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酒訊 子煜
年關將近,酒訊走訪北京多家商超發現,酒水“顏值區”低度酒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目光,盡管活動力度沒有白酒大,但憑著美好的外表仍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
回顧2022年酒水市場,低度酒看似不溫不火,實際上已成新酒企、白酒企業以及飲料企業等業內外企業相繼涌入的賽道。在一眾顏值高、口味新的“小甜水”扎堆出現在消費者眼前時,如何從同質化中突圍成為低度酒品牌心中頭等大事。
年輕人熱捧,企業扎堆
2022年,年輕人正被“微醺”俘獲。一波一波的低度酒新品出現,年輕消費者們敢于嘗試、獵奇,由此帶動了低度酒市場的興起。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11月,上海貴酒旗下輕奢低度酒品牌十七光年推出了兩款全新氣泡酒產品,同時發布了全新品牌logo;5月,銳澳、空卡等酒企推出15個新產品;4月,獅子歌歌、尋感等酒企推出28個新產品。
去年12月,里斯戰略定位咨詢發布《年輕人的酒——中國酒類品類創新研究報告》。報告顯示,目前年輕人群體基數龐大,潛在年輕酒飲人群高達4.9億,年輕人酒飲市場規模高達4000億,其中超五成的職場年輕人在飲酒上每月花費超千元。同時,僅有11.2%的年輕人喜歡30度以上的酒,39.6%的年輕人喜歡10度左右的酒,占比最高。
酒訊走訪北京一物美超市發現,超市低度酒貨架主要包括預調酒、氣泡酒、果酒以及部分無醇啤酒,商品售價從六七元至幾十元不等,幾乎沒有促銷活動。該店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超市開展年貨節活動,主要以白酒為主,低度酒產品促銷力度較小,和平時銷售情況相差不大,主要是年輕人購買。
線下低度酒貨架給年輕人提供了獵奇嘗新機會,而線上電商作為年輕人更熟絡的購買渠道,在低度酒銷售上更顯優勢。據天貓低度酒618全周期戰報顯示,熱賣品牌和熱賣店鋪排行的狀元和榜眼分別是RIO銳澳和梅見。同時,獅子歌歌、Miss Berry、浮起、三得利、曉醉等酒企進入兩個榜單TOP10。京東超市銷售數據則顯示,微醺低度果酒成交額同比增長187%;雙11期間,天貓榜單顯示,雙11酒類熱銷榜與加購榜單的前三名被RIO銳澳與梅見占領,熱銷產品的月銷量均超3萬。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京東11.11酒消費圖鑒》顯示,果酒、清酒、雞尾酒的增速分別達107%、49%、46%。
除了年輕消費群體,“她”經濟興起也讓微醺氣息擴散開來。《2022低度潮飲趨勢報告》(摘要版)顯示,比較突出的消費人群是子女年齡不足兩歲,身處養育期特別需要調節生活壓力的年輕媽媽們。
政策助推,資本冷臉
年輕消費者的青睞讓微醺的氛圍漸漸濃郁,但在政策端和資本端卻呈現出不同的局面。一邊是政策利好,一邊是資本冷靜,低度酒在兩種力的交織下尋求發展路徑。
在政策端,多部門相繼出臺政策助推酒企年輕化、健康化、低度化發展。去年12月,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其中提到,倡導健康飲食結構,增加健康、營養農產品和食品供給,促進餐飲業健康發展;1月10日,工信部公開征求《關于加快現代輕工產業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到,針對年輕消費群體、國外消費群體發展多樣化、時尚化、個性化、低度化白酒產品;2021年3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2020年本)》中提到,將“果酒制造”列入西部地區新增鼓勵類產業中。
