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最近,FA圍著國資機構推項目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最近,FA圍著國資機構推項目

考驗擺在了VC/PE面前。

文|投資界PEdaily

“幾乎每一個火爆項目的融資現場,都少不了國資機構的身影。”這是章英2022年印象深刻的一幕。

她任職于上海一家知名FA機構,手頭負責的項目覆蓋了半導體、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過去一年,VC/PE出手明顯放緩,但章英的業務卻并沒有明顯受到影響,原因是她給安徽、浙江幾家國資機構成功推了兩個項目,“最后企業都去了當地落戶,無一例外”。

一葉窺豹,郭磊發現打交道的對象正在由以往的VC/PE機構變成國資機構,比如地方金控、政府引導基金、國有資本平臺等。“通常而言,國資直投平臺團隊往往不大,項目源要么是當地培育的公司,要么來自引導基金綁定的優秀GP,對于FA服務需求還是比較大。”當然,章英也暗暗透露:VC/PE大多募資難,國資機構更有錢,在戰略新興產業上肯花錢。

一時間,FA圍著地方國資機構推項目蔚然成風。“過去一年,如果說創業公司想要成功爭取到VC/PE的投資成功率是1%,那么被招商引資的幾率則是99%。因此身邊一些FA朋友順勢添了新業務,開始圍著政府國資轉了。”北京一位早期投資人如是感嘆。

嶄新一幕:國資給地建廠,坐上領投方位置

我們可以從幾筆轟動融資事件略窺一二。

年底,國氫科技官宣45億元B輪融資,一舉締造國內氫能行業迄今為止單輪融資規模最大的股權融資。這一輪融資引入了國有大型投資基金和金融機構、氫能產業鏈合作伙伴和具有戰略協同能力的民營資本投資者,其中國開制造、綠色發展基金、混改基金、川投集團、嘉興國禾投資、武漢經開投、北京大興投資、共青城氫能、中國信達、西安唐興科創等“國家隊”身影密集。

還有固態鋰電池領域的超級獨角獸衛藍新能源,身后同樣聚集了一眾國資平臺。2022年11月,衛藍新能源宣布完成近15億元 D 輪融資,本輪領投方為中國誠通混改基金,中信建投、國投創益、招商局資本、德屹資本、隱山資本、和暄資本、湖州經開、云和方圓資本等跟投,老股東淄博景能繼續加注。

梳理下來,不難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每一個耀眼的項目背后,大多和當地的產業扶持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其中不少國資投資機構漸漸坐上了領投方的位置。甚至有投資人總結創投圈最新的融資順序:會優先考慮拿產業資本和地方政府的錢,其次是國家隊,最后才是純財務資本。

不久前,上海超硅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順利完成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錫創投(國聯集團)、國調基金聯合領投,蘭璞創投跟投,原股東上海松江集硅追加投資。其中,錫創投是一家集種子、天使、創業、股權、并購基金為—體的國有創投機構,華虹半導體、聞泰科技、新潔能、雅克科技、盛美半導體、瀾起科技等集成電路行業內響當當的企業后面,都有錫創投的身影。

而高景太陽能更是珠海華發集團聯合IDG資本一手組建起來的項目。2020年,IDG資本與業內資深團隊及珠海華發集團共同創立了高景太陽能,光伏領域老兵徐志群出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一路走來,高景太陽能身后除了老股東IDG資本、珠海華發集團,還集結了一支豪華投資方隊伍。11月底,光伏硅片“新秀”高景太陽能與中金公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正式啟動IPO進程。上市前,高景太陽能累計融資超50億,估值達200億元。

還有被廣州寄予厚望的粵芯半導體,更是少不了當地產業基金撐腰。2017年,粵芯半導體在廣州成立,隨即火速實現量產,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一家專注于模擬芯片領域和進入全面量產的12英寸芯片制造企業。

短短幾年時間,粵芯半導體身后聚集了一個超豪華的投資方陣容——除了知名的市場化投資機構,更有廣州當地產業基金一路相隨。其中在粵芯半導體B輪戰略融資中,廣州產業投資控股集團下屬廣州科創產業投資基金和廣東粵財控股下屬廣東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聯合領投,同時獲得中國農業銀行下屬農銀投資和中國建設銀行下屬建信投資等既有和新戰略投資股東追加投資,場面之壯觀,令人驚嘆。

