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勇
全球“三大礦”之一的淡水河谷,計劃分拆銅和鎳等基礎金屬業務并獨立上市,目前正在招募新投資者。
據《金融時報》報道,淡水河谷首席執行官柏安鐸(Eduardo Bartolomeo)日前表示,在與汽車制造商、主權財富基金等各方進行談判后,該公司已收到多份收購其基本金屬業務股權的報價。
淡水河谷基礎金屬業務包括位于加拿大和印度尼西亞的鎳礦、巴西的銅礦以及對鈷和鉑族金屬的權益。鎳銅鈷鉑等都屬于賤金屬。
賤金屬是指金、銀、白金等貴金屬之外的其他金屬,過去價格較為便宜,多為礦業公司并不看好的業務。隨著新能源及新能汽車等行業的快速發展,鎳銅鈷等金屬的身價倍增,成為礦業公司爭奪的資源。
柏安鐸稱,該部門生產對能源轉型至關重要的材料,計劃將其分割為獨立實體,與淡水河谷的主要鐵礦石業務分開。
他還提及,基礎金屬業務將單獨上市,預計未來的規模可能超過其母公司。
淡水河谷中國區對界面新聞確認了上述內容。
加拿大皇家銀行(RBC)在其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淡水河谷基本金屬部門的估值為223億美元(約合1510億元人民幣)。
2022年三季報顯示,淡水河谷基礎金屬業務營收約20.42億美元,占該公司總營收的約20%;凈利潤為3.64億美元,占其總利潤的約10%。
基礎金屬業務獨立后,淡水河谷計劃出售部分股權。
淡水河谷此前曾表示,可能在去年12月初前確定投資合作伙伴,目前看已經推遲。
據柏安鐸表示,交易計劃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目前已有投資方對該業務10%的股份提出了非約束性收購要約。
柏安鐸表示,合作伙伴可以是汽車制造商、工業集團、國家投資者或養老基金,其中特別提到其內部正在討論讓一家汽車制造商加入董事會,但未披露更多細節。
“新投資者不會是一家礦業公司。這排除了必和必拓或力拓等競爭對手的可能性,這些企業也試圖從鐵礦石主業轉向多元化。”他表示,即使找不到合適的合作伙伴,基本金屬業務的剝離仍將繼續進行。
淡水河谷首席財務官Gustavo Pimenta表示,導致基礎金屬業務改變重要原因是,該業務與鐵礦石相比,有著非常不同的增長動態,且要復雜得多。
淡水河谷總部位于巴西,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商,鐵礦石營收占比近八成。
去年9月,淡水河谷已經宣布重組巴西鎳銅業務,其中銅資產將轉讓給薩洛博金屬公司(Salobo Metais S.A.);巴西鎳資產將轉讓給淡水河谷擬于巴西成立的一家新公司。
目前,淡水河谷基礎金屬業務正處于上升期,并與多家汽車企業達成合作協議。淡水河谷此前宣布,向特斯拉和福特汽車提供用于電池的鎳,兩項合作協議分別于去年5月和11月簽署。
淡水河谷也與通用汽車簽署了合作協議,每年向后者供應2.5萬噸電池級硫酸鎳,以用于通用汽車Ultium電池的生產,協議所涉及硫酸鎳的含鎳量,每年可滿足35萬輛電動汽車的需求,預計2026年下半年開始交付。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帶動下,鎳等能源過度屬性金屬的熱度快速提升,淡水河谷股價在2022年上漲約20%。
截至1月10日收盤,淡水河谷上漲2.51%,報收17.96美元,市值為815.8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