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三位85后打響開年赴美上市第一槍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三位85后打響開年赴美上市第一槍

禾賽科技沖擊中國激光雷達第一股。

文|融中財經 風信子

編輯|吾人

2023年一開年,禾賽科技,中國激光雷達獨角獸便開啟了赴美上市之路,如果能順利登陸納斯達克,它將成為“中國激光雷達第一股”。

新年伊始,疫情陰霾逐漸散去,促進經濟全面恢復成為2023年最重要的任務,行動最快的當然是江浙企業,年前就奔赴海外搶單,投資人也不甘落后,準備大干一場。

同時美元加息放緩預期下,資本市場一掃2022年跌跌不休的趨勢,強勢上漲,年初至今上證指數上漲5.64%,深證成指上漲9.61%,恒生指數上漲11.93%,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2.83%,納斯達克指數上漲10.68%,全球其他指數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全球資本市場回暖,退出環境改善,禾賽科技抓住機遇,在春節假期前一周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了招股書,計劃以“HSAI”為股票代碼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高盛、摩根士丹利、瑞信以及華泰國際擔任聯席主承銷商。

禾賽科技是全球自動駕駛及高級輔助駕駛(ADAS)激光雷達的領軍企業,主營業務為研發、制造、銷售高分辨率 3D 激光雷達以及激光氣體傳感器產品。激光雷達被廣泛用于無人駕駛汽車和機器人領域,被譽為廣義機器人的“眼睛”,是一種通過發射激光來測量物體與傳感器之間精確距離的主動測量裝置。

禾賽的客戶包括全球主流自動駕駛公司和頂級汽車廠商、一級供應商、機器人公司等,遍及全球40個國家、90多個城市。公司累計獲得包括小米、美團、博世、百度、光速、高瓴、CPE、啟明等機構超過5億美元的融資。

這并非禾賽科技首次謀求上市,早在2021年年初,禾賽科技向證監會提交了一系列上市材料,準備沖刺科創板,但僅僅3個月,便終止了上市申請。在2021年的申請中,禾賽科技擬融資20億元人民幣,而此次赴美上市,其擬募資1億美元,估值約30億美元,募資額較2021年募資額減少了一大半,這可能與美股激光雷達上市公司在2022年市值大跌有關,此次禾賽科技赴美上市能否讓激光雷達賽道重回投資人視野呢?

01 眾多頭部機構搶投的三位“85后”

說起禾賽科技的創立頗具戲劇性。

2012年末,李一帆在自駕游途中,順道拜訪了在斯坦福讀書的好友孫愷,半醉半醒間,兩人聊到了已經功成名就的校友時便萌生了成立自己的billion dollar company。后來他們又找來了同為斯坦福畢業的校友向少卿,于是由李一帆、孫愷、向少卿三位“85后”年輕人聯合創立的禾賽便于2012年底在硅谷成立了,之所以將公司的名字定為禾賽,是因為公司成立于硅谷最大的城市——圣何塞。

而這一年,李一帆還在美國美國伊利諾伊香檳分校機械工程系攻讀博士,孫愷正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工程系攻讀博士,僅稍微年長的向少卿在蘋果公司任iPhone硬件工程師。2013年,李一帆、孫愷均拿到了博士學位,但二者均未立即投入到禾賽科技的運營中去,李一帆畢業后去了美國西部數據公司,擔任首席工程師,同時兼職禾賽科技CEO,孫愷畢業后留在斯坦福繼續做研究,而向少卿也繼續留在蘋果。

一個創業者曾告訴筆者,“天下第一難事是創業,第二難事是讀博”,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創業過程中去是創業的大忌,也是在融資過程中,投資人最介意的事情,因此在2014年10月,李一帆、孫愷便全職投入到禾賽科技的工作中去了,分別擔任公司CEO和首席科學家,并在當月拿到了遠瞻資本、PreAngel、大米創投基金投資的200萬美元的天使輪融資,同年12月向少卿全職投入工作,擔任首席技術官。

公開資料顯示,遠瞻資本是一家著眼于中國及美國市場的早期創業投資基金,專注于移動互聯時代因消費升級和消費觀念升級引致的創新產品和創新商業模式的天使/VC股權投資,目前管理著兩支人民幣基金及一支美元基金。管理總資產數十億美金,投資國內外企業總市值超百億美金。

