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臨近春節,公募基金行業又有重大消息。
1月19日,中國證監會官網披露,核準摩根資產管理控股公司(JPMorganAsset Management Holdings Inc.)成為上投摩根基金主要股東;核準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成為上投摩根基金實際控制人,對摩根資產管理控股公司依法受讓上投摩根基金2.5億元出資無異議。
該項變更完成后,摩根資管對上投摩根基金持股比例達100%,上投摩根基金也成為國內第6家外商獨資的公募基金管理人。

摩根資管對上投摩根基金的股權增持最早可以追溯到2019年8月。當時,摩根資管花費2.41億元成功競拍上海國際信托持有的上投摩根基金2%股權,持股比例擬升至51%,成為上投摩根基金第一大股東。
2020年8月,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告,上海國際信托有限公司擬轉讓所持有的上投摩根基金49%股權,轉讓價格是70億元。
2020年4月1日,我國正式取消對證券公司、公募基金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當年的4月2日,摩根資管就宣布,與上海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初步達成一項商業共識,將擬收購取得上投摩根基金股權至100%。
當時摩根資管也表示,期望與上海信托緊密協作,推進完成100%股權收購所需流程,包括尋求中國證監會的監管批準。
隨著中國證監會對上投摩根基金股權變更的核準,意味著摩根資管對上投摩根基金的全資控股終于“塵埃落定”,我國外商獨資的公募基金公司也擴容至第6家。界面新聞記者統計發現,截至目前,我國已經有貝萊德、泰達宏利、路博邁、富達、施羅德基金等5家外商獨資基金管理公司。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上投摩根基金的基金數量84只,管理總規模為1461.62億元,在141家基金管理公司中規模排名第37位,位居國內公募規模排行榜的中上游位置。其中,公司非貨幣規模為733.71億元,貨幣基金為681.64億元,混合型基金規模為428.79億元。
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表示,相較于國內基金行業的發展歷史,海外成熟的資管公司具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資產管理經驗。完善精細的投資風控體系、專業化的團隊、開闊的投資視野等都是外資公募的優勢。
“外資機構在資管方面相對專業和規范,且投研、量化做得相對較好,而對于公募基金配置海外資產有其自身優勢的。當然,它們面臨的挑戰是對于中國的產業情況還不夠了解,對于中國基民的特點需要進一步熟悉,(外資機構)搭建適應中國基金投資的營銷、投研體系,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