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玉
中國人民銀行周一進行了7790億元一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超額對沖本月到期的7000億元MLF,利率維持在2.75%不變,連續5個月不變。
分析師表示,春節前超額續作MLF符合央行一貫的操作規律,既滿足了短期流動性的需求,也有助于銀行在年初加大信貸投放,助力穩增長。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界面新聞表示,2020年以來,央行均在春節前最后一次MLF操作中實施加量續作,這主要是為了滿足市場在節前大規模提取現金的需求。同時,這也是支持銀行“合理把握信貸投放力度和節奏,適時靠前發力”,在一季度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加大貸款投放,以寬信用支持穩增長。
王青還表示,央行加量續作MLF,不僅能繼續遏制短端市場利率上行勢頭,而且將引導1年期商業銀行(AAA級)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等中端市場利率中樞下行。這將有效穩定市場預期,有利于銀行以較低成本向實體經濟提供信貸支持。
上海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鄭嘉偉也表示,央行本月采取等價超額續作MLF是為滿足春節前繳稅和取現的流動性需求,不過,央行操作整體較為克制,超額續作的規模只有790億元。
央行數據顯示,2021年,央行在春節前最后一次MLF操作中超額續作了2000億元。
截至目前,MLF操作利率已經連續5個月不變。分析師對后續央行降息的看法有所分歧。
鄭嘉偉認為,隨著疫后經濟基本面快速復蘇以及監管部門積極化解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央行進一步降息的必要性下降。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靜靜則認為,一季度降息仍是大概率事件,從降息幅度來看,10個基點或是優先選擇。
她對界面新聞指出,從央行的操作邏輯來看,降息的兩個出發點尚未變化,一是需求疲弱背景下,降息有助于擴張信貸需求;二是復蘇前景不明條件下,降息有利于凝聚共識、提振市場信心,所以一季度是央行降息的主要窗口。
張靜靜還說,從過去幾年來看,央行年初調降MLF利率的時點多選擇在2月,如2016年、2020年,僅去年1月出現了罕見降息。央行當時的解釋是“(貨幣政策)要前瞻操作、走在市場曲線前面,及時回應市場普遍關切”。但今年的情況有所不同,一方面,今年春節提前,節日效應對經濟的影響相對前置,疊加疫情防控放開后的尾部效應,1月MLF利率按兵不動可避開節日、疫情等外部因素擾動,最大限度發揮政策效力;另一方面,1月通常是銀行放貸高峰,上周二召開的信貸工作座談會也要求各主要銀行“適度靠前發力”,考慮到銀行息差面臨較大壓力,適當延后MLF降息操作,有利于促進信貸供求雙方利益平衡。
由于MLF操作利率是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定價之錨,在1月MLF利率不變的情況下,分析師預計,本周五LPR報價也大概率保持不變。
不過,王青依然認為,本月5年期LPR有可能下調。“著眼于年初穩增長、控風險,推動樓市盡快出現趨勢性回暖勢頭,監管層有可能于近期引導報價行下調5年期LPR報價,其中最早有可能在1月20日落地。趨勢上看,2023年上半年居民房貸利率還將經歷一個持續下調過程,這是改善樓市需求的關鍵所在。”他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