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慢放 文八娘
編輯|劉涵
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蓋茨比》里寫,我們拼命劃槳,奮力與波浪抗爭,最后卻被沖回到我們的往昔。盛大老板陳天橋也說過類似的話,“夢里行了千里路,醒來還是在床上。”
很多年前,圍繞魔獸世界代理權之爭,九城與盛大兵戎相見,最終九城棋高一著,成了暴雪口中那個“生死與共”的合作伙伴。后來暴雪將魔獸世界轉簽網易,生死與共一下子變成對簿公堂。前不久暴雪網易合作到期,曾經說跟暴雪合作“就像結婚”的網易在自家咖啡廳推出“暴雪綠茶”。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九城跟網易,都曾是暴雪精挑細選的合作伙伴,兩者幫助暴雪在中國網游市場收獲真金白銀,也成就了各自在中國網游行業的領先地位。但煙花會謝,笙歌會停,故事尾聲卻未顯得動聽。一部魔獸世界,改變幾家網游公司的命運,有“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也有“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但最終“食盡鳥投林,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以這篇文章回顧暴雪在華歲月,但愿過去的故事不會再成為往后的預言。
1
2003年3月3日,暴雪副總裁比爾·羅帕在上海新天地東魅綜合娛樂中心召開訪華見面會。
這是暴雪高層首次訪華,隔壁韓國,光比爾·羅帕一個人就去了不止三次。原因在于,韓國是暴雪游戲,尤其是星際爭霸的銷售中心。而中國呢,據暴雪在華代理商,奧美電子上海分公司副總陳棟透露,由于受到盜版沖擊,中國市場占暴雪全球市場份額不高。
“盡管份額不高,但是中國市場潛力非常大”,這直接影響了暴雪高層對中國市場的態度。按照暴雪的原計劃,比爾·羅帕一行原本打算先到中國臺灣進行考察,最終計劃突變,內地成為此行首要目的地,“這也是暴雪公司有史以來在中國市場規格最高的一次市場活動。”
暴雪重視中國市場,中國市場也投桃報李。
當時新浪游戲對暴雪高層訪華一事評價道,“這是對中國游戲產業所有關心和付出努力的業界同仁成績的肯定,相信這次盛會對國內游戲產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見面會現場,《家用電腦與游戲》雜志社社長孫百英登臺發言,歡迎暴雪來華;《大眾軟件》雜志社總編汪岱代表中國游戲媒體向暴雪頒發“2002年中國最受歡迎游戲商獎”。
那是紙媒說話分量不小的時代。
見面會當天,比爾·羅帕出場時身穿一身黑色唐裝,外繡紅龍圖案,在離地五米高的鋼橋上打開了一副對聯,上書“我在中國,我愛中國。”現場的暴雪玩家歡呼雀躍,當時暴雪為這次見面會開放的玩家名額只有20個,而報名人數有1300多。更令現場玩家激動的是,暴雪帶來了魔獸爭霸3資料片冰封王座跟魔獸世界的宣傳片。
而彼時,魔獸世界的大陸代理權之爭正如火如荼,暴雪也期待通過魔獸世界撬開大陸游戲市場。早在魔獸世界開發初期,暴雪就專門針對中國市場開發了一套收費系統,“這在以前是從未有過的”。
關于魔獸世界代理權,奧美電子一度認為自己勝券在握。
奧美銷售渠道比較成熟,與全國各地分支市場的管理合作歷史超過三年;市場組織能力突出,與網吧、電信和游戲專業媒體往來密切;奧美的銷售人員、市場人員大都是暴雪資深玩家,市場經驗豐富,信息反饋正確,團隊經過長期磨合,可以獨當一面。
用當時媒體的話來說,奧美的特點在于“基礎比較扎實”、“實力比較平均”、“沒有明顯弱項”。
