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盒飯財經 畢安娣
編輯 | 王靖
美國摔角界不太平,行業老大哥WWE世界摔角娛樂要賣身的消息越傳越兇。
其中,“63億美元出售給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的消息震驚四座。
該消息乍看頗有“實感”。沙特PIF財力雄厚,手握6200億美元資產,且WWE曾在2018年與沙特阿拉伯娛樂總數簽署過長達10年的協議,承諾在2027年前陸續在該國進行摔角表演。
而且沙特近兩年頻頻出手,僅在2022年就又是買下美國LIV高爾夫錦標賽,又是由沙特球隊“利雅得勝利”在世界杯后直接簽下克·羅納爾多(C羅)。
目前,“WWE63億美元出售給沙特”的消息已經被多家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否認,最初爆料的記者也將相關推文刪除。看起來,至少“已經達成協議”是不實的傳聞。
如果說起WWE你沒有什么概念,那么看看這兩個名字:特朗普,巨石強森。
WWE舉辦的美國職業摔角比賽帶有表演性質,選手們在臺上上演一幕幕“狗血”大戲,有的劇本甚至會持續多年,觀眾們也樂得觀看充滿血性與肌肉的肥皂劇。
WWE生產跨界明星,知名影星“巨石強森”道恩·強森(Dwayne Johnson)就是從WWE走出來的,“巨石”正是他在WWE的角色名稱。當年強森從一個失意的橄欖球運動員轉行做職業摔角手,在加入WWE僅僅4年后就以電影《蝎子王》家喻戶曉。
特朗普自1991年成為WWE主要投資人之后,就經常前排觀戰,直到2007年終于登臺“揍人”,如今也是WWE名人堂榜上有名的“超級明星”。WWE官網對這位“摔角巨星”的介紹中寫道:“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WWE名人堂的成員摘得美國總統的尊貴頭銜。”
在WWE的舞臺上,和特朗普“對戲”的也不是一般的摔角手,而是WWE時任董事長兼CEO文斯·麥克曼(Vince McMahon),2007年,兩人上演了“億萬富翁剃頭大戰”。
故事(劇本)是這樣展開的:第一場,麥克曼正在臺上向粉絲致謝,特朗普打斷之并且在現場狂撒數萬美元現金。麥克曼氣得面紅耳赤,當場下戰書:你,下次,對打,輸的,剃頭。
幾個月之后的另一場表演中,在一番垃圾話和對決之后,麥克曼輸了,他被當場綁在椅子上,特朗普手持電推剃光了他的腦袋。
這只是標志性的一場演出,自那以后麥克曼在WWE舞臺上被特朗普抱摔、掌摑、推到翻滾兩周……受盡羞辱。(下次在抖音上看到特朗普孔武有力地打人,別太驚訝。)
別看臺上的麥克曼被特朗普“不講武德”,實際上他是個不容小覷的人物。
執掌WWE四十余年,麥克曼將這個從父親手中接下的小眾摔角比賽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娛樂帝國,就連在臺上被特朗普剃頭,換來的也是創紀錄的觀眾數量。
多年來,麥克曼都是WWE的董事長和CEO,并以“微觀管理”控制著WWE的人員與創意,在所有人都認為他會在WWE奮斗終生時,他又在2021年因為性丑聞被迫辭職、退休。
2023年新年伊始,麥克曼在退休半年之后居然在WWE掀起一場宮斗劇,最終成功歸來,重新掌權。而近期甚囂塵上的各類出售傳聞,也與麥克曼的歸來密不可分。
如今的WWE正在發生的一切,比臺上的表演還“狗血”。
WWE一直是個家族企業,前身是由麥克曼父親創辦的全世界摔角聯盟(WWWF)。麥克曼在1968年獲取商業學士學位從大學畢業,在WWWF工作了10年,既擔任現場播報員,也作為摔角手上臺表演。
1982年,麥克曼從父親手中接棒,此時公司已經更名為WWF。
事實證明,在臺下,麥克曼也有十足的野心。在執掌的40年里,麥克曼帶領WWF脫胎換骨,從一個地區性的小眾體育比賽,變成了全美甚至全球知名的體育娛樂王國。
