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治邦
2021年年末到2022年年初的那波概念炒作,讓湖北廣電(000665.SZ)出盡風頭,被股民戲稱為“2022年第一支妖股”,影視音像業、元宇宙、虛擬現實、華為概念等題材讓外界對湖北廣電充滿期待。不過,概念雖吸引眼球,仍需回到業績的現實。湖北廣電1月 29日晚間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2022年將虧損4.6億元-6.3億元,而上年同期則虧損4.46億元。
與大多數省份的廣電企業一樣,湖北廣電主要是基于有線電視寬帶網絡向社會公眾和集團客戶提供綜合信息服務,主要業務模式有:電視收視業務、寬帶業務;節目傳輸業務;信息化應用業務;商品銷售;廣告業務等。
相較于臨近省份湖南省廣電系統的芒果超媒(300413.SZ)、電廣傳媒(000917.SZ),湖北廣電顯得黯淡許多。在新業務未能快速拓展的背景下,公司原有業務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快速萎縮。
湖北廣電在業績預告中指出,2022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對比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互聯網及新媒體發展等多重因素影響,報告期內對利潤貢獻較大的有線電視、寬帶業務等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二是受疫情影響,公司信息化應用業務收入回款困難,導致信用減值損失增加;三是網絡運營主要成本具有剛性,難以壓降。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信息化應用業務為湖北廣電近年來新拓展的業務之一。主要為政府、企業及相關機構提供社會管理服務平臺、平安城市、電子政務、雪亮工程、視頻會議等項目建設及相關服務。不過,公司卻指出該塊業務出現了回款困難。
不過,圍繞著湖北廣電,外界主要聚焦其5G領域。根據2022年半年報介紹,公司作為湖北省內大型國有文化企業,積極爭政策,搶資源,統籌謀劃推進移動廣播與信息服務國家廣電總局實驗室、全國廣電 5G 基礎核心業務運營中心、國家文化大數據華中區域中心建設等一批重大戰略性項目建設。前期聯合長飛光纖、武漢奮進公司打造兩個 5G+工業互聯網應用標桿項目,與中國廣電旗下子公司中廣寬帶簽訂合作運營協議,啟動廣電互聯網流量交換中心華中平臺建設和寬帶集約化聯合運營,與省委網信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積極融入“數字鄉村”建設大局。
事實上,上述表述早在2021年的定期報告中早已出現,但似乎并未對湖北廣電的業績帶來扭轉,公司虧損原因的表述也與2021年相差無幾。
需要指出的是,在2020年-2021年兩年中,湖北廣電累計巨虧達11億元,2022年巨虧無疑讓這家老牌廣電企業進一步滑向了深淵,公司的業績給熱衷于概念炒作的資金潑了一盆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