更重要的是,在魔獸世界之前,暴雪的魔獸爭霸系列大陸代理都是奧美。所以奧美電子首席執行官張曙波曾表示,在內地市場沒有人比奧美更了解暴雪。在比爾·羅帕訪華見面會正式召開前,2月14日,暴雪在上海舉行了亞太招標會,張曙光認為,如果把暴雪亞太招標算成十分滿分的話,憑借此前雙方六年的合作歷史,“至少可以為奧美加1分”。
張曙波很自信,但他沒想到,招標會上,有意爭奪魔獸世界代理權的廠商有51家。用張曙波的話說,很多公司“過去聽都沒有聽說過”,有的公司來自海外,“是從地底下一下子冒出來,突然參與投標的”。業內傳聞,在當時投標書的無名公司中,資歷最淺的僅僅注冊成立不到三周。
更讓張曙波吃驚的是,很多公司名氣不大,卻財大氣粗,“一上來就談錢”,動輒上千萬美元的標的,“絲毫不猶豫”。但張曙波也知道,
“網絡游戲招標是一場憑經驗、談合作,依靠雙方智慧群策群力的博弈游戲,不是比誰錢多,比錢多毫無意義。誰能將游戲經營得最好,最成功,讓市場、玩家、消費者最滿意,他就是中標者。這點暴雪很清楚,我們也很清楚。”
換句話說,暴雪不僅想掙代理商的錢,更想掙玩家的錢。誰能把市場蛋糕做大,暴雪就跟誰合作。經過一輪篩選后,還剩下十幾家廠商,暴雪與每家廠商都進行了溝通,談的不是價錢,是運營魔獸世界的思路、想法和創意,
“每家公司要出一個方案,給一個Proposal或者Presentation。在方案中,要向暴雪介紹中國市場,介紹公司為什么能做魔獸世界的原因,何以能做好,有何獨到的競爭優勢等等。”
除了以上標準,還有一個標準暴雪沒有明說。彼時亞太地區除了日本,中國、韓國等地的代理權都還沒定下來。而暴雪選定的日本代理商,“是一家中小型的運營商,小企業反應快,溝通方便,也不容易與暴雪、維旺迪起摩擦。”
張曙波這句話怎么理解呢?當時坊間傳言,暴雪希望對運營商有一定控制權,這也在之后的故事中得到了驗證。據張曙波透露,經過亞太招標會后,最終入圍的代理商有三家,分別是奧美、九城、盛大。其中,盛大憑借代理韓國網游傳奇穩坐國內游戲行業頭把交椅,2002年整個中國網游市場9億多元人民幣的總規模中,盛大的收入就占了60%。
盛大創始人陳天橋對魔獸世界格外看重,他曾囑咐手下,“牽扯魔獸的事情,一概不要講,公司現在還沒有說法”。雖然公司還沒有說法,但已經出手,就在比爾·帕羅訪華見面會的第二天,盛大拿到軟銀亞洲的4000萬美元投資,這也是當時中國互聯網企業中單筆融資額最大、出讓股份最少的一筆風險投資。
除了錢跟市場,盛大還建立起了“以各地的網吧為縱線,以各地的總代理商、分銷商為橫線的銷售體系”。另外,暴雪看重的服務水平,盛大也拿得出手,盛大的客戶服務中心曾連續四年獲得“中國最佳呼叫中心”獎。
要用戶有用戶,要現金流有現金流,要渠道商有渠道商,要服務有服務,除了跟暴雪差點交情外,陳天橋簡直沒有拿不下魔獸世界代理權的理由。而同樣是靠代理韓國網游發家,隔壁九城的奇跡在在線人數跟營收上,都不如盛大的傳奇。一直到04年,陳天橋都沒把九城放在眼里,因為“九城前三季利潤還不如盛大一季利潤的十分之一。”
什么都差一截的九城,只能給暴雪開空頭支票。據南方人物周刊報道,當時在談判現場,九城老板朱駿要求每個參與競標的九城員工穿上一件T恤,在上面寫上50萬這個數字。這個最高同時在線人數在2003年是個天文數字。這相當于給暴雪立了個軍令狀,意思就是,給我一個機會,還你一個奇跡。但“其實,當時暴雪方面的人根本就不相信這個數字。”
不過對于暴雪來說,相比到處都是短板的九城,奧美跟盛大各自都有大缺陷,而他們的缺陷,又都與韓國人有關。
2
2002年,奧美以70萬美元簽約金跟七三分成的比例拿下韓國網游孔雀王的代理運營權。
一方面孔雀王由日本漫畫改編,在韓國公測兩個月注冊用戶就超過10萬人,爆款預定;另一方面,奧美電子想通過代理孔雀王積累運營經驗,為今后競爭魔獸世界增加籌碼。
奧美想挺好,可惜合作伙伴拉胯了。
