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餐網
炙手可熱了一整年的預制菜賽道,在2023年年關又一次迎來了“巔峰”時刻。
根據紅餐網報道,廣州、上海、北京、南京等多地堂食春節檔訂購火熱,甚至已經沒有桌位可以預訂,而通常被作為“替代方案”的預制菜,正變成很多家庭年菜的熱門選項。
眼下,春節越來越近,不少預制菜企業的年貨訂單已接近收關,回顧這場以“春節”為焦點的爭奪戰,今年預制菜企業的戰況如何?又發生了哪些新的變化?
春節檔市場,預制菜走俏
預制菜洞察注意到,去年11月開始,不少預制菜企業就進入了年貨訂單的“備戰”模式,并于元旦節前后達到銷售峰值。
“堂吃已滿,不少市民會選擇在家烹飪,舉辦‘家宴’。半成品和熟食套餐自11月開始銷售,到春節前一周都是旺銷期。”上海光明邨大酒家淮海路總店負責人項開宇表示,其半成品和熟食套餐的價格和2022年基本持平,沒有漲價。其中,半成品套餐價格從888元、1288元至1488元不等,熟食點心套餐則有580元、700元兩檔。
水天堂集團執行董事、銷售總監張明明也表示,今年水天堂食品廠推出了8道菜和12道菜兩款年夜飯禮盒,為知味觀、豐收日、松鶴樓、蟹太太、淮揚菜集團等企業貼牌定制禮盒或單品。12月底大部分人“陽”過后,訂單量開始激增,訂單翻了幾倍。
圖片來源:張明明朋友圈截圖
“今年的年夜飯套餐銷量總體比去年翻了一番。”隨著年關臨近,上海盤點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預制菜年菜相關產品也出現了明顯的增長。該公司董事長伍俊峰介紹,今年盤點美味主要面向市場推出了4款年夜飯套餐禮盒,其中2款為冷凍包裝,便于長期儲存,針對春節期間不想出門吃年夜飯的人群;2款為常溫包裝,針對春節期間人們送禮和長途攜帶的需求。
而在線上直播間,春節檔儼然成為各大預制菜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
去年11月以來,以直播間為重心,包括知味觀、安井食品、叮叮懶人菜、麻六記、味知香、食者道、麥子媽、舌尖英雄、廣州酒家、惠發食品、得利斯、御鮮鋒在內的多個品牌,開始狂推春節檔相關產品,掀起了一股春節預制菜的直播熱。
在各品牌的直播間里,限時折扣秒殺、紅包、福袋、優惠券、滿減券等輪番上陣,“硝煙”味十足。
比如:舌尖英雄在直播間推出秒殺活動,包含5道預制菜肴的組合裝售價僅為69元,目前該產品組合已成為舌尖英雄在抖音上銷量排名第二的產品;
知味觀直播間內,則推出“買一贈二”19.9元到手三包300g八寶飯的搶購活動;
圖片來源:抖音
安井食品推出了限時秒殺活動,同時在組合套餐中贈送面、蛋餃、火鍋底料等贈品;
在御鮮鋒的抖音直播間,5斤半小龍蝦售價僅百元上下,平均每斤售價不足20元……
產品五花八門,但無一例外地都打上了“春節必備”“端上桌就是一桌完整的家宴”等宣傳口號。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預制菜產品更講究性價比,簡單實惠的套餐會更受春節市場歡迎。”伍俊峰介紹,盤點美味針對今年春節檔推出了多款年夜飯套餐,大部分套餐的單價都在500元以下,而主打的998元年夜飯套餐一共包含15個菜品,既有上海熏魚、紅燒蹄髈、糖醋排骨這類頗受長三角地區居民歡迎的家常熱菜,也有冷菜、湯品和點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有預制菜企業針對春節檔推出相關預制產品,很多線下餐飲企業、電商平臺、商超、老字號,甚至家電企業,也都推出了自己的預制菜春節禮盒,試圖分一杯羹。
春節在即,預制菜產品成為許多家庭的年夜飯解決方案,而這無疑也將成為預制菜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
預制菜在春節檔市場的喜與憂
眾所周知,春節一直是餐飲業的黃金旺季。且伴隨去年12月疫情形勢的轉變,堂食已全面放開。可以預見,2023年的春節檔,餐飲業線下消費大概率會迎來增長、復蘇的態勢。
也因此,放開后就有不少業內人士感到擔憂:消費者未來會更傾向于堂食、外賣,而不是預制菜。
那么,為什么預制菜產品還會在今年的春節檔市場走俏?
