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首席消費官 李東耳
“三體”大IP終于迎來了爆發之年,1個月左右,三體動畫版、電視劇陸續面世。同樣是由三體這個大科幻IP改編而來,觀眾對于二者的評價卻大相徑庭。
搶先與大家見面的是由嗶哩嗶哩(BILI.NASDAQ/09626.HK)、藝畫開天、三體宇宙出品的《三體》動畫,這個動畫如今播放量領先,但口碑評價卻是好壞參半。企鵝影視、三體宇宙、靈河文化出品的《三體》電視劇1月15日開播之后卻收到了不少好評。
同為《三體》小說改編的作品,為何兩部作品的口碑差距如此之大?《三體》電視劇的高開后能否就此封神?奈飛版又將給觀眾帶來怎樣的體驗?游族網絡的三體游戲到底何時能夠與大家見面?
《三體》電視劇改編忠于原著是情懷還是避險?
據《三體》電視劇的官方微博,開播僅1個小時,《三體》電視劇在騰訊視頻站內熱度值就突破2.5萬,成為騰訊視頻開播熱度最快破2萬的劇集,打破騰訊視頻劇集首日熱度值紀錄。
在爆款作品越來越少見的當下,殺青近2年才與大家見面的《三體》電視劇能夠擁有這樣的熱度難能可貴。公開資料顯示,當前對于《三體》電視劇的好評,更多還是集中在對原著的還原以及對細節的把控。三體作為國內少有的科幻大IP,即便達不到金庸武俠那樣耳熟能詳,但也擁有大量的粉絲群體。在劇情剛剛展開,能聊的東西還不多的情況下,能夠得到大量粉絲認可已經是開了一個好頭。
細節上,三體雖然是個科幻題材,但電視劇劇情所處的時間是2007年,因此仍算得上是一個“現代劇”。劇中出現的奧運火炬手、《虹貓藍兔七俠傳》、正在修建中的央視大樓等細節對于2007年的中國還原得很到位,因此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
《三體》電視劇的制作水平有保障,因此即便是所謂的原著黨對《三體》電視劇的評價也是好評居多,但《三體》電視劇的好評更多地還是體現在還原上。
不過隨著電視劇的持續播出,過于扣書式的還原也暴露出了一些其它問題,比如對于一些已經看過《三體》的觀眾,當前的劇情略顯拖沓,如于和偉找了7集的真相,讀過原著的觀眾早已知道;而對于沒看過《三體》小說的觀眾,看《三體》電視劇仍存在一定的門檻。
顯然,相對于其他一些由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三體》電視劇的制作方選擇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改編方式,再加上春節檔觀眾有時間慢慢欣賞電視劇,《三體》電視劇的熱度和口碑均得到了保障。但如何避免虎頭蛇尾,仍要看《三體》電視劇之后的表現。
《三體》游戲仍難產,開發商游族網絡或易主
在電視劇版《三體》中,劇情已經進入到《三體》小說第一部中的三體游戲部分。雖然電視劇中的三體游戲很震撼,很多人也因此想到了早已宣布研發的三體游戲,但很遺憾的是,電視劇中所呈現出的游戲場景,并非正在研發中的三體游戲。
游族網絡(002174.SZ)很早便獲得了三體IP授權,并開始研發三體游戲。近期《三體》電視劇的大火也讓不少人關注《三體》游戲的開發進度。但自《三體》電視劇開播以來,游族網絡還沒有對此回應,2022年11月游族網絡在互動易平臺回復投資者提問時稱“預計將于未來3-5年陸續推向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三體》電視劇的制作方之一三體宇宙,是專門負責三體IP開發的公司,與游族網絡確實有些淵源,但三體宇宙是游族網絡控股股東旗下的公司,與游族網絡只能算是關聯方,在游族網絡財報中唯一與三體宇宙有關的部分,就是游族網絡是三體宇宙的房東。也就是說,《三體》電視劇再火,游族網絡也無法從中直接受益。
二級市場對游族網絡的態度也沒有因電視劇的火熱而有所改變。1月16日,游族網絡收報11.30元/股,跌0.63%。
