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澎潤潤
大西北地區幅員遼闊、地廣人稀,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和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近幾年來疫情的反復無常也使得越來越多有著境外旅行需求的消費者將目光轉向風光無限的國內大西北,能夠實現“一線多景點”暢玩的“環線游”也受到了他們的青睞。伴隨著“西北環線游”熱度的上漲,酒店業內各品牌也紛紛將投資目光聚焦到了這片廣袤的旅游熱土。那么西北的大環線將會是下一個酒店投資熱點嗎?
西北經濟與旅游資源概況
整個西北地區的GDP總量及增速都相對較低,西北地區省市能級有限,距離全國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經濟基礎相對薄弱;各省及自治區經濟發展差距較大,甘肅省剛突破1萬億,但仍為寧夏GDP總量的2倍及青海省GDP總量的3倍。西北地區的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目前以第二三產業為主導。
西北地區擁有雪山、峽谷、戈壁、丹霞、雅丹、盆地、草原、鹽湖、沙漠、石窟等豐富多彩的自然風光,作為絲路文化、黃河文化、西夏文化、始祖文化、三國文化的交匯處,悠久的歷史還為西北地區積累了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此外西北地區還擁有回族、維吾爾族、蒙古族、藏族、土族、瑰麗的民族文化,這些都賦予西北地區強烈而多元化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但總體來說西北環線所需的旅游時間較長,大多數游客來到西北都會至少預留7天左右的旅游時間。
后疫情時代,隨著出境游無望,大部分消費群體回流至國內市場,而逛遍了國內熱門景點的游客們將目光鎖定在了鮮少探索的大西北。疫情前西北地區旅游接待人次逐年提升,2019年達到峰值,受疫情影響2020年下降明顯,疫情后逐步回升,但距疫情前仍有一定差距,仍以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為目標,其中新疆疫情后恢復最為迅速,2021年游客接待量達到2019年游客接待量的89%。但西北地區各省旅游收入恢復比例總體不及旅游接待量恢復比例,說明旅游經濟質量在疫情后有所下降,消費者對支出更為敏感。
景區與游客為西北地區旅游經濟雙向賦能,西北地區旅游經濟擁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疫情影響對出境游的限制,西北地區景觀宛如“寶藏”般進入人們的視野,其諸多豐富的自然景色毫不輸境外知名景點,不出國門也能領略世界頂級風光,例如能夠媲美墨西哥粉湖的達格圖湖,中國首個火星模擬基地—冷湖火星小鎮,景觀毫不輸科羅拉多大峽谷的平山湖大峽谷。與此同時,2022年以來西北地區旅游熱度持續提升,暑假期間“新疆被全國游客擠爆了”的話題更是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各項數據表明暑期跨省旅游市場恢復態勢明顯,游客出游熱情高漲,而瞄準西北游的游客中不乏有多數經濟實力與消費力強勁的游客,能夠接受高消費旅游產品,為西北旅游經濟提質提供動能。
西北住宿市場和對標客群的特征有哪些?
