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黃昱
經歷新一輪地產調控周期后,主流房企的格局將是央國企擴表、民企縮表。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職業經理人開始投向央國企。
據界面新聞了解,旭輝原華北區域集團總裁董毅將于1月底完成在旭輝的交接工作,2月1日或正式入職越秀地產擔任華北區域副總裁,主管投資和北京公司。
作為旭輝董事長林中眼中難得一見的投融資高手,董毅選擇離開效力六年的旭輝算是一個理性戰勝了感性的決定。
“現在地產公司的雷太多,大多高管在換工作時最擔心的問題就是踩雷。”一位地產獵告訴界面新聞,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曾經并不太受職業經理人青睞的國企央企如今成了跳槽首選,因為穩定且資源優勢凸顯。
公開資料顯示,董毅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工科碩士,曾任永同昌集團副總裁,分管投資、融資和投后管理。2017年,董毅加入當時被稱作“行業黑馬”的旭輝,在總部投資中心任戰略合作部負責人,這一年旭輝正式跨入千億陣營。
2018年11月,董毅去往一線區域,接任孔鵬成為旭輝北京區域事業部總經理。到2020年1月,旭輝整合原北京事業部、天津事業部成立華北區域,董毅出任華北區域集團總裁。
隨著此次地產行業風險的蔓延,2022年上半年還被監管機構納入發債示范民營房企名單的旭輝也未能幸免,在2022年11月1日宣布境外債違約。幾日后,市場上就傳出了董毅離職的消息,不過當時旭輝集團進行了辟謠。
兩個月后,董毅還是離職了,林中選擇用旭輝西北區域總經理周長亮來頂替空缺,同時將華北區域與西北區域合并。
相較于旭輝的收縮,身為廣州國企的越秀地產正進入逆勢擴張階段。
2022年,在大多數房企銷售呈現下滑態勢的情況下,越秀地產銷售同比增長9%至1260億元,是主流房企中唯一銷售正增長的公司。
據克而瑞數據,越秀地產銷售排名從2021年的37名躍升至2022年的第16名,同時和民企濱江成為公開披露年度銷售目標房企中僅有的兩家完成目標的房企。
此外,在當前地方國企中,越秀地產的規模僅次于閩系國資建發房產。
廣發證券分析師指出,越秀地產能保持增長主要有幾個原因,包括土地儲備充足,投資態度積極,多元化拿地鞏固重點市場優勢,以及項目小盤化、開工提速。
過去數年,越秀地產給外界的印象一直都是“穩健”、“保守”,規模擴張步伐相對遲緩,直到2021年才跨入“千億俱樂部”。
越秀地產從2018年開始重回發展快車道,加快全國化布局。廣發證券分析師指出,越秀地產此前穩健的財務基礎在這一階段發揮優勢,2018年至今新進入城市數量達到17個,完成北上深及南京、寧波、重慶等8個二線城市的布局。
在同行普遍收縮拿地的情況下,越秀地產逆勢拿地的態勢明顯,同時加緊彌補過去布局過于集中的缺陷。
廣發證券研報顯示,2019年至今,越秀地產拿地力度超過75%,在下行周期中穩定廣州大本營的同時加大上海、杭州等優質市場投資力度。
據界面新聞了解,2020年,越秀地產的土地投資支出為410億元,超出原本的土地預算近110億元;2021年,越秀地產拿地支出444.8億元,新進入了北京、上海、寧波、東莞、南通、西安、畢節、郴州8個城市。
2022年,越秀地產按照40%投銷比安排投資,預計可用拿地資金457億元。不過據中指研究院數據,在行業風險持續蔓延,及銷售下行的背景下,越秀地產在拿地上明顯更嚴,2022年權益拿地金額約為346億元,但排名仍位于行業第9位。
2022年上半年,越秀地產僅新進合肥1個城市。據廣發證券統計,截止2022年中期,越秀地產共進入30個城市,是除濱江集團外,同規模房企中布局城市數量最少的公司,平均單城市規模貢獻(21年銷售金額/20年進入城市數量)達到55億元,僅低于濱江及萬科。
目前越秀地產在北方的布局城市并不多,除了北京外,只在沈陽、青島、濟南和煙臺四個城市有項目。
據越秀地產公告,截至2022年上半年底,越秀地產擁有總土地準備約為2860萬平方米,其中大灣區占比52.9%,華東地區占比14.5%,華中地區占比19%,北方地區占比9.4%,西部地區約占4.2%。
2022年上半年,越秀地產在北方地區的合同銷售金額僅為24.2億元,同比上升34.2%。
在競爭激烈的北京市場,越秀地產還只是“小學生”,自2021年聯合區屬國企北京天恒置業以45.7億元競得懷柔區劉各長地塊后,就再未出手拿地。
據界面新聞了解,該地塊開發的越秀天恒懷山府項目入市后銷售情況并不理想。
有業內人士認為,越秀地產首進北京的合作方和目標地塊的選擇都存在問題,未能開一個好頭。
越秀地產董事長林昭遠在2022年業績會上曾表示:“不差錢”,但國企的本質以及當前的市場狀況決定了越秀地產在擴張道路上會很嚴格。
從民企過來的投資高手董毅能否適應國企的風格,在今后也會是一個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