PreAngel天使投資品牌于2011年創辦,截至目前共管理10億人民幣總資產,投資了近300多個科技初創企業,其中60個項目在美國。其創始合伙人王利杰曾被成為“最窮天使投資人”,主要是因為PreAngel初創時期每筆投資額僅為5萬、10萬,根據知乎數據冰山的行業數據分析,其行業貢獻指數曾一度超越創新工場、啟明創投、險峰。

大米創投成立于2014年底,是一家專注于早中期成長型企業投資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主要投資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工業4.0等硬科技領域,目前管理三期基金。

目前在這三家機構的官網顯示的已投項目列表中均能看到禾賽科技的名字,可以看出禾賽科技對于這三家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可以拿出去說道的項目。

成立之初,“霧霾”成為影響國人健康的一大威脅,禾賽作出的第一款產品就是用激光進行大氣監測的。

后來禾賽又推出了激光氣體傳感器,包括手持式激光甲烷遙測儀及無人機載式激光甲烷遙測儀,用于天然氣泄漏排查,這款產品的精度做到了全世界最靈敏的5ppm.m,換句話說,即便在50米外百萬分之幾的極微小的天然氣泄漏,都可以被它很快地檢測到。

此外,禾賽還與另一個獨角獸企業,全球無人機巨頭大疆創新聯合開發了全球第一款搭載于無人機的天然氣安全監測系統,從此天然氣安全巡檢這一傳統領域徹底改頭換面。

不過這些不怎么炫酷的領域顯然不能滿足三位年輕人對于billion dollar company的暢想,2016年,拓展了新的發展方向——無人駕駛激光雷達。雖然谷歌在無人駕駛技術領域研發多年,但時至今日也未能在市場上占有絕對優勢,而2016年的無人駕駛領域群雄并起,在路線上也各有想法,比如以谷歌百度優步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選擇用激光雷達傳感器,來提高自己的解決方案的可靠性;而以馬斯克為代表的眾多創業公司,認為使用毫米波/超聲波雷達+攝像頭的方案就可以實現高水平的智能駕駛,激光雷達并非必需品。

在激光氣體遙感技術的積累,讓禾賽科技選擇了激光雷達路線,2016 年 10 月,公司在國內首次發布了 32 線激光雷達的路測掃描點云視頻,該產品入選了 2016 年國內十大亮點光學產業技術。同年11月,禾賽科技順利拿到了1.1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此次領投方為高達銳創,將門創投、盤古創投、遠瞻資本跟投,彼時估值6.16億人民幣。2017年8月,光速中國、百度資本加入,為其提供了2.5億人民幣的融資,估值也隨之叫到了29.6億人民幣,較上一輪翻了近5倍。

激光雷達之所以被馬斯克為代表的創業者放棄的主要原因就是成本太高,據說當時一顆激光雷達高達8萬美元,為了實現激光雷達高性能、低成本、高可靠性,芯片化是關鍵路徑。2017年底,禾賽科技成立芯片部門,自主設計芯片。

正在企業蒸蒸日上之時,孫愷這邊卻出了幺蛾子。2017年10月,孫愷在朋友圈公開自己出軌天風證券美女首席分析師崔琰,婚內出軌并不罕見,但如此大張旗鼓地在朋友圈公開的著實不多,這件事也多多少少影響到了禾賽科技的融資,接下來的一年半的時間里,禾賽科技都未有融資消息傳出。

隨著事件的慢慢平息,禾賽科技加快了融資節奏,博世創投、交銀國際、光速中國、啟明創投、高瓴創投、小米集團、美團、CPE源峰等創投圈的多家頭部機構紛紛加入,一級市場累計融資額超5.35億美元。

據招股書,截至目前,創始人及高管團隊合計持股26.8%,光速中國旗下基金Lightspeed Opportunity、Lightspeed China Partners分別持股9.3%和8.2%,是禾賽科技最大投資者。其余股東中,百度持股6.8%、博世持股6.6%,小米持股6.3%,遠瞻持股5.9%。

02 回歸L2,營收迎爆發式增長

禾賽科技的收入主要來自于兩大板塊,產品和相關服務及配件,其中產品主要有兩種,分別是激光雷達和氣體檢測裝置甲烷遙測儀。相關服務和配件則是指激光雷達相關配件、相關工程軟件服務和相關延保服務。

