,王軍加入華為,歷任芯片產(chǎn)業(yè)發(fā)展部長、華為FDD產(chǎn)品線總裁、日本運營商業(yè)務部部長等職務。直到2019年,其才加入華為汽車業(yè)務部門。
華為汽車業(yè)務主要分為三塊,華為HI模式、智選車模式和類Tier 1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模式。其中,前兩種模式代表與車企合作的不同路徑。
由王軍負責的HI模式,和車企共同定義、聯(lián)合開發(fā),使用華為的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由余承東負責的智選車模式,由華為主導,深度參與產(chǎn)品定義和整車設計以及渠道銷售,汽車廠商只需要制造“軀體”。
此次王軍被傳停職,外界猜測與華為的HI模式效果不佳有關。
該模式下,華為和北汽合作推出的極狐,2022年累計銷售不到15000輛。
華為和長安汽車、寧德時代推出的高端品牌阿維塔,銷量則更慘淡。阿維塔從去年12月底開始交付,截至2023年2月5日僅交付量2000輛。在上險量方面,12月僅9輛,1月不到300輛,與宣傳相差甚遠。
問界銷量攀升,一枝獨秀
比起HI模式,華為智選車模式發(fā)展得如火如荼。華為與賽力斯合作推出的問界,是其汽車業(yè)務中一枝獨秀。
在余承東的帶領下,問界從2022年3月開啟交付,銷量從去年8月開始狂飆,連續(xù)三個月銷量過萬。
雖11月稍稍下滑,12月再次突破萬輛。亮眼的成績,令市場一度認為問界是匹黑馬。
整個2022年,問界交付量突破7.5萬輛,超過極氪。
銷量攀升的背后,是智選車模式下,華為將問界“視如己出”。
問界不僅有著華為研發(fā)的支持,還深入華為供應鏈、銷售、營銷。走進華為的門店,便能見到問界汽車。
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雖然華為合作的車企很多,但關鍵是看華為渠道賣的是誰的車,目前來看,問界奪得了華為的渠道和品牌背書。
據(jù)咨詢機構(gòu)“杰蘭路”,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造車新勢力網(wǎng)點最多的就是問界,是唯一網(wǎng)點數(shù)破千的品牌。
而搜狐汽車曾統(tǒng)計,問界自建的渠道僅占全部渠道的25.2%,幾乎75%的渠道都是依托華為門店覆蓋。
背靠華為強大的渠道賦能,問界比其他合作品牌,更快速建立起了品牌認知度。
問界和理想,誰更勝一籌?
在汽車領域,余承東的目標是做到第一。
他曾表示,“開足馬力賣,2022年爭取年銷超過30萬輛,超過所有對手”。
不過,很快現(xiàn)實就把他打敗了,才改稱“30萬輛很難做到,供應不出來。”
據(jù)其預計,5年之內(nèi)整個汽車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方向肯定是走向純電,但目前增程模式是更好的選擇。
余承東想靠增程式,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殺出一條路。這意味著,問界要和理想直接競爭。
要說誰暫時領先一步,從數(shù)據(jù)上看,問界的壓力更大。
產(chǎn)品力方面,問界的銷量主力仍是M5,被稱為堪比百萬級豪車的M7表現(xiàn)得不溫不火,去年12月僅賣出3529輛。
而幾乎與M7在同一時間上市、開啟交付的理想L9 ,卻為理想攬下大量訂單。
去年,理想L9連續(xù)3個月奪得中國大型SUV市場的銷量冠軍,并在12月交付10582輛。11月才開啟交付的理想L8表現(xiàn)也不賴,12月交付超萬輛。
銷量方面,2022年理想交付13.32萬輛,比問界多5.8萬輛。
財務方面,余承東表示,智能汽車業(yè)務是燒錢、難干的生意,是華為唯一虧損的業(yè)務。
據(jù)問界母公司賽力斯,在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231.23億元,凈虧損為26.39億,毛利率僅為9.79%。其還預計,2022年,公司的虧損額為35-39.5億元。
理想?yún)s被稱作距離盈利最近的造車新勢力。2022年前三個季度,其毛利率分別為22.4%、21.2%、12%;前三季度凈虧損22.69億元。
今年1月,問界還宣布降價,最高優(yōu)惠3萬。如果降價不能換來銷量激增,恐怕還會持續(xù)拉低問界的毛利率,虧損將進一步加劇。
結(jié)語
王軍停職,或源于華為目前對HI模式的效果并不滿意。從華為現(xiàn)有的品牌來看,其似乎只能孤注一擲全力推動問界了。
有消息稱,問界今年計劃在9月或10月推出M9。這款新車定位豪華SUV,比M7售價還高,預計在50萬元左右。
不過,理想也將在2月8日,推出第一款五座SUV車型理想L7。屆時,其將有三款產(chǎn)品組合覆蓋30-50萬價位。到了年底,理想還要推出高壓純電平臺的第一款車型。
不難看出,由余承東主導的智選車業(yè)務,將在2023年火力全開,跟理想開啟一場硬仗。而問界能否憑借M9,一舉超越理想,我們也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