“國資機構幾乎占據了后期的位置。”一位參與西部某獨角獸項目融資的投資人透露,財務型投資機構想拿到份額很難,入場估值要比產業資本高出一截。當中還有一個細節:當時企業方在溝通融資通稿時候,特意拿掉了幾家VC/PE機構名字。

為何獨角獸中后期都優先引入國資機構?“除了背書站臺,硬科技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肯定需要擴建產能,而國資可以提供土地、稅收優惠等服務。”北京一家頭部VC機構也承認這一點。

這時,各地金控平臺為代表的國資機構的優勢漸漸凸顯出來。“我們不少被投項目都接受了國資機構的投資,并在當地建廠、開設分公司。”上述VC機構合伙人直言,只要企業來,地方政府就給你拿錢、拿地還有政策扶持,確實很有吸引力。

當VC/PE也扛起招商KPI

12月底,在回北京的高鐵上,姜超忙著打開了一個Excel,把當天拜訪項目的關鍵信息簡單梳理出來:成立5年,一年未融資、估值略高但可商榷、有意向搬到成都。這一次,他先后去了連云港、南京、蘇州等地方,接觸了10多家公司。“最起碼有5、6家考慮把分公司落在成都。”

姜超是一家老牌人民幣基金的投資總監,主要關注醫療健康方向。2022年,他所在的機構拿了成都某引導基金的錢后,返投便成為了他們組的頭等要事。下半年,姜超幾乎每個月都會去趟成都,跟著當地招商部門取經,用了半年多的時間終于把成都醫療相關的項目盤了一遍。

12月份開始,姜超開始把目光投射到全國各地,北京、上海、深圳以及蘇州等醫療企業云集的城市。在這之后,他每訪問一個創始人,都會問一個問題:有沒有去成都的打算?一旦看到意向,他便詳細地了解公司的需求,并隨時與成都那邊互通有無。過去一年時間,他與成都招商人員的聯系沒有中斷過,幾乎每周都會有一次溝通。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和團隊已經成功引進一家公司,還有一家生物醫藥企業正在協商階段。

而常駐上海的郭磊則圍繞著大灣區和長三角等地的政府部門打轉。今年,郭磊所在的投資機構募資進展不錯,拿下兩個地方引導基金出資。跑在投資一線的郭磊不僅可以近距離感受各地招商熱情,更要不斷進修一門課程:如何應對各地政府的招商訴求。

不久前,珠三角一家引導基金的領導找到了郭磊,并給出了一份企業清單。該位領導態度十分懇切:“最近打算去長三角轉轉,這幾家半導體設備公司一直很關注,想去參觀一下。”這番話的深層含義不言而喻。

近幾年,珠三角意識到自身芯片制造產業底子薄的問題,正全身心地投入到芯片產業,并奮力將優質企業引到珠三角。看著這份寫著自家被投企業的清單,郭磊的想法是:原來不止我們投資人在搶項目。

實際上,各地招商競賽已經不再停留在設立母基金、招募GP這一層面,更會親自下場挖項目。

“有沒有意向長三角布局落地的項目?”趙亮在朋友圈突然打出了一則廣告。深入交談后才得知,趙亮今年下半年已經從北京一家PE機構跳槽回到江蘇老家的國資投資平臺,負責招商業務。回老家的半年時間里,他介紹不少曾經投資過的企業來考察,目前已有兩家公司達成了初步意向。趙亮介紹:“我們還設立直投部門,除了合作GP引薦的項目,團隊也在各處跑項目,工作內容同之前差不多。”

同時,趙亮還透露了一個細節。今年不少地方政府的招商平臺甚至還在各地設立辦事處,不只北上廣深杭等城市,蘇州、成都、珠海等初創企業聚集的城市都會安排相應的人員。“我們也在蘇州、成都安排了辦公室,就為了更快速地了解當地企業的動向。”