2002年10月25日,孔雀王在大陸開啟公測,公測時間是七點,六點鐘韓方給奧美電子一個新的游戲版本,時間有限,這個新版本覆蓋不了所有服務器,不僅如此,這個新版本還都是bug,“我們以為它是Perfect Version,沒時間也不可能再組織內部測試,結果是鑄成大錯。我們太輕信韓國人的技術,吃了大虧。”
公測拉胯后,奧美曾邀請韓方技術人員來華修bug,但“韓國技術人員弄了很久,也沒有完全弄好”,后續版本更新也成了幻影。公測期間的表現嚴重影響了游戲的后續營收,奧美在孔雀王項目起碼損失1000萬,隨之而來的市場欠款問題幾乎讓奧美多年的商譽付之東流。
2002年5月,奧美宣布孔雀王項目中止服務,這也成了我國市場第一例官方承認運營失敗的游戲案例。奧美電子回顧孔雀王的失敗時曾總結道,“本土運營商挑選韓國合作伙伴千萬要慎重。”對此,盛大的陳天橋應該心有戚戚焉,他在韓國人那兒也吃過大虧。
2001年,盛大以30萬美元的入門費跟27%的分成,拿到了韓國網游傳奇的中國運營權。
在傳奇運營過程中,因為技術是韓國人的,盛大想修改游戲bug,都必須找韓國人幫忙,韓國人又經常不配合,導致效率低下玩家怨聲載道。2002年,由于韓方監管不善,傳奇源代碼被大規模泄漏,玩家可以隨便下載盜版游戲,給盛大造成每個月上千萬的損失。
對此,陳天橋認為,韓方應該對此負責,他要求韓國人在續約時降低分成比例,并向盛大道歉。為了制裁韓方,盛大還以技術支持不到位為由單方面停止支付分成金。問題是韓國人也不是吃素的,他們提出,盛大要想續約,分成得提高到30%,至于道歉,不可能。
咽不下這口氣的陳天橋一度到新加坡國際法院提起仲裁,“要與韓國人講出個道理來,講清楚誰是誰非。”不僅如此,后來盛大自研的第一款網游傳奇世界更被韓方認為有抄襲傳奇2跟傳奇3的嫌疑,雙方還把官司打到了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雖然最終盛大與韓方握手言和,但當初雙方發聲明開新聞發布會大打口水仗,陳天橋在這個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強硬姿態對暴雪來說已經足夠勸退。至于奧美,孔雀王項目的失利也很難讓暴雪把魔獸世界交付出去,畢竟開發魔獸世界,暴雪曾三次大改游戲,
“第一次做完游戲后,秘密赴日韓組織玩家測試,結果發現開發方向錯誤,全部推倒重來;第二次做完游戲后,再次來亞太測試,結果又全盤推倒,只保留了幾張場景;第三次才最后成形。”暴雪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自然不希望魔獸世界成為下一個孔雀王。
相比盛大跟奧美,九城身段更柔軟,也有奇跡的成功案例在手,雖然奇跡營收不如傳奇,但最高同時在線人數也曾超過30萬。
現任騰訊游戲副總裁、英雄聯盟中國總負責人的黃凌冬當年是九城的副總裁,他曾在采訪中表示,九城老板朱駿在韓國、美國的游戲開發商中非常受歡迎。另外朱駿在美國待過,英語流利,更懂得國際規則,這是陳天橋等人比不了的。各方面符合要求,創始人姿態又放得很低,于是,暴雪欽定了:九城,魔獸世界交給你來搞。
不過根據陳天橋的說法,不是盛大不敵九城,而是盛大選擇在最后報價階段放棄競爭。因為“這個游戲幾百萬美元的代理費是值得的,但是到1000萬美元就不對了”。
對盛大放棄魔獸這事,陳天橋打過一個比方,
“就像是你有一條好的領帶,然后你要買一件新的襯衣,到最后把錢全花光了。我們知道什么時候該剎車說,‘對不起,我們不要了’。況且用戶對一款游戲的期望那么高,這不是一件好事情。期望太高一定會有失望的,如果讓他感覺不好再來回來,是非常難過的日子。慢熱型的游戲才是最好的。”
2004年4月,九城官宣拿下魔獸世界代理權,授權費300萬美元。根據協議,在游戲正式收費前,九城還須支出680萬美元用于某些特定的市場宣傳活動;此后九城還將付給開發商22%銷售分成以及4年版稅金,總額約5130萬美元。