西北地區住宿市場總體處于發展階段初期,仍有較大成長空間,各省品牌酒店數量少,整體規模有限,除陜西省外,各省品牌酒店數量基本低于150家,在旺季時房晚供給遠低于需求,且檔次上以經濟型及中端酒店為主,產品結構較為單一,同質化嚴重。
西北地區酒店供給以中低端酒店為主,中檔酒店及經濟型酒店占比高達66%,超中端僅占20%,高端及其以上僅占14%,中高端酒店缺乏發展;而中高端及其以上酒店多布局于西北地區的省會城市,環線旅游缺乏優質產品,許多游客在旅游旺季被迫入住中低端產品,且其價格被炒至上千元一晚,物無所值,游客體驗感差;而酒店品牌中的國際連鎖酒店品牌滲透率也較低,無法滿足高消費客群需求。
西北地區住宿市場整體以外地游客為主,本地消費能力較弱,由于西北地區經濟薄弱影響本地居民消費能力,市場仍以依靠外來客源需求為主;
西北地區最佳旅游時段為每年夏季5-9月,其中正包括暑期,適合親子游,因而西北地區在旺季的主力客源為親子家庭,而由于西北環線旅程狀況較為復雜,不適合老年人出游,因此老年客群在住宿客群中占比最小;
西北地區住宿客群大多消費能力較強,他們對酒店品牌的認可度較高,知名品牌酒店能為游客們帶來“安心保障”,因此品牌酒店往往是他們在選擇住宿時的首要考慮點;
西北環線游多為長線自駕或包車,客群對酒店內的核心功能性設施需求較高,例如舒適床品、干凈環境、美好早餐、停車位、洗衣房、洗車服務等。對于大多選擇西北環線、熱衷于旅行的高消費群體而言,他們期待能在酒店中感受到本土文化的展示,擁有更具體驗感的住宿體驗。
酒店多項運營成本較低,能夠獲得較大的利潤空間
和東部地區相比,西北地區酒店的物業租金和租賃條件更為優惠,在酒店運營階段,人力成本作為酒店支出的大項也會相應低很多。在旺季時期,西北地區酒店往往能獲得不錯的出租率與平均房價,酒店能夠獲得相對積極的利潤空間。
西北地區住宿業發展層次較低,西北地區的三次產業結構在近些年來雖然一直在優化升級,但產業內部結構發展仍不夠協調,尤其是金融、科學文化與住宿餐飲等產業占比較小,發展緩慢,相應也存在巨大發展空間。此外,西北地區城市有較大的酒店開發潛力,除西安市目前住宿市場較為飽和以外,西北地區其他城市的住宿市場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未來酒店開發有足夠的空間。
近年來西北地區旅游熱度的提升為西北地區提供了強有力的住宿需求,酒店投資潛力巨大,以新疆為例,2021年新疆自治區增速最快的為住宿和餐飲業,達到15.1%,而隨著西北旅游熱度的持續上升,未來游客規模預計會繼續擴大,西北地區目前的酒店數量及品牌類型恐不足以滿足如此龐大的消費群體,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度假酒店市場將會進一步擴張,投資潛力巨大。
西北地區度假酒店市場的風險與機遇并存
雖然西北地區度假酒店市場存在較大發展潛力,但投資的風險往往與機遇并存。
1、受制于景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景區內度假酒店在依托景區獲得客源的同時,也會相應產生對景區的客源依賴,尤其是西北地區景點分布分散,景區周邊配套及吸引物少,游客往往以景點為主要旅游目的,導致景區酒店大都僅依賴景區獲得客源,來源單一,景區酒店的獲客能力極大程度上取決于景區對游客的吸引力,酒店抗風險能力較弱。
西北地區的旅游產業雖一直在發展完善,但整體仍然不夠成熟,當地的精品景區及精品線路較少,高端旅游產品開發不足,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不夠健全,且缺乏有效的市場監管,尤其在游客量激增的情況下,當地景區配套設施及服務難以跟上,不可避免會出現服務與價格不符的一些亂象,令游客產生落差,與景區口碑捆綁的景區酒店極易受客流縮小影響,使得業主的投資回報不如預期。
2、季節性明顯,淡季客流斷崖下降,酒店運營壓力上升
西北環線旅游的旺季在每年6月至10月,淡季則在每年11月至次年5月,西北地區旅游旺季明顯,較長的淡季為酒店運營帶來了較大的運營挑戰及風險。淡季的較長使客流斷崖式下降,為酒店帶來極具壓力的高運營成本,在淡季,游客斷崖式的下降會導致酒店的客房收入和餐飲收入嚴重縮水,而酒店的剛性運營成本難以降低,這很可能使酒店的現金流供應不暢,運營壓力極大,尤其單體酒店的抗風險能力較弱,很可能由于入不敷出而產生巨大的資金缺口,最終被迫退出市場。
因長期淡季而采取的人力管理舉措,極易導致酒店品質缺失,酒店人力成本為固定的重要開支,一些酒店選擇在淡季歇業,采取裁員等措施削減開支,到旺季在重新招聘員工進行培訓,這也導致了酒店缺乏一以貫之的服務風格和品質,是投資商需要提前考慮的風險之一。
3、高級酒店管理人才匱乏,導致酒店長期發展充滿挑戰
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酒店的運營需要大量專業素養較高的高級管理人才及專業技能較強的服務人員,西北地區由于地處偏遠且經濟實力距離東部地區有一定差距,難以吸引專業人才長期留在西北地區。西北地區的酒店市場還缺乏對于高級管理人才的培養環境,當地的酒店管理人員因此不能及時了解到其他發達城市的酒店發展現狀和先進理念,因此使得酒店運營停留在傳統的老舊觀念中,難以滿足眼界開闊的外地旅客群體的需求,對酒店的長期發展極為不利。
西北地區度假酒店市場該如何走好下一步?