當不少投資人開始為春節休假準備的時候,各地政府的招商團隊已經開始為明年的工作做準備。

“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產業”:創投江湖,變了

難以想象,國資機構和VC/PE不約而同有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招商。而如此熱鬧一幕背后,其實是各地對于發展新興產業的急切心情。

如你所見,2022年以來,全國各地母基金遍地開花,各地政府使出渾身解數向VC/PE伸出橄欖枝。除了北上廣深等經濟發達地區,四川、江西、湖北、河南、山東乃至東北政府引導基金都一個個接踵而來。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政府引導基金對VC/PE不僅有財務回報的需求,還有其他產業需求以及發展地方經濟的訴求。但更重要的變化是,國資LP除了通過GP招商,也同時親自下場做投資。于是,國字號的投資機構馳騁而來。

“相比產業資本和國資,民營VC/PE機構能夠給的東西太少了。”在科技投資領域埋頭做了多年的肖博瞬間打開了話匣子。他梳理了一個邏輯:產業資本利用產業影響力可幫助被投企業牽線搭橋,找到其客戶的高層話事人“聊聊合作”,而國資機構背書效果明顯,還能通過招商途徑給土地建廠。

當下,中國朝著后工業時代轉型和升級,脫虛向實、發展實體經濟成為主旋律。在此背景下,各地金控平臺為代表的國資機構招商熱情高漲,圈內有一句話流傳甚廣——“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產業”。

尤其在新能源、新材料、集成電路等領域,創業主體的訴求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不同于互聯網企業,很多硬科技公司往往把總部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但生產基地則會選擇落在資源豐富、經營成本較低的三四線城市。更有不少公司則直接選擇在貼近原材料、龍頭企業的小縣城創業。

如果這類企業在二三線城市創立或者建廠,不僅可以為當地帶來稅收、就業,甚至可以瞬間激活當地乃至重新搭建一個新興產業集群。因此,當創業機會不再局限于大城市的時候,絕大多數曾經默默無聞的城市都希望抓住新興產業“逆天改命”的機遇。

這一變化,正在深刻改變著中國創投生態。“現在從出資人的結構上來講,國有的出資占的比重越來越高。因此,現在出資人的需求已經從過去單一的財富管理型的需求轉向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引進產業、培育產業的需求。”招商資本首席執行官郭健分享了作為一家GP的感受:我們核心的競爭力不再只是投資能力,而是資源整合能力。

因此,考驗擺在了VC/PE面前。談及國資機構,達晨肖冰曾向投資界表示,他們的決策周期普遍更長,而且對風險警惕性較高,所以往往參與后期融資。為此,肖冰給出自己的建議:盡量往早投,差異化競爭。

其實這一幕已經在發生。紅杉中國種子基金打頭陣,“投早投小投科技”已經成為內部的核心策略。2022年,紅杉中國還推出了“YUè”創業加速器,由紅杉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帶隊,多位紅杉中國合伙人親自授課,免費面向所有種子期創業者。

與此同時,源碼資本宣布設立種子期的投資業務——并命名為“源碼一粟”;高瓴也宣布正式推出“Aseed+”高瓴種子計劃,單獨設立種子投資序列,計劃用3年時間投資100家左右的種子期企業。

“說到底,一家投資機構還是要增強自身的賦能實力,不能只剩下錢。”北京一家投資機構創始人合伙人如是說,這也是為何最近幾年幾乎所有頭部機構都在強調賦能的主要原因。最近一段時間,不少投資機構配備了招商團隊,幫助被投公司掌握各地招商政策,實現投資和產業資源的快速對接。

悄然間,中國創投圈發生著深刻變化——VC/PE機構、產業資本、國資機構共舞。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所有投資機構都面臨著一個靈魂拷問:“除了錢,你們還能帶來什么?”