對比一下奧美拿下孔雀王的70萬美金跟盛大拿下傳奇的30萬美金,九城的300萬美金授權費可以說是當時大陸網游界的天花板。除了錢,暴雪在其他方面也堪稱行業標桿:
暴雪要求運營商使用裝有8個CPU的服務器,一組服務器60萬美元;暴雪還要求運營商有獨立的電信級機房,機房內不得放置其他游戲的服務器,并保證服務器平均只有70%的在線負荷,為的是保證玩家有流暢的游戲體驗。
另外,暴雪在安全方面限制的門檻也很高,游戲運營商無法修改資料庫,機房有網絡攝影機監控,系統會記錄每一條命令。這等于讓運營商處于完全被動的狀態,因為用戶如果出現任何相關糾紛或問題,代理運營商沒有權利解決。
但就是如此苛刻的合同,九城簽下來了。很多年后朱駿接受采訪,說跟暴雪的合同加起來有一尺多厚,“別人只看到了合同的恐怖之處,但沒有看到合同的細節。我也許不懂網絡游戲,但我懂得商業合同,我又不是傻子!有沒有利益,合同是看得出來的。”
跟曾打網游七天七夜沒合眼的資深玩家陳天橋不同的是,九城老板朱駿不打游戲,他唯愛踢足球,曾是上海申花的老板。
3
2009年4月16日,九城失去魔獸世界代理權當天,朱駿正在上海申花康橋基地,跟上海申花的預備隊一起踢比賽。有記者問朱駿,魔獸世界代理權到期,暴雪轉簽網易,你心情怎么樣?朱駿回答說,“下午比賽我還進了兩個球,你覺得我的心情怎么樣?呵呵。”
當天來了很多球迷,有個球迷看到朱駿現身球場時驚呼,“他這么有空啊?”其實從15日深夜開始,朱駿已經連續兩天開會,九城高層也取消了一切對外應酬。開會內容,自然是關于魔獸世界的代理權問題。
2004年拿下魔獸世界代理權,朱駿并不輕松。據當時離職的九城員工透露,“為了魔獸,九城已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為此在公司內部曾顯得節衣縮食”。幸好,魔獸世界給九城帶來了豐厚回報。2005年,九城第三季度凈收入為1.848億元,比第二季度增長232%,其中跟魔獸相關的凈收入就達到了1.806億元。
同一年,暴雪母公司威望迪娛樂總裁Mr.Hack訪華。在專訪中,Hack對九城贊不絕口,“我們為什么找第九城市呢,因為他們是我們找到的唯一一個和我們有共同的價值觀和共同理念的合作伙伴。我們之間合作的非常好,我們應該說是絕配的。”不僅如此,Hack甚至放言,
“我們重點是放在暴雪和魔獸世界上,在這個方面我們與九城是共生死的。”
四年后,九城與暴雪關于魔獸世界代理權合同到期,暴雪轉簽網易,彼時網易CEO丁磊在采訪中表示,網易與暴雪的合作基于雙方理念上的互相認可,這感覺“就像結婚”。如果把網易跟暴雪比作結婚,那么九城跟暴雪的離婚并不平和,甚至可以說撕破臉。
其實在09年魔獸世界代理權正式易主之前,九城跟暴雪的關系就相當緊張。
朱駿曾在采訪中透露,2007年,暴雪堅持不肯針對中國環境修改某些游戲細節,導致魔獸世界資料片“燃燒的遠征”推遲8個月才在大陸上線,引起玩家強烈抗議,“主要是價值觀不同,對當地環境的認識也不同,還有你大還是我大的問題,一旦涉及利益沖突就體現得非常明顯。”
在那個采訪中,朱駿直言,“跟一個強勢的開發商真的不好合作,要堅持數年更難。”他認為暴雪的思維沒有本地化:中國能做出“點卡”這種小創新,但在開發上永遠無法跟對方合作,只能運營做好的游戲;而在運營中,外國公司更新緩慢,迫使九城自己很艱難地做一些網頁活動維持玩家關注和人氣,而對方并不太領情。
九城有九城的委屈,暴雪也有暴雪的不滿。首先是九城在運營能力上的局限導致魔獸世界收入成長低于整個中國網游行業的年增長率,這直接影響到暴雪所能分到的真金白銀;其次,九城的宣傳策略未能突出暴雪的品牌形象。更重要的一點或許是,2007年九城跟暴雪的競爭對手,美國游戲巨頭EA達成戰略合作,后者以1.67億美元入股九城,九城也借此拿到FIFA Online的大陸獨家運營權。
