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動力電池“降價潮”要來了?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動力電池“降價潮”要來了?

鋰價,開始暴跌。

文 | 電動公會 東關大先生

碳酸鋰價格在經歷兩年瘋漲后,終于迎來了一輪快速下跌。

1月9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跌破50萬元/噸大關,較2022年11月上旬的最高點跌去了約兩成。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1月9日,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跌10500元/噸,均價報49.1萬元/噸,創逾4個月新低,已連跌21天。

而后下跌趨勢繼續,1月16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47.65萬元/噸,較2022年11月上旬的最高點下跌幅度超10萬元/噸。到了1月20日,均價更是來到了47.5萬元/噸。

春節假期后,國內碳酸鋰價格跌勢不改。2月1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下跌2500元/噸至46.9萬元/噸,未能守住47萬元/噸大關。

碳酸鋰價格較去年11月中旬59萬元/噸的歷史最高均價累計下跌超10萬元/噸,跌幅接近21%。

從目前的形勢看,碳酸鋰價格還有進一步下探的可能,這也預示著,未來幾個月的動力電池成本必然明顯下降,有望刺激新能源車需求恢復。

去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曾發布一組數據:2022年上半年中國汽車行業利潤同比降幅達25.5%,但營收僅下降了4%,利潤率非常不健康,尤其是電動汽車領域,上游企業利潤暴增,但下游企業“連湯都喝不到”。

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正是上游原材料價格瘋狂上漲。我們查了一下,作為動力電池的正極原材料,碳酸鋰的價格從2020年7月的4萬元/噸,一路瘋漲到2022年11月的59萬元/噸。

不到兩年翻了十幾倍。

2021年之前,動力電池的材料成本結構大致是:正極30%、負極18%、電解液6%、隔膜6%。但在去年漲價之后,正極材料的成本占比已經超過了50%。

碳酸鋰價格猛漲,使得電池成本一路飆高,這讓動力電池企業招架不住,只能將壓力轉嫁給下游,基于此,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孚能科技等多家動力電池廠商在2022年上調了電池售價。但車企更是無計可施,只能含淚漲價,一連串的效應給新能源汽車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廣汽老總曾抱怨,全世界造電動車的企業,除了特斯拉之外,都不賺錢;寧德時代老總也很無奈,“通過幾年的技術升級、方案優化,我們動力電池的價格降了很多,但因為原材料的價格上漲,把我們幾年的努力都攤掉了。”

車企和電池制造商都抱怨說自己“沒賺”,那消費者買新能源汽車花的錢,到底被誰賺去了?

從數據上看,大部分利潤都流向了更上游的礦產商以及鋰材料加工商,比如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等鋰鹽廠商普遍掙得盆滿缽滿。

如贛鋒鋰業2022年上半年凈利潤為72億元至90億元,同比增長408.24%至535.30%;天齊鋰業2022年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6億元至116億元,同比增長110倍至134倍。

如果單從2022年第一季度來看,天齊鋰業的凈利潤大概相當于兩個寧德時代、四個比亞迪。

很顯然,整個產業鏈陷入了“為上游打工”的魔咒,面對持續大漲的鋰材料價格,動力電池廠商與整車廠的怨念已無須多言,而過去兩年鋰價高位橫盤的背后,也折射出了我們對上游原材料話語權不足的核心問題。

目前全球動力電池行業主要還是以三元鋰電池為主,電池關鍵的正極材料占整個電池成本的四成左右,這其中三元正極材料主要以鎳鹽、鈷鹽、鋰鹽為主。

而鋰電池中,三元正極材料消耗主要以碳酸鋰為主,每噸三元材料消耗碳酸鋰0.38噸左右。據了解,碳酸鋰每漲價10萬元,動力電池每GWh成本增加6000萬左右。

遺憾的是,鋰電池原材料并沒有掌握在國人手上,我國鋰資源的對外依存度高達85%。雖然已經勘測出我國鋰資源儲存量約為100萬噸鋰金屬,在全球排名第四,但問題在于,這些鋰礦如果想要開發,也要面臨高昂的成本、漫長的開發時間等諸多難題。

目前來看,全球70%以上的鋰資源分布在南美和澳洲,因此當海外鋰礦拍賣價格屢創新高時,國內碳酸鋰價格只能應聲上漲。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瞬間暴露了話語權不足的問題,國內碳酸鋰價格在15個月里翻了10倍。

