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娛觀察 魔音甜菜
動畫番劇《中國奇譚》備受坊間熱烈討論,它也成為了2023年第一個引發業內外熱議的文娛內容,以一種別樣的形式。
原因或許很簡單,觀眾們在《小妖怪的夏天》中看到了社畜們無名之輩的身影,又在《鵝鵝鵝》去探討志怪傳說的多層含義,以及《鄉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里看到了家鄉變遷、城市化進程,大家置身于傳統故事和美學國風中,難得享受了一番精神與情感的滿足。
于是,人們更發現這是一部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出品的動畫,那個創造了《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寶蓮燈》等經典國漫作品的美術廠,于是高呼“著實是上美影的畫風,是中國傳統動畫美學的一次復興”。事實上,很難去確定《中國奇譚》對于上美影而言,是一部能夠工業化批量“復制”的作品,還是一次恰好踩在現代觀眾審美上的偶然作品。
畢竟,在創始之初《中國奇譚》就被定義為一部紀念中國動畫百年的實驗作品,而非直指盈的商業動畫。
而提及上美廠,動畫業界很難不想起那一段從引領中國學派輝煌,后又迷失在市場化浪潮中的一段動畫歷史。行至如今,中國動畫來到了一個新階段,有好的動畫作品、有龐大的受眾、也有動畫衍生的消費市場,重要的是上美影也還身處其中。
對于上美影而言,如果期待這家公司在未來能夠生產更多的《中國奇譚》們,就應該對它說,請少談點情懷與藝術,多談些動畫工業與商業。因為只有后者,才是源源不斷確保精品動畫產出的核心。
況且在這個動畫新時代,最好的商業也就是最好的藝術。
非商業化項目《中國奇譚》
《中國奇譚》的創作是一次命題作文,但這或許也是成就了自身的最重要原因。
1922年,萬氏兄弟制作出時長一分鐘的動畫廣告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這被認為是揭開了中國動畫電影史的序幕作品,2022年也成為中國動畫誕生100周年,作為中國動畫歷史最悠遠、成績最突出的動畫公司,上美影決定推出一部動畫短片集,繼承傳統也致敬經典。
總導演陳廖宇接受采訪時說,除去致敬經典之外,這個短片集還有一個效用,引入更豐富的創作力量,去探索當下國漫市場更多元的表達。
于是組成了這部《中國奇譚》。
短片集由八個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立的故事組成,并且涵蓋多種美術風格以及制作手法:既有傳統的二維、剪紙、偶定格動畫,又有CG、三渲二的現代技術,還有將素描與中國水墨韻味相結合的創新嘗試……
而在故事層面,八個故事包括從古代故事到科幻想象、從鄉土眷戀到唯美愛情、從生命母題到人性思考,展現著中式想象力與民族故事。
率先播出的《小妖怪的夏天》和《鵝鵝鵝》,也正是這兩部作品引爆了《中國奇譚》的熱度。
一定程度上,正因為是非商業化作品,創作者在選取西游記故事時,才敢于將主角對準到一群想吃唐僧的小妖怪群體上,因為在另一端的大銀幕上,過去幾年,各式各樣的孫悟空以及封神宇宙才是最熱門的內容。
視角的切換,創作者為大眾描述了一群底層小妖怪們的眾生相。
那群小妖們像極了社畜的大家,面對著一個虛空的目標以及中層領導不切實際的指揮,而疲于奔命,“逃不出的浪浪山,看不見的孫悟空“成為熱詞,大眾的共鳴在于,看似在寫妖實則在寫人。
《鵝鵝鵝》的創作角度更大膽,取材于古代中國神話志怪小說集《續齊諧記》中的《鵝籠書生》一章,用動畫的形式將中國古代志怪小說天馬行空的故事進行了表達,并獲得了熱烈的大眾探討。
這部短片的價值在于,一是中國古代志怪小說可以成為影視作品豐富的文本來源,二是動畫相對于真人有著更自由的表達空間。這也是在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看來,《鵝鵝鵝》有著更大產業價值的原因。
隨著這兩部作品的播出,《中國奇譚》正式大熱,目前B站的累計播放量突破5000萬,豆瓣評分也高達9.4,其內容更新就能隨時登上微博熱搜,國風魅力成為其最大標志,《小妖怪的夏天》中滿屏的中國美術畫畫面,《鵝鵝鵝》則更見傳統作品的文學魅力……
但在更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來源于致敬經典的命題作文,沒有直面商業市場,才可以讓創作者甩開包袱盡情發揮,這是《中國奇譚》與其出品方上美影成功的最大原因。
依然的金字招牌
一大批觀眾在看《中國奇譚》時稱“童年回來了”,回憶的是那個曾經陪伴著70、 80、 90整個童年的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想到的是這些偉大的作品《大鬧天宮》《牧笛》《小蝌蚪找媽媽》《哪吒鬧?!贰短鞎孀T》《鐵扇公主》《黑貓警長》《神筆馬良》《寶蓮燈》……
其中,以《大鬧天宮》《天書奇譚》《小蝌蚪找媽媽》獨特的國風美術以及強烈的民族故事為代表的動畫電影,為當時的動畫作品在全世界贏得了“中國學派”的稱號,那也是國漫巔峰時代。
