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李運恒
公共閱讀水準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地的文化實踐。根據最新報道,2023年1月29日,重慶軌道2號線牛角沱站、較場口站,免費開放了自助借書柜供市民免費借閱圖書。據介紹,這種自助借書柜每個可放置96本圖書,市民只要用手機掃描書柜上的二維碼就能免費借書和還書。接下來,根據軌道交通站點客流及現場情況,“自助借書柜”將被逐步推廣至軌道交通其他線路。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215個,全國公共圖書館實際持證讀者數量超1.03億人。根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國公共圖書館總藏量為126178萬冊(件),閱覽座席數134.4萬個。而2012年,這一數據為2484.51萬人。10年間,公共圖書館實際持證讀者數增長超過315%。
全國多地也在推行公共閱讀方面持續發力。成都圖書館開啟“24小時圖書館”試運行,市民想借閱圖書,不用再受圖書館開、閉館時間的限制;貴陽在“15分鐘生活圈”的基礎上,積極打造“15分鐘閱讀圈”,2022年新建的40個圖書共享系統,已全部建成并投用;北京西城借助紅樓公共藏書樓打造閱讀新場景;上海的“燈塔書房”是徐匯區圖書館以“閱讀+”的形式,將閱讀服務嵌入城市。因為創新的形式和設計,多地的公共閱讀空間、圖書館、書店等還成為“網紅”打卡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ICphoto
評論(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