禾賽科技的激光雷達共有5個系列10款產品,并主要應用在各種具備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能力的乘用車或商用車;各種掃地機器人、物流機器人、送貨機器人等機器人場景,以及各種貨運和客運的自動駕駛車隊等三個方面。

激光雷達是禾賽科技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占比9成以上。從2019年到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分別為3.481億元、 4.155億元、7.208 億元、7.935億元,2022年前三季度的收入超過了2021年全年收入。從收入結構來看,激光雷達銷售收入分別為3.28億、3.46億,6.85億和7.27億元人民幣,在整體收入中分別占比94.2%、83.6%、95.1%和91.6%。

而2021年和2022年,禾賽科技激光雷達的產品收入從2021年前三季度的4.3億元增長至2022年前9個月的7.266億元,同比增長67.5%。這主要是因為禾賽科技在產品上做了調整。

一直以來,禾賽科技的產品研發主要圍繞L4級別自動駕駛展開的,推出了主要服務于L4級別以上自動駕駛的機械式激光雷達,百度、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國內頭部自動駕駛企業采用的都是禾賽的這款產品。

然而經過多年的發展,至今L4級別自動駕駛仍未能落地,反而是L2級別輔助駕駛需求爆發式增長,于是許多自動駕駛企業為了生存紛紛轉向L2的落地,為此禾賽科技也作出了相應調整。

由于乘用車對激光雷達的可靠性、性價比、穩定性、量產規模都有更多的要求,再加上激光雷達技術的進步,機械式激光雷達也逐漸被半固態(混合固態)激光雷達替代。

2021年,禾賽科技推出面向乘用車的半固態激光雷達AT128,并迅速獲得理想、上汽、路特斯等車企的定點。

不過,產品的調整也給禾賽科技的毛利帶來一定的壓力,毛利水平逐年下滑。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三季度,禾賽科技產品毛利率分別為70.3%、57.5%、53.0%、44%。不過即便如此,禾賽科技的毛利率仍遠超海外激光雷達上市公司,其中Velodyne、Luminar、Innoviz的毛利率甚至為負。

與許多科技企業一樣,上市前禾賽科技仍處于虧損狀態,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三季度,禾賽科技凈虧損分別為1.2億元、1.07億元、2.45億元、1.65億元,其中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較上年同期收窄。

虧損主要因為高額的研發投入,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禾賽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5億元、2.3億元、3.68億元、3.76億元,占同期營收比例分別為43.0%、55.3%、51.1%以及47.4%。如此高比例的研發投入即便在整個科創板也是不多見的。如此高的研發投入,禾賽科技到底花去哪里了呢?招人。

招股書顯示,從2021年前三季度到2022年前三季度,禾賽科技的研發人員從316人增加到491人,僅工資支出就增加了9120萬元人民幣。

自2017年,禾賽科技開始建立專攻激光雷達專用芯片的團隊,芯片化成為激光雷達賽道新的戰場,硬科技人才也成為新戰場的必爭之地。

03 百度、小米積極布局激光雷達

禾賽科技是ADAS市場上為數不多的向汽車原始設備制造商大量出貨激光雷達產品的公司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每月出貨1萬臺激光雷達的公司。

產品調整后,2021年禾賽科技的激光雷達占據了全球市場大約60%的份額,全球15家頂級自動駕駛公司中就有12家使用其激光雷達作為主要的激光雷達解決方案。而第二、第三和第四大廠商的市場份額分別約為12%、7%和6%,三者之和也無法與禾賽科技匹敵。

然而在摩爾定律下,在科技圈永遠不存在“躺賺”,想要保持優勢,不僅需要對自身產品迭代升級,還需要盯緊各種顛覆性新技術。激光雷達幾經演變,也在從混合固態向純固態雷達轉變,而芯片便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除來自國外老牌激光雷達企業的競爭外,國內相關創業企業也不甘落后,其中就包括速騰聚創、亮道智能、一徑科技、圖達通等頭部企業。

