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黃姍
編輯 | 樓婍沁
一如往年,兔年春節正成為黃金珠寶首飾品牌沖刺銷量的關鍵節點。不同之處在于,這是歷經三年疫情防控后,本土旅游零售和消費市場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回歸常態,對于任何一個零售業者而言,今年的春節顯得異常關鍵。
而兼具保值和裝飾功能的金飾品類,其作為中國消費者最熱衷的珠寶首飾品類,這個節慶假期,更有望享受到消費回暖的紅利。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12月以來中國的黃金需求已經出現了季節性反彈,主要原因便是黃金制造商會在春節假期前后積極補貨。
而在各式各樣金飾產品中,采用古法黃金工藝制作的金飾(以下簡稱“古法金”)已經成為市場上增長最快的品類,幾乎所有的頭部黃金珠寶品牌都推出了古法金產品。

以兔年為主題,六福珠寶就推出了以古法工藝打造的12生肖足金串飾,而周大福傳承系列也推出了古法工藝制作的兔年黃金手串。
不僅如此,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老鳳祥、老廟黃金、菜百黃金等傳統金飾品牌各自都有主打古法金工藝的系列,在春節來臨之際于線下門店和在線官網發力推廣古法金產品。不僅頭部黃金珠寶品牌,源自深圳水貝珠寶批發市場的腰部貼牌也在售賣各式各樣的古法金產品,在小紅書上,許多名不見經傳的金飾賣家,也在積極推廣古法工藝制作的兔年金飾。
“古法金飾品作為黃金飾品下面的一個子品類,在過去兩三年發展是非常迅猛的。”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首席執行官王立新告訴界面新聞,2021年古法金銷量在整個金飾市場占比第三,前兩位分別是足金和硬足金飾品。而到了2022年,“古法金飾品的占比應該已經上升到第二位。”

古法黃金鑄造工藝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摟胎、捶揲、鏨刻、鑲嵌、琺瑯、花絲等十幾種,其表面呈亞光、砂狀肌理等特點。在古時,古法黃金工藝主要為宮廷皇家貴族制作金飾、金器時采用,因制作工藝繁復,耗時遠高于普通黃金制作時長,古法金工藝甚少在民間佩戴的金飾中流傳。事實上,許多展出于博物館的金飾、金器文物當中,不少采用了古老的古法黃金工藝。
因此,如今已經在市場形成主流趨勢的古法金飾品并非緣起于一種全新的制金工藝,而是依托成熟的現代生產加工技術,伴隨社會發展和消費行為變化,重新在大眾市場流行起來的古老制金工藝。
“古法金現在突然火起來,我覺得跟大家審美疲勞有關,以前那種特別亮的黃金看多了,突然看到古法金這種啞光的,就會覺得質感相對好一點,反而覺得有一種高級感。”老廟黃金母公司、上海豫園珠寶時尚集團輪值總裁陳曉燕告訴界面新聞,“而這恰巧就符合現在年輕人的審美。”
世界黃金協會在上述報告中指出,金飾消費年輕化趨勢已經日益明朗。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整個中國黃金飾品消費市場中,18至35歲的消費者已經成為主要購買力。
在情侶贈禮場景下,18歲至35歲的年輕男性為主要購買力,消費動機是為愛人購物。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也是當前婚慶金飾消費的主要購買力,極大改變了以往由父母長輩代為購買婚慶金飾的傳統。在購買金飾自戴場景下,18至35歲的女性也為市場貢獻了33%的銷售。可見,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已經是當前金飾消費的主力人群。
這些年輕人也是古法金飾品的主要消費人群。王立新對界面新聞表示,“實際上我們看到,現在古法金的消費者至少有一半是年輕人,即90后、00后,他們對古法金飾品接受度高。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意味著古法金整個消費階層是年輕化的。”
不過,古法金最初回歸消費者視野之時的定位是偏高端的。而這開始于北京的老鋪黃金。

2016年,老鋪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旗下老鋪黃金品牌在金飾和金器產品中采用古法金工藝,包括摟胎、捶揲、鏨刻、鑲嵌、修金、花絲等古法工藝,并將其作為產品的主要賣點進行推廣。
老鋪黃金還以“足金黃金”為底材,手工鑲嵌鉆石,打破了以K金為鉆石飾品底材的金飾鑲嵌的傳統做法。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老鋪黃金是國內首個在市場上,以古法金工藝為產品特點進行宣傳和推廣的品牌。
老鋪黃金早期推出的古法金飾產品許多為定制品,價位也偏高。“一開始比較小眾,因為古法金這種做法產品比較厚重,克重是比較大的。”王立新解釋道,“比如一個古法金手鐲,基本上要30至50克,當工藝水平提高了,加工收費也比較高,所以一個古法金單品的定價是比較高的。所以當時行業里是認為,古法金飾品主要是面對中高端消費群的。”

