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劉子象
一項最新的調查發現,經濟悲觀情緒在全球蔓延,普通民眾對財務前景前所未有地悲觀。在此背景下,企業成為人們眼中唯一既有能力又具備道德的全球機構,信任度遠超政府、非營利組織和媒體等其他機構。
為配合達沃斯經濟論壇的開幕,當地時間1月15日晚,全球最大公關公司愛德曼發布了2023年度的信任晴雨表報告。該報告基于2022年11月1日-28日期間對28個國家的32000名受訪者的調查,涵蓋了一系列反映企業、媒體、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信任度的社會指標。
經濟樂觀情緒崩潰
報告稱,全球民眾的“經濟樂觀情緒已經崩潰”(economic optimism collapses)。在所有受訪者中,相信“我和我的家庭的財務前景將在五年內更好”的人為40%,同比下降10%。對失業(89%)和通脹(74%)等個人財務的恐懼與氣候變化(76%)、核戰爭(72%)和糧食短缺(67%)等緊迫的社會恐懼不相上下。
從國別來看,在受調查的28個國家中,24個國家民眾的經濟樂觀情緒均創下歷史新低。發達國家尤其悲觀,在該類國家中排名最高的美國,也只有36%的民眾相信自己及家人將在五年內過得更好,英國這一占比為23%,德國15%,日本排名墊底,僅為9%。

與去年相比,所有受訪國家的樂觀情緒都下降,一半國家的降比高達兩位數,中國是唯一一個增長的國家,民眾的樂觀情緒同比增長1個百分點,至65%。
兩極分化嚴重
經濟焦慮、虛假信息、社會階層分化和領導力的缺失,導致民眾對社會制度缺乏信心,帶來了嚴重的兩極分化。在受訪的28個國家中,21個國家存在中度和嚴重的兩極分化。
在部分國家分化如此嚴重,以致于人們感到無法克服分歧,甚至不愿意幫助那些與他們信仰不同的人。報告稱,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會幫助那些與他們的觀點有強烈分歧的人,或者愿意與之共同生活/工作。
在六個國家,這種分化達到了不可調和的程度。阿根廷、美國、南非、西班牙、瑞典和哥倫比亞被列為“嚴重兩極分化”的國家。在這些國家中,高水平的受訪者認為“分歧深刻到永遠無法克服”。
總體來看,全球5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國家比過去更加分裂。不同階層的看法分歧加大,高收入家庭仍然廣泛信任政府、企業、媒體和非政府組織等機構,但是低收入群體的不信任情緒已經非常普遍。報告指出,新冠大流行和通貨膨脹等危機,對窮人造成了更大的傷害加劇了這種分化。
愛德曼全球企業實踐部副主席Dave Samson說,我們正處于一個多極世界的巨大系統變化時期,分裂的力量正在煽動經濟上的不滿情緒。如果他們被忽視,將帶來兩極分化程度加劇,經濟增長放緩,歧視加深,以及解決問題的內在能力受損。而CEO們和他們所領導的公司必須在解決這些問題和幫助恢復經濟樂觀情緒方面發揮核心作用。CEO不參與影響其業務的公共政策問題是不現實的。
企業被寄予厚望
雖然在過去幾年的信任晴雨表報告中,對政府信任度下降、企業信任升高已經是一個趨勢,但是今年的報告顯示,兩者的差距大大增加,已經到了引起警覺的地步。
無論在道德還是在能力方面,企業 (62%) 都是全球最受信任的機構,且是唯一在這兩方面都受信任的機構。在能力方面,企業領先政府53分,在道德方面領先30分。企業的道德評分已經連續三年上升。受訪民眾對“我的雇主”的信任度比政府或民選官員高25個百分點。
在接受調查的28個國家中,有16個國家民眾不信任政府(指的是信任率在51%以下),包括美國(42%)、英國(37%)、日本(33%)和阿根廷(20%);有15個國家不信任媒體,包括德國(47%)、美國(43%)、澳大利亞(38%)和韓國(27%);而“我的雇主”是最值得信任的機構,平均高達77%,除了韓國(54%)之外,它在所有被調查的國家都受到高度信任。
報告認為,這要歸功于公司在新冠大流行期間靈活對待雇員的方式,以及許多企業在俄烏沖突后迅速退出俄羅斯的舉動,另外,公司也開始在多樣性和包容性方面加大投入,這些都改善了民眾對企業的觀感。另外,對政府和媒體的低信任度,也讓企業的地位得以提高。
基于對企業的高度信任,民眾對首席執行官們的期待高漲,認為他們有義務在廣泛的社會問題上起帶頭作用,提振經濟樂觀情緒,并利用資源讓分裂勢力承擔責任。
盡管民眾并不完全信任企業(52%認為企業在處理社會爭議問題時無法避免政治化),但是他們仍然普遍認為企業應該站出來,尤其是在應對氣候變化、經濟不平等和勞動力再培訓等問題上展現更多的社會參與度。
愛德曼公司首席執行官理查德·愛德曼說,對企業信任度的提高,為首席執行官在社會問題上發出主導聲音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他們應該公開表態并就關鍵問題采取商業行動,“社會領導力現在已是企業的一項核心職能”。
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年會已經在瑞士達沃斯拉開帷幕,這是新冠疫情暴發后該論壇首次于冬季以線下方式舉行。據論壇主辦方,600名企業首席執行官將參加本次年會。
信任晴雨表已經顯示,在分裂的脆弱世界中,某種程度上,企業被視為“燈塔”般的引領向上的穩定力量。面對這種前所未有的信任,企業準備好成為引領改變的燈塔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