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黃姍
編輯 | 樓婍沁
一個計劃以100億元投資光伏電池項目的公告,把中國一個知名度并不算高的珠寶品牌帶到公眾視野。
截至2月6日上午收盤,浙江明牌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牌珠寶”)漲停,每股報價為6.64元。這得益于該公司2月4日發布的《關于簽訂投資合作框架協議》公告。
公告顯示,明牌珠寶于2023年2月3日與紹興柯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協議,前者擬在后者管理區域內投資建設日月光伏電池片“超級工廠”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00億元,總用地面積約380畝,其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65億元。
“公司在充分分析光伏行業蓬勃發展現狀、產業政策、未來市場空間及現有技術等因素的基礎上,”明牌珠寶在公告中表示,“擬發展TOPCon電池和HJT電池項目,尋求新利潤增長點,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
根據天眼查信息,浙江明牌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10月成立,2011年4月12日,明牌珠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完成首次公開募股,交易金額達到19.2億元。但事實上,明牌珠寶此前就以紹興日月星珠寶首飾公司名字進入市場,1994年該公司打造了國內第一款鉑金首飾,由此一段時間在市場上形成獨特的風格。
常年主營珠寶首飾業務,如今突然打算跨界光伏產業,令投資者與外界都感驚訝。界面新聞就此次投資計劃向明牌珠寶發出采訪邀約,截至發稿前尚未得到該公司回復。
中新經緯消息稱,明牌珠寶董秘辦回應:該投資項目目前暫處于意向階段,后續還需要走內部程序審批。
部分投資者質疑明牌珠寶此次投資計劃的資金來源。財通社消息稱,明牌珠寶相關人士稱“公司肯定做過一些前期預算,項目分兩期,跨度好幾年,不會貿然去做。”
就在一周前,明牌珠寶股價受2022年業績不佳影響而大跌。1月31日,明牌珠寶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該公司全年實現營收34.5億元至35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虧損9500萬元至1.4億元,預計較上年同期下滑169.36%至202.21%。
明牌珠寶解釋稱,2022年虧損大幅度擴大主要是該公司對浙江紹興瑞豐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擬計提減值準備,預計對其業績的影響金額在-1.32億元左右,屬于經常性損益。
若扣除這部分損益,明牌珠寶主營珠寶首飾業務在2022年預估維持基本盈利或少部分虧損。
不過,相較2021年超過1.36億元凈利潤的業績,該公司2022年主營業務表現不算理想。根據明牌珠寶2022年半年報,受消費市場整體疲弱影響,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8.17億元,同比下降9.96%。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國內金銀珠寶類零售額錄得1479億元,同比下降1.3%。明牌珠寶的跌幅顯著低于市場整體跌幅,這很大程度受到該品牌在市場中的定位影響。
過去兩年,高端珠寶在中國市場有相當出色表現,這主要因為奢侈品消費呈現兩極化趨勢。而在中高端市場,周大福、周大生、老廟等黃金珠寶品牌由于在三四線城市有大量門店,牢牢抓住下沉市場黃金珠寶生意,有較強抗擊風險的能力。
反觀明牌珠寶,其財報中未顯示報告期內門店總數。而品牌官網顯示,該品牌全國分布直營和加盟品牌網點有1000多家。且主要分布于江浙滬、蘇魯及川遼等地。與頭部品牌相比,其渠道網絡覆蓋范圍較小。
而在產品結構方面,盡管早期以鉑金為主要賣點,但近年來鉑金在市場上需求度銳減,該品牌也因此調整策略,以銷售黃金、鉆石和K金產品為主。但相較頭部品牌,其品牌影響力較弱,也缺乏標志性產品,在競爭激烈的黃金市場,明牌珠寶有時并不明顯。
針對2022年業績表現,明牌珠寶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主營業務保持正常、穩定狀態,具有可持續的盈利能力。”但從此次計劃投資光伏產業可以看出,明牌珠寶正在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