據九城的說法,之所以選擇跟EA合作,是基于九城在中國網游市場進一步擴展其游戲產品線的戰略。而長期以來,魔獸世界在九城的營收占比常年在90%以上,九城希望通過引進EA旗下游戲改變營收結構,從而減輕“魔獸依賴癥”。但對暴雪來說,九城跟EA攜手,顯然不是一件好事。
前面提到2005年Hack訪華,彼時記者問道,暴雪以后會不會采用設立暴雪中國子公司的方式來運作其他的產品。Hack的回答是,這個問題暴雪還沒考慮過。四年后,暴雪對這個問題有了新的答案,而這個新答案,也為暴雪跟九城的分手埋下伏筆。
2009年4月15日,就在網易官宣拿下魔獸的前一天,九城總裁陳曉薇發了一封內部信。陳曉薇是朱駿請來的職業經理人,負責魔獸世界代理權的續約談判工作。在這封內部信里,陳曉薇不僅暗示暴雪在合約到期后不準備與九城續約,更爆了不少猛料。
按照陳曉薇的說法,中國的政策是依法禁止外資企業在中國以獨資、或合資的形式發行游戲。但九城的競爭對手在談判過程中拋出成立合資企業這樣的條件作為談判價碼,令九城陷入無解的談判局面。
這里所指的競爭對手,就是網易。2008年,網易拿下星際爭霸系列代理權,并與暴雪成立合資公司。而暴雪與九城續約魔獸世界的條件之一,就是像當初跟網易一樣,成立合資公司。朱駿曾在采訪中表示,最早暴雪和九城談續約問題時,對方就要求建合資公司,
“可是九城咨詢了法務和主管部門,被告知說外資是不允許進入游戲運營這個領域的,所以我們做不了。我們當然想續約,可如果這種續約有法律風險,說實話我不敢,也沒那個能力。別人能做,那暴雪就找別人了,我也沒辦法。我只能做好九城該做的事情。”
多年前盛大放棄魔獸世界,導致九城后來居上,事后陳天橋承認,“盛大犯了一個戰略性錯誤”。九城跟暴雪合約到期后,盛大有意再次競爭魔獸世界代理權,但跟九城一樣,盛大無法接受建立合資公司這一條件,從而出局。最終接受這一條件的,是網易。
也因此,陳曉薇在內部郵件中指責網易,“我們不能理解的,是某些國內企業,尤其是曾以國產游戲旗艦自譽、揚言永不代理的國內游戲公司竟以國家法規明令禁止的方式增大國外公司利益、擠壓國內同行。”
有意思的是,陳曉薇的前半句話是有典故的。
2002年,網易花一百萬美金引進韓國《精靈》,這是大陸引進的首款3DMMORPG游戲。精靈公測六天后,發生藍極速網吧火災事件,國內網游行業遭到巨大打擊,再加上外掛橫行,兩年后網易就宣布精靈停止運營。2004年,網易又引進韓國網游《飛飛》,同樣沒能取得成功。接連兩次的失利讓丁磊放話,網易游戲要堅持三不政策:不免費、不代理、不出口。
這就是陳曉薇所說的,“某些以國產游戲旗艦自譽、揚言永不代理的國內游戲公司”這句話的由來。或許丁磊本人也沒想到,回旋鏢會來得這么快,但掙錢嘛,不寒磣。網易自研能力再強,也不耽誤丁磊饞魔獸世界這塊肥肉。
在郵件中,陳曉薇還爆料,網易讓九城把“投入7300萬美元購買的服務器等硬件設備以2200萬美元轉給他們,而九城所有運營魔獸世界的人員,尤其是客服人員,以一百萬美元轉給網易”。理由是“沒有魔獸世界了,你們這些機器和人都將成為純成本”。
左手法律,右手道義,陳曉薇這封郵件,把網易架上了輿論狂潮。當時有九城員工透露,九城希望通過這封郵件震懾一下對方,留給自己更多緩沖時間。因為“我們并沒料到這么早會出結果,包括我們老板,都以為后面這段時間會有變數。”
2000年,網易CEO丁磊去韓國談了幾款網絡游戲,奇跡即在其中,但最終因對方要價太高而放棄。隨即,朱駿拿下奇跡,成就了九城的事業基礎。多年后,因為魔獸世界代理權,網易跟九城各顯神通,兩家公司創始人的行事作風跟交游人脈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充分展現。
好戲才剛剛開場。
4
朱駿之所以一度認為暴雪不會轉簽網易,是有原因的。他曾說過一句話,在國內,除了九城沒人能搞定魔獸世界的審批。根據規定,
