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日前,易方達、南方、鵬華等多家公募披露了采取混合策略的封閉式債券基金發行材料,這意味著自去年6月份上報證監會后,債券基金又一創新產品即將面市。
從該類產品的發行資料來看,創新點主要在于:部分資產采用買入并持有至到期的策略、并采用攤余成本法估值;部分資產采用市值法估值,但仍存在著基金份額凈值波動的風險。

“簡單來說,混合策略就是將交易型策略和買入并持有到期策略相結合、將市值法估值和攤余成本法估值相結合。”南方基金表示,這類創新產品有兩大優勢,一方面是部分持倉采用買入并持有到期策略以及攤余成本法估值,能夠一定程度上加強凈值穩定性,另一方面是部分持倉采用交易型策略和市值法估值,能夠豐富組合的收益手段,兩者的結合能夠部分減少凈值波動,提供更大的組合風險收益靈活度。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與傳統開放式債券基金不同,混合策略債基采取封閉式的運作方式,封閉期內不開放申購和主動贖回,資金穩定性強。一方面可有效降低規模變動對業績波動的影響,有利于提高組合的投資收益水平,發揮基金管理人專業投資、長期投資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進一步引導培育投資者長期投資、理性投資的習慣。
需要注意的是,混合策略債基與普通產品一樣存在投資風險,并不必然實現“凈值穩定增長”。
南方基金介紹稱,在封閉期內,混合策略債基持有的部分資產采用買入并持有到期策略,一般情況下,持有的采用買入并持有到期策略的資產品種和結構在封閉期內不會發生變化,在行情波動時,可能損失一定的交易收益。
而對于采用攤余成本計量的資產,將以預期信用損失為基礎進行減值會計處理并確認損失準備,可能造成基金份額凈值下跌。攤余成本計量不等同于保本,采用攤余成本計量的資產如發生實質違約等重大不利變化,可能導致基金份額凈值下跌或基金資產損失。投資者投資該類產品,應綜合考量產品投資風險、流動性和收益水平,做出投資決策。
雖然混合策略產品在公募基金領域尚無先例,但在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中已成熟運作多年。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期限6個月以上的封閉式固收類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包括養老試點理財產品等,普遍采用混合投資策略。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采用混合投資策略模式的理財產品規模近5萬億元。
也有公募人士表示, 混合策略債基是基金行業對于中低波動型固收類產品的一大創新。 “去年年末,債券基金因為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了較大的凈值波動,個人投資者對收益風險特征穩定的投資品種有迫切的需求。”他表示,此類產品對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都有意義。對于前者,隨著國內居民家庭資產的不斷增長,個人投資者理財需求不斷擴大,是混合策略債基非常重要的目標客戶群體。而對于機構投資者,該類基金也可以作為機構投資者的資產配置工具,各類資產管理產品,如公募理財產品、養老金也可能是潛在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