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李科文
編輯 | 謝欣
1月30日,榮昌生物預告上市后首份年報成績單——2022年業績預告。預告顯示,榮昌生物由盈轉虧,預計2022年凈利潤虧損9710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虧損約11.11億元。
業績預告發布后,11月31日,榮昌生物中午收盤報價80.60元/股,跌3.91%。
在2021年,榮昌生物還實現了2.76億元凈利潤;實現者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17.6億元。對于此次虧損,榮昌生物方面稱,2021年公司授權西雅圖基因公司獲得維迪西妥單抗在榮昌生物區域以外地區的全球開發和商業化權益,收到西雅圖基因公司支付的2億美元首付款并確認收入,本年度公司沒有此部分收入,且隨著公司新藥研發管線持續推進,多個創新藥物處于關鍵試驗研究階段,研發投入保持較高水平。
同時,公司商業化能力尚處于前期建設階段,仍需持續投入較多的團隊建設費用和學術推廣活動開支。因此,公司2022年度凈利潤為負,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均虧損。
實際上,2021年榮昌生物實現盈利,正是由于授權西雅圖基因公司獲得維迪西妥單抗在榮昌生物區域以外地區的全球開發和商業化權益,收到西雅圖基因公司支付的2億美元首付款并確認收入。當年,這筆收入讓榮昌生物結束了連續多年的虧損。
榮昌生物是按第五套上市標準的創新型生物制藥企業,目前擁有泰它西普(RC18)和以及中國首款自主研發的ADC創新藥維迪西妥單抗(RC48)兩款商業化的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年底,泰它西普與維迪西妥單抗正式被納入醫保目錄,因此,兩款產品在2022年銷售放量,本是一件預估之內的事情,但根據目前的財報來看,兩款產品在進入醫保后的銷售表現并不能讓市場滿意。
應該說,在2022年上半年泰它西普與維迪西妥單抗的銷售放量還是不錯的,榮昌生物2022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當期實現營收3.5億元,教去年同期的3092萬元增長1033.35%。
不過,到了2022年下半年,兩款產品的銷售卻直轉急下。榮昌生物想繼續“大干一場”卻撲了空。綜合榮昌生物前三季度業績報告,可見從第二季度后環比的營收增長率出現了大幅下降。
顯然,由于泰它西普與維迪西妥單抗在2022年下半年銷售放量不力,這也直接導致兩款產品全年銷售不及預期,進而使得榮昌生物全年虧損加劇。
而銷售放量不力也導致榮昌生物原本計劃的生產工作產生了一系列問題。全年看,榮昌生物單季環比的預付款項增加,存貨數量不斷上升,且應收賬款也因回款速度下降而增加。
回顧去年第四季度是疫情影響最嚴重的階段,預計榮昌生物第四季度單季度的營收將繼續受阻,且存貨、應收賬款、預付款項將會再進一步上升。
雖然泰它西普與維迪西妥單抗已進入醫保,但目前,其所創造的營收還尚未覆蓋研發費用與銷售費用的支出。
榮昌生物曾對泰它西普與維迪西妥單抗放量趨勢十分樂觀,并計劃繼續擴大商業化團隊。此前信息披露,2022年上半年,榮昌生物的自身免疫商業化團隊涵蓋全國31個省級行政單位的241個地級市的1021家醫院。截止于2022年6月30日,該自身免疫商業化團隊已準入337家醫院,及717家雙通道藥房。
此外,榮昌生物研發管線增加、持續進行藥物的臨床研發導致臨床試驗費、測試費等費用增加。其中,研發人員增加、員工工資水平上漲導致人員費用增加。此外,還有抗體大樓轉固及新購研發設備導致折舊費增加。這也就導致營收無法覆蓋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