而碳酸鋰價格大幅上漲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鋰資源產能擴張速度,跟不上下游新能源產業鋰需求的增長速度,且上游原材料產能釋放需要一定時間,導致動力電池規劃產能龐大但實際產能并沒有滿足市場需求,供需錯配失衡。

為了擺脫上游礦產卡脖子和供不應求的問題,我們只能瘋狂惡補,一邊加速鋰礦資源布局,另一邊也開始加緊推動電池回收業務。

在海外布局方面,天齊鋰業是行動最早的,十年前控股了澳洲最大的鋰礦山。相比之下,國內電池廠行動緩慢,2020年之后才開始布局海外鋰礦資源。

市場普遍預期,由于行業的持續火爆,鋰礦投資在2021年開始持續增加,會使得2023年開始出現鋰礦供需關系的逆轉,最終鋰價見頂回落。

果不其然,碳酸鋰價格在今年開始出現下跌,這無疑讓下游正極材料和電池廠商得到喘息空間。國軒高科2月1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碳酸鋰原材料成本的下跌,帶來產品成本的降低,銷售毛利率水平提升。

業內普遍認為,隨著上游資源持續放量,碳酸鋰價格回歸到合理水平是大勢所趨。

但也有分析人士稱,2023年碳酸鋰價格會有下跌,但下跌幅度有限。比亞迪在相關問題的回應中則表示,目前還不能很好地判斷碳酸鋰價格是否會繼續下跌。

全球最大的鋰生產商雅寶CEO也表示,鋰礦的供應問題是系統性的,預計在未來七到八年的時間里,鋰礦供應將持續吃緊。

如果按照這種說法,那么整個動力電池市場仍然會持續承受過高的成本壓力。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講過,中國不能從被石油卡脖子,轉變到被稀有金屬卡脖子。在燃油車時代,我們從來沒想過去染指石油行業,但在電車時代,想要稱王就繞不開“鋰”。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比亞迪

9.2k
  • 比亞迪以3.75億元競得西安1210畝建設用地使用權,包含原寶能汽車地塊
  • 比亞迪仰望汽車3月銷售133輛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動力電池“降價潮”要來了?

鋰價,開始暴跌。

文 | 電動公會 東關大先生

碳酸鋰價格在經歷兩年瘋漲后,終于迎來了一輪快速下跌。

1月9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跌破50萬元/噸大關,較2022年11月上旬的最高點跌去了約兩成。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1月9日,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跌10500元/噸,均價報49.1萬元/噸,創逾4個月新低,已連跌21天。

而后下跌趨勢繼續,1月16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47.65萬元/噸,較2022年11月上旬的最高點下跌幅度超10萬元/噸。到了1月20日,均價更是來到了47.5萬元/噸。

春節假期后,國內碳酸鋰價格跌勢不改。2月1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下跌2500元/噸至46.9萬元/噸,未能守住47萬元/噸大關。

碳酸鋰價格較去年11月中旬59萬元/噸的歷史最高均價累計下跌超10萬元/噸,跌幅接近21%。

從目前的形勢看,碳酸鋰價格還有進一步下探的可能,這也預示著,未來幾個月的動力電池成本必然明顯下降,有望刺激新能源車需求恢復。

去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曾發布一組數據:2022年上半年中國汽車行業利潤同比降幅達25.5%,但營收僅下降了4%,利潤率非常不健康,尤其是電動汽車領域,上游企業利潤暴增,但下游企業“連湯都喝不到”。

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正是上游原材料價格瘋狂上漲。我們查了一下,作為動力電池的正極原材料,碳酸鋰的價格從2020年7月的4萬元/噸,一路瘋漲到2022年11月的59萬元/噸。

不到兩年翻了十幾倍。

2021年之前,動力電池的材料成本結構大致是:正極30%、負極18%、電解液6%、隔膜6%。但在去年漲價之后,正極材料的成本占比已經超過了50%。

碳酸鋰價格猛漲,使得電池成本一路飆高,這讓動力電池企業招架不住,只能將壓力轉嫁給下游,基于此,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孚能科技等多家動力電池廠商在2022年上調了電池售價。但車企更是無計可施,只能含淚漲價,一連串的效應給新能源汽車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廣汽老總曾抱怨,全世界造電動車的企業,除了特斯拉之外,都不賺錢;寧德時代老總也很無奈,“通過幾年的技術升級、方案優化,我們動力電池的價格降了很多,但因為原材料的價格上漲,把我們幾年的努力都攤掉了。”

車企和電池制造商都抱怨說自己“沒賺”,那消費者買新能源汽車花的錢,到底被誰賺去了?