(文中章英、姜超、郭磊、趙亮均為化名)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紅杉資本

3.2k
  • 宇樹科技申請注冊“秧Bot”商標
  • 馬斯克旗下xAI洽談以750億美元估值融資100億美元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最近,FA圍著國資機構推項目

考驗擺在了VC/PE面前。

文|投資界PEdaily

“幾乎每一個火爆項目的融資現場,都少不了國資機構的身影。”這是章英2022年印象深刻的一幕。

她任職于上海一家知名FA機構,手頭負責的項目覆蓋了半導體、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過去一年,VC/PE出手明顯放緩,但章英的業務卻并沒有明顯受到影響,原因是她給安徽、浙江幾家國資機構成功推了兩個項目,“最后企業都去了當地落戶,無一例外”。

一葉窺豹,郭磊發現打交道的對象正在由以往的VC/PE機構變成國資機構,比如地方金控、政府引導基金、國有資本平臺等。“通常而言,國資直投平臺團隊往往不大,項目源要么是當地培育的公司,要么來自引導基金綁定的優秀GP,對于FA服務需求還是比較大。”當然,章英也暗暗透露:VC/PE大多募資難,國資機構更有錢,在戰略新興產業上肯花錢。

一時間,FA圍著地方國資機構推項目蔚然成風。“過去一年,如果說創業公司想要成功爭取到VC/PE的投資成功率是1%,那么被招商引資的幾率則是99%。因此身邊一些FA朋友順勢添了新業務,開始圍著政府國資轉了。”北京一位早期投資人如是感嘆。

嶄新一幕:國資給地建廠,坐上領投方位置

我們可以從幾筆轟動融資事件略窺一二。

年底,國氫科技官宣45億元B輪融資,一舉締造國內氫能行業迄今為止單輪融資規模最大的股權融資。這一輪融資引入了國有大型投資基金和金融機構、氫能產業鏈合作伙伴和具有戰略協同能力的民營資本投資者,其中國開制造、綠色發展基金、混改基金、川投集團、嘉興國禾投資、武漢經開投、北京大興投資、共青城氫能、中國信達、西安唐興科創等“國家隊”身影密集。

還有固態鋰電池領域的超級獨角獸衛藍新能源,身后同樣聚集了一眾國資平臺。2022年11月,衛藍新能源宣布完成近15億元 D 輪融資,本輪領投方為中國誠通混改基金,中信建投、國投創益、招商局資本、德屹資本、隱山資本、和暄資本、湖州經開、云和方圓資本等跟投,老股東淄博景能繼續加注。

梳理下來,不難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每一個耀眼的項目背后,大多和當地的產業扶持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其中不少國資投資機構漸漸坐上了領投方的位置。甚至有投資人總結創投圈最新的融資順序:會優先考慮拿產業資本和地方政府的錢,其次是國家隊,最后才是純財務資本。

不久前,上海超硅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順利完成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錫創投(國聯集團)、國調基金聯合領投,蘭璞創投跟投,原股東上海松江集硅追加投資。其中,錫創投是一家集種子、天使、創業、股權、并購基金為—體的國有創投機構,華虹半導體、聞泰科技、新潔能、雅克科技、盛美半導體、瀾起科技等集成電路行業內響當當的企業后面,都有錫創投的身影。

而高景太陽能更是珠海華發集團聯合IDG資本一手組建起來的項目。2020年,IDG資本與業內資深團隊及珠海華發集團共同創立了高景太陽能,光伏領域老兵徐志群出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一路走來,高景太陽能身后除了老股東IDG資本、珠海華發集團,還集結了一支豪華投資方隊伍。11月底,光伏硅片“新秀”高景太陽能與中金公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正式啟動IPO進程。上市前,高景太陽能累計融資超50億,估值達200億元。

還有被廣州寄予厚望的粵芯半導體,更是少不了當地產業基金撐腰。2017年,粵芯半導體在廣州成立,隨即火速實現量產,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一家專注于模擬芯片領域和進入全面量產的12英寸芯片制造企業。

短短幾年時間,粵芯半導體身后聚集了一個超豪華的投資方陣容——除了知名的市場化投資機構,更有廣州當地產業基金一路相隨。其中在粵芯半導體B輪戰略融資中,廣州產業投資控股集團下屬廣州科創產業投資基金和廣東粵財控股下屬廣東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聯合領投,同時獲得中國農業銀行下屬農銀投資和中國建設銀行下屬建信投資等既有和新戰略投資股東追加投資,場面之壯觀,令人驚嘆。