事實上,過去一年,在疫情囤貨需求的持續推動下,消費者對于預制菜產品的認知度已經有所提高。
“以前也知道預制菜,但當時幾乎沒需求。后來在疫情前囤貨的時候,我發現了預制菜。各種菜品、口味多樣,放在冰箱中,想吃的時候,簡單加熱一下就可以。我當時就在想,這真是太適合我了。”90后白領盼盼如是說道。
盒馬3R商品中心總經理田鑫也表示,“過去3年來,消費者對于預制菜從陌生到熟悉,也從被動接受變成主動選擇,2022年,盒馬工坊預制菜的銷售額同比增長50%,仍然保持著較高的增幅。”
雖然預制菜針對C端市場的教育還需進一步提升,但不可否認,接觸過預制菜后,部分消費者對預制菜的固有成見已有所改觀。
與此同時,預制菜方便、快捷、出品穩定的特性,也恰恰戳中了春節飯菜制作過程繁瑣、費時費力費料的痛點。
“越難處理的食材,其對應的預制菜接受度越高。”盒馬3R商品中心總經理田鑫說,糕團、點心、大海鮮、整塊大肉都是令消費者“壓力山大”的品類。
我們也可以看到,目前各大企業推出的預制菜春節相關產品多是一些消費者難處理、難制作的菜品,比如佛跳墻、花椒雞、獅子頭、松鼠桂魚等。
但這些菜品在成為主流“爆品”的同時,也導致不少預制菜企業生產的產品大同小異。“產品雷同”“毫無特色”……春節檔相關的預制菜產品已引來不少消費者的吐槽。
社交平臺上一位消費者表示,打開電商平臺搜索“年夜飯預制菜”時,陷入了“選擇困難癥”,一眼望去不是佛跳墻就是獅子頭,千篇一律的年夜飯套餐勾不起內心的購買沖動。
為什么預制菜企業生產的春節檔產品如此雷同?歸根究底,主要有兩點原因:
一方面是因為年節消費需求相對特殊,很多預制年菜平日消費頻率并不高,因此商家逢年過節會更傾向于選擇供應鏈已經成熟并且有一定認知度的商品,例如佛跳墻、花膠雞、豬肚雞等等,這是比較穩妥且省力的選擇。
另一方面,春節假期由于用工短缺的限制,生產端企業也會傾向于接一些平日常做的訂單,對于一些創意新品的訂單可能會拒接,因為設計一款新的預制菜產品,已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決定,可能會涉及到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比如:需要調整生產線、重新培訓員工等。
差異與創新,預制菜未來發展的制勝點
突破預制菜年菜同質化的難題,目前已經有企業開始行動。
盒馬鮮生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盒馬就采取了用小眾地方特色菜突圍“年菜大戰”的策略。
盒馬方面透露,今年盒馬預制年菜中,差異化的大菜最受歡迎,其中云南鐵腳麻雞菌子湯煲1月以來銷售額環比上月增幅達140%,消費者簡單復熱就能獲得平時需要燉煮3-4個小時的雞湯,這道菜也被網友稱為“陽康”后進補的“不求人雞湯”。
還有盒馬主打的小眾特色預制年菜——八寶糯米紅膏蟹,也收獲了大量有預制年菜購買需求的消費者的擁躉。這道菜1月以來銷售額環比上月增長23倍,并且隨春節臨近,增速也越來越快。
“今年盒馬在全國主打的幾款大菜,都是走的小眾路線,研發的也是市場上沒有的新品。”
“今年的規劃就是不做‘爆品’。”伍俊峰也表示,一方面是不想去“卷”國內的低價價格戰市場;另一方面企業自身定位本來就不是策劃“爆品菜”,而是重在“盤點美味”,希望國內消費者不出國門就能吃到地道的好口味,未來還計劃開發一組東南亞菜品投放市場。
針對這些現象,連鎖經營產業專家、和弘咨詢總經理文志宏指出,小眾特色年菜取代“套路”商品,也預示著預制菜將進入新的階段,未來誰更懂消費者,誰更有特色,誰的供應鏈整合能力更強,將有更大的機會脫穎而出。
值得注意的是,預制菜的同質化問題并不是只存在于春節檔的現象。在未來更長遠的市場發展中,預制菜企業想要突圍,產品的差異化和創新性會成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