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侯瑞寧
時隔一年,日本重新成為全球第一大液化天然氣(LNG)進口國。
1月29日,金聯創援引日本經濟產業省最新公布數據稱,2022年日本LNG進口量近7200萬噸,同比下降3.1%,但超越中國再次成為全球第一大LNG進口國。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進口LNG約6344萬噸,同比減少19.5%;進口金額超過3488億元,同比增長22.7%。
接受界面新聞采訪的多位分析人士均表示,去年在俄烏沖突影響下,國際LNG現貨價格高漲,影響了各國LNG采購商的積極性。
2022年,普氏日韓LNG期貨(JKM)平均價格為34.00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同比增長1.26倍。
金聯創天然氣分析師呂娜對界面新聞稱,日本LNG長協占比較大,現貨價格對其影響有限,這導致其LNG進口量下滑幅度較小。
呂娜指出,在LNG進口成本高企的背景下,中國主要進口商減少了LNG現貨采買。
“亞歐套利窗口的開啟,讓貿易商積極地將資源到貨地由亞洲轉向歐洲,以賺取高額價差。”隆眾資訊天然氣分析師王皓浩指出了另一個原因。
此外,管道氣進口成本遠低于LNG、中俄東線加大對國內天然氣的供應以及暖冬天氣,也抑制了國內LNG的進口。
從需求方面看,去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呈現下降趨勢。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3319億立方米,同比下降1.2%。
此前國內多家分析機構預測,2022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將出現首次負增長。
去年,中國LNG的進口來源國超過20個,進口量超百萬噸的進口國有七個,分別為澳大利亞、卡塔爾、馬來西亞、俄羅斯、印尼、巴布亞新幾內亞和美國。
其中,中國從卡塔爾進口的同比增幅最大;從美國進口的降幅最大。美國從2021年的中國第三大LNG進口來源國,降為第七大。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LNG約2185.3萬噸,同比減少30%;從卡塔爾進口1569.57萬噸,同比增加75%;從馬來西亞進口736.9萬噸,同比減少11%。
去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LNG為650.49萬噸,同比增44%;從印尼進口374.46萬噸,同比降27%;從巴布亞新幾內亞進口252.37萬噸,同比減少20%;從美國進口209.02萬噸,同比減少77%。

呂娜認為,中國從卡塔爾進口LNG大幅增加,主要得益于中海油、中石化與卡塔爾新簽的LNG長協,均在2022年初開始執行。
日經中文網援引歐洲調查公司Rystad Energy的數據顯示,中國2021-2022年簽署的LNG長期合同采購量,達到每年約5000萬噸。這是中國在2015-2020年每年采購量的3倍。
王皓浩和呂娜均認為,中國從美國進口LNG大幅減少,主要是去年歐洲氣價高企,吸引了大量美國資源流入歐洲。同時,因天然氣需求放緩、現貨進口成本高企等因素,中國減少了對美國LNG的現貨采買。
2021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LNG進口國。這是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中國首次成為全球最大LNG進口國。
2022年1月6日,能源咨詢機構IHS Markit(NYSE:INFO)發布《2021的LNG貿易:失控與復蘇》報告稱,2021年中國進口LNG達8140萬噸,同比增長18%;日本LNG進口量為7500萬噸,與上一年基本持平。
中國海關數據則顯示,2021年中國進口LNG約7893萬噸,同比增加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