大西北地區環線旅游憑借驚艷風光成功出圈,并成為許多人旅游計劃清單中的必選項,伴隨旅游熱度西北地區酒店投資也一舉成為關注焦點。然而,對于酒店發展有限、鮮少有人探索的西北地區,投資人該如何著手布局西北度假酒店市場呢?
1、酒店運營模式及區位的選擇
是否選擇連鎖酒店品牌是西北地區投資酒店的首要考慮點之一,連鎖酒店品牌在品牌、產品、管理、運營等方面有著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不失為穩妥選擇,但同時也面臨著經營自主權受到制約,這為靈活運營酒店增加了難度。從景區酒店與城市酒店出發,還應根據酒店所在位置來滿足客群的不同訴求,西北地區景區酒店應著重為住客提供舒適的住宿體驗,以及滿足住客在長途自駕中所需的“一站式補給”需求,此外景區酒店應關注酒店與所在景區的聯動,為住客提供景區導覽、咨詢等服務;而城區中各類生活、商業配套資源豐富,酒店應更關注住客在酒店中的體驗感,在酒店整體定位、風格呈現及體驗線路設計中融入在地民俗風情,以獨特的強吸引力提升酒店競爭優勢。
2、根據客群設計酒店房型與規劃客房功能,從客群需求出發設計產品及體驗線路
酒店的房型與客房功能設施應嚴密圍繞客群需求來進行設計與規劃,例如迎合西北環線中大量親子客群設置親子房、連通房等。西北環線游客中大多為高消費群體,其中不乏有許多來自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的消費者,酒店在設計產品時還應充分了解這些客群的消費習慣、特征、以及需求點并進行滿足,而長時間自駕的西北環線旅游也意味著游客在中途需要更多元化的服務,例如衣物清洗、汽車修理、日常生活用品補給或是簡單的醫療養護等,這些都需要酒店從游客的切實需求出發設計產品。
3、沿環線布局酒店,淡季拓客未雨綢繆
沿西北環線布局酒店群,不僅能夠串聯景點與城市線路,更能串聯消費者體驗,為住客提供更具延續性的服務,同時還能綁定消費者提供更廣泛的服務內容,并通過酒店群的運營配合實現人力、物力成本的控制,為酒店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西北地區旅游淡季在每年11月至次年5月,淡季較長,酒店還需根據所在區域狀況來提前布局淡季拓客策略,例如通過提供入住優惠,和景區聯動推出折扣套票等吸引本地自駕游客,聯動周邊吸引物拓展客群,甚至一些度假酒店還可以從保健康養主題入手,推出針對老年群體的住宿產品,吸引銀發群體入住。
投資人在看到西北旅游“熱度”的同時,還應關注其背后較長淡季所帶來的全年平均入住率不理想,運營成本高等各類風險,在試圖以“搶先優勢”在西北地區拓展酒店業務時,還應注意這種“先”不應只是投資時機的搶先,更應是提前預知投資風險并布局應對策略,了解未來主力客群并滿足其需求的“先”,才能在投資西北地區酒店的道路上邁開堅實的第一步,從而在健穩中尋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