“進口網游如果變更運營企業,原進口批準文號自動撤銷,由新運營企業重新向文化部報審;任何境外著作權人授權的進口網絡游戲作品,未經新聞出版總署審查批準,一律不得在境內提供出版運營服務。”
也就是說,即使網易拿下魔獸世界代理權,也要經過文化部跟新聞出版總署兩方審批通過才能上市。而不止一家媒體曾引用過業內人士的說法,稱九城GR關系處理得很不錯,和版署關系良好。
跟九城比,網易在公共關系方面相對佛系,工程師出身的丁磊也不善于對外打交道。
據環球企業家報道,一位網易前員工透露,“在網易的4、5年間,只看見丁磊正式拜訪了3次主管網游業的版署音像、電子和網絡出版管理司人員,其它時候都是網易COO或市場部的人員前往,而這些人總得找出各種理由告訴版署為何丁自己來不了。”
再加上魔獸世界的數據轉移難、用戶遷移成本高,這些因素都讓九城做出了暴雪不會把代理權轉簽他人的判斷。事后來看,九城顯然高估了自己。朱駿曾在采訪中表示,
“當時暴雪放了一個合同在我的面前,跟我說清楚了,有另外的企業給出的合同條件更高,如果我不簽合同的話,七天后,暴雪將跟別人簽合同。于是,我就沒簽合同,暴雪和網易簽合同了,網易付出的代價更高。”
眼看著暴雪跟網易簽下合同,爭取無果的九城使出了殺手锏。
5月底,九城向暴雪發起兩起訴訟,分別就財產損害賠償與商業詆毀將后者告上法庭。這事的背景是3月份時新聞出版總署曾表示,將出臺嚴厲措施整治外國網游企業霸王條款,當中外企業發生糾紛時,一旦外企被提出訴訟仲裁并被受理,其產品將可能被中國停止引入審批。
本來網易接手魔獸后就要經過漫長的審批才能上市,現在九城把暴雪一告,很可能導致魔獸的審批中止,這對網易非常不利。當時九城這一行為也被業內人士看做是蓄意而為,意在拖延魔獸開服時間。因為拿下魔獸代理權后,丁磊曾向玩家允諾,最遲6月30日,魔獸就將開服。
對此九城總裁陳曉薇澄清道,“我們訴訟暴雪不是為了拖延游戲上線,我們已經同意,審批歸審批,訴訟歸訴訟。”那么九城為什么要告暴雪呢,一年后朱駿在采訪中表示,“打官司其實是商業的一部分,通過打官司能夠掙到更多的錢為什么不做呢?商業訴訟就是取得更多錢的一種手段,這是自由貿易的規則,是正常的商業行為。”
話是這么說,但顯然,九城跟暴雪的糾紛給魔獸的審批帶來了不利影響。一直到7月份,網易都沒拿到魔獸的準生證。
而魔獸延遲開服,網易的損失不可謂不大。按原來該游戲平均在線人數70萬人,每人每天消耗10元錢計算,網易每天損失將達到700萬元。這還沒將維持數據遷移、購置服務器、招聘人員等準備工作的開銷包括進去。據報道,由于延遲開服,當時網易已經損失了2億以上。
除了錢,對網易來說更嚴重的問題或許是,玩家的心態也受到了影響。6月29日,魔獸玩家“蒼天哥”發帖號召玩家們去攻擊網易旗下的夢幻西游。當晚,夢幻西游七個服務器全部癱瘓。與此同時,盛大一款旨在爭搶魔獸世界高端玩家的游戲永恒之塔最高在線人數達到了100萬人,還有的魔獸玩家轉向臺服跟私服。
這就不難理解,當時網易魔獸世界負責人李日強在采訪中意有所指,“網易被競爭對手暗算了。”
一直到7月21日,魔獸世界才通過文化部的內容審批。同一天,版署批準魔獸內測,但依然沒有發放游戲版號。第二天,第七屆ChinaJoy召開,在高峰論壇上,丁磊第一個上臺發言。當天丁磊的演講主題很有意思,“互利共盈開創互聯網產業新局面”。在演講中,丁磊表示,
“去年的chinajoy上就有同行提出行業內惡性競爭的問題。當時我們還暗自竊喜我們可以獨善其身,還可以聊聊電影,聊聊哲學。但是今年我感覺游戲行業的惡性競爭有愈演愈烈的狀況。比如說通過輿論誤導公眾,可能短期利益有了,但是長期利益是失去了,最終受害的是消費者。”
丁磊所說的競爭對手通過輿論誤導公眾,指的就是九城總裁陳曉薇爆料的“網易暴雪違法成立合資公司”一事。丁磊發言完畢后,陳曉薇上臺了,陳曉薇的發言也很有意思,