隨著老鋪黃金門店越開越多,購買古法金飾品的成熟消費者也越來越多,古法金工藝的潛力得到行業內更多關注。陳曉燕回憶道,“深圳水貝作為黃金的工業和貿易中心,他們的嗅覺實際上很靈敏。我記得2018年我到那邊的時候,就已經有一兩家供應商開始做古法金開發和貿易。雖然剛剛起來,但我們也感覺這個品類以后可能會火。”
而中國最大的黃金珠寶零售商周大福珠寶的入局,真正把古法金工藝推向大眾市場。2018年周大福開啟了一項為期三年的研究項目,通過與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等機構合作,開展“中國古代黃金工藝”研究項目及相關展覽。
2019年,在周大福珠寶成立90周年之際,周大福正式推出主打古代黃金工藝的“周大福傳承系列”。同年4月,周大福在廣東順德開設首間“周大福傳承”專賣店。

在強勢品牌的引導下,更多品牌入局。2018年前后,事實上老廟、周大生、老鳳祥等黃金珠寶品牌也都開始嘗試在黃金產品中融入部分古法金工藝制品。眾多品牌先后入局發力新品類,讓古法金工藝迅速走向大眾市場,為更廣泛的消費者所看到。根據頭豹研究院數據,2018至2020年間,古法金在黃金產品零售中的占比從6%左右快速提升至大約16%。
快速市場化令古法金飾品在過去幾年百花齊放,相較于傳統的古代黃金工藝,當前市場上的古法金飾品有了潮流化、年輕化和現代化的面貌。
早期,不管是堅守弘揚古法黃金工藝的老鋪黃金,還是周大福傳承系列、老鳳祥藏寶金系列,這些產品仍然以展現古法黃金制造工藝為主,因此在設計上,沿用了諸多宮廷或佛教元素,在營銷層面,則強調古法的傳承和留存。
而近兩三年,隨著各個品牌的古法金工藝運用和開發逐漸成熟,通過差異化來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需求也應運而生。

2021年周大生推出了“非凡古法金”系列(簡稱“非凡金”),該系列突出強調的工藝為所謂的“三生金編”。“我們2021年在策劃(非凡金)這個項目的時候,我們一直想要去跟市場現有的一些競品做一些切割,一定要有自己的獨特性。”
周大生黃金產品線負責人陳壽平告訴界面新聞,“三生金編要求金線一定要非常均勻,非常標準。它的工整度、細膩度是行業里的其他手工花絲鑲邊沒辦法比擬的。這是我們在2021年抓到的一個重點。”
以“三生金編”作為工藝支撐,周大生對整個系列的定位提煉出“美麗人生”、“敢愛敢闖”等概念以吸引年輕一代消費者。“現在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越來越認同,越來越敢于去消費、去佩戴一些代表傳統工藝的黃金產品。”陳壽平表示,“我們的產品設計就是要想辦法讓古法金更好地迎合年輕群體的偏好,整個產品的設計、美感必須要往那個方向去偏,而不是站在傳統的方向去做。”
老廟推出的古法金相關產品,則十分強調時尚感,這與其品牌定位有關。
2022年,老廟創新性引入國際珠寶、時裝設計師合作,開發了全新婚嫁系列“老廟有鵲系列”。在國潮概念之下,用更為時尚和現代的設計風格來重新塑造黃金產品。
具體來看,“老廟有鵲系列”分為三個子系列,分別由本土服裝設計師陳野槐和李鴻雁,以及珠寶設計師龍梓嘉創作,主題涉及以苗族文化圖騰為靈感的異彩喜緣系列,以茉莉花和流蘇等意象為主的江南喜韻系列,以及以漢唐時期的祥云、繡球、剪紙元素為靈感的漢唐喜夢系列。這三個設計在制金工藝基礎之上,融合了珍珠、母貝、瑪瑙等材質混搭設計。
有“珠玉”在前,老廟在2022年12月邀請法國設計師THOMAS.V合作,推出第五代的古韻·事事金安套系,在古法金工藝基礎之上,推出了更適合日常佩戴的古法金產品。這也是品牌在尋求差異化的過程中,摸索出的一系列時尚感較強的的古法金產品。
“我覺得黃金如果只能傳承的話,有點浪費對吧?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要做適合當代消費者的飾品。”陳曉燕告訴界面新聞,“所以我們當時在做古法金的時候,我們結合了老廟自身“好運”的元素,同時又要具備美觀度,往飾品的方向去開發。我們第一個老廟古韻·好運蓮蓮系列出來之后,差異化就已經很明顯了,我們走的就是時尚穿搭路線。”

直到2022年,老廟已經開發了五個“老廟古韻系列”產品。截止2022年前三季度,老廟古韻為豫園股份帶來超過46億元的銷售額。
愈發豐富的古法金產品,以及從繁復、重量的古法金產品向時尚、簡約和輕量化的轉變,讓古法金飾品的單價有所下降,年輕人也負擔得起了。世界黃金協會王立新提到,“隨著古法金的發展,過去幾年我們的加工企業也開發了一些產品,比如10至20克的,使得產品總價降低了,一部分年輕消費者他也能買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