麥克曼摒棄了職業摔角原有的地區推廣經營模式,重視推動電視傳播并銷售比賽錄像帶,并將WWF徹底改革成充滿鮮明人物角色與跌宕故事情節的“舞臺劇”。
在他的帶領下,WWF從地區性的體育賽事變為全美范圍的“體育娛樂”,1999年,WWF更名為WWE,并成功上市。2002年,WWE買下最大的兩個競爭對手WCW和ECW,由此正式成為行業頭狼。
圍繞表演者建立起來的知識產權使得WWF成為電視媒體的寵兒,如今流媒體也加入其中。除了與福克斯FOX、NBC簽署了電視許可協議外,2021年6月,WWE與NBC流媒體平臺Peacock達成5年10億美元,并關閉自己的流媒體服務WWE Network。不久后,WWE還和印度尼西亞的Disney+Hotstar簽署了首份國際分銷協議。
此外,WWE還制作自己的電視節目,如其西班牙劇集《反擊臘斯庫爾打死》在Netflix墨西哥地區首次播出,《別針》則在Peacock推出。
在國內,WWE也已經于2005年由廣東電視臺帶入大陸,并在長視頻網站爭奪之中,其多種節目相繼花落PP體育、愛奇藝、咪咕等平臺。
在整整40年的時間里,麥克曼掌舵著WWE,還牢牢把握著WWE最關鍵的選人與創意工作,他自己也以惡老板“麥克曼先生”的舞臺形象活躍在舞臺上。他已經不僅僅是WWE的董事長、CEO,而是這個體育娛樂王國的“國王”。
時間來到2022年,WWE已經成長為市值近50億美元的體育娛樂王國,而“國王”麥克曼卻遭遇了職業生涯中最嚴重的滑鐵盧。
2022年3月,WWE董事會收到一封匿名郵件,一位女性稱她在WWE任法律助理時,與麥克曼發生了婚外情,此后她的薪水從年10萬美元翻倍至20萬美元。
郵件中還稱,麥克曼將自己“像玩具一樣”送給了WWE的一位資深前高管。最終,麥克曼向她支付了300萬美元的封口費。
由此,董事會開始調查麥克曼。彼時麥克曼照舊上WWE的節目,并且對外宣稱不管調查結果是什么都會接受。
真正的引爆點來自于《華盛頓郵報》,其報道中稱,自2006年以來麥克曼向4位女性支付1200萬美元“封口費”,以掩蓋自己與她們發生不當性關系的事實。
而她們無一例外,在事情發生時都在WWE工作,并在封口費后被要求簽署協議,禁止對麥克曼提起法律訴訟,也禁止對外談論與麥克曼的關系,其中甚至包括一位WWE前摔角手。
這下,麥克曼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同年7月,麥克曼宣布辭去WWE董事長和CEO的職位并退休,對外表態時他只言年紀,不言丑聞:“到了快77歲的當口,我覺得是時候退休了。”
在他退休之后,因“回歸家庭”離開公司多年的女兒史蒂芬妮·麥克曼回來出任聯席CEO,另一位CEO由尼克·汗(Nick Khan)擔任;而女婿Triple H則接下了此前麥克曼親力親為的創意工作,出任創意總監。
而WWE這邊的調查也沒有好消息,不僅封口費比之前報道的1200萬美金還多,而且還出現了其他不明賬單。
比如有500萬美金被WWE證實是用于特朗普和麥克曼2007年的“剃頭大戰”,但是卻沒有被記錄在公司的支出項目上。
而外界對于麥克曼的聲討還未結束,更多女性站出來指認麥克曼對她們進行過性騷擾甚至強奸。
其中就包括WWE前女裁判麗塔·查特頓,她從1993年就公開指稱麥克曼在車里實施了強奸,去年11月,查特頓的律師要求麥克曼支付1175萬美元。
看起來,麥克曼已經“在車底”了,但誰也沒想到,僅僅不到半年后,這位國王就又回到了寶座。
去年12月,麥克曼給WWE董事會致信,表達自己想要回歸的意愿,但董事會拒絕了,稱他的回歸不符合股東利益。
彼時《華爾街日報》就率先報道,麥克曼先生對于退休的選擇已經后悔,他認為辭職是糟糕的決定,如果繼續擔任董事長和創意總監,爭議就會平息。
董事會的拒絕阻止不了他。
麥克曼雖然退休,但仍然是WWE的大股東,通過持有WWE的B級股票擁有多數表決權,于是在今年1月,麥克曼亮劍,直接罷免了三位董事,其中就包括去年對麥克曼發起調查的成員,并選舉自己和另兩位前聯席總裁兼董事進入董事會。