“國資機構幾乎占據了后期的位置。”一位參與西部某獨角獸項目融資的投資人透露,財務型投資機構想拿到份額很難,入場估值要比產業資本高出一截。當中還有一個細節:當時企業方在溝通融資通稿時候,特意拿掉了幾家VC/PE機構名字。

為何獨角獸中后期都優先引入國資機構?“除了背書站臺,硬科技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肯定需要擴建產能,而國資可以提供土地、稅收優惠等服務。”北京一家頭部VC機構也承認這一點。

這時,各地金控平臺為代表的國資機構的優勢漸漸凸顯出來。“我們不少被投項目都接受了國資機構的投資,并在當地建廠、開設分公司。”上述VC機構合伙人直言,只要企業來,地方政府就給你拿錢、拿地還有政策扶持,確實很有吸引力。

當VC/PE也扛起招商KPI

12月底,在回北京的高鐵上,姜超忙著打開了一個Excel,把當天拜訪項目的關鍵信息簡單梳理出來:成立5年,一年未融資、估值略高但可商榷、有意向搬到成都。這一次,他先后去了連云港、南京、蘇州等地方,接觸了10多家公司。“最起碼有5、6家考慮把分公司落在成都。”

姜超是一家老牌人民幣基金的投資總監,主要關注醫療健康方向。2022年,他所在的機構拿了成都某引導基金的錢后,返投便成為了他們組的頭等要事。下半年,姜超幾乎每個月都會去趟成都,跟著當地招商部門取經,用了半年多的時間終于把成都醫療相關的項目盤了一遍。

12月份開始,姜超開始把目光投射到全國各地,北京、上海、深圳以及蘇州等醫療企業云集的城市。在這之后,他每訪問一個創始人,都會問一個問題:有沒有去成都的打算?一旦看到意向,他便詳細地了解公司的需求,并隨時與成都那邊互通有無。過去一年時間,他與成都招商人員的聯系沒有中斷過,幾乎每周都會有一次溝通。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和團隊已經成功引進一家公司,還有一家生物醫藥企業正在協商階段。

而常駐上海的郭磊則圍繞著大灣區和長三角等地的政府部門打轉。今年,郭磊所在的投資機構募資進展不錯,拿下兩個地方引導基金出資。跑在投資一線的郭磊不僅可以近距離感受各地招商熱情,更要不斷進修一門課程:如何應對各地政府的招商訴求。

不久前,珠三角一家引導基金的領導找到了郭磊,并給出了一份企業清單。該位領導態度十分懇切:“最近打算去長三角轉轉,這幾家半導體設備公司一直很關注,想去參觀一下。”這番話的深層含義不言而喻。

近幾年,珠三角意識到自身芯片制造產業底子薄的問題,正全身心地投入到芯片產業,并奮力將優質企業引到珠三角。看著這份寫著自家被投企業的清單,郭磊的想法是:原來不止我們投資人在搶項目。

實際上,各地招商競賽已經不再停留在設立母基金、招募GP這一層面,更會親自下場挖項目。

“有沒有意向長三角布局落地的項目?”趙亮在朋友圈突然打出了一則廣告。深入交談后才得知,趙亮今年下半年已經從北京一家PE機構跳槽回到江蘇老家的國資投資平臺,負責招商業務。回老家的半年時間里,他介紹不少曾經投資過的企業來考察,目前已有兩家公司達成了初步意向。趙亮介紹:“我們還設立直投部門,除了合作GP引薦的項目,團隊也在各處跑項目,工作內容同之前差不多。”

同時,趙亮還透露了一個細節。今年不少地方政府的招商平臺甚至還在各地設立辦事處,不只北上廣深杭等城市,蘇州、成都、珠海等初創企業聚集的城市都會安排相應的人員。“我們也在蘇州、成都安排了辦公室,就為了更快速地了解當地企業的動向。”

當不少投資人開始為春節休假準備的時候,各地政府的招商團隊已經開始為明年的工作做準備。

“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產業”:創投江湖,變了

難以想象,國資機構和VC/PE不約而同有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招商。而如此熱鬧一幕背后,其實是各地對于發展新興產業的急切心情。

