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牛其昌
連花清瘟銷量爆發式的增長,令以嶺藥業(002603.SZ)去年第四季度凈利潤預增超500%。
1月30日晚間,以嶺藥業發布2022年全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2年歸母凈利21.50億元-24.19億元,同比增長60%-80%。業績變動的原因主要是“報告期內公司主導產品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實現一定幅度增長”。
以嶺藥業的業績爆發與四季度的貢獻密不可分。
界面新聞注意到,2022年前三季度,以嶺藥業實現營收79.46億元,同比下降2.04%,歸屬凈利潤14.14億元,同比增長15.58%。根據業績預告推算,以嶺藥業四季度單季實現凈利潤達7.36億元至10.05億元,較2021年四季度同比增長512%-736%,環比增長101%-175%

在以嶺藥業四季度業績暴漲的背后,是去年11月份優化疫情防控二十條政策落地后,新冠感染最終回歸“乙類乙管”,國內疫情經歷了一波反復。隨著家庭備藥需求爆發 ,連花清瘟膠囊成為公眾“備藥”的首選。
根據2022年3月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中,除將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繼續列為中醫治療醫學觀察期推薦用藥外,還將其列為臨床治療期(確診病例)輕型和普通型推薦用藥。
在此背景下,“連花清瘟膠囊賣斷貨”的話題一度登上熱搜。而作為連花清瘟藥品的唯一生產商,以嶺藥業自然成為市場追捧的焦點。
針對“斷貨”傳聞,以嶺藥業曾回應稱,公司的生產基本沒有受到影響,目前銷售情況一切正常。近兩年公司一直在做產能提升的系列工作,產能已得到大幅提升,公司生產計劃是“以銷定產”,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生產計劃,以保障市場的供應。

實際上,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以連花清瘟為代表的抗感冒類藥就已成為“帶飛”以嶺藥業業績的主力。
縱觀2017年至2021年,以連花清瘟藥物為代表的抗感冒類藥分別實現銷售收入6.51億元、12.05億元、17.03億元、42.56億元、41.08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15.96%、25.03、29.24%、48.46%、40.60%,呈逐年上漲趨勢。
也就是說,在疫情之前,連花清瘟類抗感冒類藥營收遠低于心腦血管類產品;而在疫情發生后,連花清瘟的收入已連續兩年突破40億元,總營收的貢獻比例均在四成以上。
僅從2022年上半年來看,抗感冒類藥就已實現25.53億元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6072萬元,營收占比由去年的42.27%提高至45.87%,成為以嶺藥業第一大業務板塊。
據國金證券研報顯示,在去年四季度疫情反復中,連花清瘟銷售大幅增長,預計2022年銷售額超過65億元,相比2020年2021年的40-43億元年銷售額,實現銷售規模的新突破。
以嶺藥業在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透露,2022年前三季度連花清瘟因其治療新冠、流感及感冒的特殊產品屬性,其收入在2021年較高基數下仍實現了同比增長。
與此同時,連花清瘟在海外銷售情況良好,已在22個國家和我國香港、澳門地區注冊獲得上市許可并實現銷售。未來,公司會繼續推進連花清瘟的海外注冊和銷售工作,進一步擴大產品的海外市場份額。
國金證券研報提到,除連花清瘟類藥物之外,以嶺藥業有3款中藥創新藥參與2022年醫保目錄談判,其中連花清咳膠囊零降幅續約成功,新產品解郁除煩膠囊和益腎養心安神片順利納入醫保目錄,預計2023年開始放量。
此外,公司心腦血管領域的通、參、芪三款產品,以及二線專利產品受疫情影響,2022年銷售額有小幅下滑,預計2023年隨著診療恢復,將實現恢復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