速騰聚創成立于2014年8月,總部位于深圳,核心管理團隊來自哈工大,先后得到東方富海、普禾資本、復星集團、北汽集團、宇通客車、德賽西威、長江小米基金、云峰基金、廣汽集團、吉利控股、比亞迪等機構的投資,與禾賽科技的投資方相比,速騰聚創得到了更多產業資本的青睞,2022年11月完成了最新一輪融資,由吉利、北汽、廣汽投資。

圖達通成立于2016年,在硅谷、蘇州和上海設有研發中心,在寧波和武漢擁有高度工業化的車規級激光雷達制造基地,核心管理團隊來自于北大,先后得到了高榕資本、蔚來資本、斯道資本、淡馬錫、愉悅資本、BAI資本、順為資本等機構投資,2022年1月完成C輪融資,投資機構為海峽私募基金。

亮道智能成立于2017年,總部位于北京,在德國柏林設有歐洲研發中心,同時在上海、重慶、慕尼黑成立了商務運營中心。公司的董事長與CTO均曾留學德國,先后得到四維圖新、小智投資、南方工業基金、國投招商、虹軟科技、朗瑪峰創投、彬復資本等機構的投資,最新一輪為2022年11月完成的B輪融資。

一徑科技成立于2017年11月,總部位于北京,高管團隊均畢業于清華,先后得到明勢資本、英諾天使基金、復星、尚頎資本、松禾資本、英特爾投資、小鵬汽車、百度、元生資本、中信證券等機構投資,最新一輪融資在2022年11月完成。

對比目前國內幾家頭部的激光雷達企業可以發現,小米在激光雷達的布局最為積極,包括禾賽科技在內,5家頭部企業中,小米參與投資了3家,百度次之,參投了2家,此外產業資本,尤其是車企對這一賽道也頗為青睞。

從2014到2023,國內到激光雷達企業也走過了將近10個年頭,無論在技術水平還是在市占率上均已建立一定的優勢,隨著禾賽科技率先沖刺資本市場,激光雷達賽道的競爭將進入下一個階段。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三位85后打響開年赴美上市第一槍

禾賽科技沖擊中國激光雷達第一股。

文|融中財經 風信子

編輯|吾人

2023年一開年,禾賽科技,中國激光雷達獨角獸便開啟了赴美上市之路,如果能順利登陸納斯達克,它將成為“中國激光雷達第一股”。

新年伊始,疫情陰霾逐漸散去,促進經濟全面恢復成為2023年最重要的任務,行動最快的當然是江浙企業,年前就奔赴海外搶單,投資人也不甘落后,準備大干一場。

同時美元加息放緩預期下,資本市場一掃2022年跌跌不休的趨勢,強勢上漲,年初至今上證指數上漲5.64%,深證成指上漲9.61%,恒生指數上漲11.93%,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2.83%,納斯達克指數上漲10.68%,全球其他指數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全球資本市場回暖,退出環境改善,禾賽科技抓住機遇,在春節假期前一周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了招股書,計劃以“HSAI”為股票代碼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高盛、摩根士丹利、瑞信以及華泰國際擔任聯席主承銷商。

禾賽科技是全球自動駕駛及高級輔助駕駛(ADAS)激光雷達的領軍企業,主營業務為研發、制造、銷售高分辨率 3D 激光雷達以及激光氣體傳感器產品。激光雷達被廣泛用于無人駕駛汽車和機器人領域,被譽為廣義機器人的“眼睛”,是一種通過發射激光來測量物體與傳感器之間精確距離的主動測量裝置。

禾賽的客戶包括全球主流自動駕駛公司和頂級汽車廠商、一級供應商、機器人公司等,遍及全球40個國家、90多個城市。公司累計獲得包括小米、美團、博世、百度、光速、高瓴、CPE、啟明等機構超過5億美元的融資。

這并非禾賽科技首次謀求上市,早在2021年年初,禾賽科技向證監會提交了一系列上市材料,準備沖刺科創板,但僅僅3個月,便終止了上市申請。在2021年的申請中,禾賽科技擬融資20億元人民幣,而此次赴美上市,其擬募資1億美元,估值約30億美元,募資額較2021年募資額減少了一大半,這可能與美股激光雷達上市公司在2022年市值大跌有關,此次禾賽科技赴美上市能否讓激光雷達賽道重回投資人視野呢?

