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酒頭疼
編者按
剛剛過去的2022,酒業在無數變與不變當中交出成績單。
這其中,有來自頭部名酒的跨越式發展,在技術領域的突破革新,大單品、新模式迭代升級,產業投資果斷出擊;也有香型回歸理性,部分廠商業績承壓,標準化道阻且長,終端動銷遇冷……
對于酒業和每一位酒業人而言,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2022?
云酒頭條特別策劃跨年特輯系列,回望2022,奔赴2023。
思想,往往是比火力更強大的武器。
在過去的一年里,酒業不斷閃現思想的火花:茅臺言必稱“美”,五糧液以“和美”為主線構建新的理論體系,洋河“夢想文化”、汾酒“中國酒魂”定位內涵不斷豐富……一時之間,酒業理論成果蔚為大觀。
思想理論的與時俱進與創新發展,預示著龍頭企業對于自身甚至整個產業發展的認識,已經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而學習和理解新思想,也有助于建立起正確的產業發展觀。
談“美”、逐“夢”……百家爭鳴
2022年初,在茅臺集團的市場工作會上,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雄軍提出,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下,要把“美”作為科學應變的主導思想和市場營銷的核心理念,以美的產品、美的服務、美的“競合”生態,開創茅臺營銷“美”時代。
以“美”作為價值觀和方法論,茅臺率先在行業提出進入“美時代”,并從“美”時代到“美”營銷,再到“美”科創、“美”傳承……構建起以“美”為導向,以“美”思維為基底的“美生態”發展系統。
無獨有偶。在5月舉行的股東大會上,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從欽提出弘揚“和美五糧”,并明確和美種植、和美釀造、和美勾調、和美營銷、和美文化“五和合一”價值理念,將“和美”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的每一個環節。
“和相應,美相隨”,在中國古典美學中,對“美”的最樸素認知便是和諧、穩定、均衡、有序。五糧液根植于傳統文化,并在與時俱進中傳承創新,形成了“和美”的思想文化體系。
汾酒同樣不斷迸發著“思想的力量”。
2010年,汾酒啟動“品牌價值與戰略定位”梳理工作,最終在浩如煙海的“中國酒史”中,總結出了以“中國酒魂”為價值核心的“中國酒魂信仰管理體系”,第一次全面、準確地回答了“什么是汾酒”這個根本性問題,才有了此后數十年汾酒的復興坦途。
2022年的汾酒,在文化張力、品牌影響力、市場增長、企業發展等方面都迎來了歷史高位水平。在此基礎上,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清茂以“中國酒魂”及由此衍生出的文化體系為內核,提出了“汾酒復興綱領”,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汾酒發展觀,也讓“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汾酒愿景更令人期待。
洋河“夢想”的力量,也在2022年持續磅礴。洋河因夢而生、因夢而名,洋河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雙溝酒業董事長張聯東據此提煉出“夢想文化”,成為洋河企業文化的靈魂和符號,以及洋河人的情懷和精神信仰所在。
此外,瀘州老窖對非遺文化的持續探索,以及古井貢酒“年”文化的不斷輸出……令酒業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別樣文化勝景。
“思想之年”并非偶然
酒業思想與新時代高度同頻。
黨的十八大以來,高層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過去的十年“是偉大變革的十年”“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而無論是茅臺的“美”,還是五糧液的“和美”,抑或是洋河的“夢想藍圖”,都彰顯出清晰的時代擔當。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表示,行業成長的動力由多種因素構成。但歸根結底,還是時代與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推動白酒整體結構形態發生了根本變化,為行業壯大提供了核心動力。在名酒的榮耀歷程中,這一點體現得尤為明顯——時代造就名酒,名酒回報時代。承載著時代使命與社會價值的中國名酒,將在今后繼續發揮其不可替代的行業引領作用。
丁雄軍認為,從千年前赤水河畔的古人善釀美酒、漢武帝稱贊說“甘美之”,到百年前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智摔酒壇酒香四溢勇奪金獎,再到70年前茅臺酒廠在三家燒房基礎上組建,成為中國傳統白酒的典型代表香飄世界美譽全球,“茅臺始終走在追求美的路上,而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茅臺要走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曾從欽也表示,五糧液始終立足于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富的釀造積淀,秉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庸和諧”精神,立體挖掘物質層、精神層、文化層的獨特內涵,探索出符合時代精神、體現產業特色、展現自身氣韻的“和美文化”。
名酒企業既要恪守釀好酒、釀美酒、釀名酒的初心不改,也要堅持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注重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擔負起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形象的時代使命,以酒為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在張聯東看來,未來的中國是夢想接連實現的中國,是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是極富創新創造的中國。而以“夢想文化”領航,堅持與時代同頻、與家國同心的洋河,將創造更多輝煌的成績,成就更加高遠的夢想。
龍頭企業的價值取向無疑代表著產業的轉型方向。過去十年,同樣也是中國酒業發展歷程的關鍵十年,走過“巔峰黃金期、深入調整期、結構增長期、開啟高質量發展”四個階段,產業集中度顯著提升,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發展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而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在龍頭企業的帶領下,酒業仍將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體酒業人也將把“為人民生活釀芬芳,為社會發展盡責任”作為不懈的追求。
一個時代需要一個時代的商業思想
不僅酒業,任何產業或企業,只有站在戰略的高度,努力增強總覽全局的能力,放眼全局謀一域,才能從全局角度把握事物發展趨勢和方向,確保沿著正確道路前進。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曾系統解讀中國酒業面臨的“新時代”。
“這是一個真正的新時代,大到世界經濟格局,小到個人消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酒類產業而言,產業政策、生產方式、原料供給、流通渠道、市場策略、品牌傳播、消費體驗已經不可逆轉地發生了變化。”
宋書玉認為,中國酒業要充分挖掘國內市場增長潛力,緊緊抓住消費增長重點,充分發揮消費拉動經濟作用;優化產業經濟結構,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進一步穩固產業基礎,繼續強力推進產業協調發展,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宋書玉特別強調:“要堅持為美好生活而釀,為美好生活而表達”。
縱觀酒類產業,任何一次轉型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對酒類產業來說更是一次歷史性的跨越。只有真正實現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的轉變,酒類產業才能唱響時代主旋律,實現產業常青,贏得更加美好的未來。
一個時代需要一個時代的商業思想。要想讓企業在時代的洪流中,堅守中流砥柱的位置,企業的商業思想就需要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而酒業思想的不斷升級、迭代、創新,也正是一個產業的活力與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