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讀娛 零壹
隨著《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官宣定檔大年初一,《長空之王》宣布落定在2023年五一檔后,今年春節檔陣容已經基本確定為以下七部電影:《流浪地球2》《無名》《滿江紅》《深海》《交換人生》《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熊出沒·伴我“熊芯”》。
七部大片的數量基本是近幾年春節檔的標配。2021年7部春節檔電影分別是《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侍神令》《人潮洶涌》《新神榜:哪吒重生》《熊出沒·狂野大陸》;2022年春節檔電影為8部:《長津湖之水門橋》《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奇跡·笨小孩》《熊出沒·重返地球》《四海》《狙擊手》《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小虎墩大英雄》,但其中《小虎墩大英雄》僅獲得千萬級別票房。
在春節檔正式到來之前,2023年春節檔電影陣容中能看出哪些內容層面上的特點?誰是萬眾期待的主力,誰有成為黑馬的可能?
2023春節檔里的“確定性”
以票房預期來看,歷屆春節檔里基本都能分為兩類“選手”:
其一是票房下限較高的類型,前期熱度較高、或者賣點較為清晰的電影,主要由檔期內的“種子選手”或是喜劇、青少動畫這類春節檔優勢題材構成,預售情況較好。前者如《唐人街探案3》《長津湖之水門橋》,后者代表則是《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以及《熊出沒》系列;
其二是不確定性較高的類型,“黑馬or陪跑”都有可能,在正式上映前,無論是觀眾還是市場都很難預估其最終票房走勢,即使有明星或IP保底,但在風云變幻的春節檔市場里也很難成為保證。成功者如當年的《流浪地球》,市場失利者如《侍神令》《四海》。
2023年定檔的七部電影里,市場“穩定性因素”較多的主要是《流浪地球2》《交換人生》《熊出沒·伴我“熊芯”》。
從映前熱度來說,有許多業內預測都已經幫《流浪地球2》預定了春節檔冠軍。相較于第一部,《流浪地球2》顯然擁有了更充裕的資金和更具號召力的IP,演員陣容方面除了吳京繼續回歸之外,有劉德華、李雪健、寧理等一批實力派加盟;而從預告片來看,第二部的劇情將同時具備硬核科幻思想表達、人性思辨和特效大場面,郭帆導演、劉慈欣監制會如何繼續挖掘科幻故事的深度和中國式表達,值得期待。
在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時觀眾和市場對國產科幻的預期并不高,其首日排片僅11.4%,單日票房位居第四位,隨著第一波口碑出爐后才一躍而上成為年度最大黑馬。就在觀眾以為《流浪地球》會是國產科幻大片崛起的號角時,但同一年的《上海堡壘》又直接把國產科幻埋入低谷,2022年里科幻題材的《明日戰記》《外太空的莫扎特》表現均一般,票房較高的《獨行月球》賣點元素則集中在沈騰和喜劇類型上。
正因為國產硬科幻類型在《流浪地球》后數年內發展基本處于停滯狀態,所以最早宣布定檔2023年春節的《流浪地球2》的市場預期就被進一步拉高了。在貓眼和淘票票上,《流浪地球2》目前的想看人數均位列春節檔第一。
《交換人生》是本屆春節檔唯一一部主打喜劇類型的電影。喜劇類型一向是春節檔的“剛需”,也是最容易“以小博大”的領域。《你好,李煥英》的歷史級黑馬逆襲無需贅述,《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以號召力一般的演員陣容、并不算高的口碑卻穩穩拿下25億+票房,其實更凸顯了觀眾對于喜劇的硬核需求程度,只要能夠逗人發笑,喜劇在春節檔市場的潛力巨大。
從《交換人生》的預告片來看,基本還是奇幻元素引導出錯位式的喜劇效果,這其實是近年來的喜劇類型創作大流。女性導演蘇倫上一部自導自演的《超時空同居》以中小成本投入拿下約9億元票房,只要《交換人生》的劇情表現在及格線以上,相信這部電影會以“喜劇獨苗”的身份在2023春節檔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
