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市值觀察 泰羅
編輯|小市妹
雞苗價格實現月內翻倍!
據報道,春節后白羽雞雞苗、雞肉價格迅速上漲。益生股份2月2日雞苗報價4.4元/羽,是一個月前的120%。
一些雞肉巨頭的業績在2022年也實現了兩級反轉。
2022年,立華股份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50億-9.20億,凈利潤同比增長314.87%至332.57%,扭虧為盈;仙壇股份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億元-1.3億元,同比增長33.91%-58.26%;
近一年多的時間,雞產業指數不斷震蕩緩慢抬升。雞肉股,有戲了嗎?
浙商證券指出,上游主動去產能+祖代引種受阻+消費好轉,雞肉產品有望從低迷行情中逐步抬頭。
2019年,禽業養殖企業迎來夢寐以求的“超級雞周期”,養雞大戶們賺得盆滿缽滿。但很快,那些乘勢擴產的養雞企業們就會發現,自己即將遭遇到新冠病毒突降、禽流感來襲、飼料價格大漲的重重圍攻。
如今,已經歷漫長寒冬的禽業渴望著春天的再次到來。
此前農業農村部制定印發《“十四五”全國畜牧獸醫行業發展規劃》,提出要重點打造生豬、家禽兩個萬億級產業。禽肉、禽蛋產量分別穩定在2200萬噸、3500萬噸,保持基本自給,家禽養殖業產值達到1萬億元以上。
肉雞兩個主要品種——黃羽雞和白羽雞,二者在供給和價格變動周期上又有所不同。
黃羽雞是我國本土特色品種,生長和出欄周期長,此前主要以活雞形式流通,總體不需要分割加工。
在市場上占比接近六成的白羽雞,則主要為從國外引進的品種,特點是“大、白、快”,生長周期短,出欄快,通過分割出雞胸、雞腿等形式,供應大型食品企業。
黃羽雞供應上,2019年,受到周期景氣的驅動,祖代及父母代存欄量創下歷史最高水平,但2020年初疫情暴發以來,各地關閉活禽交易市場或者不定期休市,導致黃羽雞的交易流通受到嚴重影響,雞企大面積出現虧損,行業去產能步伐開啟。
而白羽雞目前從整體祖代雞引種存欄及父母代種雞存欄量來看,有相關人士預測,至2022年6月份,商品代白羽肉雞數量或有所下降,供需調節還需要一段時間。好消息是,2021年,我國迎來首批3個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雞新品種,打破了國外種源的壟斷,也讓我國在白羽雞市場上游調節的自主性大幅增強。
過去兩年中,企業利潤被持續走低的雞價不斷拖累,頭部企業通過產業鏈向下延伸的方式,尋找新盈利點。
一部分企業開始加緊開發精細分割產品、深加工產品,甚至著手自行搭建中央廚房項目,以雞肉深加工拉長企業的產業鏈。通過按需向生鮮電商、快餐企業、零食廠商提供加工產品,從B端打開市場,以謀取穩定的供應關系,平滑價格影響。
雞肉作為一種廉價易得的蛋白質來源,隨著產能水平的不斷調節,通過探尋更高的商品附加值和品牌溢價,肉雞行業依然有望在不遠的未來等來新一輪強周期。
而肉雞家禽行業是可以找到非常具有潛力的企業的。
首先是白羽肉雞全產業鏈的絕對龍頭——圣農發展。圣農中國最大的自繁、自養、自宰一體化肉雞飼養、加工企業,養殖規模排名世界第三,亞洲第一。
然而在行業遭遇低谷時,圣農卻沒有單純地依賴大客戶訂單,而是積極向下游拓展產業鏈,并把目光鎖定在C端。
養殖業另一龍頭企業,溫氏集團同樣值得關注。兩年來,盡管雞肉價格持續走低承壓,但溫氏集團在2021年卻完成了養雞業務的擴張,銷量同比增長了4.5%,比前一年多售出的肉雞達5000萬只。隨著市場行情好轉,溫氏集團在2021年第四季度肉雞單季銷售額已經逼近百億大關。
仙壇股份是國內白羽雞養殖巨頭,目前已實現從肉雞養殖到最后的屠宰加工的產業鏈閉環。2020年起,仙壇股份通過開發多系列調理品、熟食品,開設雞肉系列產品的專賣店、進駐超市專柜尋求價值鏈向消費終端延長。
立華股份則主要從事黃羽肉雞的養殖、屠宰加工和銷售。2021年,立華股份累計銷售商品肉雞3.7億只,同比上升14.68%;實現商品雞銷售收入95.73億元,同比上升30.8%。過去兩年,立華股份成立5家冰鮮雞屠宰加工子公司,并積極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在冰鮮雞肉市場上搶占了先機。
湘佳股份同為國內黃羽肉雞主要生產企業,且是全國最早開展冰鮮業務的黃羽雞養殖企業之一。2021年度湘佳股份銷售活禽3637.02萬只,同比增長37.24%,12月活禽單只售價達到了24.28元同比增長11.11%,來到近兩年來的最高價格。預計今年將進入盈利周期,公司在熟食和預制菜品方面的布局也將有所收獲。
近期,多家雞產業相關上市公司也發布了2022年12月份銷售數據。
例如,圣農發展公告,去年12月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5.35億元,較前一個月環比增長1.77%;仙壇股份12月份實現雞肉產品銷售收入5.34億元,銷售數量4.84萬噸,同比變動幅度分別為71.39%、36.43%,環比變動幅度分別為9.47%、4.93%;曉鳴股份12月銷售雞產品1933.73萬羽,銷售收入6669.01萬元,環比變動分別為6.90%、5.05%,同比變動分別為15.82%、17.94%。
在周期共振規律下,肉雞企業正等待著市場需求的大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