但需要正視的是,美影廠單純以藝術追求不計商業回報的創作風格,是典型的計劃經濟產物,因而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漫、日漫進入內地市場的沖擊下,自然契合不了時代發展,中國學派也一度被湮沒在歷史之中。
1999年上美影創作了商業大作《寶蓮燈》,也只能看作為上美影上世紀尾期逐漸沒落年代里的一個點綴。
粗略來分,中國動畫電影在上美影的巔峰之后越經幾個時代,一個是以“喜羊羊”“賽爾號”等為代表的中國動畫大躍進時代,那是電視時代的泡沫時期,也誕生了諸多創作騙補貼的公司,其二是《大圣歸來》以10億票房開啟的中國動畫產業時代,這是互聯網文化和電影銀幕飛速發展的時期,動畫產業鏈條在這一時期漸漸完善。在后一個國漫時代,最大的特點在于,龐大的受眾養成了動畫衍生內容消費的習慣,這也賦予動畫作品更大的價值。于是,觀眾依然能夠看到上美影,以經典動畫IP形象與其他消費品牌聯動,活躍在國漫新時期。
據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不完全統計,僅在2022年,上美影即同麥當勞、vivo、東航、陰陽師、野獸派家具等進行了品牌聯動和商業推廣。對于一線消費品而言,上美影和其背后承載的中國動畫學派風,具有很強的文化意。
在vivo和上美影的合作中,雙方攜手共同制作了皮影戲版的《哪吒鬧?!?,短片全程由 vivo X90 Pro+ 拍攝完成,拍攝過程中僅有一根蠟燭作為光源,展現了品牌手機極強的影像拍攝實力;與陰陽師的品牌聯動,雙方同樣發布了聯名短片。
上美影依然是一個金字招牌,利用IP進行商業聯動,被看作是非常重要的一塊收入來源,這也是全世界動畫廠商的衍生收入來源。
據悉上美影也開發了眾多文創周邊,就在《中國奇譚》爆火之后,相關周邊一度被賣空,上美影也聲明將會加足馬力保證市場供應。
要去直面商業市場的挑戰
對于上美影而言,僅僅依靠過去的IP,可以活得不錯,但沒法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動畫創作公司。進入10年代,美影廠確實是想通過更新的動畫作品,去盤活過去的老IP,但成績并不理想。
2015年上美影出品的《黑貓警長之翡翠之星》上映,票房差強人意為7182萬,此后2017年7月《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票房4331萬,2018年10月《阿凡達之奇緣冒險》票房7841萬,2021年10月《大耳朵圖圖之霸王龍在行動》票房5404萬,這些基于過去老IP創作的新電影,在市場上引起的反響并不大。
上美影也嘗試過經典電影的重映,2012年《大鬧天宮3D》版本上映,,2021年11月《天書奇譚4K紀念版》上映,兩部作品市場成績非別為4266萬、2781萬,但另一個層面而言,重映的意義相對于票房而言更重要。
2016年上美影與其他廠商聯合制作出品了《新葫蘆兄弟》,豆瓣評分只有4.1分,創造了上美影最低口碑,相當于自毀經典。時間往后撥,去年冬奧會后,上美影參與制作的《我們的冬奧》上映,這部作品的更大意義在于,經典IP形象的大銀幕再互動。
如果說,過去老一輩上美影秉持的創作精神是“不模仿別人,不重復自己”,那么,在整個10年代,這一屆上美影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模仿過去的上美影,絲毫沒有創新、創造精神?;蛟S與之更嚴重的是,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沒有抱負和野心的上美影,這家動畫公司還遺留著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創作慣性與心態,迷失在商業市場叢林中。
對于上美影而言,一部《中國奇譚》是不夠的,當下的動畫競爭處于高烈度狀態下,工業技術產能和一流的創作人才,是動畫競爭中重要的兩個能力。也能看到,無論是彩條屋、追光動畫、十月文化以及番劇制作公司玄機科技、藝畫開天等,都走到了競爭前列。
在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看來,對“中國學派”的傳承也不只是上美影一家企業來承擔,二是包括參與商業市場競爭的所有動畫公司。例如,在春節檔影片《深?!钒l布的制作花絮中,創作團隊即用幾十億個“粒子”去復原傳統的水墨形態。
希望《中國奇譚》是開創上美影另一個階段的作品,期待這家為幾代人創造了無限美好回憶的動畫公司,能夠繼續偉大下去。
如這般,那就期待這家公司去直面市場競爭的浪潮吧。
2022年12月,演員胡歌參觀上美影,視頻中上美影廠長表示目前正在制作一部水墨動畫,目前有十多個項目在開發制作階段,其中包括一部以孫悟空與牛魔王為主角,發生在火焰山的一部西游動畫作品。
那個找到正確發展方向的上美影,值得無限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