01 眾多頭部機構搶投的三位“85后”

說起禾賽科技的創立頗具戲劇性。

2012年末,李一帆在自駕游途中,順道拜訪了在斯坦福讀書的好友孫愷,半醉半醒間,兩人聊到了已經功成名就的校友時便萌生了成立自己的billion dollar company。后來他們又找來了同為斯坦福畢業的校友向少卿,于是由李一帆、孫愷、向少卿三位“85后”年輕人聯合創立的禾賽便于2012年底在硅谷成立了,之所以將公司的名字定為禾賽,是因為公司成立于硅谷最大的城市——圣何塞。

而這一年,李一帆還在美國美國伊利諾伊香檳分校機械工程系攻讀博士,孫愷正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工程系攻讀博士,僅稍微年長的向少卿在蘋果公司任iPhone硬件工程師。2013年,李一帆、孫愷均拿到了博士學位,但二者均未立即投入到禾賽科技的運營中去,李一帆畢業后去了美國西部數據公司,擔任首席工程師,同時兼職禾賽科技CEO,孫愷畢業后留在斯坦福繼續做研究,而向少卿也繼續留在蘋果。

一個創業者曾告訴筆者,“天下第一難事是創業,第二難事是讀博”,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創業過程中去是創業的大忌,也是在融資過程中,投資人最介意的事情,因此在2014年10月,李一帆、孫愷便全職投入到禾賽科技的工作中去了,分別擔任公司CEO和首席科學家,并在當月拿到了遠瞻資本、PreAngel、大米創投基金投資的200萬美元的天使輪融資,同年12月向少卿全職投入工作,擔任首席技術官。

公開資料顯示,遠瞻資本是一家著眼于中國及美國市場的早期創業投資基金,專注于移動互聯時代因消費升級和消費觀念升級引致的創新產品和創新商業模式的天使/VC股權投資,目前管理著兩支人民幣基金及一支美元基金。管理總資產數十億美金,投資國內外企業總市值超百億美金。

PreAngel天使投資品牌于2011年創辦,截至目前共管理10億人民幣總資產,投資了近300多個科技初創企業,其中60個項目在美國。其創始合伙人王利杰曾被成為“最窮天使投資人”,主要是因為PreAngel初創時期每筆投資額僅為5萬、10萬,根據知乎數據冰山的行業數據分析,其行業貢獻指數曾一度超越創新工場、啟明創投、險峰。

大米創投成立于2014年底,是一家專注于早中期成長型企業投資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主要投資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工業4.0等硬科技領域,目前管理三期基金。

目前在這三家機構的官網顯示的已投項目列表中均能看到禾賽科技的名字,可以看出禾賽科技對于這三家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可以拿出去說道的項目。

成立之初,“霧霾”成為影響國人健康的一大威脅,禾賽作出的第一款產品就是用激光進行大氣監測的。

后來禾賽又推出了激光氣體傳感器,包括手持式激光甲烷遙測儀及無人機載式激光甲烷遙測儀,用于天然氣泄漏排查,這款產品的精度做到了全世界最靈敏的5ppm.m,換句話說,即便在50米外百萬分之幾的極微小的天然氣泄漏,都可以被它很快地檢測到。

此外,禾賽還與另一個獨角獸企業,全球無人機巨頭大疆創新聯合開發了全球第一款搭載于無人機的天然氣安全監測系統,從此天然氣安全巡檢這一傳統領域徹底改頭換面。

不過這些不怎么炫酷的領域顯然不能滿足三位年輕人對于billion dollar company的暢想,2016年,拓展了新的發展方向——無人駕駛激光雷達。雖然谷歌在無人駕駛技術領域研發多年,但時至今日也未能在市場上占有絕對優勢,而2016年的無人駕駛領域群雄并起,在路線上也各有想法,比如以谷歌百度優步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選擇用激光雷達傳感器,來提高自己的解決方案的可靠性;而以馬斯克為代表的眾多創業公司,認為使用毫米波/超聲波雷達+攝像頭的方案就可以實現高水平的智能駕駛,激光雷達并非必需品。

在激光氣體遙感技術的積累,讓禾賽科技選擇了激光雷達路線,2016 年 10 月,公司在國內首次發布了 32 線激光雷達的路測掃描點云視頻,該產品入選了 2016 年國內十大亮點光學產業技術。同年11月,禾賽科技順利拿到了1.1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此次領投方為高達銳創,將門創投、盤古創投、遠瞻資本跟投,彼時估值6.16億人民幣。2017年8月,光速中國、百度資本加入,為其提供了2.5億人民幣的融資,估值也隨之叫到了29.6億人民幣,較上一輪翻了近5倍。