1月10日,麥克曼成為WWE執行董事長,正式回歸。與此同時,他的女兒史蒂芬妮宣布辭去聯席CEO一職,而創意總監Triple H則對外苦口婆心地解釋稱麥克曼此次歸來不會涉及創意工作,自己仍然有話語權。
新年剛開始不到2周,WWE經歷了巨大的人事變動,而其未來也變得充滿不確定性。
“出售”是近年來圍繞WWE的熱門話題,而麥克曼的回歸又添了把火。
麥克馬洪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一份文件中透露,他必須回到公司,因為有關媒體權利和“戰略選擇評估”的談判需要他“直接參與、領導和支持”。
而“戰略選擇”往往指出售。
近年來,有關WWE出售的猜測一直存在。作為一家擁有豐厚知識產權的公司,WWE是極具誘惑力的收購目標。
在去年麥克曼宣布退休之后,WWE的股票一路高歌,公司市值一度高達56億美元,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投資者們認為麥克曼退場會增加公司出售的可能性。
當下又是一個特別的時間窗口,WWE目前和NBC旗下Peacock在美國的流媒體合約將于2026年到期,此外其和FOX及NBC的電視轉播權協議也將到期,新一輪的媒體談判將在今年展開。
而不管是誰,如果想要收購WWE,那在媒體談判落槌之前達成是更有利的。
此番回歸,麥克曼在一份新聞稿中: “對于 WWE 來說,充分利用這個機會的唯一辦法是我重新擔任執行主席,支持管理團隊就媒體權利進行談判,并結合對戰略選擇的審查。”。“我的回歸將使 WWE 以及任何交易對手方能夠參與這些流程,因為它們知道自己將得到控股股東的支持。”
談判出售的時間窗口不大,情況緊迫,麥克曼在此時歸來,可以在談判一線奮斗,并在內部進行統一而快速的決策。
除了沙特,媒體猜測的潛在賣家還有很多。CNBC報道,消息人士稱WWE已聘請摩根大通擔任出售顧問,潛在的買家包括迪士尼、NBC母公司康卡斯特、亞馬遜、擁有UFC的奮進集團等。
有人歡喜有人愁,麥克曼的回歸讓他的女婿、現任創意總監Triple H顯得有些尷尬,盡管他已經對外表示創意工作還在自己的手中,但是外界很難相信麥克曼會真的對自己慣了40年的創意放手。
麥克曼管創意,有可能不是一個好主意。盡管麥克曼一手締造起WWE王國,但近年來他的一言堂已經變成了捆綁WWE創意的麻繩。而2019年成立的“精英摔角”AEW也成為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并從WWE手中搶走了不少明星。
根據Wrestlenomics的數據,盡管過去幾年電視收視率總體下滑,但WWE的下滑速度超過了整體收視率和關鍵的18~49歲人群的總體下滑速度。
在他離開的半年間,史蒂芬妮和丈夫TripleH做了很多麥克曼可能不會做的事,包括簽回麥克曼放走的幾十位摔角明星,還簽下了網紅羅根·保羅(Logan Paul)。
他們在WWE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據媒體報道,一些AEW的明星開始考慮跳槽去WWE。
但麥克曼的回歸可能會讓這個進程按下暫停鍵,一切都是不確定的:公司會不會賣身/賣給誰不確定、人事變動不確定、摔角手的命運不確定、劇本走向也不確定。
當下,WWE正準備迎來“皇家大賽”,這場盛事將于1月28日開始,4月的第一個周末結束,而WWE上上下下已經為此準備多時。
這次活動的好壞,將直接影響WWE可能的出售,現實生活中剛剛血腥歸來的麥克曼,是否會再次以“麥克曼先生”的角色登上舞臺?
正如首位UFC女子冠軍、后來進入WWE的隆達·羅西(Ronda Rousy)近期所言:“大家甚至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更別說以后了。”當時,她在直播中被問及是否會出現在2月4日的節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