《熊出沒·伴我“熊芯”》的穩定性元素則無需過多分析。《熊出沒》系列近幾年來從未缺席春節檔,且每一年都穩定地拿走5億以上的票房,2022年的《熊出沒重返地球》更是接近10億。這一系列成功于IP的持續打造,而從《熊出沒重返地球》來看,其制作水準也隨著投入水平的提升而日漸精致,大有從兒童市場中拓寬受眾的可能性。
賣點各異的“特色選手”們決定市場上限
市場穩定性的另一邊,自然是那些票房“上下限”可能性都更大的電影。目前來看《滿江紅》《無名》《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深海》都可以歸到這一部分,映前熱度有高有低,也各自有獨特的市場賣點,但沒有哪一部能像今年的《流浪地球2》、去年的《水門橋》、前年的《唐人街探案3》那樣有穩定的“市場主力”映前預期。
由程耳導演、梁朝偉、王一博主演的《無名》,應該是今年春節檔中票房不確定性最高的電影。作為博納影業出品的主旋律電影、上海諜戰題材、梁朝偉吸引了一批觀眾,作為程耳導演在2016年《羅曼蒂克消亡史》后的第一部新作吸引了另一批觀眾,王一博主演帶來的粉絲效應又構成了新的基本盤——總之看起來都有說法,但具體會形成怎樣的傳播效應還未可知。
程耳導演上一部商業片《羅曼蒂克消亡史》票房不及預期,在葛優、章子怡、淺野忠信等一批影界明星加持下僅收獲1.22億票房,讓華誼兄弟在當年遭遇了一次重大失利。《羅曼蒂克消亡史》豆瓣評分至今仍有7.7分,是一部在影迷群體中評價很高的電影,但在傳播中顯然被“藝術片”的印象所拖累影響了票房成績。所以在《無名》的預告片中,片方直接打出了“超級商業片”的大字,既有點玩梗的意思,可能也有扭轉大眾預期的想法在內。
但最終觀眾會看到一部怎樣的程耳作品,會是更接近市場大眾還是個性化藝術表達,僅從目前的物料信息來看還很難得出有效的結論。
《滿江紅》的票房預期市場分歧也比較大。一方面,這部電影所集結的主創陣容是本屆春節檔中數一數二的:張藝謀導演回歸歷史古裝題材,主演沈騰、易烊千璽、張譯、雷佳音幾乎個個都在過去有著亮眼的票房成績,沈騰、張譯、易烊千璽都在中國男演員累計票房前十之中。目前該片想看人數排在貓眼第二、淘票票第三,映前熱度還是比較高的。
但另一方面,對于這個講述岳飛死后四年的古裝懸疑故事,與春節檔是否契合、大眾的接受度有多高、殺氣騰騰的易烊千璽、自帶喜劇氣場的沈騰到底演的是怎樣的角色,一切都充滿了變數。
在2018年《影》之后,張藝謀導演的電影風格逐漸從過去重視視覺色彩、儀式感的厚重表達轉向了平實,《一秒鐘》《懸崖之上》《狙擊手》都是穩扎穩打講故事而不以“場面”奪人,而在《滿江紅》中國師究竟會在電影藝術上進行何種新的探尋,則是值得影迷群體關注的看點了。
目前,鄧超、俞白眉的《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在2023年春節檔中的映前熱度是最低的,貓眼、淘票票想看人數均墊底。此前以《奪冠》為代表的國產體育題材敘事乏善可陳,幾乎都是模式化的敘事和人物塑造,很難在院線市場中取得明顯優勢,特別是在競爭極為激烈的春節檔中;但另一方面,講述上世紀90年代中國乒乓球低谷時期的反轉故事,《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其實還承擔了一定的“普及”功能,不少普通觀眾在認知中都覺得中國乒乓一直領先世界,這部電影或許能在這方面做做宣傳方面的文章。
動畫電影《深海》在此前暑期檔中的呼聲極高,這類全齡向的動畫類型或許也更適合暑期檔。作為《大圣歸來》導演田曉鵬一輩子要拍的作品,《深海》自從釋出第一部預告片開始就宣告了其“視覺奇觀”的高度震撼,獨一無二的水墨粒子的畫面風格,瑰麗多彩的幻想海洋世界質感,這部動畫在視覺山近乎“炫技”的出挑程度已經可以保證,但作為原創劇本的故事表現如何就要等待正式上映后才能驗證了。
不過從市場份額來說,過去幾年里,《姜子牙》從春節撤檔至暑期,追光動畫的《哪吒重生》票房不溫不火,只有《熊出沒》票房每年節節高升,還沒有全齡動畫在春節檔取得過10億以上的票房成績。《深海》要在春節檔中脫穎而出位居票房前列,恐怕需要達到當年《流浪地球》那樣的驚喜程度才有可能吧。
結語:
在2022年,影院營業率一度跌入谷底,隨著疫情政策變化又在元旦檔期中重回90%+的高峰,觀影流量在近一個月內恢復明顯,好萊塢大片《阿凡達2》則在這個“復蘇期”中起到了預熱作用。
這一年里,英皇UA等熬不住的院線已經出局,熬下來的影院當然希望接下來的春節檔越火越好,所以在院線電影市場的復蘇之路上,2023年春節檔是第一場“硬仗”。
菜單已經備好,你會為今年春節的中國電影買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