“我非常同意丁總的講法,操縱媒體是很不好的事情。媒體假如說今天要把無論是丁總還是我的講話一字不拉地傳播出去,我就開始暢所欲言了。之所以提出這一點點要求,是因為九城在6月6日就已經發布公告說我們要把玩家點卡當中的余額退款給玩家,可是我的同事告知我,這則九城出的退款公告被幾大網站給摘掉了。”
陳曉薇話里話外暗示了一點,網易利用自身在門戶網站的影響力給九城使絆子。接著陳曉薇又指出,
“前一段時間網易公司有人說,有人暗算網易。九城在這里很明確地說,暴雪、網易、九城三家公司都是上市企業,上市企業的帳沒有一筆是可以暗著算的,都必須明著算。九城向政府提出了舉報,這個舉報我們是公開的,是署名舉報,而且我們也非常努力地想發到網站上去,但是屢發屢被摘掉。”
陳曉薇所說的這個舉報,指的是九城舉報網易跟暴雪成立合資企業不合法一事。這是九城首次透露曾舉報網易,而且“向不止一個政府主管部門舉報”。環球企業家曾引用華爾街一位分析師的說法,稱版署通過網易的審計公司普華永道先后4次查過網易的帳,但沒做出任何結論。
當天暴雪中國的總經理葉偉倫也出席了chinajoy高峰論壇,他只強調了一句話,暴雪在中國絕對遵守中國的法律政策及規定。
5
當年九城拿下魔獸世界后,盛大為了狙擊對手,曾嚴厲告知各省、市代理:不許經銷魔獸世界,不能給九城做代理,否則將取消其代理盛大的權利。多年后,九城面對拿到魔獸世界的網易,同樣沒有手軟。
據報道,某位接近暴雪的人士曾透露過,暴雪數據庫里有魔獸世界玩家數據的備份,但因為滯后沒有最新一個月的,而九城一度想利用玩家數據的轉移給網易制造麻煩。這點也得到網易魔獸世界負責人李日強的證實,他曾在采訪中隱晦表示過,在用戶資料轉移等交接工作中,網易遇到了很大阻力。
跟數據移交相比,網易遇到的最大阻力,還是審批。一直到2009年11月,魔獸世界仍未通過版署的審批,彼時網易游戲頻道刊發了一篇文章,文中意味深長地回顧道,
“2004年2月27日,九城宣布獲得魔獸世界大陸代理權;05年3月21日,這款游戲就已經通過審批并開始正式測試。考慮到九城還需要在團隊組建、服務器架設等方面花費大量時間——因審批而造成的時間延誤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同時,出版總署對這款新引進的國外游戲也并沒有對游戲內容提出修改要求。”
言下之意很明顯了。2010年2月12日,新聞總署發布公告,經過審批,同意網易運營魔獸世界。時至今日,我們仍未知道,網易最終如何說服版署通過對魔獸世界的審批。而根據知情人士透露,直到2010年1月底,九城都沒有死心。不過隨著版署放行,朱駿也跟著表態,“我從2004年簽下魔獸的第一天起,就知道終歸會有失去的那一天”。
回到2009年4月17日,網易官宣拿下魔獸代理權的第二天,朱駿再次召開會議,表示將出臺包括派發期權等一系列務實政策穩定團隊,并透露了魔獸可能存在翻盤的機會,讓大家不到最后一刻不要放棄。從九城方面還傳出消息稱,九城總裁陳曉薇近期仍在美國,與暴雪方面進行談判。
事后來看,這只是九城的一廂情愿。而此前一天,九城總裁陳曉薇在郵件中承諾,我們絕不會因為一款游戲的續約與否而裁員。4月24日,九城在公司大樓掛起了“九城與你榮辱與共”的橫幅。6月22日,九城開始對原來的魔獸團隊進行近千人的大幅裁員。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就在九城進行裁員的同時,網易開始為魔獸世界的運營招聘大量客服。網易的魔獸團隊在上海張江微電子港,具體地點是碧波路690號7號樓,而九城辦公地點則是碧波路690號3號樓,兩公司僅數樓之隔。與他們同處一個辦公園區的還有盛大,在碧波路690號1號樓。
這三家公司,都曾代理或錯過魔獸世界,其命運也跟這款游戲緊密相連。