對于三體IP,游族網絡可以說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2009年劉慈欣將《三體》的影視改編權賣給張番番、宋春雨夫婦后不久,游族網絡創始人林奇就找到了張番番夫婦,最終以出資2億元與張番番合作,開始了《三體》電影的制作。
但原計劃拍6部的《三體》電影并未能如期上映。2018年,游族網絡以1.2億元完成了《三體》全版權收購,成為《三體》唯一版權方。在2022年半年報中,游族網絡甚至沒有提到任何有關三體游戲研發制作的情況。《三體》游戲是否會像電影一樣胎死腹中,如今仍是個謎。更何況,原本非常重視三體IP的林奇意外離世,游族網絡實控人變更,這對《三體》游戲的研發會造成什么影響還不得而知。
即便《三體》游戲能夠成功在3-5年后制作完成并拿到版號與玩家見面,《三體》游戲到底能做成怎樣也未可知。
游族網絡是國內著名的游戲公司,但游族網絡現狀是一家能賺錢的卡牌游戲公司,目前游族網絡主要的幾款游戲幾乎都是卡牌游戲,對于三體這樣的科幻IP,粉絲們能否接受以卡牌游戲的形式呈現出來,這里先打一個問號。
同時,研發進度上,即便能夠讓游戲成功上線,三體這個IP能否像現在這樣給游族網絡帶來這么多的流量?如何避免游戲火幾天后熱度迅速下滑大量玩家流失,成為賺快錢的換皮游戲?
此外,在經歷創始人去世、公司股權質押帶來的動蕩后,游族網絡或將易主。2023年1月2日,游族網絡發布的公告顯示,原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林奇的3位繼承人以及其法定監護人與上海加游企業管理合伙企業簽署了《股份轉讓框架協議》,擬將林奇3位子女持有的12.34%股份轉讓給上海加游,轉讓完成后,上海加游將成為第一大股東。
《三體》動畫版搶先上映竟成背景板
當然,僅開播幾天的《三體》電視劇能夠廣受好評,也有同行襯托的功勞。2022年12月上映的動畫版《三體》可以說是首個亮相的改編自《三體》的作品,自然受到不小的期待,但卻是在一片罵聲中連載,甚至有人吐槽,如此大張旗鼓做出來的《三體》動畫,還不如2014年粉絲自制的《我的三體》。
從制作方來看,《三體》動畫本不應該是這個水平。《三體》動畫的出品公司是嗶哩嗶哩、三體宇宙、藝畫開天。二次元是嗶哩嗶哩的優勢,不少人都是通過嗶哩嗶哩追番,對于動漫作品的質量本應有更高的要求;三體宇宙同時還參與了《三體》電視劇的制作,為何同一家公司參與的兩部作品口碑卻截然相反引人思考。
藝畫開天與嗶哩嗶哩聯合出品的《靈籠》也是國內近年來少有的佳作,而《靈籠》的題材,正是末世科幻。有《靈籠》珠玉在前,藝畫開天出品的《三體》動畫口碑如此,CCTV6也忍不住在《光影新播客》中吐槽。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9年嗶哩嗶哩宣布《三體》動畫項目啟動時,受邀出席的劉慈欣就曾表示期待能讓作者“倒吸一口涼氣”的畫面改編。劉慈欣在看完后,不知道是否真的會倒吸一口涼氣。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三體》動畫的失敗之處就在于改編的幅度太大了,這種大刀闊斧的改編既沒有讓沒讀過原著的觀眾更好地理解《三體》,反倒看得不知所云,也沒有得到原著黨的認可。
對于嗶哩嗶哩而言,《三體》動畫顯然是一次失敗的投資。雖然一部作品的失敗還不至于對其產生根本性的影響,但也算不上好事。根據嗶哩嗶哩最新發布的財報,增值服務是其當前最主要的營收來源。2019-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嗶哩嗶哩增值服務的營收占比分別為24.2%、32.0%、35.8%、40.4%,占比已超四成。
嗶哩嗶哩的增值服務收入主要來自大會員服務的訂閱費、直播頻道內虛擬物品的銷售、其他增值服務。用戶對于嗶哩嗶哩越來越重要,但利用三體這個大IP卻未達到應有的效果,最終會影響用戶未來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