激光雷達之所以被馬斯克為代表的創業者放棄的主要原因就是成本太高,據說當時一顆激光雷達高達8萬美元,為了實現激光雷達高性能、低成本、高可靠性,芯片化是關鍵路徑。2017年底,禾賽科技成立芯片部門,自主設計芯片。

正在企業蒸蒸日上之時,孫愷這邊卻出了幺蛾子。2017年10月,孫愷在朋友圈公開自己出軌天風證券美女首席分析師崔琰,婚內出軌并不罕見,但如此大張旗鼓地在朋友圈公開的著實不多,這件事也多多少少影響到了禾賽科技的融資,接下來的一年半的時間里,禾賽科技都未有融資消息傳出。

隨著事件的慢慢平息,禾賽科技加快了融資節奏,博世創投、交銀國際、光速中國、啟明創投、高瓴創投、小米集團、美團、CPE源峰等創投圈的多家頭部機構紛紛加入,一級市場累計融資額超5.35億美元。

據招股書,截至目前,創始人及高管團隊合計持股26.8%,光速中國旗下基金Lightspeed Opportunity、Lightspeed China Partners分別持股9.3%和8.2%,是禾賽科技最大投資者。其余股東中,百度持股6.8%、博世持股6.6%,小米持股6.3%,遠瞻持股5.9%。

02 回歸L2,營收迎爆發式增長

禾賽科技的收入主要來自于兩大板塊,產品和相關服務及配件,其中產品主要有兩種,分別是激光雷達和氣體檢測裝置甲烷遙測儀。相關服務和配件則是指激光雷達相關配件、相關工程軟件服務和相關延保服務。

禾賽科技的激光雷達共有5個系列10款產品,并主要應用在各種具備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能力的乘用車或商用車;各種掃地機器人、物流機器人、送貨機器人等機器人場景,以及各種貨運和客運的自動駕駛車隊等三個方面。

激光雷達是禾賽科技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占比9成以上。從2019年到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分別為3.481億元、 4.155億元、7.208 億元、7.935億元,2022年前三季度的收入超過了2021年全年收入。從收入結構來看,激光雷達銷售收入分別為3.28億、3.46億,6.85億和7.27億元人民幣,在整體收入中分別占比94.2%、83.6%、95.1%和91.6%。

而2021年和2022年,禾賽科技激光雷達的產品收入從2021年前三季度的4.3億元增長至2022年前9個月的7.266億元,同比增長67.5%。這主要是因為禾賽科技在產品上做了調整。

一直以來,禾賽科技的產品研發主要圍繞L4級別自動駕駛展開的,推出了主要服務于L4級別以上自動駕駛的機械式激光雷達,百度、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國內頭部自動駕駛企業采用的都是禾賽的這款產品。

然而經過多年的發展,至今L4級別自動駕駛仍未能落地,反而是L2級別輔助駕駛需求爆發式增長,于是許多自動駕駛企業為了生存紛紛轉向L2的落地,為此禾賽科技也作出了相應調整。

由于乘用車對激光雷達的可靠性、性價比、穩定性、量產規模都有更多的要求,再加上激光雷達技術的進步,機械式激光雷達也逐漸被半固態(混合固態)激光雷達替代。

2021年,禾賽科技推出面向乘用車的半固態激光雷達AT128,并迅速獲得理想、上汽、路特斯等車企的定點。

不過,產品的調整也給禾賽科技的毛利帶來一定的壓力,毛利水平逐年下滑。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三季度,禾賽科技產品毛利率分別為70.3%、57.5%、53.0%、44%。不過即便如此,禾賽科技的毛利率仍遠超海外激光雷達上市公司,其中Velodyne、Luminar、Innoviz的毛利率甚至為負。

與許多科技企業一樣,上市前禾賽科技仍處于虧損狀態,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三季度,禾賽科技凈虧損分別為1.2億元、1.07億元、2.45億元、1.65億元,其中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較上年同期收窄。

