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下網商 朱之叢
編輯|李丹超
深圳福田開出的寵物醫院,希望能敲響納斯達克的大鐘。
1月24日,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下稱“新瑞鵬”)遞交招股書,謀求美股納斯達克上市,向著中國“寵物醫療機構第一股”發起沖刺。
新瑞鵬背后,是一名60后獸醫下海創業的故事。招股書顯示,新瑞鵬在全中國開設的寵物醫院最多時達到1942家,年營收超過50億元,遠超其他競爭對手。同時,激進的擴張也伴隨著代價,最近幾年,新瑞鵬的凈虧損均在10億元左右。
近幾年來,寵物賽道的火熱毋庸諱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寵物市場。到2026年,預計整個市場規模將增長至5300億元以上,新瑞鵬所在的寵物護理行業,屆時也將成為一條競爭激烈的千億賽道。
在這個養寵人日趨增多、“它經濟”火爆的時代,坐擁23個寵物醫院品牌、把門店鋪到了中國114個城市的新瑞鵬,能否講好屬于自己的故事?
60后獸醫創業史
1998年12月,“瑞鵬寵物醫院”誕生于深圳。這家寵物醫院由時年29歲的獸醫彭永鶴開設,自此,它立足于華南各省,并從2016年起把門店逐步擴展到全國。
在擴張之路上,瑞鵬也曾遭遇過勁敵:2017年,高瓴資本設立“瓴域集團”,手握700多家寵物醫院門店,處處壓瑞鵬一頭。次年,高瓴創始人張磊向彭永鶴發起合并邀約,這才有了今天的巨無霸“新瑞鵬集團”。
招股書數據顯示,新瑞鵬2020年的營收為30億元,2021年為47.8億元,2022年雖然遭遇了疫情形勢反復的沖擊,但總營收據估算仍然在52億元以上。
由于高昂的運營費用,新瑞鵬最近3年的凈收益始終為負數。但從2021年的13.1億元到2022年前三季度的11億元,虧損幅度已在逐步收窄。而因毛利連年增長,從2020年的1.4億元上升至2022年的2.2億元,新瑞鵬管理層對公司的盈利前景表示樂觀。
天眼查顯示,新瑞鵬自2015年以來經歷過7輪融資,投資方包含高瓴、中金、騰訊、碧桂園等。去年12月,雀巢旗下的寵物食品公司宣布戰略投資新瑞鵬,更是在寵物行業引發了不小的震動。
招股書中提到,新瑞鵬旗下的寵物醫院數量最多時達到1942家,每年的醫療病例高達500余萬例。以這兩項數據計算,新瑞鵬已成為中國最大、全球第二大的寵物醫療服務平臺。其2020年的估值就達到300億元,是當之無愧的寵物行業獨角獸,創始人彭永鶴的身價接近百億。
回望20世紀末,國內的養寵潮流尚未興起,但彭永鶴身為一名獸醫,已在嘗試著洞悉時代的先機。他曾回憶:當時寵物醫療服務市場稱得上供不應求,“醫院里擠滿了人,住得遠的客戶催著我們開分院?!?/p>
基本盤和新業務
如今,新瑞鵬的分院已經開遍了中國114座城市。
有了高瓴資本的加持,通過一系列并購和控股,新瑞鵬集團越做越大。凱特喵、佳雯、美聯眾合等23個地方性寵物醫院品牌,均被其納入麾下。與此同時,借助全國寵物醫院、倉庫和零售渠道的整合,新瑞鵬也向著供應鏈上下游發力。
寵物醫療、供應鏈、本地服務,構成了新瑞鵬收入的“三駕馬車”。
這三大板塊中,寵物醫療服務無疑是其核心業務。2020至2021年,新瑞鵬的寵物醫療服務收入分別為20.5億、29.7億元,2022年前三季度為22.8億元,均占到總營收的50%以上。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但單個活躍客戶的年凈收入還是從1194元上升至1203元。
供應鏈和本地服務,則更像是新瑞鵬為了分散風險、挖深護城河,所做出的多元化延伸。
龐大的門店數,意味著對寵物用品供應鏈的深度滲透。新瑞鵬宣稱自己構建起的供應鏈網絡已經為全國45000多家寵物店、寵物醫院和診所提供服務。2022年前三季度,供應鏈業務為其帶來了15.7億元營收,超過2021年全年,增速亮眼。
占到總營收10%左右的本地服務,則主要依靠“阿聞寵物”小程序鏈接客群。據說這款小程序的靈感來自打車軟件Uber,在小程序內添加寵物后,“阿聞寵物”即可提供“找醫院”“問醫生”“買商品”以及寵物保險、預約洗浴等服務,相當于寵物主的本地生活指南。
除以上三者外,新瑞鵬還上線了獸醫教育課程、第三方診斷等業務。
“它經濟”的未來
長遠來看,寵物經濟確實是一條頗具潛力的賽道。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寵物市場規模在2021年達到2656億元,有望在五年后翻倍增長至5376億元。《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中國飼養犬貓的人群數量已達到6844萬人,且仍在持續增加中。
但因為寵物護理行業的特性,以及隨著越來越多商家涌入這條賽道,新瑞鵬也有自己的難關要過。
雖說行業第一的地位無人能撼動,但為了維持這個位置,彭永鶴不得不投入更多成本。招股書中顯示,新瑞鵬近2000家寵物醫院的運營成本高企,并且這種虧損“將在短期內繼續”。這些醫院既是高效觸達消費者的終端,也意味著繁雜、分散和難以控制。
新瑞鵬在招股書中顯然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其聲稱,寵物護理行業格局“高度分散且競爭激烈”。一旦出現用藥不規范、寵物醫療事故等負面新聞,品牌競爭力將會大幅下降。
社交平臺用戶對瑞鵬寵物醫院的評價
2021年,有人在社交平臺上發問:新瑞鵬醫院的前臺工作怎么樣?
有一名自稱剛離職的新瑞鵬員工說:去新瑞鵬做前臺,不僅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懂得基礎醫學知識,還要“會賣貨,自己有家底,要有舍身成仁的準備”。她著重解釋了最后一點:如果所在門店出現了醫療事故糾紛、店內寵物走失等問題,前臺就有可能被罰款、降薪、通報批評,甚至直接開除,永不錄用。
這既體現了前臺承擔的責任之大,也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寵物醫療事故的嚴重性。
此外,新瑞鵬雖然依靠規模優勢在供應鏈中取得了議價權,但其推出的自有產品仍然依賴外包,且可能和門店中售賣的其他品牌產生直接競爭。
擴大門店規模、加強終端控制,對新瑞鵬而言,這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正面是滾雪球般擴大的寵物醫院網絡、匯聚了5000多名獸醫的人才庫;背面則是鞭長莫及的管理難題、節節攀升的運營成本。
寵物護理行業現狀:這是一個亂象頻仍、缺乏監管的行業,同時也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2021年,中國一線城市養寵人在每只寵物上的年均花費為4700元,僅為美國的58%。
這既是機會也是挑戰,度過25年歷史成長為“巨無霸”的新瑞鵬,要打好手上這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