如你所見,2022年以來,全國各地母基金遍地開花,各地政府使出渾身解數向VC/PE伸出橄欖枝。除了北上廣深等經濟發達地區,四川、江西、湖北、河南、山東乃至東北政府引導基金都一個個接踵而來。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政府引導基金對VC/PE不僅有財務回報的需求,還有其他產業需求以及發展地方經濟的訴求。但更重要的變化是,國資LP除了通過GP招商,也同時親自下場做投資。于是,國字號的投資機構馳騁而來。

“相比產業資本和國資,民營VC/PE機構能夠給的東西太少了。”在科技投資領域埋頭做了多年的肖博瞬間打開了話匣子。他梳理了一個邏輯:產業資本利用產業影響力可幫助被投企業牽線搭橋,找到其客戶的高層話事人“聊聊合作”,而國資機構背書效果明顯,還能通過招商途徑給土地建廠。

當下,中國朝著后工業時代轉型和升級,脫虛向實、發展實體經濟成為主旋律。在此背景下,各地金控平臺為代表的國資機構招商熱情高漲,圈內有一句話流傳甚廣——“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產業”。

尤其在新能源、新材料、集成電路等領域,創業主體的訴求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不同于互聯網企業,很多硬科技公司往往把總部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但生產基地則會選擇落在資源豐富、經營成本較低的三四線城市。更有不少公司則直接選擇在貼近原材料、龍頭企業的小縣城創業。

如果這類企業在二三線城市創立或者建廠,不僅可以為當地帶來稅收、就業,甚至可以瞬間激活當地乃至重新搭建一個新興產業集群。因此,當創業機會不再局限于大城市的時候,絕大多數曾經默默無聞的城市都希望抓住新興產業“逆天改命”的機遇。

這一變化,正在深刻改變著中國創投生態。“現在從出資人的結構上來講,國有的出資占的比重越來越高。因此,現在出資人的需求已經從過去單一的財富管理型的需求轉向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引進產業、培育產業的需求。”招商資本首席執行官郭健分享了作為一家GP的感受:我們核心的競爭力不再只是投資能力,而是資源整合能力。

因此,考驗擺在了VC/PE面前。談及國資機構,達晨肖冰曾向投資界表示,他們的決策周期普遍更長,而且對風險警惕性較高,所以往往參與后期融資。為此,肖冰給出自己的建議:盡量往早投,差異化競爭。

其實這一幕已經在發生。紅杉中國種子基金打頭陣,“投早投小投科技”已經成為內部的核心策略。2022年,紅杉中國還推出了“YUè”創業加速器,由紅杉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帶隊,多位紅杉中國合伙人親自授課,免費面向所有種子期創業者。

與此同時,源碼資本宣布設立種子期的投資業務——并命名為“源碼一粟”;高瓴也宣布正式推出“Aseed+”高瓴種子計劃,單獨設立種子投資序列,計劃用3年時間投資100家左右的種子期企業。

“說到底,一家投資機構還是要增強自身的賦能實力,不能只剩下錢。”北京一家投資機構創始人合伙人如是說,這也是為何最近幾年幾乎所有頭部機構都在強調賦能的主要原因。最近一段時間,不少投資機構配備了招商團隊,幫助被投公司掌握各地招商政策,實現投資和產業資源的快速對接。

悄然間,中國創投圈發生著深刻變化——VC/PE機構、產業資本、國資機構共舞。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所有投資機構都面臨著一個靈魂拷問:“除了錢,你們還能帶來什么?”

(文中章英、姜超、郭磊、趙亮均為化名)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水县| 专栏| 马鞍山市| 长阳| 东平县| 涟源市| 永嘉县| 襄城县| 青铜峡市| 长葛市| 东城区| 图们市| 凤凰县| 富蕴县| 武邑县| 丰城市| 凤台县| 井冈山市| 嘉鱼县| 新宁县| 河池市| 新疆| 滁州市| 淮南市| 双江| 洛南县| 高清| 星座| 格尔木市| 北京市| 望谟县| 漯河市| 托克托县| 和龙市| 和政县| 雷山县| 汶川县| 通河县| 隆子县| 会泽县| 宜丰县|