虧損主要因為高額的研發投入,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禾賽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5億元、2.3億元、3.68億元、3.76億元,占同期營收比例分別為43.0%、55.3%、51.1%以及47.4%。如此高比例的研發投入即便在整個科創板也是不多見的。如此高的研發投入,禾賽科技到底花去哪里了呢?招人。

招股書顯示,從2021年前三季度到2022年前三季度,禾賽科技的研發人員從316人增加到491人,僅工資支出就增加了9120萬元人民幣。

自2017年,禾賽科技開始建立專攻激光雷達專用芯片的團隊,芯片化成為激光雷達賽道新的戰場,硬科技人才也成為新戰場的必爭之地。

03 百度、小米積極布局激光雷達

禾賽科技是ADAS市場上為數不多的向汽車原始設備制造商大量出貨激光雷達產品的公司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每月出貨1萬臺激光雷達的公司。

產品調整后,2021年禾賽科技的激光雷達占據了全球市場大約60%的份額,全球15家頂級自動駕駛公司中就有12家使用其激光雷達作為主要的激光雷達解決方案。而第二、第三和第四大廠商的市場份額分別約為12%、7%和6%,三者之和也無法與禾賽科技匹敵。

然而在摩爾定律下,在科技圈永遠不存在“躺賺”,想要保持優勢,不僅需要對自身產品迭代升級,還需要盯緊各種顛覆性新技術。激光雷達幾經演變,也在從混合固態向純固態雷達轉變,而芯片便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除來自國外老牌激光雷達企業的競爭外,國內相關創業企業也不甘落后,其中就包括速騰聚創、亮道智能、一徑科技、圖達通等頭部企業。

速騰聚創成立于2014年8月,總部位于深圳,核心管理團隊來自哈工大,先后得到東方富海、普禾資本、復星集團、北汽集團、宇通客車、德賽西威、長江小米基金、云峰基金、廣汽集團、吉利控股、比亞迪等機構的投資,與禾賽科技的投資方相比,速騰聚創得到了更多產業資本的青睞,2022年11月完成了最新一輪融資,由吉利、北汽、廣汽投資。

圖達通成立于2016年,在硅谷、蘇州和上海設有研發中心,在寧波和武漢擁有高度工業化的車規級激光雷達制造基地,核心管理團隊來自于北大,先后得到了高榕資本、蔚來資本、斯道資本、淡馬錫、愉悅資本、BAI資本、順為資本等機構投資,2022年1月完成C輪融資,投資機構為海峽私募基金。

亮道智能成立于2017年,總部位于北京,在德國柏林設有歐洲研發中心,同時在上海、重慶、慕尼黑成立了商務運營中心。公司的董事長與CTO均曾留學德國,先后得到四維圖新、小智投資、南方工業基金、國投招商、虹軟科技、朗瑪峰創投、彬復資本等機構的投資,最新一輪為2022年11月完成的B輪融資。

一徑科技成立于2017年11月,總部位于北京,高管團隊均畢業于清華,先后得到明勢資本、英諾天使基金、復星、尚頎資本、松禾資本、英特爾投資、小鵬汽車、百度、元生資本、中信證券等機構投資,最新一輪融資在2022年11月完成。

對比目前國內幾家頭部的激光雷達企業可以發現,小米在激光雷達的布局最為積極,包括禾賽科技在內,5家頭部企業中,小米參與投資了3家,百度次之,參投了2家,此外產業資本,尤其是車企對這一賽道也頗為青睞。

從2014到2023,國內到激光雷達企業也走過了將近10個年頭,無論在技術水平還是在市占率上均已建立一定的優勢,隨著禾賽科技率先沖刺資本市場,激光雷達賽道的競爭將進入下一個階段。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城县| 都兰县| 鄂温| 池州市| 克东县| 延津县| 辽源市| 黔西县| 红原县| 海口市| 平潭县| 井冈山市| 奈曼旗| 肥乡县| 南汇区| 方山县| 永春县| 麟游县| 北京市| 湾仔区| 石林| 芷江| 和田县| 清镇市| 上蔡县| 南陵县| 伊宁市| 鲁山县| 丽水市| 沙湾县| 沙坪坝区| 临湘市| 石河子市| 吉木萨尔县| 长治县| 宁陵县| 准格尔旗| 荔浦县| 陆河县| 阆中市| 江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