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ech星球 翟元元
“泰國已做好迎接大量中國游客的準備”,“我們挪威見”,“印尼已為中國游客準備好紅毯”……近日,多國旅游部門表示歡迎中國游客到訪。
隨著防疫優化調整、有序恢復公民出入境,海外旅游目的地翹首以待中國游客,與此同時,國人出境游熱情也在恢復。攜程數據顯示,泰國成最熱門春節出境目的地,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1月11日,平臺預訂春節假期跨境旅行的訂單中,泰國成為斷層第一。同期,泰國赴中國的旅行預訂同比增長101%。
報復性消費開始在部分消費群體顯現,有人花費9萬元預定了廣州至洛杉磯的頭等艙機票,最有遠見型游客則預定了2024年的元旦假期海外酒店。
中國是全球最大客源地,中國游客也是最大的出境游消費群體。根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發布的《2019年旅游市場基本情況》,2019年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人數達到1.55億人次。數年來,中國的出境旅游人數和境外旅游支出,均居世界首位。
疫情三年以來,全球旅游市場,尤其是出境游遭受重創。出境游恢復需要時間,目前來看,航班少、機票貴,動輒1萬元起步的機票價格,讓人望而卻步。此外,部分國家和地區還對游客存在一定限制政策,都讓出境游難以在短時間內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好在,一切已經開始有序恢復。
消費給力,泰國商家都在期盼中國游客
cindy,出境游目的地:新加坡、泰國
1月8日,中國重新開放出入境,泰國對第一波去的中國游客很友好,報道說泰國副總理親自去接機歡迎。我當時去泰國的時間比較早,還沒有類似的歡迎儀式。因為我之前在新加坡將近一個月的時間,2023跨年元旦那幾天在泰國。
當時12月中旬從北京赴新加坡,幾乎沒有什么限制條件。我們公司已經陽了80%,北京沒有限制,去機場不需要核酸,新加坡也沒有限制,其實陽了也能上飛機。反而是新加坡回來,北京航班要看48小時核酸。
我在新加坡差不多待了一個月,元旦的時候就近去普吉島跨了個年。新加坡當時基本沒有游客,見到的都是拿ep(工作簽證)的和定居的。從新加坡去泰國,幾乎沒有什么限制,什么都不需要,落地簽即可。當時主要因為跨年,機票、酒店這些相關旅游配套的價格并不便宜。消費、預算跟之前相比,其實有點無從比較,因為好久沒去泰國了,我朋友總去,他說差不多跨年大概就那樣。
元旦前后的普吉島人挺多,我在的時候還完全沒有中國人,大部分是俄羅斯人,感覺80%的游客是俄羅斯人,他們大都拖家帶口在那邊待很久。但俄羅斯人消費水平不如中國人。比較有意思的是,當地包車的和租船的都提到說,在盼著中國人來。我們找的是華人包車租船服務,他們說,過去兩年少賺了很多錢,問我們現在是不是都放開了,他們都在等著接單。普吉島倒閉了挺多的店,之前有段時間不能去,開放沒幾個月。
我覺得復蘇需要時間。其實東南亞那邊商家接通支付寶還是比較普遍的,我去旅行消費的時候也習慣刷支付寶,因為支付寶的匯率比較好,也挺方便。但元旦期間,好幾個商戶都是非常臨時且倉促地把之前的支付寶設備拿出來,然后搗鼓半天,最后也沒搗鼓成功,刷不了。感覺已經很久沒有中國游客來用了,有的店家就直接說不能用,雖然上面貼著alipay(支付寶)。
我在1月3日從泰國回新加坡,然后1月9日回北京,屬于新加坡回北京第一班。從新加坡飛北京,人很多,航班是滿的,大家行李都很多。機票很貴,經濟艙也要一萬多,兩張機票價格接近2.3萬。不過比去年巔峰時肯定還是便宜的。
消費需求是存在的,我在泰國發朋友圈的時候,已經有朋友在下面回復“我下周到”,感覺一大波游客要出現了。
游客還很少,老撾司機老板學中文做準備
余樂,出境游目的地:老撾
我是1月8日當天出國的第一批出境游游客,目的地是老撾。
現在雖然放開了出入境,但是出境游仍然有幾個問題,第一是一些國家對中國游客有限制,最近新聞報道也比較多;第二是,去發達國家歐美日都需要簽證,很多國家對中國簽證受理進度很慢,所以在春節前肯定是趕不上的;第三點,也是最大的困難,就是航班太少,過去幾年大多數國際航班都停了,尤其是北京,直飛國外的航班少。有的航班,也是班次很少,票價也很高,尤其是回國機票。比如說從中國出去的機票,假設三四千元的話,那回來可能就得1萬,所以這個是最大的困擾。
考慮到這三點之后,能去的國家非常的少。一開始我計劃去泰國,但是當時泰國政策要求要有疫苗證明,我沒有打過疫苗,所以我也就去不了。當然泰國政策一直在動態調整,幾天后泰國又重新放開了,所以我現在考慮從老撾直接到泰國去。
老撾這邊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不需要辦簽證,也不需要任何疫情相關的證明。至于航班,我訂的是從昆明直飛的,也比較方便。從北京飛到昆明,第二天飛萬象,票價也還可以接受。
