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數據冰山
疫情第三年,充滿不確定性的大環境下,國民消費信心指數大幅下降,然而危機中也隱藏著機遇,線上消費市場依然穩中有升。基于此背景,2022年的電商市場發展如何?有哪些熱門品類?出現了哪些消費趨勢?
一面數據通過回顧2022年電商市場及熱門品類表現,分析各類型電商的發展現狀及潛力,尋找各細分品類的高增長點及未來行業趨勢,發布報告《2022年電商消費回顧及未來展望》,助力品牌方了解各電商渠道和高潛賽道,洞察增長先機。
報告要點:
1.電商市場概覽:傳統電商、新興電商(包括社交、直播電商)及O2O電商三足鼎立,傳統電商穩中向好,社交電商快速發展,O2O電商已成風口,直播電商大洗牌,其中機會蘊藏在新興渠道:新興電商和即時零售持續增長領跑大盤。
2.熱門品類回顧:市場分化明顯,不存在統一的消費升級或降級,不同品類在價格上的增長點各異,居家囤貨、戶外露營、健康、酒類、母嬰、寵物、面部護理等多數品類從低谷中逐漸恢復,天貓仍為各品類銷售主平臺,抖音憑借更低的均價迅速發展。
3.消費趨勢展望:消費行為回歸理性,消費者一方面更注重身體健康,保健日常化;另一方面也愿意為精神愉悅付費,微醺經濟發展,戶外風潮興起,寵物擬人化,小家電提升幸福感。盡管對價格更敏感,消費也并未降級,好產品仍受到消費者喜愛。

01、電商市場回顧
總體概覽


挑戰重重的傳統電商
降本增效成共識,更重視用戶、品牌關系維護,強調社會價值;自營模式成天貓新增長點,京東繼續深耕自營,拓展優勢品類。



迅速發展的抖音電商
全域興趣電商迅速發展,內容場景及貨架場景為商家、作者帶來增量價值。


奮起直追的新興電商
快手電商、拼多多、小紅書和B站一眾社交電商的發展也很迅速,強調社交關系,植根社區平臺,同時也在向貨架電商靠攏。




已成風口的O2O
即時零售風口已至,O2O到家業務在2021年市場規模超過3萬億,主要由餐飲外賣與即時零售兩大業務構成,預計2025年即時零售規模將達到12000 億。
從品類來看,即時零售的品類不斷拓展,呈現萬物到家的趨勢;后疫情時代,消費趨于理性,剛需品類和即時需求成為主要消費趨勢,正與O2O平臺滿足即時需求的特征不謀而合,進一步推動了即時零售的發展。


進入拐點的直播電商
目前直播電商仍維持“一超多強”的格局,淘寶直播仍穩居頭部地位,抖音、快手直播快速發展。

從頭部主播來看,2021年和2022年頭部直播格局發生了較多變化,今年雙十一前后,劉畊宏、羅永浩、李誕、東方甄選等頭部主播和機構紛紛加入淘寶直播。在其他平臺成名,到淘寶直播變現,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我們重點分析了復播后的李佳琦。經過109天的停播,回歸的李佳琦沒有“熹妃回宮”的氣勢,反而做起了戰略調整:走娛樂化路線,弱化個人,包括推出綜藝,開設團隊直播間。

10月9日上線B站的綜藝《所有女生的OFFER 2》出場便吸引了不少熱度。作為李佳琦雙十一的重要預熱營銷,節目的出圈不僅帶動了李佳琦直播間的銷售,還幫助了不少國貨品牌和新晉品牌狂刷好感。

作為淘寶僅存的超級主播,李佳琦也開啟了“一人吃飽全家不愁”的矩陣化布局,開設了垂類直播間“所有女生”、“所有女生的衣櫥”,拓寬選品品類,把李佳琦的個人影響力傳遞給更深度全面的直播間矩陣。不過從場觀來看,李佳琦的“小號”們目前還是輔助手段。
02、熱門品類回顧
我們選取了居家囤貨、戶外露營、健康、酒類、母嬰、寵物、面部護理、家清八大熱門品類分別進行了分析,從銷售大盤、細分品類表現及趨勢、頭部品牌等角度剖析每個品類的市場表現及潛力。
居家囤貨

戶外露營

健康

酒類

母嬰

寵物

面部護理

家清

03、消費趨勢展望
2022年的天貓雙十一號稱為優惠力度最大的一年,在提高滿減優惠力度的同時,天貓還推出了價保措施。不過從消費者評論來看,消費者的價保滿意度下降。

可以說,這一屆的消費者已經不再是以前的“人傻錢多”,更加理性消費,但這種理性并不是消費降級,只是需求發生了變化,他們還是樂意為滿足需求的產品付費。
酒VS保健品
這屆消費者左手酒杯,右手保健品,一邊惜命,一邊尋求心靈放松。消費者在日常更注重食補保健內調、運動鍛煉外養,推動了保健品朝著細分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同時,微醺經濟也成了社交熱詞,酒精天然帶來的神經刺激,賦予了其釋放壓力、社交休閑的功能。

宅家VS戶外
由于疫情影響,人們宅家的同時心態也發生了變化,對戶外運動的興趣更大了。長時間的居家使宅家悅己和戶外社交變得更為重要。

孩子VS寵物
不管是人類幼崽還是毛孩子,家庭地位都越來越高。嬰幼兒與寵物品類商品升級,智能化、便利化。寵物經濟崛起,寵物市場已經成了不可忽視的“第二母嬰”,潛力巨大。

懶人VS到手
消費者熱衷解放雙手,又喜歡心血來潮的動手DIY。智能家居商品發展迅速,小家電如洗鞋機、內衣褲清洗機銷售額同比增長率破千,同時DIY自制在社媒上也掀起了熱潮,帶動了家用DIY商品的增長。

精致窮VS窮精致
高端產品走下價格神壇,開始平替化,講究成分護膚;日常用品則走向高端化,消費者更重視生活的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