潮飲薈(上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殷凱認為,對于強烈依賴消費場景的酒飲來說,疫情影響確實非常大。不過,相對而言,年輕人的口感遷移是更長周期的影響因素,是原動力。政策就是對這種口感遷移、消費趨勢的確認,是助推力。只要疫情的不利影響退去,低度酒在這兩種力的交互作用下,一定會逐步重回原來的發展軌道。
不過,相較前些年,低度酒資本市場正在回歸理性。2022年10月,低度酒品牌“酌也”獲得數百萬元Pre-A輪融資。2022年以來,銳恩精釀、蒸汽熊精釀、酒星計劃以及孟婆醉等品牌也均拿到百萬級別融資。2021年,蘭舟、RISSE銳肆酒館等品牌在一年內連續獲得兩輪融資,貝瑞甜心一年內連獲3輪融資,融資金額超億元。
酒訊進入天眼查,以經營范圍含果酒、配制酒、啤酒、蘇打酒、起泡酒等為關鍵詞搜索,結果顯示2020年至今至少有31起投融資事件。融資輪次集中在股權融資和定向增發,少數為天使輪和A輪。視線來到2022年,低度酒賽道融資事件及金額均減少,上半年僅8個低度酒品牌獲得融資,截至10月,低度酒賽道融資事件僅13起。此外,據天眼查相關統計,我國目前有7.6萬家低度酒相關企業,2020年發展最快新增注冊達 9000余家,2022年至今共注冊620家。
殷凱表示,從資本角度看,去年投融資市場總體沒有前兩年活躍,低度酒賽道也沒有令人驚艷的新項目。此前已獲得融資的項目也備受考驗,期待消費市場在這波疫情高峰后能逐漸回暖。
要么破局,要么倒下
根據TMIC&凱度發布的2022年低度酒趨勢報告,2022年,我國低度酒市場規模達到338億元,約為啤酒市場預估規模的60%,至2025年,市場規模預計超700億元。
在一片藍海中,各家企業早早開始搶位,相繼推出預調酒、果酒等產品。農夫山泉、可口可樂、旺旺等飲料企業紛紛布局低度酒產品,白酒企業更是不落人后。2015年,洋河股份推出DEW預調酒;同年,茅臺推出悠蜜藍莓酒;2016年,瀘州老窖推出五款雞尾酒,兩年后年推出桃花醉果酒。
不過,白酒企業的低度酒產品在一種白酒中基本屬于“鑲邊”。進入天貓悠蜜旗艦店,多款藍莓酒月銷量僅個位數,評價更是寥寥無幾,而在天貓rio銳澳旗艦店,多個產品月銷達到1萬+,另一些產品月銷也超千。進入瀘州老窖旗艦店,搜索“青語”“花間酌”“拾光”等瀘州老窖2019年推出的果酒產品無果。酒訊就產品銷售致電貴州茅臺(集團)生態農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截止發稿,對方暫未回應。
殷凱認為,就當前體量而言,低度酒對于白酒企業只是“小菜一碟”。同時,低度酒消費人群與消費場景與主流高度白酒的重疊度不高,經銷渠道也是這樣。新品類需要新的敘事邏輯和新的經銷商體系,這對白酒企業來說不是增加一個SKU(庫存量單位)這么簡單。如果只是一個占位策略,不足以支撐品牌的發展壯大。
此外,縱使各家有各家的“小甜水”,但基本逃不過“果味、好看、酒精度低”這三大鐵律。在電商平臺搜索氣泡酒、果酒等低度酒細分品類,結果多是330毫升易拉罐、馬卡龍色瓶身、各種水果風味等。
除了口味包裝如出一轍,不少產品連生產方式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代工廠OEM。可口可樂旗下“檸檬道氣泡酒”產品受委托方為湖北奧瑞金飲料工業有限公司;“布魯客沐熏氣泡酒”產品受委托方為浙江八星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葡刻”旗下特調果酒產品受委托商為青島威多利葡萄酒有限公司。
業內人士認為,低度酒存在門檻較低、技術標準較低、市場較亂的情況。很多外部資本以貼牌代工的形式進入,重營銷輕渠道。雖然年輕消費群體的消費意愿比較強,但品牌忠誠度較低。品牌只有找準市場定位,做出差異化,才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