我在12月20日左右辦的護照,三年不出國,之前的護照已經過期了,當時我估計1月份要放開出境,所以就去抓緊時間辦了護照,1月4日就拿到了護照。
前往老撾的,至少我1月8日坐飛機的時候還沒有什么游客,據我目測,只有我是游客,其他人都是務工的。
老撾這邊很多司機、店鋪老板都還會說兩句中文,但是,明顯感覺很生疏,他們自己也說,好幾年沒有機會說中文,所以都快不會說了。有一個細節,就是無論是司機還是旅店老板,他們都問了我很多單詞對應的中文應該怎么說,他們也想等過一段兒時間,中國游客大批涌進來以后,能夠更好地服務中國游客。
出國游開銷主要還是機票,老撾消費價格沒有大漲,現在中國游客還非常少,談不上針對中國游客漲價的問題。
我覺得出境游不會馬上就復蘇,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至少半年以后才能達到一個比較接近2019年的水平。國外要重新接納中國游客,中國游客要重新熟悉這個出境游的這個感覺,可能雙方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咨詢量、訂單回暖,春節馬爾代夫包機3天售罄
杭海軍,旅游+拍照服務商
現在國內出境游的需求還是非常旺盛,一個直觀的表現是,春節期間馬爾代夫包機,1月22日的航班,三天時間就已經售罄。這個機票并不便宜,疫情前價格可能不超過一萬元,現在人均最低價格在2萬左右,兩個人就是四五萬??梢娐糜涡枨笠恢倍即嬖冢皇潜粫簳r抑制。
就我們公司而言,已經在號召以前的1萬多名全球攝影師回歸,并且積極在重新辦理公司海外營業執照。我們路圖是從目的地旅拍切入的旅行服務公司,疫情前主要市場是泰國、日本?,F在出境+拍照業務的咨詢量開始回暖,最近一周每天大概有幾十人咨詢,訂單還不多,現在有數十單,大多是春節期間去日本北海道、京都,泰國普吉、曼谷,巴厘島等。因為出入境開放時間還很短。
疫情前,出境游是一個數萬億的市場規模,每年以15%-18%的增速在增長。我們2017年起勢,2019年發展最為鼎盛。在海外執行了11個國家,17個城市的直營目的地,服務了30多萬用戶,年營收在1億左右。疫情3年,出境游停滯,我們的業務也不得不轉向國內市場,被動從0開始,這意味著每年營收損失在1億元左右。
疫情三年,整個出境游市場供應鏈幾乎癱瘓,需要重新搭建。像我們之前合作的國外專門服務中國游客的當地司機、導游、地接,70%的從業者人才都流失轉行了。
疫情對旅游業影響巨大,改變著用戶的出行方式。過去跟團游、購物店場景在減少,現在大家更傾向于家庭式出游,小團、自由行。流量獲客方式也在發生變化,過去傳統旅行社逐漸倒閉。渠道方面,用戶除了在攜程等OTA(在線旅游)平臺訂購旅游產品跟服務外,未來還會有一部分選擇在抖音、小紅書等內容產品上消費,這也是內容產品的機會。
2023年5月份之前,出境游應該還會是一個緩慢恢復過程,真正迎來旅游高峰可能要在暑期或下半年。航班逐漸恢復,最重要的是國內組團社、海外負責落地的服務商人才需要時間重新積累。
機票酒店價格大漲,咨詢的多、預定的少
芳芳,中青旅旅行社客戶經理
現在剛開放出入境,來咨詢的人很多,一個店鋪一天咨詢量在上百人,大多是咨詢免簽的國家地區,像馬爾代夫、東南亞海島國家。但實際上下單的不多,除非是預算比較充足,不差錢。
航班好多還沒恢復,像馬爾代夫路線,北京首都航空以往都有固定的包機直飛,今年春節也有包機,但只有三趟航班,分別是1月18日、1月22日、1月27日,價格超貴。經濟艙價格是1萬多,公務艙2萬多,這還單是機票價格,再加上島上酒店價格,費用一下子就上來了。以前去一個一般的島嶼,機票+酒店差不多1萬多就夠了,現在直接奔3萬了。而且馬代好像旅游稅也高了。
疫情三年不能出去,大家都快憋瘋了,都想出去旅行。但航班和預算的確很勸退人。還有一些限制因素。從國外回來,有些需要48小時核酸,像馬爾代夫當地度假酒店做不了核酸,有些島上酒店即使做了核酸過程也很復雜,周期又長,當地人辦公效率低,這些都是風險因素,很多人就選擇不訂了。還有些國家要么不給簽證,要么是拒簽。
大家現在還是處于觀望狀態的多,咨詢出境游也多是集中在三四月份。春節期間,直飛馬爾代夫的比較多,1月22日機票已經售罄。跟以前相比,現在包機也開放了外網訂購渠道,允許全網銷售,但機票價格也上漲了,前兩天漲了幾千,往返需要2萬多元。住宿方面,很多島酒店已經沒了空閑的房間,還有房間的屬于老一點或不知名的島。
對于旅游從業者而言,過去春節檔是我們一年之中最忙,也是掙錢最多的一個月。旺季時一個月能拿到2-3萬元工資,最低也在1萬元左右。但疫情期間可能就只有三四千、五六千,很多時候如果業務停了,國內旅行團預訂少的話,大家就只有低保收入。現在旅游行業在慢慢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