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龐宇
被蘋果“拋棄”后,歐菲光(002456.SZ)的日子持續“難過”。
歐菲光1月30日晚間披露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41億元至52億元,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虧損39.6億元至50.8億元。
這已經是歐菲光連續第三年虧損。2020年、2021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19.45億元、26.25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虧損20.61億元、25.82億元。2022年預告最高虧損金額是上一年度虧損的近2倍。
1月31日,歐菲光股價跌1.95%,收于5.04元/股。自2020年7月以來,該股便持續震蕩下行。2022年其股價累計跌幅逾50%。
作為國內知名的光學鏡頭企業,歐菲光曾是蘋果的重要供應商,卻在兩年前被剔除“果鏈”。2021年3月,歐菲光公告稱,收到境外特定客戶的通知,對方計劃終止與公司及其子公司的采購關系,后續公司將不再從特定客戶取得現有業務訂單。采購關系最終于2021年第二季度終止。這對歐菲光業績造成“致命性”打擊。

歐菲光在業績預告中提到,公司業績出現大幅虧損有多重原因。
首要原因是受特定客戶終止采購關系的影響。2022年與特定客戶相關的出貨量同比大幅下降,同時承擔了與其相關的在終止采購關系后所發生的固定運營成本。
其次,H客戶智能手機業務產品出貨量同比大幅下降,導致經營性虧損。
此外,大額資產減值損失亦導致了業績虧損。歐菲光表示,受終端市場需求放緩影響,公司相關產品出貨量大幅減少、產能利用率下降,對公司各類資產進行全面清查和減值測試,對可能發生減值損失的資產計提減值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自痛失大客戶后,歐菲光已連續三年發生大額資產減值。2020年、2021年已別計提資產減值準備27.71億元、11.70億元。而2022年前三季度各項資產減值準備計提額飆升至14.96億元,較上年同期近乎翻倍。對于這一情況,深交所曾多次在問詢函或關注函中要求公司說明發生大額資產減值的原因,以前年度相關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是否充分。
據了解,蘋果供應商的設備定制化程度非常高,一旦被踢出果鏈,設備損失不容小覷。但界面新聞注意到,在多次計提減值后,截至2021年年末,歐菲光與國外特定客戶相關的資產中,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僅剩1194.34萬元,存貨及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均為0。
也就是說,在出清完國外特定客戶相關資產后,資產減值損失仍是造成歐菲光虧損的一顆“大雷”。
2022年前三季度最大一項資產減值損失為存貨,這與消費市場整體疲弱有關。歐菲光稱系受到下游消費電子產品銷量下滑影響,部分存貨的市場價格低于可變現凈值。不難看出,在這輪消費電子“寒冬”中,作別蘋果供應商身份后的歐菲光,產品愈發“難賣”。

歐菲光主營業務產品包括光學影像模組、光學鏡頭、微電子及智能汽車相關產品等,廣泛應用于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和智能汽車領域。
近年來,公司大力發展智能汽車業務,如車載攝像頭已實現量產,并將產品線拓展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不過,多年布局后,目前智能汽車類產品營收占比不到8%。
新領域方面,歐菲光憑布局了智能家居、VR/AR、掃地機器人、運動相機、工業及醫療相關產品等領域的光學鏡頭、影像模組等環節,目前已有部分產品實現量產,但截至目前相關產品對業績貢獻甚微。
歐菲光在業績預告中提示風險稱,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公司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凈利潤孰低者均為負值,且最近一年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對其股票交易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鑒于歐菲光已連續兩年凈利潤虧損,且預計2022年度凈利潤繼續為負值,若2022年度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則公司股票將可能在2022年年度報告披露后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