從數據上看,大部分利潤都流向了更上游的礦產商以及鋰材料加工商,比如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等鋰鹽廠商普遍掙得盆滿缽滿。

如贛鋒鋰業2022年上半年凈利潤為72億元至90億元,同比增長408.24%至535.30%;天齊鋰業2022年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6億元至116億元,同比增長110倍至134倍。

如果單從2022年第一季度來看,天齊鋰業的凈利潤大概相當于兩個寧德時代、四個比亞迪。

很顯然,整個產業鏈陷入了“為上游打工”的魔咒,面對持續大漲的鋰材料價格,動力電池廠商與整車廠的怨念已無須多言,而過去兩年鋰價高位橫盤的背后,也折射出了我們對上游原材料話語權不足的核心問題。

目前全球動力電池行業主要還是以三元鋰電池為主,電池關鍵的正極材料占整個電池成本的四成左右,這其中三元正極材料主要以鎳鹽、鈷鹽、鋰鹽為主。

而鋰電池中,三元正極材料消耗主要以碳酸鋰為主,每噸三元材料消耗碳酸鋰0.38噸左右。據了解,碳酸鋰每漲價10萬元,動力電池每GWh成本增加6000萬左右。

遺憾的是,鋰電池原材料并沒有掌握在國人手上,我國鋰資源的對外依存度高達85%。雖然已經勘測出我國鋰資源儲存量約為100萬噸鋰金屬,在全球排名第四,但問題在于,這些鋰礦如果想要開發,也要面臨高昂的成本、漫長的開發時間等諸多難題。

目前來看,全球70%以上的鋰資源分布在南美和澳洲,因此當海外鋰礦拍賣價格屢創新高時,國內碳酸鋰價格只能應聲上漲。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瞬間暴露了話語權不足的問題,國內碳酸鋰價格在15個月里翻了10倍。

而碳酸鋰價格大幅上漲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鋰資源產能擴張速度,跟不上下游新能源產業鋰需求的增長速度,且上游原材料產能釋放需要一定時間,導致動力電池規劃產能龐大但實際產能并沒有滿足市場需求,供需錯配失衡。

為了擺脫上游礦產卡脖子和供不應求的問題,我們只能瘋狂惡補,一邊加速鋰礦資源布局,另一邊也開始加緊推動電池回收業務。

在海外布局方面,天齊鋰業是行動最早的,十年前控股了澳洲最大的鋰礦山。相比之下,國內電池廠行動緩慢,2020年之后才開始布局海外鋰礦資源。

市場普遍預期,由于行業的持續火爆,鋰礦投資在2021年開始持續增加,會使得2023年開始出現鋰礦供需關系的逆轉,最終鋰價見頂回落。

果不其然,碳酸鋰價格在今年開始出現下跌,這無疑讓下游正極材料和電池廠商得到喘息空間。國軒高科2月1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碳酸鋰原材料成本的下跌,帶來產品成本的降低,銷售毛利率水平提升。

業內普遍認為,隨著上游資源持續放量,碳酸鋰價格回歸到合理水平是大勢所趨。

但也有分析人士稱,2023年碳酸鋰價格會有下跌,但下跌幅度有限。比亞迪在相關問題的回應中則表示,目前還不能很好地判斷碳酸鋰價格是否會繼續下跌。

全球最大的鋰生產商雅寶CEO也表示,鋰礦的供應問題是系統性的,預計在未來七到八年的時間里,鋰礦供應將持續吃緊。

如果按照這種說法,那么整個動力電池市場仍然會持續承受過高的成本壓力。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講過,中國不能從被石油卡脖子,轉變到被稀有金屬卡脖子。在燃油車時代,我們從來沒想過去染指石油行業,但在電車時代,想要稱王就繞不開“鋰”。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鼓县| 临沂市| 平远县| 凤山县| 萝北县| 读书| 林西县| 遵化市| 白银市| 天全县| 敦煌市| 海晏县| 萝北县| 延长县| 丹凤县| 清镇市| 荔浦县| 桑植县| 苍山县| 杂多县| 镇康县| 施秉县| 汕尾市| 赞皇县| 岚皋县| 镇远县| 鄂托克前旗| 旺苍县| 株洲市| 全南县| 崇文区| 上林县| 双辽市| 麟游县| 莱州市| 高碑店市| 罗平县| 曲阜市| 泊头市| 桂平市| 南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