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電網
2023年,對于剛剛送走近十年出貨量新低的2022年的彩電行業來說,可謂是百味雜陳。
一方面,即便是一直被寄予厚望,但就連世界杯這樣盛大的體育賽事都無法改變彩電市場“旺季不旺”的現象;另一方面,彩電市場的價格進一步下挫,40英寸電視甚至已經進入百元級。
面對需求下降這一不爭的事實,2023年的彩電市場將呈現何種趨勢?行業又將如何應對呢?
屬性的轉變:從必需品到娛樂商品
以前,彩電還是結婚成家三大件之一。作為長期壟斷了人們唯一聲畫娛樂渠道的產品,彩電曾有著很強的剛需屬性。但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流媒體的興起打破了彩電“唯我獨尊”的神話。時下的年輕人日常的娛樂工具已經變成電腦、手機和移動平板。調查數據顯示,電視機在中國家庭的收視率逐年下滑,開機率則從2016年的約70%下降至2022年的約30%。
這種娛樂習慣也逐漸影響到老年人,2018年發布的《老年用戶移動互聯網報告》顯示,2012年以來,手機網民數量增長79%,老年網民數量增長130%,老年人觸網速度是整體移動互聯網普及速度的1.6倍。
老年人也見證了彩電的興衰,一位75歲的老人回憶稱,上世紀末買21英寸的顯像管彩電花了近4000元,2009年換成42英寸的液晶電視用了6900元,2016年又買了同一品牌同一規格的彩電,價格已降至2000多元。到現在,40英寸級的電視不用千元就能買到了。
需求的下降,對彩電市場的影響是巨大的。據介紹,電視機是國內家電行業少數處于負增長的品類之一,2022年全球電視出貨量預計為2.02億臺,創下10年來的新低。長期的價格戰并沒有改變市場的現狀,反而是彩電企業在其中越陷越深。
行業人士表示,彩電企業在當下需要直面用戶流失、低價競爭和同類產品擠壓等問題,重新找到自己的產品定位。如果還抱著十年前的觀念不放,認為自己的產品是無可替代的客廳娛樂中心,那就只能被無情的市場所淘汰。
2023年彩電發展:變大和變小
事實上,雖然形勢嚴峻,但是市場的需求已經給彩電廠商們指出兩條突圍的方向:一個方向是將自己的電視變成高端奢侈品,滿足高端消費者的品味和需求;另一個方向則是緊跟互聯網時代的新娛樂需求,配合電子游戲推出高刷新率、高性價比的游戲電視。
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在2022年的前三個季度,尺寸結構雖然仍以55英寸、65英寸為主,但其中75英寸超大屏電視的占比迎來高速提升,以5.7%的市場份額提升“傲視群雄”。在高端市場,超大屏如上百英寸的電視,以及超高清晰度、全色激光等高端產品仍受追捧,價格也大多上萬元,有非常充足的溢價空間。
與此同時,OLED、Mini-LED、8K等高端技術也為高端彩電產品帶來不少優勢。其中,2022年上半年Mini-LED電視則相對于2021年有3倍左右的增長,市占比達到0.6%,市場上升空間還很大;而8K則是有著《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的扶持,市場前景可期。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相較于成熟的液晶顯示技術,8K和Mini-LED電視還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克服。據了解,8K電視的能耗過高,無法達標歐盟的能耗標準;而Mini-LED電視也存在LED電視漏光的通病。不解決這些問題,彩電的高端化也會半途而廢。
另一方面,與電子游戲配合的高刷新率游戲電視也在2022年意外地獲得成功。奧維數據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市場刷新率≥144Hz顯示器出貨量103萬,同比增長45.6%。人們對于有著高刷新率的顯示器需求可以說是很大的。
在此基礎上,游戲電視迅速成為高刷新率顯示器的替代品。銷售數據顯示,2022年雙12促銷期內,游戲電視的零售量占比為20.0%,較2021年雙12增長15.4%;零售額占比高達39.0%,較去年雙12增長26.7%。不少廠商也趁機推出物美價廉,針對年輕消費群體的游戲電視,發展出一條新的賽道。
但是,游戲電視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游戲電視的本質是屏幕刷新率的提升,一是可以通過面板廠提供120HZ面板實現,二是整機廠通過技術調整提升刷新率,上述的產品技術壁壘均較低。如果廠商滿足現狀,不思進取,也很快會被淘汰。
業內人士指出,電視機產品呈現分化趨勢,入門級產品價格不斷走低,知名品牌高端電視價格則定價較高且較為堅挺。預計大屏化、娛樂化、超高清化和智能化等將成為中國電視消費的新趨勢。無論是變成“超大屏”,面向高端市場,還是把屏幕“縮小”,和顯示器爭奪游戲顯示市場,彩電都將面臨全新的挑戰。2023年剛剛開始,希望彩電企業們可以既不要因為一點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為挫折而固步自封,穩扎穩打,開拓中國彩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