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崔璞玉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周二表示,歐盟正在起草一項針對該地區綠色產業的新法案,希望借此使歐洲成為清潔技術和創新的家園。
她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說道,“我們將提出一項新的《凈零工業法案》(Net-Zero Industry Act)......目的是將投資集中在整個供應鏈的戰略性項目上。我們將特別關注如何簡化和加快對新清潔技術生產基地的批準。”
“我們需要創造一個監管環境,使我們能快速擴大規模,并為那些對實現凈零排放至關重要的行業創造有利條件,其中包括風能、熱泵、太陽能、清潔氫、儲能等。”
數月前,美國通過了《降低通脹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簡稱“IRA”)。 這項涵蓋稅收、健康和氣候等條款在內的一攬子法案于去年8月在美國國會通過,其中在氣候和能源政策上的支出將高達創紀錄的3690億美元。
根據這一法案,美國政府將對在美國生產的電動汽車提供稅收減免,并為美國的汽車電池供應鏈提供支持。
該法案在國際上得到了一些認可和支持。國際能源署(IEA)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 Birol)在早些時候世界經濟論壇的一個小組發言中指出,能源安全現在是氣候投資的最大驅動力。
比羅爾稱,美國總統拜登去年簽署的IRA法案將推動對清潔能源的投資,是2015年《巴黎協定》以來最重要的氣候協議。
這一觀點得到了世界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首席執行官芬克(Larry Fink)的認同。他在世界經濟論壇會議間隙的一次活動中表示,美國政府通過IRA法案為其迅速轉變提供資金,是游戲規則的改變者。
美國氣候特使約翰·克里在另一個關于向低碳經濟轉型融資的小組中表示,避免氣候變化造成災難性破壞的唯一方法是政府和企業投入巨資,“我們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我在過去幾年中學到的經驗......是錢,錢,錢,錢。”
但美國的這項法案也引發了部分歐盟成員國的反對。捷克工業和貿易部長西克拉(Jozef Sikela)在世界經濟論壇小組討論中表示,“從美國的角度來看,我理解該法案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也應該考慮歐洲的利益。”
由俄烏沖突引發的能源危機沖擊歐盟27個成員國,去年天然氣價格比前一年高出近90%。
西克拉表示,歐洲家庭和工業正在為這場全球能源危機付出最大代價,而美國的新立法將吸引投資者并迫使各國政府陷入“危險的”補貼競爭。
歐盟委員會此前也曾表示,法案中綠色技術相關的旗艦條款違反了全球貿易協定,或在清潔能源激勵措施方面引發全球“逐底競爭”,并可能招致報復。
拜登則被指責實行保護主義。他在去年12月與法國總統馬克龍一起發表講話時說:“我有信心,我們可以解決一些存在的分歧。”早在去年10月時,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曾坦承不太可能對立法進行重大修改。
在與美國繼續協商的同時,馮德萊恩希望減少歐洲的繁文縟節并加強綠色投資。
“我們將成立一個歐洲主權基金,作為今年晚些時候預算中期審查的一部分。 這將提供一個結構性解決方案,以增加可用于上游研究、創新和戰略工業項目的資源,這些項目對于實現凈零排放至關重要。但由于這需要一段時間,我們將研究一個銜接性的解決方案,為最需要的地方提供快速和有針對性的支持,”她在達沃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