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書樂
自抖音2020入局本地生活以來,美團一次又一次地向抖音“立命之本”短視頻沖擊,大力拓展“視頻種草”模式:
2020年在微信平臺推出“美團Mlive直播”、2022年鼓勵商家在自身平臺自播、2021年和短視頻快手合作呆在視頻左下方的購物車里。
但種種原因,反響平平。
現如今美團又雙叒叕“放出大招”,推出“美團圈圈探店”微信小程序,吸納抖音、快手、小紅書、微博等各大媒體平臺的探店達人們,為美團商戶進行探店(視頻種草的一種),提高商鋪知名度。
在美團 APP 內的圈圈探店服務則冠以 " 值得搶 " 的名字,并與美團優選、單車等服務并列。
作為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巨頭,探店其實早已是美團業務中的一部分,這也使得如今的 " 美團圈圈探店 " 頗有種重復造輪子的既視感。
不過,業界大多認為,美團這樣做背后的原因,則極有可能是抖音在本地生活服務賽道的崛起。
抖音真的在本地生活服務上崛起了嗎?
數據顯示,僅僅是 2022 年上半年,抖音的本地生活服務業務 GMV 就已經達到了 220 億元,是 2021 年總額的兩倍。
盡管體量對比美團還有巨大差距,但爬升速度之快,令美團不得不防。
如此攻防戰,最終會走向何方?
對此,藍鯨財經王雅迪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美團在視頻種草、視頻直播方面都有過嘗試,但水花并不大,這一次圈圈想要探店圈粉,也只是再試試,不行就下次換個姿勢試試的試探性攻擊。
美團在視頻領域并非沒有優勢,但劣勢更加明顯。
其優勢主要是作為超級平臺,美團連接了大量線下商家和服務,可以讓探店短視頻的創作空間和變現空間極為強悍。
劣勢也是用戶登錄美團帶有強烈的具體消費目的性,逛美團、看種草的動力不足,美團更接近一種即插即用的工具,而使得其上面的用戶創造內容難有較多關注度。
事實上,此前美團圈圈業務曾關停,此次通過視頻種草模式重推本地團購業務,本質上就是一種戰略防御。
尤其在面對抖音以短視頻探店來進擊本地生活服務的一系列動作上,試圖用反向操作進行狙擊。
當然,短視頻探店如果找到類似電商之于直播帶貨這樣的合適呈現形式,則大有可為。
但現階段,無論抖音還是美團都是在探路和布子,避免找到風口時臨時布局造成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整體來說,抖音、美團互相入侵對方的勢力范圍,都還只是火力試探罷了。
畢竟,本地生活服務目前還大體是讓線下商家聯網,扁平化渠道,并無有效地形成線上線下通過連接后達成雙方產業從形式到結構上的根本性轉變。
因此,一旦打開全新場景,就可能出現新的增量市場。
與此同時,輿論也有擔心,即視頻種草也存在虛假點評、惡意探店等亂象,這會是一門長久的好生意嗎?
愚以為,種草的吸引力在于內容創作者以自身體驗和相對專業的品鑒能力,本質是口碑營銷。
內容創作者如果只是以利益為先,自己的口碑崩壞就難以持續。
不過,正如和直播帶貨一樣,從初期的經驗種草,都會變成商家利誘之下的一種短頻快的銷售營銷行為。
因此,如果有效的引導相關規范的達成,確保種草中的良品率和口碑效果,對頻發差評的視頻種草進行嚴打,則可以有效的確保長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