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徐寧
全球電池護照要來了。
1月18日,在瑞士舉行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全球電池聯盟(GBA)首次發布了電池護照概念驗證成果。
此次公布的電池護照原型,記錄了三款電池的全生命周期數據,包括制造歷史、化學成分、技術規格、碳足跡等。這三款電池來自于汽車生產商奧迪和特斯拉。
GBA由世界經濟論壇成立,是首個全球性質的電池協會,其成員涵蓋電池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成立該聯盟的目的,是在2030年前建立一個可持續、負責任、公正的全球電池產業鏈。
電池護照由GBA成員歷時三年開發,該護照的最終目標,是為用戶提供電池可持續性表現的質量保證。電池護照的概念已在2021年七國集團領導人會議、歐盟電池條例以及加拿大和美國政府中得到認可。到2026年,電池護照將成為歐盟的一項強制性要求,其他地區也可能效仿。
GBA在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電池是開啟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但電池也是材料和資源密集型行業,在整個生產利用價值鏈中不可避免地會對社會和環境產生影響。這其中包括電池材料采購、加工和制造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以及童工和侵犯人權問題。
GBA創始成員、聯合主席兼歐亞資源集團(ERG)首席執行官本尼迪克特·索博特卡(Benedikt Sobotka)表示:“GBA的電池護照是跨越整個電池價值鏈的利益相關者開發的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護照,它將成為電池透明度的標準載體。”
據外媒工程新聞(Engineering News)1月18日報道,GBA的電池護照是獨一無二的,由基于標準化、可比和可審計的數據得出。
德國經濟事務和氣候行動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博士表示,電池護照是數字和綠色“孿生過渡”的關鍵體現,即利用數字世界促進現實世界的脫碳,促進資源循環。
特斯拉電池供應鏈和電池礦產負責采購主管費迪南德·毛布里(Ferdinand Maubrey)表示,“特斯拉試用了電池護照,并收集了鈷供應鏈上的相關環境和社會數據點。雖然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覆蓋整個電池礦物供應鏈的所有相關領域,但在向可持續能源過渡的過程中,公平競爭環境中的標準報告無疑發揮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