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獵云網 孫媛
易建聯,正大步邁入投資圈。
1月30日,在家庭智能力量健身鏡品牌IM-BODY 母公司數智引力(廈門)運動科技有限公司獲得的新一輪1500萬元融資中,除產業投資方三碁電氣及老股東參投外,易建聯的名字在投資人名單上也赫然在列。
作為中國男籃領軍人物、 CBA多項紀錄保持者,易建聯的加入,顯然不僅能提供IM-BODY品牌發展所需的資金,也讓更多人重新將目光聚焦到家庭智能健身鏡這個曾在過去兩年紅極一時的賽道,為品牌做一定背書。
而這一次易建聯的投資出手,讓球星阿聯的VC身份又一次亮相在世人面前:35歲易建聯,已做VC好多年。
健身鏡,又一筆“健康”投資
從體育運動員跨界到創投,易建聯在VC圈的冒泡并不稀奇。
放眼中國,先有李寧在1990年開啟商業征途,坐擁兩家上市公司,并分別于2020年和2022年成立新基金和設立一支SPAC,以期通過投資構建體育帝國。再到姚明于2016年聯手前萬達首席投資官、凱雷集團董事總經理韓大為以及其他行業專業投資人士共同成立曜為資本,專注體育產業。
而易建聯作為姚明退役后中國的主要籃球運動員之一,年輕且天賦出眾,曾先后在NBA賽場效力于籃網、奇才、湖人等球隊,是CBA歷史上的得分王和籃板王,其商業價值一直被外界看好。
《時代》周刊認為,許多人已經將他視為下一個姚明,甚至認為易建聯的“起點”已經超越了姚明。
球員在賽場上的價值和商業價值成正比,實力不俗的易建聯自然收入也非常高。而這些收入也為易建聯進入創投圈打下來堅實的資金基礎。
而易建聯此次投資健身鏡這一賽道,從其過往投資案例來看,更是可謂意料之中。
據此筆融資信息顯示,數智引力成立于2020年12月,法定代表人為林承瑜,注冊資本約773.4169萬元,是一家集硬件、軟件、課程、服務為一體的運動創新科技有限公司。IM-BODY 為公司旗下的智能家庭力量健身品牌,專注家庭智能力量健身領域。
一方面,IM-BODY圍繞家庭健身的這一運動場景,強調“專業力量健身”的概念,從多種力量健身器材上汲取靈感,打造出品牌旗艦機POWER S,彌補了中高端家庭力量健身市場的空缺。另一方面,公司還創建了專業健身課程教研中心,結合家庭運動場景,研發專業室內課程,幫助用戶提升健身效率,實現一站式居家健身的目標。
由此可見,IM-BODY的創業契機基于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持續提升,以及家庭運動健身需求井噴式爆發,“健康”正是易建聯的投資重心之一。
據天眼查顯示,早在2020年12月,易建聯就投資了廣東潤源中天生物科技,持股1%,該公司專注于健康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再到2022年2月,易建聯持股20%的上海佰盛盈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又投資了上海醫療健康公司科進生物,為生命科學領域高品質實驗室一次性消耗用品供應商。
來源:天眼查
值得注意的是,易建聯投資健康企業甚至還投出了一個IPO。2022年8月,專注于睡眠科技、寢具產品的趣睡科技正式登陸創業板敲鐘,除京東數科、小米、寬窄文創等資方外,易建聯也有0.2%的持股比例。
16家企業股東,從創業到VC、再到LP
雖然近年來持續押注健康,但易建聯的投資版圖一開始是圍繞籃球開始。
早在2011年,易建聯就創辦了“薪火陣營”,在在全國范圍尋找有夢想、有能力、有潛力的籃球青少年,免費為他們提供頂級的封閉式籃球訓練。為中國籃球培養新生力量。
作為創始人和營長,這項意義深遠的事業伴隨他至今。從2011年至今,薪火陣營公益籃球訓練營一共為將近700名青少年提供全免費的訓練課程。
此后,易建聯持有成都市薪火陣營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56%的股份,以及薪火陣營文體教育(深圳)集團有限公司53.21%的股權。兩家公司主要致力于青少年體育教育、高水平運動訓練課程的研發,場館運營、賽事運營及活動策劃,以及運動員經紀與代理服務。