在魔獸上市前,盛大的傳奇占領過80%的市場,魔獸上市后,傳奇的市場份額不足10%,盛大就此失去國內網游市場頭把交椅;九城成也魔獸,敗也魔獸,失去魔獸后的九城2009年第三季度總營收394萬美元,環比減少91.14%,同比減少93.79%,跌出網游業十強;至于網易,代理魔獸世界后的2010年,公司收入增長50%,但如今暴雪游戲占網易營收僅有6%。
前不久暴雪宣布,跟網易的合約到期,魔獸世界將停止運營。對如今的網易來說,失去魔獸世界固然可惜,但并不致命。很多年前,環球企業家就做出了預言:
網易或終將從魔獸身上得到它想要的一切:豐厚的收益、數百萬的玩家、優秀的品牌、有所改善的政府關系。但在獲勝之后,它不應該忘記這一點——暴雪選擇主動易主,無非是希望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大利益,這亦會為它3年后再做的選擇提供變數。九城的慘例還在眼前,突破游戲自主研發上的困境才是網易真正需要打贏的一場硬仗。
3年后暴雪選擇了再次跟網易續約,但天下無不散的筵席。當初暴雪拋棄九城轉簽網易,如今暴雪選擇跟網易分手,“無非是希望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大利益”。
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暴雪針對續約提出了“天價”條件。首先是暴雪要求分成較 2019-2022 合約期 50% 以上營收和凈利潤進一步提高,且暴雪游戲定價將采取全球同步策略,而此前國服定價較全球其它地區普遍低約 20%。
另外暴雪還要求網易按照《暗黑破壞神:不朽》模式,研發暴雪其它 IP 手游全球發行,但網易只享有中國區市場營收分成。同時,暴雪還要求網易繳納巨額保證金或預付費用來擔保第 2 條的完成,否則將被“處罰”。
只能說網易已經不是當年那個網易了,但暴雪還是當年那個暴雪。2009年,九城公關就曾透露過,彼時暴雪續約的條件是,如果日后中國政策放寬,允許外資獨立運營游戲,暴雪可以無條件收回魔獸世界運營權。
無法接受這一續約條件的九城選擇跟暴雪分手,后來朱駿接受采訪表示,我和丁磊不是階級敵人,我和暴雪也不是階級敵人,一切都是正常的商業行為。傳言中我和丁磊應該是勢不兩立的,但實際上,我和丁磊的關系雖然算不上很好,但碰到了也會一起喝喝咖啡,絕對不是階級敵人。
同樣不是階級敵人的還有朱駿跟陳天橋。2010年,盛大研發3年之久的盛大開放平臺迎來了首位大型網游廠商,曾經的競爭對手九城。九城開發的網頁游戲熱血球球接入盛大開放平臺后,可共享盛大用戶資源、計費收費渠道、呼叫中心、分紅推廣等一系列服務。
彼時九城已經失去魔獸,盛大的主攻方向也轉為數字家庭娛樂開發計劃,大家一笑泯恩仇,敵人跟伙伴,有時候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就像代表九城參與談判工作的陳曉薇曾回憶起,
當初暴雪CEO問我:“如果你給暴雪一個忠告,會是什么?”我只有一個詞:Flexibility。回顧在九城的歲月時,陳曉薇總結道,
“我在這兩年里領略到了驚心動魄的商業利益爭奪以及怎么樣去平衡。其實商業談判是一項需要意志也需要藝術的東西,但是最關鍵是價值觀的問題。精明和貪婪之間的界限有時是非常不明確的,甚至幾乎沒有這條界限。而貪婪到愚蠢有時也只有一步之遙。”
這段話很適合送給暴雪。END
參考資料:
①環球企業家丨網易魔獸劫:代理瓶頸 突破研發才是正途
②新京報丨朱駿囂張回歸網游業務 稱魔獸終歸會失去
③17173 丨朱駿:這個時候,放棄魔獸也沒有什么的
④賽迪網丨奧美細說暴雪亞太招標內幕:魔獸婆家難找
⑤環球企業家丨九城CEO朱駿:現金流充裕 我們真的不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