2015年,易建聯和前隊友王仕鵬等人一起投資創立上海壹球成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持股10.64%。作為籃球綜合服務平臺,壹球成名為籃球迷提供系統專業的線上線下籃球訓練計劃、賽事、組隊等一體化服務,更是在2018年獲得騰訊的投資。
與此同時,易建聯的商業版圖也從體育開始涉水時尚。
來源:獵云網
2014年,易建聯創立了潮牌“US17”,為廣州灶咖貿易有限公司第一股東,占股75%,主要經營服裝、鞋子、箱包等運動裝備。“US17”其本意是易建聯本人的球鞋美國碼,目前US17籃球文化體驗店在深圳、東莞、廈門、澳門、香港、杭州等城市都開設有分店,作為球迷籃球和潮流文化的交流基地。
彼時的易建聯與其說是投資人,更像是一名體育創業者的身份,直至2016年北京微智全景(旺Pos)官方對外宣布“已獲得著名籃球明星易建聯投資”,易建聯才算徹底完成了從創業到投資人的轉變。
對這筆投資,旺Pos創始人兼CEO李巖曾表示“易建聯對高科技產品一直很有興趣”。天眼查顯示,易建聯持股7.32%的北京雷克蒙信息技術中心(有限合伙)持股微智全景1.87%。
此后,易建聯的場外投資之路可謂一路絕塵,越做越大,甚至做起了LP。
2018年在A股上市公司衛信康發布的一則公告,稱以3000萬元自有資金認購“蘇州丹青二期創新醫藥產業投資合伙企業”私募投資基金。從“蘇州丹青二期創新醫藥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合伙人名單看,其幕后不僅包括順豐、樂普醫療等公司外,易建聯也參與其中,曾出資3000萬元持股1.13%。
此外,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易建聯還是嘉興丹青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圣俊駒嘉(廈門)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背后出資人,分別持股1.81%和50%,后者在2020年12月投資了潮玩品牌52TOYS。
值得注意的是,圣俊駒嘉主體管理人為投資機構易建聯家族,易建聯家族除此次投資數智引力外,還對外投資了金豐博潤(廈門)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上文提及的蘇州丹青二期(圣俊駒嘉持股0.94%)。
來源:天眼查
截至目前,涵蓋體育、時尚、醫療健康到科技領域,據天眼查顯示易建聯已成為16家公司的直接股東,其中一家公司上市,兩家公司已注銷。
從NBA到場外投資,球星做VC,錢途不小
對于在籃球場內揮汗如雨的阿聯來說,易建聯作為籃球運動員的成績有目共睹;而現在,場外做VC的易建聯,其商業版圖已開始愈發清晰。
這一點,似乎也跟NBA其他老前輩的步伐有著一致性。詹姆斯、庫里、伊戈達拉等球星的場外投資甚至可以用賺麻了來形容,而已故的NBA巨星科比生前曾為BodyArmor投資的600萬美元,也獲得了近70倍的回報。
就在易建聯進入NBA的2008年,在股神巴菲特的建議下,詹姆斯與剛剛起步的耳機品牌Beats by Dre達成了合作協議,為其耳機代言并擁有此品牌的若干股份。此舉使得后續蘋果以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Beats時,讓詹姆斯從中獲得超過1億美元的收入。
而伊戈達拉更是在2020年年初以75美元/股的價格買下了“ZOOM”的股份,該公司主要提供線上會議、視頻服務和售后服務。此舉投資讓其當年押注的8000萬美元,已升至4億多美元。
至于庫里,則更是風投高手,涉及金融電競多個領域。
在2017年得到一份5年2.01億美元的續約合同后,庫里就成立了投資公司SC30資金管理公司,并請來耐克前高管擔任公司總裁。僅2018年,庫里就投了8個項目,包括由三星北美設計主管擔任聯合創始人的智能手機品牌Palm。那一年,庫里也參與了北美電子競技俱樂部TSM的A輪融資,到2021年,該俱樂部的冠名權,已經達到了十年2.1億美元的價格。
而這些只是球星們場外投資案例的冰山一角。可見,超級運動員在得到來自球隊的超級合同后,都在試圖通過投資將商業價值的版圖延展到球場之外,馳騁投資界。
35歲的易建聯,下半場戰事也正在悄然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